《雷雨》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限于篇幅,也不能把这八个人物都谈得深入。我们从熟悉剧情、勾勒人物关系、把握故事脉络、关注舞台说明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整体阅读,然后根据我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方式,对剧中人物进行主题式探究,这样,就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阅读模块和评价架构。那么,我们不妨从一个特别的人物说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这个人物就是闻名世界戏剧舞台的周蘩漪。
当我们打开《雷雨》时,序幕里的背景是教堂附设的医院,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周公馆的客厅。头发斑白、眼神忧郁、短须苍白、满脸皱纹的周朴园走了进来,他询问了楼上楼下的两个女人的情况后离开了。这两个女人是谁呢?一位尼姑领着两个小孩进来,告诉两个孩子:楼上有一个病人,楼下旁边屋子也有一个病人;楼上的病人在这里十年,楼下的病人在这里九年;楼上的有时大哭,有时大笑,有时打砸物品;楼下的每到腊月三十就会出来,在窗户前面站着向远处望去。那位大哭大笑大闹的人,就是周公馆的太太周蘩漪。
《雷雨》中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角色,那就是被剧作家曹禺称为女性化的“阉鸡似的男子”的周萍。阅读《雷雨》剧本或者观看话剧演出,人们的目光总是会落在周蘩漪或者周朴园的身上,因为他们的身上展现的魅力迷人且光彩夺目,他们思想中的火花耀眼且光焰灿烂,他们精神中的色彩艳丽且持续闪耀。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一问题时,恐怕只有周萍方可担此重任。这个周公馆的长公子,是周朴园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他是周朴园与侍女鲁侍萍的私生子,他长期生活在乡下,在他身上有着年轻人的诚恳,有着一定的同情心,一定程度上,有着新的时代的影子,甚至多少有一点反封建的意识。在弟弟周冲的心目中,哥哥周萍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在侍女鲁四凤的心目中,他待人顶好。总而言之,周萍给他周围的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似乎又对周萍的理解简单化了。曹禺曾这样说:“如若可能,我希望有个好演员,化开他的性格上一层云翳。”既然在他的性格上有一层“云翳”,那么,我们作为读者(观众)就得有拨开这一重迷雾的能力,有破识真相的本领,用慧眼来审视这个人物。
当然,周朴园才是《雷雨》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该剧八个人物中为重要的人物。在读者(观众)的印象中,周朴园总是板着一副面孔,严肃而刻板;总是一副资本家的模样,心狠手辣;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貌,虚伪而奸诈;总是一个认钱不认人的残暴者形象,冷酷自私……其实,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这种以“好与坏”为标准的评价视域,也远远地超越了以“阶级”为标准的评价系统。周朴园及与他相关的这七个人物的命运,是生活在人类社会这个纷繁世界中的人对于生存困境的思考,是人类对突破生存困境的毁灭式的探索。在巴赫的《B小调弥撒》(Bach: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i Nomini)轻缓而柔弱的大风琴乐曲中,头发斑白的周朴园走进了由他的会客厅改成的教堂医院中,考究的穿着无法掩饰他苍白的胡须,金边眼镜无法改变他满脸皱纹的衰老现状,衰弱的咳嗽与颤抖的手是对雷雨夜过后的十年时光的形象表达。他与这里的两位老妇人是十年前雷雨夜中存世的一代人,两位老妇人疯了,只有他清醒,他用的清醒面对他生命中两个女人的疯狂与痴傻,他绝望地离开这里,独自背负起来自命运的煎熬与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