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

書城自編碼: 374870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电子商务
作者: 张建锋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432545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70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小白学编织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00
《 数智驱动新增长 》
+

NT$ 759
《 数智驱动新增长 》
+

NT$ 709
《 新零售之旅:数智化转型与行业实践 》
+

NT$ 442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 》
+

NT$ 680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珍藏版) 》
+

NT$ 956
《 淘宝天猫商家内外兼修套装:电商军规 81讲+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 》
編輯推薦:
数智化浪潮正在为我们开启一幅波澜壮阔的新画卷,“数智化转型系列丛书”是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中国数智化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难得的梳理与探索!丛书内容由高端研究平台的资深专家、国内知名院校大咖、数字科技企业领军人才和阿里云高管联合撰写!内容涉及数字政府领域:《数智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大融合》、金融领域:《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新零售领域:《新零售之旅:数智化转型与行业实践》、组织领域:《数智化敏捷组织:云钉一体驱动组织转型》、产业互联网领域:《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和 乡村振兴领域:《数智驱动乡村振兴》。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相关读者赋能。数智驱动新增长!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由张建锋(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达摩院院长)、肖利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安筱鹏(阿里研究院副院长)联合撰写,解析了犀牛智造、盒马、老板电器、波司登、招商蛇口五大双轮驱动新增长实践案例,有力揭示了产业数智化发展新趋势: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将构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并提供了增长的解锁密码——两套增长公式,内容扎实、前瞻,值得阅读
內容簡介:
数智化浪潮正在为我们开启一幅波澜壮阔的新画卷,“数智化转型系列丛书”是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中国数智化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难得的梳理与探索!丛书内容由高端研究平台的资深专家、国内知名院校大咖、数字科技企业领军人才和阿里云高管联合撰写!内容涉及数字政府领域:《数智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大融合》、金融领域:《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新零售领域:《新零售之旅:数智化转型与行业实践》、组织领域:《数智化敏捷组织:云钉一体驱动组织转型》、产业互联网领域:《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和 乡村振兴领域:《数智驱动乡村振兴》。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相关读者赋能。数智驱动新增长!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通过独特的框架分析与深入的案例解剖,有力揭示了产业数智化发展新趋势: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将构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借助数据贯穿,依托产业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基座,在产业公共服务的强劲助力下,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才组织将协同发力,带来崭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实践正逐渐展开,在领军企业的探索下,初步显示出变革的威力。本书围绕数智化突破创新的点(关键环节)、线(产业链)与面(产业生态),重点介绍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显著特征与落地路径,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本书适合作为广大制造、服务企业的企业家与管理者,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从业者,关注科技与商业变革的读者及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關於作者:
张建锋 (花名:行癫)
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
负责阿里巴巴云与科技板块。于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主导阿里巴巴系统架构迭代升级的全过程,推动阿里巴巴迅速成长为国内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曾负责天猫、淘宝、聚划算等业务板块,并创办阿里巴巴达摩院,布局基础科研领域;创新地提出“云智能”“新一代以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发展战略与理念。
带领阿里巴巴云与科技板块发展成为以核心技术为引领、产业发展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服务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获得全国争先创新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大奖。

肖利华(花名:肖博)
清华大学博士后,中科院管理学博士,多所著名大学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战略—品牌—供应链—数智化转型—运营等领域教练/培训专家/咨询爱好者、理论与实践者、知行合一者,乐于学习和分享。
中国智慧零售卓越开拓人物
中国品牌经济人物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十大新锐人物
中国信息化十大CIO领军人物
中国服装物流杰出风云人物
曾任特步集团副总裁、特步电商总经理、特步电商学院院长、雅戈尔集团副CIO兼CTO等职。
所负责的项目曾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信息化战略奖”“技术战略奖”“中国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就奖”“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供应链管理(SCM)应用奖”等奖项。
著有《数智驱动新增长》《打造“0”库存:案例解析以品牌为核心的快速供应链》《成功手记:揭开生活和管理的制胜密码》《打造以品牌为核心的快速供应链》《数字基建: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迁徙之路》等图书,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安筱鹏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政、企、学、研多个部门,从事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技术、商业、公共政策研究工作,涉及企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互联网 、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先后出版了《数字基建: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迁徙之路》(2021)、《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2019)、《制造业服务化路线图:机理、模式与选择》(2012)、《数字经济崛起四部曲》(2015-2018)等多部著作。
目錄
第1 篇 经济增长新动能: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势不可当
第1 章 消费互联网:增长显著,难题待解 003
1.1 数字化加持的消费者——日益崛起的消费者主权 003
1.1.1 网络消费规模惊人 004
1.1.2 网络消费范畴广阔 007
1.1.3 消费决策体系正在重构 009
1.2 数字化陈列的商品——无限扩张的商品货架 013
1.2.1 容量无限,新品迭出 013
1.2.2 便利购买,陈列多样 015
1.2.3 品牌原生,物种创新 017
1.3 数字化构建的场景——随心变换的购物氛围 020
1.3.1 全息互动 020
1.3.2 购物节庆 027
1.3.3 社群推荐 028
1.3.4 社区团购 030
1.4 难题待解——消费互联网升级呼唤供需联动 031
1.4.1 三项不足 032
1.4.2 三大挑战 034
第2 章 产业互联网:势头强劲,亟须突破 038
2.1 产业互联网正值发展机遇期 040
2.1.1 产业互联网特征浮现、持续演进 040
2.1.2 四项利好揭示发展新机遇 045
2.2 产业互联网应用的趋势分析 070
2.2.1 数据化驱动 070
2.2.2 新技术融合 071
2.2.3 商业新模式 074
2.3 主要国家产业互联网的探索 076
2.3.1 德国:工业4.0 077
2.3.2 美国:先进制造 083
2.3.3 中国:多元主体推动 091
2.4 五大瓶颈——产业互联网发展如何破局 099
2.4.1 产业链协同程度不足 100
2.4.2 消费者(客户)需求考虑不够 101
2.4.3 中小微企业支撑不够 102
2.4.4 数字技术和人才投入有限 102
2.4.5 管理模式变革不彻底 103
第3 章 经济增长新动能: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 105
3.1 双轮驱动的基本原理 106
3.1.1 双轮驱动的四大特征 106
3.1.2 双轮驱动的运作原理——B=C2B2Cn 110
3.1.3 双轮驱动的发力点——G=(P×O×C)i 112
3.1.4 双轮驱动的实现方式 114
3.2 双轮驱动的预期效果 115
3.2.1 双轮驱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115
3.2.2 双轮驱动促进商家健康成长 117
3.2.3 双轮驱动提高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 118
3.3 双轮驱动的建设路径 119
3.3.1 平台化、生态化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119
3.3.2 新老兼顾、大小并重的企业解决方案 121
第2 篇 数智驱动新蓝图: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重构产业
第4 章 商流数智化:以客户为中心 125
4.1 市场洞察——更贴近真实需求 126
4.1.1 从功能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转变 126
4.1.2 数据洞察赋能企业全价值链 129
4.1.3 精准市场洞察实现零售智慧化 133
4.2 品牌管理——让企业经营有沉淀 136
4.2.1 数智化新品牌建设 136
4.2.2 数据驱动如何影响或者改变品牌 139
4.2.3 数智化品牌管理为企业决策赋能 144
4.2.4 新兴消费品牌数智化之道 145
4.3 研发设计——引领迭代创新 147
4.3.1 研发设计数智化趋势及创新 147
4.3.2 TMIC 新品研发全链路解决方案 149
4.3.3 AI 设计:数据智能技术赋能设计 151
4.4 材料采购——发挥快速响应优势 154
4.4.1 采购互联网化 154
4.4.2 连接更深入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 156
4.4.3 采购数智化平台探索 157
4.5 生产制造——推动有效供给 160
4.5.1 新智造出现的必然性 160
4.5.2 大数据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 162
4.5.3 数智化生产制造引领新时代 163
4.5.4 数智化制造效益凸显 167
4.6 营销——打通全链路 169
4.6.1 数智化营销新局面 169
4.6.2 数智化全链路营销 171
4.6.3 基于全域数据中台实现数字化营销 174
4.7 渠道——打造经营矩阵 175
4.7.1 从单渠道转向全渠道发展 175
4.7.2 数智化新型渠道 176
4.7.3 数智化推进全渠道布局 178
4.8 零售——形成销售新效能 179
4.8.1 零售业的瓶颈与痛点 180
4.8.2 数智化新零售时代 180
4.8.3 数字化门店带来零售新体验 184
4.9 服务——探索客户体验新上限 186
4.9.1 数智化新服务的产生 186
4.9.2 数智化服务创新 187
4.9.3 会员运营:形成用户的自我圈层 189
第5 章 物流数智化:更加智慧的供应链 191
5.1 物流数智化——克服障碍,迈向新阶段 191
5.2 需求预测——把握消费脉搏,促进物流创新 194
5.2.1 响应消费需求变化 194
5.2.2 覆盖多经营场景 195
5.2.3 助力物流领域创新 196
5.3 智能仓储——多级缓冲,智能高效 199
5.3.1 智能仓储设备 199
5.3.2 智能仓储系统 200
5.3.3 物料管理与可视化 202
5.3.4 智能无人仓 203
5.4 智能订单管理——智能拆分,高效管理 204
5.4.1 订单智能拆分 204
5.4.2 异常订单智能处理 205
5.5 路径优化及协同——算法驱动,多方合作 206
5.5.1 路径规划 207
5.5.2 末端配送 209
5.5.3 社会化协同物流 210
5.6 智慧物流体系——全链贯通,价值共创 211
5.6.1 智慧运输体系 211
5.6.2 智慧物流园区 212
5.6.3 全链路可视和智能分析决策 213
5.6.4 跨境物流 213
第6 章 资金流数智化:算法驱动产业金融 218
6.1 产业金融迈入数智化新阶段 218
6.1.1 产业金融的核心发展逻辑 218
6.1.2 我国产业金融的发展阶段 219
6.2 数智化技术赋能产业金融发展 220
6.2.1 信用评分:多维信息量化贷款风险 220
6.2.2 大数据风控:数据洪流下实现高精度风控 222
6.2.3 区块链信用:构建去中心化信任机制 223
6.3 产业金融创新助力双轮驱动 223
6.3.1 小微信贷:缓解账期压力 224
6.3.2 科技保险:构建多方信任 225
6.3.3 消费金融:促进扩大再生产 227
6.3.4 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 228
第7 章 人才组织数智化:网络协同的敏捷组织 237
7.1 组织面临的挑战:高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239
7.2 组织演进方向——敏捷组织 240
7.2.1 组织能力:核心竞争力 动态能力 241
7.2.2 组织结构:扁平化,无边界,弹性化 242
7.2.3 管控过程:注重沟通,信息共享,智能决策 243
7.2.4 组织文化:以人为本,包容多元,共同成长 244
7.2.5 外部联系:网络协同,价值共创 245
7.3 数智化赋能敏捷组织 245
7.3.1 网络协同增强组织柔性 246
7.3.2 智能决策优化组织效能 250
7.3.3 双轮驱动促进快速创新 252
7.4 数智化人才与组织共同成长 257
7.4.1 数智化为人才成长赋能 258
7.4.2 数智化为人才管理赋能 260
7.5 数智化敏捷组织升级路径及实践 262
7.5.1 数智化升级的四大关键技术 262
7.5.2 中台化:重构企业业务运营体系 264
7.5.3 云钉一体助力组织数智化升级 266
7.5.4 云钉一体应用与数智化新组织案例 268
第8 章 产业公共服务数智化:产业服务和公共支撑 272
8.1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温床 273
8.1.1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 273
8.1.2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 274
8.1.3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智化升级需求 276
8.2 数智化赋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277
8.2.1 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科学决策 277
8.2.2 产业服务功能提升 278
8.2.3 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280
8.2.4 从智慧城市到行业产业大脑 282
8.3 数智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实践探索 287
8.3.1 杭州未来科技城 287
8.3.2 绍兴五大行业产业大脑 288
8.3.3 广东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 290
第9 章 产业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基座 293
9.1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生态 293
9.1.1 消费互联网技术知识图谱 293
9.1.2 产业互联网技术知识图谱 296
9.2 撬动:产业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 300
9.2.1 数据中台:聚焦数据的贯通使用 300
9.2.2 业务中台:业务统一管理和加速开发 305
9.2.3 AIoT 中台:万物互联中枢 308
9.2.4 组织中台:灵活应对组织协同 310
9.2.5 云钉一体:应用拓展的组织化 312
9.2.6 云边端一体:统筹使用计算资源 314
9.2.7 低代码平台:让敏捷开发成为现实 316
9.3 融合:技术基座奠定转型基础 320
9.3.1 云计算:算力基础 320
9.3.2 大数据:数据基础 323
9.3.3 人工智能:能力沉淀基础 325
9.3.4 物联网:感知基础 328
9.3.5 区块链:信任基础 330
9.3.6 机器人:特殊作业基础 331
9.3.7 安全技术:风险防范基础 334
第3 篇 多元纵深新实践: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威力初显
第10 章 犀牛智造:联动产销不止于制造 341
10.1 犀牛智造的发展历程 342
10.1.1 酝酿——智能制造新征程 342
10.1.2 启动——联动产销新动向 342
10.1.3 进步——贡献双轮驱动新方案 342
10.2 推动服装行业走在双轮驱动实践前列 343
10.2.1 服装行业面临的痛点 343
10.2.2 犀牛智造赋能产销两端 344
10.2.3 双轮驱动取得成效 345
10.3 犀牛智造的发展经验 346
10.3.1 聚焦五项关键突破 346
10.3.2 提升行业三大能力 347
10.4 犀牛智造双轮驱动实践获赞誉 348
10.4.1 入选灯塔工厂 348
10.4.2 实力赢得认可 349
10.5 犀牛智造引领双轮驱动实践 350
10.5.1 从制造到智造 350
10.5.2 从程式到柔性 350
10.5.3 从分散到整合 350
第11 章 盒马:端到端生鲜链条创新 351
11.1 盒马成长历程 351
11.2 消费互联网下新零售模式迎风而起 352
11.2.1 消费者精准定位 353
11.2.2 业务模式创新 355
11.3 产业互联网下全球供应链脱颖而出 356
11.3.1 消费者需求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 356
11.3.2 新农业与新零售产消
內容試閱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期,要实现这一质的跃升,产业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数智化由数至智,因数而智,用于描述数字化与智能化并行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数”就是数字化,是从消费端到供给端的全链路、全要素、全场景、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生命周期持续的数字化和在线化;“智”就是智能化,是基于数字化的闭环形成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DI)和心智智能(Mindset Intelligence,MI),实现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精准响应、实时优化和智能决策。
在贯通各经济环节,进而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上,数智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消费互联网在激发和满足消费需求上的成效有目共睹,而产业互联网在提升供给能力和经营效益上的进展也逐步显现。
在两个独立的领域,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运营经验得到积累,但广大消费者、商家、企业都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在自身擅长的事项上做“局部优化”是不够的,两个领域都已无法再单独破解成长难题、突破增长瓶颈,以站上更高一层的发展台阶。
只有打破藩篱、予以贯通,实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才有可能畅通经济循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本书共分3篇14章,展开论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问题。
第1篇(第1~3章)全面阐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增长的趋势。
首先,归纳了近年来中国消费互联网在“人、货、场”数字化上的突出变革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再升级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经济大国” “网络大国”的基本盘已为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底部支撑,网络消费在规模和种类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消费决策体系重构日益显著,具体表现为新消费人群崛起、决策链路变化、决策模式变化和新消费主张出现,消费者主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网络商业空间容量无限、新品迭出,购买便利、陈列多样,品牌原生、物种创新已成为商品数字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基于数字化场景生成的便捷性,通过全息互动、购物节庆、社群推荐和社区团购,多元、新颖的购物氛围环绕在消费者周边,显著促进了消费行为的产生。显现成效的同时,消费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暴露出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渴望与需求精准匹配的新供给。
其次,总结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机遇,各国不同的开发思路和方法,以及希望解决的发展难题。
产业互联网被认为是互联网经济“下半场”的重点,是互联网向生产制造领域的延伸。产业互联网逐渐显示出“建立联结”的工具性特征、“集成性服务”的功能性特征、“综合采用”的技术性特征、“跨产业、跨区域”的融合性特征及“迭代发展”的渐进性特征。在政策导向、经济牵引、社会所需与科技支撑四项利好之下,产业互联网迎来发展机遇期。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各国依国情有所不同。德国以制造产业优势为核心,美国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而中国以多元主体推动为核心,形成了多级分层、消费倒逼产业互联网化的态势。
产业链协同程度不足,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客户)需求,对数字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有限,管理模式变革不彻底等发展难题亟须破解。
后,论述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原理、可能取得的收益和可行的建设路径。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以消费者(客户)为核心;全渠道、全链路连接和优化;数据驱动,算力支撑,算法提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创造有效供给。
B=C2B2Cn(消费和生产构成正反馈循环)、G=(P×O×C)i(新增长力公式)揭示了双轮驱动运作原理和发力点,而网络智能和数据协同的落地及进步则构成了双轮驱动的实现方式。
双轮驱动的实施、解决方案的不断迭代优化,将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商家健康成长、提高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双轮驱动正在通过以新阶段产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多方积极参与、场景层出不穷的产业数字化生态建设,为传统与新兴企业、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等借助数字化手段,满足消费者(客户)需求快速变化,建立柔性化生产能力提供全方位帮助,为探索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乃至为全球产业升级贡献中国力量。
第2篇(第4~9章)全景式展示了双轮驱动下产业互联网各环节创新热点,具体说明了各环节是如何发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增长效果的。
数据作为纽带,将串起需求与供给、连接消费与生产、黏合各利益相关方。企业内部和产业生态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才组织将协同发力,将消费者(客户)作为服务的中心,努力创造新价值,以带来产业全局的突破。产业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基座将构成双轮驱动的有力依托。此外,产业公共服务将聚合来自产业带、企业间、各区域的资源和服务,为产业互联网加速推进贡献力量。
第3篇(第10~14章)深入分析了一些行业领军者是如何拥抱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增长大势、积极投身实践的。
犀牛智造、盒马、老板电器、波司登、招商蛇口等众多创新者,以其丰富的商业想象力和科技应用意识,为我们带来一幅新的创新增长图景。
希望本书能激发各界对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增长这一实践动向的探讨,促使这一领域产生更多创新,以支撑中国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