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的开局之作。赠送牛皮纸三语残信一张。融合历史、地理、天文、博物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科幻冒险故事;高潮迭起的航海与大陆搜酒之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关于家人、朋友、爱、勇气与决心的故事,见证非凡的探索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凡尔纳作品民国时就进入国内,有很多译本,鲁迅先生曾亲自翻译了两本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凡尔纳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为读者塑造了一群科学勇士和先驱者形象,影响了无数人。他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把在地理、地质、航海、生物、气象、物理、化学、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 1927年设立的儒勒·凡尔纳奖,专门奖励优秀的科幻原创作品。法国评选的“历史上伟大的100个国人”中,凡尔纳位列第15名,紧随其后的是拿破仑。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马克尼、V-2火箭和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
|
內容簡介: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毅然决定自行组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本书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
|
關於作者: |
儒勒·凡尔纳(1828.2.8 — 1905.3.24)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其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生共计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小说;
法国将2005年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代表作: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译者简介
陈筱卿,著名法语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翻译多部法国名著,译作达一千万字,代表译作有《海底两万里》《忏悔录》《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昆虫记》等。其中翻译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就多达十余部,是国内翻译凡尔纳作品*多、*受读者欢迎的翻译家之一。
|
目錄:
|
目录
contents
上卷
章 双髻鲨 003
第二章 三封信件 008
第三章 玛考姆府 017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023
第五章 “邓肯号”启航 028
第六章 六号舱房的乘客 034
第七章 巴加内尔的来龙去脉 040
第八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
一位侠肝义胆的人 046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053
第十章 南纬37°线 061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 069
第十二章 凌空一万二千英尺 075
第十三章 从高低岩下来 082
第十四章 天助的一枪 090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096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102
第十八章 南美大草原 110
第十八章 寻找水源 119
第十九章 红狼 127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136
第二十一章 独立堡 143
第二十二章 洪水 149
第二十三章 像鸟儿一样栖息在大树上 156
第二十四章 依然栖息在树上 164
第二十五章 水火无情 171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176
中卷
章 返回“邓肯号” 185
第二章 云中山峰 192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196
第四章 巴加内尔与少校打赌 201
第五章 印度洋的怒涛 209
第六章 百努依角 216
第七章 一位神秘水手 221
第八章 到内陆去 228
第九章 维多利亚省 233
第十章 维迈拉河 239
第十一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243
第十二章 墨桑线 250
第十三章 地理课的一等奖 256
第十四章 亚历山大山中的金矿 263
第十五章 《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消息 270
第十六章 一群“怪猴” 275
第十八章 百万富翁畜牧主 283
第十八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290
第十九章 急剧变化 297
第二十章 ALAND——ZEALAND 305
第二十一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313
第二十二章 艾登城 320
下卷
章 “麦加利号” 329
第二章 新西兰的历史 335
第三章 新西兰岛上的大屠杀 340
第四章 暗礁 346
第五章 临时水手 352
第六章 吃人的习俗 357
第七章 一行人到了本该避开的地方 360
第八章 所在之处的现状 365
第九章 往北三十英里 372
第十章 民族之江 377
第十一章 道波湖 384
第十二章 酋长的葬礼 391
第十三章 后关头 396
第十四章 禁山 403
第十五章 锦囊妙计 410
第十六章 腹背受敌 415
第十七章 “邓肯号”缘何出现 421
第十八章 审问 427
第十九章 谈判 432
第二十章 黑夜中的呼唤 439
第二十一章 塔波尔岛 447
第二十二章 巴加内尔后又闹了个笑话 455
译后记 459
|
內容試閱:
|
译后记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为科幻小说大师而享誉全世界。 19世纪的后25年,科学幻想十分流行,这与这一时期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写了大量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他希望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体现出当时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投机钻营、贪赃枉法的资产阶级的不同之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毅然决定自行组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本书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 陈筱卿
一章 双髻鲨 1864年7月6日,东北风呼啸,一条豪华游轮开足马力,在北海峡a a 北海峡,指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海峡。全速航行着。尾樯上悬挂着的英国国旗在迎风招展。主桅杆上悬挂着一面小蓝旗,用金线绣着两个鲜艳夺目的字母:E.G.b b E.G.系船主爱德华·格里那凡(Edward Glenavan)的姓名缩写字母。。字母上方还有公爵的徽记。这条游轮名叫“邓肯号”,船主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不仅是英国贵族院苏格兰十二位元老中的一位,而且还是享誉英伦三岛的大英皇家泰晤士河游轮协会著名的一位会员。 此刻,格里那凡爵士与其年轻的夫人海伦以及一位表兄弟麦克那布斯少校都在“邓肯号”上。 “邓肯号”刚刚造好下水,在进行它的处女航。它已驶到了克莱德湾c c 克莱德湾,位于苏格兰以西。外几海里处,正要返回格拉斯哥d d 格拉斯哥,位于克莱德海湾,是苏格兰大城市。。当船驶近阿兰岛海面时,瞭望台上的水手突然报告,说是有一条大鱼正尾随于船后的水波之中。船长约翰·孟格尔立刻派人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格里那凡爵士。后者便带着麦克那布斯少校一起来到艉楼,询问船长那是一条什么鱼。 “说真的,阁下,”约翰·孟格尔回答道,“我想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 “这片海域也有鲨鱼?”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 “肯定有,”船长又说,“这种鲨鱼叫天秤鱼e e 天秤鱼系英国水手对这种鲨鱼的称谓,因为它的头像天秤,确切地说,像是双头铁锤,在法国被称之为“锤头鲨”,学名为“双髻鲨”。——原注,它出没于任何温度的海域。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就是一条天秤鱼!如果阁下恩准,尊夫人也想观赏一番奇特的捕鱼方法,我们立刻就能得知它是何物了。” “您意下如何,麦克那布斯?”格里那凡爵士问少校,“不妨试一试?” “您愿意的话,我也赞成。”少校平静地回答道。 “另外,”约翰·孟格尔又说道,“这种可怕的鲨鱼数量极多,捕杀不尽,我们正好遇上这个机会,既可除去一害,又可观赏到动人的一幕。何乐而不为?” “那好吧,就捕捉吧。”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爵士随即派人前去通知夫人。海伦夫人对此也颇感兴趣,便兴冲冲地来到了艉楼上,准备观赏这动人的一幕。 海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大家清楚地看到那条大鲨鱼在海里蹿上蹿下地迅速游动着。只见它忽而潜入水下,忽而又跃出水面,动作矫健,勇猛无比。约翰·孟格尔船长逐一地下达命令。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命令,把一条粗粗的绳子从右舷抛入水中,绳头上有一只大钩子,钩子上串着一大块腊肉。那鲨鱼虽远在五十码以外,但却立即闻到了腊肉那诱人的香味,只见它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过来。霎时间,它便游到游轮附近。只见它那灰黑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击打着海水,尾鳍则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径直地冲那块腊肉而去。它那两只突出的大眼睛,欲火直冒,贪婪尽显其中。当它翻转身子时,只见那张大嘴大张开来,四排大白牙显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的脑袋又宽又大,如同一把安在长柄上的双头铁锤。约翰·孟格尔船长没有看错,它果然就是鲨鱼中贪馋的那种鲨鱼,英国人称它为“天秤鱼”,而法国普罗旺斯a a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地区。地区的人则称它为“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乘客们和水手们全都直勾勾地盯着那头大鲨鱼,只见它一下子便冲到钩子旁,突然一个打挺,身子一滚,吞下鱼钩,腊肉落入口中,粗绳被拉直,鲨鱼被钩住了。水手们赶忙转动帆架末端的辘轳,把那庞然大物吊了上来。鲨鱼发现自己已脱离水面,便更加奋力地挣扎起来,蹦跳不止。水手们见状,立刻又用另一根粗绳,打成一个活结儿,套住它的尾部,使之动弹不得。随即,鲨鱼很快地被吊上船来,抛在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猛地一斧头下去,砍断了鲨鱼的尾巴。 捕捉巨鲨的一幕宣告结束;那庞然大物失去了威风,没什么可怕的了;水手们报仇雪恨的心情得以平复,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尚未得到满足。按照惯例,捕捉到鲨鱼之后,必须给它开膛破肚,在它的肚子里寻觅一番,因为鲨鱼什么都吃,水手们希望能够从其肚腹之中寻找到一点意外之物,再说,他们的这种希望并非次次落空。 格里那凡夫人不愿意观赏这种恶心的“搜索寻觅”,便独自回到自己的舱房去了。鲨鱼仍躺在甲板上喘息着;它身长约有十英尺,体重大约有六百多磅,这在鲨鱼中并不算太长太重,但是,天秤鱼仍旧可以归为鲨鱼中凶猛的一种。 水手们立刻三下五除二把这头鲨鱼给开了膛。鱼钩倒是被吞进了肚里,却不见它肚里有什么东西,足见这条庞然大鱼已经许久未曾进食了。水手们大失所望,正要将其残骸抛入海中,水手长却突然发现它的肚腹中有一样粗糙的东西。 “嗨!那是什么?”水手长叫喊道。 “那是块石头,”一个水手回答说,“它吞下石头好保持身体平衡。” “瞎说!”另一个水手说道,“那是一枚打进这混蛋肚子里的连环弹,它还没来得及消化呢。” “你们都在胡猜什么呀,”大副汤姆·奥斯丁反驳道,“你们难道没有发现,这家伙是个醉鬼,它喝光了酒不算,还把酒瓶子也给吞进肚子里了。” “什么!”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鲨鱼肚子里有只瓶子?” “货真价实的一只瓶子,”大副回答道,“不过,这只瓶子显然不是从酒窖里取出来的。” “那好,奥斯丁,”格里那凡爵士说道,“您把瓶子取出来,要小心点儿,海上漂流的瓶子里往往都装着重要的信件。” “你还真的相信?”麦克那布斯少校说道。 “至少我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 “嗨!我不同您抬杠了,”少校道,“也许瓶子里有什么秘密。” “我们很快就能知晓。”格里那凡爵士说完又连忙问道,“怎么样,奥斯丁?” “喏,瞧。”大副举着他没少费周折刚从鲨鱼肚子里取出来的那件模糊的东西说。 “好,”格里那凡爵士说道,“让人把它洗干净,送到艉楼来。” 奥斯丁受命照办,把那东西洗干净,送到方形厅,放到桌子上。格里那凡爵士、麦克那布斯少校、约翰·孟格尔船长,同桌而坐。一般而言,女人比男人更好奇,所以海伦夫人也围了上来。 在海上,一点点小事也会被看作了不起的大事。大家寂然无声地待了一会儿,都在以目探视,心想这玩意儿里面究竟装的是个什么东西?是遇难船只的求救信?还是一个航海者寂寞难耐,胡乱写的一封无关紧要的信? 格里那凡爵士立刻动手检查瓶子,想弄个水落石出。他就像是一位在寻找重要案件线索的英国检察官似的,认真仔细,专心致志地检查着。格里那凡爵士并不是在故弄玄虚,他这么仔细是对的,因为表面上看并不重要的东西,往往会藏有破案的重大线索。 格里那凡爵士先从瓶子的外部检查起。这是一只细颈瓶,瓶口玻璃很厚,上面还缠着铁丝,只是铁丝已经上锈了。瓶壁也很厚,能承受大气压力,一看就知道那是法国香槟省a a 香槟省,位于法国东北部,系著名的香槟酒产地。生产的,阿依或埃佩尔奈的酒商爱拿这种酒瓶敲击椅衬档,椅衬档被敲断了,可酒瓶仍然完好无损。现在的这只瓶子在海上不知漂了多久,不知被撞击了多少次,却仍没有破裂,可见其结实程度有多么惊人。 “这是克里格酒厂的酒瓶。”少校脱口而出。 少校是这方面的行家,他的判断没有人怀疑。 “亲爱的少校,”海伦夫人答道,“如果不知它从何处而来,光知道它的出处,看来并不重要。” “很快就会弄清楚的,我亲爱的海伦,”爱德华爵士回答道,“我们已经可以肯定它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漂过来的。您看,瓶子外面这层固化物质,已经接近于矿石了,那是因为长期在海里泡着,受到腐蚀的缘故。它在被鲨鱼吞进肚子里之前,就已经在海里漂流了很长时间了。” “我完全同意您的分析,”少校接嘴说,“瓶子外面结了厚厚的杂质,就表明它已经漂流了很久很久了。” “它究竟是从哪儿漂来的呢?”格里那凡夫人急切地问。 “您先别着急,我亲爱的海伦,先得等一等,研究这瓶子得有耐心。除非我判断错了,否则这个瓶子很快就会给我们解开谜团的。” 格里那凡爵士一边这么说着,一边开始刮擦封在瓶口的那层坚硬的物质。没多一会儿,瓶塞便露了出来,不过,已经被海水侵蚀得不成模样了。 “真可惜,”格里那凡爵士说,“即使瓶子里藏着信函,字迹也一定模糊难辨了。” “很有可能。”少校附和道。 “不过,我倒也认为,”格里那凡爵士又说,“如果瓶口塞得不紧,瓶子扔进海里会立即沉底的,幸好鲨鱼把它吞进肚子里去,带到了‘邓肯号’上来。” “这是肯定的,”约翰·孟格尔船长应声道,“不过,要是我们在它漂在海上时就将它捞上来的话,就能确定其经纬度,可以研究一下气流和海流的方向,判断出瓶子在海上漂流的路线了。可是,我们是从鲨鱼肚子里把它取出来的,这就无法判断这些情况了。” “我们先看看再说吧。”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这时候,他小心谨慎地拔出了瓶塞,一股海腥味立刻在艉楼里弥漫开来。 “是什么东西?”海伦夫人以她那女性惯有的急切心情迫不及待地问道。 “没错!”格里那凡爵士说道,“我没有猜错!是信件!” “信件!信件!”海伦夫人惊呼道。 “可是,”格里那凡爵士说,“因为纸受潮,全都黏在瓶颈上了,没法取出来。” “那就把瓶子砸碎。”麦克那布斯少校提议说。 “我倒是希望让瓶子保持原样,完好无损。”格里那凡爵士说。 “我赞成这个意见。”少校随即转变了态度。 “当然,不砸碎瓶子更好,”海伦夫人说,“不过,瓶子里面的信要比瓶子本身更加重要,因此,应该退而求其次。” “阁下,只需将瓶颈敲掉,里面的东西就可以完完整整地取出来了。”约翰·孟格尔提议道。 “说得对!就这么办,我亲爱的爱德华。”海伦夫人大声说道。 其实,也只能采取这个办法了。所以,尽管格里那凡爵士很不乐意,也只好把那只宝贵的瓶子的瓶颈敲掉。还必须用榔头来敲,因为瓶子上的那层杂质已经坚硬得如同花岗岩一般了。不一会儿,瓶颈被敲碎,散落在桌子上;大家立刻看到有几张纸黏在了一起。格里那凡爵士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瓶中抽出来,一张一张地揭开,摊放在桌子上。海伦夫人、少校和船长围在了他身旁。 第二章 三封信件 这几张纸经海水侵蚀,字迹模糊,只能辨清一些单个的字词,连不成句,拼不成行。格里那凡爵士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分钟,颠过来倒过去地看,对着阳光看,每个字的一笔一画全都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然后,他才抬起头来看着正焦急地望着他的朋友们说道:“这儿是三封不同的信件,很可能是一封信的三张信纸,是用三种不同的文字写的:一封用英文,一封用法文,一封用德文。从没被侵蚀掉的那些字迹来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剩下的那些字至少总反映点意思吧?”格里那凡夫人急切地问。 “这我难以说清,我亲爱的海伦,信上的字太不完整。” “这三封信上所留下的字也许可以互为补充吧?”少校说道。 “应该是的,”约翰·孟格尔说道,“海水不可能把三封信上的同一行的同一个字给侵蚀掉。我们可以把那些断句残词相互拼凑在一起,总可以看懂个大概的。” “好的,就这么办,”格里那凡爵士说,“我先来看看英文的。” 英文信件上的断句残词是这样的:
62 Bri gow sink stra aland skipp Gr that monit of long and ssistance lost
“这些字看不出是个什么意思。”少校颇为失望地说。 “不管怎么说,”约翰船长道,“这总还是地地道道的英文字。” “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格里那凡爵士说,“sink(沉没),aland(登陆),that(这),and(以及),lost(死亡)等这些词还都是很完整的。而skipp,显然是skipper(船长);至于Gr,大概是一位名叫Gr……(格……)什么的人名,也许是遇难船只的船长名字。” “另外,”约翰·孟格尔说,“monit和ssistance的意思也很明显:monit应该是monition(文件),而ssistance应该是assistance(救助)。” “嗯!这么一看,就有点意思了。”海伦夫人说。 “可惜的是,”少校说道,“缺少整行整行的字。是什么船?在哪儿出的事?这我们就搞不清楚了。” “我们会弄清楚的。”爱德华爵士颇为自信地说。 “这是当然的,”总是附和大家意见的少校应答道,“可是,怎么弄清楚呢?” “把三封信相互补充着来看就行了。”格里那凡说。 “对,就这么办!”海伦夫人大声赞同道。 第二封信比封信侵蚀得更严重,只剩下如下的几个孤立的字:
7Juni Glas zwei atrosen graus bringt ihnen
“这是德文。”约翰·孟格尔一看便说。 “您懂德文吗,约翰?”格里那凡爵士问道。 “懂点儿,爵士。” “那好,您告诉我们一下,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约翰船长仔细地看了看那张信纸,说道:“首先,出事的时间确定了,7Juni,也就是6月7日,与英文信上的62合起来,就是1862年6月7日。” “太好了!”海伦夫人惊呼道,“您继续说,约翰。” “在同一行上,还有一个Glas,”年轻的船长接着说道,“与英文信上的gow拼接起来,也就是Glasgow,很显然,这是一条格拉斯哥港的船。” “我也这么认为。”少校赞同道。 “信上的第二行全浸蚀掉了,”约翰·孟格尔接着说道,“但在第三行上。有两个重要的字,zwei意为‘两个’,而atrosen应该是matrosen,也就是‘水手’的意思。” “这么说,”海伦夫人说,“有一名船长和两名水手遇难了?” “很有可能。”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阁下,我实话实说,下面的那个graus把我难住了。也许再看一下第三封信,比照一下,可以弄明白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至于后的那两个字,不难理解,bringt ihnen意为‘盼望给予’,与英文信上第六行的那个‘救助’拼凑起来,就是‘盼望给予救助’,这一点十分清楚。” “是的!盼望给予救助!”格里那凡爵士说,“但是,那几个遇难者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遇难的呢?到目前为止,确切地点仍是个谜,出事的地点仍旧一无所知。” “但愿法文信件能说得明白一点。”海伦夫人说。 “我们就来看看法文信件吧,”格里那凡爵士说,“我们都懂法文,研究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第三封信剩下的是如下的字迹:
roi ats fannia gonie austral abor contin pr cruel indi jeté ongit et 37°11‘ lat
“信里有一些数字,”海伦夫人惊呼道,“瞧呀,先生们,你们瞧!” “我们还是逐一地加以研究吧,”格里那凡爵士说,“我们从头弄起。我来把这些残缺不全的字按顺序逐一地提出来。头几个字我看就是‘三桅船’的意思,再与英文信件拼凑起来,应该是‘“不列颠尼亚号”三桅船’。下面的两个字,gonie和austral,只有后一个字有意义,你们都明白,是指‘南半球’。” “这已经很有意思了,”约翰·孟格尔说道,“这就是说,这船是在南半球遇难的。” “这仍旧不太明确。”少校说道。 “听我继续说,”爵士接着说,“你们看,abor这个字写全了应该是aborder,也就是‘到达’、‘登陆’的意思。遇难的那些人到达了某一处地方。到底到了哪儿呢? contin!是不是continent (大陆)?而cruel!……” “cruel!”约翰·孟格尔嚷叫道,“正好与德文信件上的那个graus……grausam是同一个意思,是‘野蛮的’这个形容词!” “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往下看!”格里那凡爵士说道,他显然因这些残缺不全的字逐渐显示出意思而极度兴奋起来,“indi是不是inde(印度)这个字呀?那些水手是不是被抛到印度去了?那个ongit又是什么意思呀?是不是longitude(经度)呀?下面是纬度:37°11’。好极了!我们总算有了一个确切的方向了。” “可是,经度仍旧不得而知呀!”麦克那布斯说。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都知道的,我亲爱的少校。”格里那凡爵士说道,“知道精确的纬度已经就很不错了。显然,这封法文信是三封信中完整的了。不用说,这三封信彼此是互为译文的,而且是逐字逐句直译出来的,因为这三张纸上的行数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三封信合并为一封信,用一种文字表达出来,然后再研究它的有可能、为合理、清晰明确的意思。” “您打算用法文、英文还是德文来把这封信统一起来呢?”少校问道。 “用法文,”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因为法文信上的意思为明确!” “阁下说得对,”约翰·孟格尔说,“我们大家又都熟悉法文。” “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现在就用法文把这三封信上的断句残词拼凑出来,字与句中的空白依然保留,把确定无疑的字补全,然后,我们再加以分析研究。” 格里那凡爵士立刻拿起一支鹅毛笔,不一会儿,便写好了,拿给朋友们看。他写出来的是下面的几行字: 7 juin 1862 trois--mats Brifannia Glasgow (1862年6月7日) (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格拉斯哥) sombré gonie austral (沉没) (戈尼亚) (南半球) à terre deux mafelots (登陆) (两名水手) Capitaine Gr abor (船长格) (到达) contin pr cruel indi (大陆) (被俘于) (野蛮的) 印地 jeté ce document de longitude (抛此信件) (经度) et 37°11‘ de latitude ponez-leur secours (纬度37°11’) (企盼救助) perdus (死去) 这时候,一名水手前来向船长报告说,“邓肯号”已经驶入克莱德湾,听候船长命令。 “阁下意欲何为?”约翰·孟格尔冲着格里那凡爵士问道。 “先尽快赶往丹巴顿,约翰。然后,等海伦夫人回玛考姆府去时,我便前往海军部,把这些信件呈送上去。” 约翰·孟格尔立刻遵命,对水手下达了指令,后者飞快地跑去向大副传达。 “现在,朋友们,”格里那凡爵士说道,“让我们来继续进行分析研究吧。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件大海难的线索了。有几条人命在依靠着我们的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破解这个谜团。” “我们已准备就绪了,亲爱的爱德华。”海伦夫人应声道。 “首先,”格里那凡爵士接着说道,“我们得把这封信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加以处理:一、已知的部分;二、可猜测的部分;三、未知的部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的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的是:1862年6月7日,格拉斯哥港的一条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沉没了;两名水手及其船长把这三封信放在漂流瓶里,在纬度37°11‘处抛入海中,请求援救。” “完全正确。”少校应答道。 “我们能够猜测到的又是什么呢?”格里那凡爵士又自问道,“我们所能猜测得出的首先是:出事地点在南半球海面上。然后,我提请大家注意‘gonie’这个字。它是不是在指某个地名?它是某个地名的组成部分吗?” “是不是巴塔哥尼亚呀?”海伦夫人大声说道。 “想必是的。” “但是,巴塔哥尼亚是位于南纬37°上吗?”少校问道。 “这不难查证,”约翰·孟格尔说着便摊开一幅南美洲地图,“一点没错。巴塔哥尼亚正是位于南纬37°线上。南纬37°线先横穿阿罗加尼亚。然后,沿着巴塔哥尼亚北部穿过南美大草原,进入大西洋。” “好。我们继续进行推测。两名水手及其船长abor,也就是abordenr(到达)什么地方了呢? contin……就是continent(大陆),请注意,是‘大陆’,而不是海岛。然后,他们又怎么样了呢?有两个字母——pr——具有揭示作用,可解开谜团。这两个字母是pris(被俘),还是prisonniers(当了囚徒)了呢?这几个人是被何人掳走的呢?被Cruels indiens(野蛮的印第安人)劫掳走了。这种解读,你们以为如何?空缺处的词是不是跃然纸上了?你们觉得这封信的意思不是一清二楚的吗?你们脑子里仍旧存有疑团吗?” 格里那凡爵士说得十分肯定,目光中充满着自信。众人也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显然如此!显然如此!” 停了片刻之后,格里那凡爵士继续说道:“朋友们,我觉得我们的这些推测是完全可信的。出事地点就是在巴塔哥尼亚海岸附近。我要让人去格拉斯哥港打听一下,当初‘不列颠尼亚号’驶出港口之后,将开往何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知它是否有被迫驶向巴塔哥尼亚海域的可能。” “噢!我们不必跑那么老远去打听,”约翰·孟格尔说道,“我这儿就有《商船日报》的汇编本,查一下就知道了。” “太好了!太好了!”海伦夫人欢叫道。 约翰·孟格尔取来了一大摞1862年的报纸,飞快地在翻查着。他没有翻查太长的时间,一会儿之后便兴奋不已地说道:“1862年,5月30日。秘鲁!卡亚俄!满载货物,驶往格拉斯哥港。船名‘不列颠尼亚号’,船长格兰特。” “格兰特!”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就是那位雄心勃勃的苏格兰人,他曾想在太平洋上创建一个新的苏格兰!” “是的,就是他,”约翰·孟格尔说道,“1862年驾驶着‘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格拉斯哥港,随后就音讯全无了。” “没什么好怀疑的了!没什么好怀疑的了!”格里那凡爵士说道,“确实就是他。‘不列颠尼亚号’于5月30日驶离卡亚俄,八天之后,于6月7日在巴塔哥尼亚海面遇难。这几封信残缺不全的信里记述的就是该船的全部历史。你们看,朋友们,我们的推测完全正确。而我们现在尚未知晓的只有一点:它的经度。” “出事地点已经知道,知道不知道经度无伤大雅,”约翰·孟格尔说,“只要知道了纬度,我就能保证找到出事地点。” “这么说,我们全都弄清楚了?”格里那凡夫人问道。 “全都弄清楚了,我亲爱的海伦,信件上被海水侵蚀了字迹后所留下的空白,我可以毫不犯难地给填补上,如同格兰特船长亲自口述,我在做记录一般。” 格里那凡爵士说着便拿起笔来,毫不犹豫地做了如下的记录: 1862年6月7日,隶属于格拉斯哥港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在靠近巴塔哥尼亚一带海岸的南半球海域沉没。两名水手及其船长急忙登上大陆,被野蛮的印第安人俘获。特抛下这三封信件于经……纬度37°11’处。企盼救援,否则将必死于此处! “妙极了!妙极了!我亲爱的爱德华,”海伦夫人说,“如果那几个落难之人能够重返祖国的话,他们会感谢您的。” “他们定能返回自己的祖国,”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这些信件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准确无误,英国政府绝不会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扔在那荒凉之地而弃之不顾的。英国政府曾经营救过富兰克林a a 约翰·富兰克林(1786-1847),英国航海家,在北极探险时遇难。以及其他许多遇险的船员,它今天也必然会去援救‘不列颠尼亚号’的遇难船员。” “这几位落难之人想必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家人一定在为他们的失踪而痛哭,”海伦夫人悲戚地说,“也许那位可怜的格兰特船长就有妻室儿女……” “您说得没错,我亲爱的夫人,我会想法告诉他们,他们的亲人还活着,还没有完全失去希望。现在,朋友们,我们回到顶楼上去吧,我们快要驶入港口了。” “邓肯号”的确是在加大马力,于傍晚六点,停泊在丹巴顿的雪花岩脚下,岩顶上矗立着苏格兰英雄华莱士b b 华莱士,13世纪苏格兰解放战争中的群众领袖,后被英国人杀害。的那座有名的宅邸。 在那儿,已经有一辆马车准备好了,在恭候着海伦夫人,准备把她和麦克那布斯少校送回玛考姆府。然后,格里那凡爵士拥抱了自己年轻的妻子之后,便跳上了开往格拉斯哥的快车。 不过,在他动身之前,他给《泰晤士报》和《纪事晨报》分别拍发了一份内容相同的启事: 欲知格拉斯哥港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及其船长格兰特之消息者可询及格里那凡爵士。地址:苏格兰,丹巴顿郡,吕斯村,玛考姆府。 第三章 玛考姆府 玛考姆府系高地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堡之一,坐落在吕斯村附近,俯瞰着吕斯村的那个美丽的小山谷,依傍着乐蒙湖清澈的湖水,其花岗岩基即浸在湖水之中。自很久很久之前,这座城堡便属于格里那凡家族所有。在这罗布·罗伊a a 罗布·罗伊,苏格兰著名的侠盗,司各特曾以他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和弗格斯·麦克格里高b b 弗格斯·麦克格里高,苏格兰16世纪末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故乡,格里那凡家族仍旧保留着沃尔特·司各特c c 沃尔特·司各特,英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小说家,苏格兰人。的小说中那些古代英雄的好客之遗风。当社会革命d d 社会革命,系指詹姆斯六世(1566-1625)时代的农民革命,革命失败后,贵族们便变本加厉地压迫剥削农民。在苏格兰爆发的时候,许多佃户因无力缴纳过高的地租而被赶走,背井离乡,有的因饥寒交迫而死去,有的当了渔夫,有的则到处流浪。其情其景十分悲惨。在所有的贵族中,唯有格里那凡家族不忘贵族的荣誉,一如既往地善待农民,所以他家的佃户没有一个背井离乡,没有一个挨冻挨饿,依然忠心耿耿地为格里那凡家族耕地种田。因此,即使在那动荡的年代,在那风雨飘摇的乱世,格里那凡家族的玛考姆城堡仍旧像是在“邓肯号”上一样,始终只有清一色的苏格兰人居住着。这些苏格兰人都是麦克格里高、麦克法伦、麦克那布斯、麦克诺顿等老领主们的佃户的子孙后代,都是世代相传、土生土长在斯特林和丹巴顿两郡的孩子们。他们全都忠厚老实,勤奋劳动,对主人忠心耿耿,其中还有一些人会讲古喀里多尼亚e e 喀里多尼亚,苏格兰的旧称。语。 格里那凡爵士家底殷实,一向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而且,他的仁爱之心远远超过其慷慨大度,因为慷慨是有限度的,而仁爱却是无限的。这位身为吕斯村绅士的玛考姆城堡的主人,是英国贵族院的元老,是其所在郡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倾向属于雅各宾派a a 雅各宾派,系指英国詹姆斯二世或1688年后斯图亚特王室的党派(支持者)。,又不愿逢迎宫廷,因而受到英国政客们的歧视。尤其是,他始终坚持其先辈的本色,坚决抵御“南方人”b b “南方人”,系指英格兰人,因为英格兰岛位于苏格兰南面;英格兰人在政治上不断地压迫北方的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政治侵略,故而更加遭到歧视。 格里那凡爵士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思想平庸而落后之人,他一向敞开大门,迎接一切进步的东西。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总不免把自己的苏格兰放在前位,他在皇家泰晤士河游船俱乐部所进行的竞赛中,用他的快船与他人一决高低,无非是为苏格兰争口气。他的苏格兰情结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