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学诗词格律基础入门,写各体诗歌才思泉涌。挑战飞花令,巧写九宫格,比赛技巧尽收囊中!这里,有你想知道的关于诗词的一切!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专门为诗词爱好者参加诗词比赛而打造的竞赛指南,能让选手在赛场上披荆斩棘,勇夺桂冠,“尽吸西江谁与敌”;也是学习诗词、学写诗词、增加诗词修养的速成宝典,能让 你“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腹有诗书气自华。本书全面介绍了关于诗词的基础知识,如诗词格律、专用术语;详细分析诗词竞赛的形式、真题,包含大量的模拟训练;引导读者 进行诗歌创作,才思泉涌。全书通过极具针对性的训练,让读者在短期内提高竞赛水平与诗词修养,从而在诗词竞赛中尽吸西江,所向披靡。
|
關於作者: |
周建忠,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楚辞研究》《楚辞 象征体系虚拟仿真项目》主讲人、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楚辞)主任、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词)主任。 陈亮,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曙汛诗社副社长、江苏中华优秀传统诗词传承基地(诗词)副主
|
目錄:
|
前言
章组织比赛
节诗词竞赛的历史
第二节概述比赛
第二章题型分析
节点字成诗题
第二节填诗题
第三节图画题
第四节诗词联句题
第五节辨字题
第六节判断题
第七节飞花令
第八节沙画题
第九节对应题
第十节成语题
第十一节炼字题
第十二节诗意理解和背诵记忆题
第十三节线索题
第十四节手写题
第十五节纠错题
第十六节团队默契题第三章诗歌发展
节先秦两汉诗歌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三节隋唐宋诗歌
第四节元明清诗歌第四章格律基础
节格律诗的形成
第二节格律诗的用韵
第三节格律诗的平仄
第四节格律诗的对仗
第五节格律诗的避忌
第六节词学基础知识
第七节曲学基础知识第五章学写诗歌附录
附录一赛制和竞赛形式
附录二飞花令集锦
附录三诗词类书目推荐
|
內容試閱:
|
前言
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引人沉醉其中。诗词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诗词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美的享受,它让人们暂离现实的困顿,于中得以休憩。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和民族不论经历多少苦难和摧残,总是能身处断壁残垣却对未来充满憧憬,虽满面风霜却也不失儒雅,即使生存困顿也能乐观以对。诗词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之魂。
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就曾明确提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随后他又强调,“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则提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诗词,具有固本、铸魂、打底三大功能。,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都覆盖,因为我们把这项工作看作固本的工程。第二,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成是一个“筑魂”的工程。第三,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作中国人打底色的过程。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达,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而文学艺术是否发达,关键在于诗歌;诗歌是整个文学中为精致的部分,而考察文化水平的高低要看精致的部分。
在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关注和推动下,学诗成为了一种新的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诚哉斯言!在当前大环境下,各种诗词比赛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诗词比赛产生兴趣。为了给想参加诗词比赛的朋友提供相关的比赛指导,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书应运而生。
本书编撰的初衷是为参加诗词比赛的朋友提供一些简明有效的得分方法,但在实际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发现,若按照这个思路去编书会有很大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诗词跟数理化这些有严密逻辑和一般规律的学科不同,诗词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诗词中没有以一推百的规律,也没有适用的公式;诗词是流动的而非固化的;诗词是灵性的而非生硬的;诗词是跳跃的而非死板的……我们在考查各类诗词比赛的题库后发现,比赛基本上都侧重于考查选手诗词量的积累、选手对诗词背景的理解和对诗词基本常识的掌握,而对答题技巧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我们转变了编书思路,以增加读者的诗词知识储备为主,而以答题技巧和方法为辅,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
在比赛技巧这一方面,本书着重提醒各位选手在上场、比赛、下场的注意事项。对于技巧性相对较强的“九宫格”类型的题目,本书也给出了一些解答技巧。初我们从汉语的语法结构来分析这类题目,希望能使读者对各种类型的诗句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语法认识,但又考虑到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参赛选手提供一些基本指导,在考虑到赛场的竞争性和限时性特点后,我们觉得从各种语法结构上去分析诗句,对于快速解答“九宫格”这类题目是不太现实的,反而会干扰选手的判断。因此,本书仅强调一些快速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点,希望读者朋友知悉原委。为了让想参加诗词比赛的读者对诗词比赛的题目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本书特别收录了一些诗词比赛的真题,希望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大家学习诗词的目的不应是借此标榜自己,选手们参加诗词比赛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争胜,借诗词炫耀自己的行为无疑是十分肤浅的,学习诗词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可能每个人都会在现实中因生活而满面风尘,但是诗词提醒我们,在大家忙着低头赶路的时候,头上依然高悬着璀璨夺目的星空,诗词给予我们仰望星空的能力,也给予我们寻找另一片天空的机会。
为了使本书的水平再上层楼,恳请各位读者朋友不吝赐教,若发现本书错误、疏漏之处或者有其他看法和建议,敬请一一指教。
节诗词竞赛的历史
自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各种诗词比赛在地方电视台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一股“诗词热”,这其中便蕴含着我们现代人心中的“诗意”。诗歌在古代的社会地位较现在更高,在古代,诗歌充当着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情达意的工具,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外交或者祭祀中,被视作一种典雅、庄重的礼仪规范;在一些轻松愉快的场合中,也发挥着活跃气氛、怡情怡性的作用。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场合里,古人自然免不了会在诗歌技艺上进行比拼,就出现了当时的“诗词比赛”,可想而知,那时的“诗词比赛”内容、形式等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诗词比赛大相径庭。
诗词比赛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人喜欢诗歌,在当时的外交辞令中也会引用几句《诗经》中的句子,借此来显示自己文学素养的深厚、语言的雅致,以至于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用“当筵歌诗”“投壶赋诗”等娱乐方式将诗歌和娱乐结合,这种“当筵歌诗”是中国原始、流行的一种“斗诗”形式。据《左传》记载,当年晋昭公宴请齐景公时,席间行投壶之礼,赋诗助兴。中行穆子举箭而歌:“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投中了,轮到齐侯。齐侯亦举矢而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由此可见“当筵歌诗”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西汉时,出现了文化史上一次比较有名的“斗诗”活动。相传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柏梁台建成,汉武帝在台上大宴群臣,席间宣布凡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每人赋诗一句,然后合成一首诗。于是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共二十六人写成一首《柏梁诗》,其形式为每句七言,每句都用韵,韵字有重复,是为联句诗的首创。起首是“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接着是“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他如“丞相曰:总领天下诚难治”“大司农曰:陈粟万石扬以箕”等等。每句注明作者身份,各述其职,句末皆谐声用韵,形成联句体的格式,称之为“柏梁体”。这就是当时规格的赛诗大会,后世多有仿效。
魏晋时“斗诗”形式又有变化,当筵赋诗在文人间开始流行,热衷此事的文人之一便是西晋的石崇。石崇擅长诗文,又是大富豪,他在洛阳郊外金谷涧中,建造了豪华的“金谷园”,方便文人诗友聚会赛诗。宴席上,石崇与宾客常常当筵赋诗,创作出不少佳篇,统称“金谷诗”。石崇为《金谷诗集》亲自作序称:“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现在仍流行的“罚酒三杯”之俗即由此而来。
石崇的金谷宴席往往有几十人参与,其斗诗规则被称为“金谷酒数”。这种饮酒、赋诗的玩法,甚至罚酒的数量,在诗词繁荣的唐朝更是广为流行。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称:“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斗数。”渊源即来于此。
“金谷酒数”是中原北方文人的发明,在当时的南方则流行临水设筵,以“曲水流觞”的方式作诗、斗诗。觞是一种酒器,可漂浮,从上游流来的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饮酒赋诗,他人唱诗应和。东晋时有一场著名的“诗词大会”是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时,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举行的“兰亭之会”。参加这场诗会的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军政高官谢安、孙绰等41人。会上每个人都要作诗高唱,后由王羲之为诗集书写序文,此即著名的《兰亭集序》。
诗歌发展到唐朝时达到极盛状态。在唐朝,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了诗,以文人酒局来说,每一场都是“斗诗会”,“斗诗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斗诗”方式。唐朝人特别喜欢行令饮酒,全民参与,此即白居易所谓的“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在官署西开文学馆,曾与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文士,欢宴畅饮,行令吟诗,抚琴弄墨,等等。阎立本的《十八学士图》描绘的就是这个场景。
饮酒赋诗,并以图文记录,在当时是一件极风雅的乐事。白居易曾组织过两次由多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参加的“尚齿会”。这是以作诗吟诗为主题的酒会,会上要求每位老人都要赋诗,然后安排画工给每位老人画像,再将他们所赋之诗题到画上。
现今诗词比赛中难度较大的“飞花令”也出现在唐朝,“飞花令”在唐代是诗人喜欢玩的酒令之一。飞花令,原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乡饮酒礼”,早诞生于周朝。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令”的意思就是约定所答诗中出现某字,定下某字便是某令,“飞花令”又叫“拈字流觞”,如出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出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
“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而得名。其实在唐代,带有“飞花”二字的诗句不少,如武元衡的“飞花寂寂燕双双”,顾况的“飞花檐卜旃檀香”,薛稷的“飞花乱下珊瑚枝”,薛曜的“飞花藉藉迷行路”,等等。而只有“春城无处不飞花”被公认为是“飞花令”的源起,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韩翃是唐德宗李适欣赏的诗人;二是韩翃本人也是好酒之人,其不少诗作都和酒有关。
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飞花令”有许多不同的玩法,略举两例。一例是讲字序的,合席约定每人吟一句诗词,其中要带“花”字,其难在“花”字须出现在特定位置上,如个人说“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诗),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答“五花马,千金裘”(李白诗)是对的,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杜甫诗)就错了,要罚。再接着“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诗),如果说“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也不对,要罚酒。“花”在第七字位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如行令人说“牧童遥指杏花村”,“花”在第六字,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六人接令,如果第六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则行令人喝酒。
还有一例是不讲字序的,吟出古诗词句中的“花”字排在哪一位,哪一位就饮酒,接着继续行令“飞花”。一般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飞到“花”时才令毕,酒席才可结束。因此,玩“飞花令”时人人都少不了被罚酒和敬酒,确实“春城无处不飞花”。
“飞花令”在唐朝是酒令,但它也是“诗词大赛”的规则。目前各种比赛中出现的“飞花令”所采用的规则,就来源于唐时“飞花令”的规则。
除此之外,古代文人之间“斗诗”,也会通过举行各种雅集的方式来进行。在这样的文学聚会中,与会者各自赋诗,然后由众人公选的评判者来裁判孰为优胜,若所作诗数量较多,可能还会各自出资,结集刻印。这种集会赋诗的形式,常见的有限题赋诗和限韵赋诗,也有两者都限制的。这样的聚会在文人群体中十分普遍,小说《红楼梦》中对这样的场面着墨较多。海棠诗会是《红楼梦》中规模的一次诗歌创作和比拼大会。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组成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春”、贾宝玉及李纨。诗社成立,李纨自告奋勇担任社长,点评诗作,迎春、惜春为副社长,分别负责出题限韵、誊录监场。诗社一共组织了三次大型集会,在次集会中,贾芸正好送了贾宝玉两盆海棠花,大家就以海棠花为主题赋诗,林黛玉在这次诗会中表现得气定神闲,大家苦思冥想之际,她却在玩耍聊天,后一挥而就。薛宝钗在第二次史湘云做东的诗会上,发表了她的诗歌感言:诗题不要过于新巧刁钻古怪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在这几次诗会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诗歌总是胜人一筹,难分伯仲。第三次集会在《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后,邢岫烟、李纹、薛宝琴、贾宝玉各作一首咏红梅诗。所以,海棠诗社的三次集会分别以海棠、菊花、螃蟹、红梅为主题,共作诗二十五首。虽然《红楼梦》中曾有元妃省亲时的“命题赋诗”,还有《葬花吟》、桃花社等各种作诗填词的机会,但海棠诗社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意描写的文学社团,其中有建章、拟题、作诗、评诗的详细流程,大家各展诗才,流露了各自的内心世界,也凸显了彼此不同的性格特点。
因此,可以说在古代文人的生活里,诗歌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类似于现在诗词大赛这种互相比拼、互相竞技的诗歌比赛形式在古代也有不少。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传统自华夏文明蒙昧之初传承至今,虽然形式历经几多变化,但其风流慰藉的内在精神和骨气清朗的品格却一以贯之,诗歌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休憩优游的精神家园,也是每一个在尘世生活、步履匆匆的行人头上那片璀璨星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