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
售價:NT$
310.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心灵治愈类的小说,整部小说像是一场以家为核心的心灵治愈之旅,而每个人物又在其生命历程中,被人性中的不同因素所支配,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言行和性情。希望书里的故事有缘陪伴被原生家庭困扰的你成长。
|
內容簡介: |
故事以廖天心跟随上官宛娴教授,从实习家庭治疗师到独立执业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开。通过妇联主任离婚、多重人格障碍、灾难事件后的创伤应激障碍等一系列案例,引出了两位主人公的亲缘故事,并展现了两人相互疗愈、相互牵挂的情感。
|
關於作者: |
希希卡尔,心理学专业,从事多年青少年教育,家庭咨询工作。
|
目錄:
|
目录
自序 001
第 1 章 谁啊 005
第 2 章 无畏 015
第 3 章 送别 023
第 4 章 单亲 033
第 5 章 缘起 043
第 6 章 角色 057
第 7 章 跌落 069
第 8 章 受训 083
第 9 章 回忆 093
第 10 章 生病 101
第 11 章 治疗 113
第 12 章 离开 125
第 13 章 共情 137
第 14 章 移情 147
第 15 章 面对 161
第 16 章 怨念 173
第 17 章 攻击 183
第 18 章 抱持 193
第 19 章 共振 205
第 20 章 述情 211
第 21 章 涵容 219
第 22 章 重塑 225
第 23 章 整合 231
第 24 章 赋意 237
|
內容試閱:
|
自序
七年前,一个关于两代心理师原生家庭的故事突然跃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慢慢地,我看到了故事里每个人物的容貌、性格和他们的悲欣人生。于是我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
这是一部心灵治愈类的小说,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使命,整部小说又像是一场以家为核心的心灵治愈之旅,而每个人物又在其生命历程中,被人性中的不同因素所支配,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言行和性情。
原生家庭是不可自主选择的,但人们却可以成为命运的回应者和驾驭者,这其中百转千回的心路历程是小说人物的,也是你我的。
当然,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了以事述情,以情传道。因此没有任何故事来自真实案例。小说中也涉及心理师的受训历程和治疗方案,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它是文学的创作艺术,可参考,但不足以指引现实。
后,如果你想在纷繁世界中探寻内心安定的力量;如果你想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中,体验生命的苦难与脆弱、坚韧与顽强,唤醒灵魂深处对不同境况下人性的慈悲和大爱;如果你想探索内在自我,了解周边他人,希望《家门内外》里的故事有缘陪伴你成长。
第1章 谁啊
廖天心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
“谁啊?”
听到一声严肃又厚重的问话,廖天心心想,没错,这一定是上官宛
娴的声音。
这下惨了,竟然迟到了。印象就这样毁了,算了,头掉了不过
碗大的一个疤,廖天心调整了下呼吸,回答道:“廖天心,心理系研三。”
上官宛娴听到回答后,翻看手中的学生花名册:廖天心(导师:孙
科)。看到“孙科”的名字,心想,对于孙科这么著名的老师,其他同
学都是先报出老师的名字,甚至有些学生都不报自己的名字,似乎只要
成了孙科的学生,这一生的终极标签就是“孙科的学生”,这个孩子倒
是特别,直接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教室内的同学替廖天心捏把汗,心想这难得的督导机会她恐怕要错
过了,因为他们听说,上官宛娴是一个时间观念极强的人,这个时候她
应该会坚定而和善地说:“请下节课再进来。”
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进来吧。”上官宛娴松口道。
廖天心松了口气,轻轻推开门,不敢看大家,想找个就近的位置坐
下,可附近已坐满了人。局促徘徊间听到上官宛娴说:“往前坐。”
心理学专业的集体督导通常会安排在圆桌会议室,同学和老师围坐
在一张椭圆形的桌子旁,也象征着教学相长。今天的局面却是,上官宛
娴的左右两旁空着几个座位,显然,先到的同学选择了更远的位置。廖
天心听到邀请后,看了看教授身边的空位,与她隔着一位坐了下来。
这是上官宛娴在北华大学的次督导课,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这个案例,作为教学,已经得到来访者授权,为保护来访隐私,案例
中提到的名字均为化名,每位同学都签署了保密协议。所有的信息我只
说一遍,大家边听边画家谱图,关键信息速记,不可以录音,不可以课
下继续讨论本案例,不可以传阅笔记。锻炼听和记的能力,你们要尽快
适应用心记,用脑子记,现场咨询时,要专注于倾听。准备好了吗?开
始吧!来访者是一对夫妻……”
这就是上官宛娴,国内权威的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取向。听孙
科老师介绍,上官婉娴年轻时曾留学德国、美国,又多年在港澳台地区
从事家庭治疗工作,是将家庭治疗技术引入国内的人。退休后被北
华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专门负责硕士、博士实习期的案例督导。每位
导师推荐一名学生,再经过上官教授亲自筛选才得以坐在这里。
据说,她从业几十年,学生却寥寥无几,都是因为她秉持少而精的
授课原则。想到这里,廖天心深深吸了一口气,印象已失分,看来
只能用好好回答问题,做好案例分析来弥补了。
且听上官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来访者是一对夫妻,男性 55 岁,
女性 53 岁,男性是某银行行长,女性是妇联主任,两人有一儿子刚上
高中。夫妻俩每周来我这里做咨询,已经三年了。次咨询是由女士
提议的,当时孩子即将上中学,夫妻俩因教育理念不一致经常吵架,后
又发展成冷战。还有一些背景资料,这位女士是男士的母亲选的,当时
男士已有自己喜欢的人,但他从小孝顺,从选专业到现在的工作,都是
听从母亲安排,从不违背母亲的意愿。次夫妻俩来访是希望听听权
威的建议,按照他们的话说,如果我觉得他们的婚姻没有坚持的必要,
他们就离婚;如果我觉得他们的婚姻可以继续,他们愿意在我的协助下
重新经营婚姻。这是基本的情况,同学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弥补我的案例
综述,并进一步讨论。好,大家休息 20 分钟,下节课开始提问。”
“看到没,这就是大家风范,从不按套路出牌,100 分钟的课程,
愣是给分成 30 分钟、70 分钟。”廖天心还没有从案例里抽离出来,坐
在她旁边的同学很热情地继续说道,“我认识你,你叫廖天心,孙科的
学生,他给我们上催眠课的时候提到过你,说你的声音本身就是好的
治疗。”
廖天心听到这话回以礼节性的微笑,这位同学接着说:“你可真大
胆,上官的课你都敢迟到,听说她无论是上课还是咨询从没有迟到过,
也从不拖延时间,她有很严格的时间设置。还有还有,连交作业的时间
都能限制到几号几点几分。每次她的课,说要多少人就多少人,绝不加
旁听的学生。”
廖天心回应道:“看来她今天心情不错,放了我一马,我去接杯水,
要不要一起?”
“我去洗手间,不一个方向,一会儿见。”
廖天心走出教室,朝饮水机的方向走去。教室在西南角,饮水机在
东北角,中间要经过老师办公室。明慈楼是北华大学的教学楼,
是海外华侨捐赠给学校的,心理系的学生常常使用这里的会议室做一些
教学研讨。廖天心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北华,对这座大楼格外熟悉,对
于心理系 1028 室更熟悉,可是从小就没有方向感的她,面对大楼内复
杂的结构,每次都要看墙上的楼层布局表才能找到目的地。
这是秋末的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顶层的镂空天窗撒在地板上。每
次经过这儿,廖天心总是想象着,心理系各个流派的老师齐聚一堂是如
何探讨学问,又是如何讨论学生的。想着想着突然看到靠近窗户的办公
桌旁坐着一位老人,只见她正安静地看着窗外,阳光洒在她身上透着淡
淡的忧伤,那不是上官教授嘛!
一头整齐的发髻,酒红色毛衣搭藕粉色丝巾,很明朗的撞色,眼睛
看着窗外的树,像是在休息又像是在回忆,不知怎的,这种感觉让廖天
心突然很想保护和关爱她。
听说她之前一直旅居海外,为什么会回来?她在这里有家人吗?她
的孩子呢?为什么在她身上看到了掩藏在心灵深处的忧伤……一系列疑
问充斥着廖天心的大脑。
算了,专业病又犯了,上官宛娴是什么人,她的成就、她的经历,
和自己一比,简直就是太阳和萤火虫的差距,我怎么能保护得了她。她
能不计前嫌,下节课还收留我,就算是我走运了,要不真没法跟孙科老
师交代……
廖天心收回思绪,接完水,向 1028 教室走去,转身却发现,完全
无法确认教室的方向。楼内建筑是东西两个盘旋的圆,从每一个楼层探
出身去都能看到一楼大厅,各个教室和办公区域围绕着这两个圆,很难
分清东西南北。廖天心一想,糟糕,又要迟到了。
上官宛娴看看表,还有 8 分钟上课,估摸着从办公室走到教室也就
3 分钟,在教室里准备 5 分钟,时间刚刚好。突然一个身影自北向南跑
入她的视线,随即又消失在走廊另一头,上官宛娴心想,现在的学生素
质这么低吗,竟然在楼道里跑来跑去。很快运动鞋踩踏地板的声音越来
越近,从南又跑向了北,这次她看清了,这不是刚才迟到的廖天心嘛,
这孩子慌慌张张的在干什么?
这奔跑的一幕似曾相识,她发现廖天心正在看楼层布局图,一边看
嘴里还一边念叨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样,
一跺脚,嘴里喊着:“对!在那边!”
上官宛娴被她的样子逗乐了,微微一笑,目光正撞上转过身的廖天
心。廖天心不知道上官站在她身旁多久了,也不确定刚才那手舞足蹈的
样子是不是被老师看到,不知所措但不失礼貌地站在那里,却从上官宛
娴慢慢收回的笑容里看到了一丝疼爱。
“哦,上官老师,我接完水就找不到教室了。”
上官宛娴轻轻地说了句:“跟我走吧。”
廖天心随即跟在上官宛娴左边,略略向后。
上官宛娴问:“节课迟到也是因为找不到教室吧!”
“是的!”廖天心憨憨一笑。
“没有早点出门?”
真实的理由廖天心不方便说,只好沉默了。上官宛娴觉察到她的沉
默,小女孩总有一点自己的小秘密,不是看电视剧睡晚了,就是跟男朋
友煲电话粥起晚了,天认识也不好再追问,只好转移话题。
“你是次来明慈楼上课吗?”
“不是,本科和研究生都来过这里,老师也经常在 1028 给我们上
案例课,而且 1028 这个数字很好记,因为……”
廖天心看到上官宛娴吃惊的表情,没再往下说,略显害羞地回应道:
“我没有方向感,每次去哪儿都像是次。”上官宛娴听到这样的答
话不由得笑出声来,这个笑声让廖天心觉得她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上官眼里的这个女孩,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白衬衣,深蓝色牛仔裤,
一双运动鞋,白皙的皮肤,齐肩的头发略微卷曲,安静的时候眼神里深
邃难懂,笑起来又像个孩子。
这是两个人的次聊天,这样聊着,走着,在一个暖暖的午后。
进入教室,上官宛娴习惯性地看了看表,还有 2 分钟,无可奈何地
叹息一声,这个廖天心彻底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而廖天心呢,从遇见上
官宛娴的那一刻反而彻底放松了,跟着代课老师进教室还能迟到吗?
言归正传,案例讨论的环节马上要开始了,北华大学心理系的研究
生都要经历一场场的个案督导和案例讨论。老师会给学生们报自己正在
咨询的案例,请同学们就案例的咨询技法,进一步地咨询来访者,对来
访者的心理分析等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学无前后,达者为先”,以
此,老师不但可以通过学生的变向督导进一步启发自己的治疗方案,还
可以通过同学们的提问和对案例以及咨询师的分析,了解每位同学的学
业进度和咨询风格。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大致情况,三年的案例在短短的 30 分钟
内阐述,一定是不完善的,所以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三个:首先,希望
同学们能发现细节,通过提问让这个案例慢慢清晰;其次,你们督导我,
看看我在治疗中的不足和漏洞在哪里;后,这对夫妻已经预约了本周
的家庭治疗,我也希望听到同学们的建议,如果你是家庭治疗师,你会
如何设置接下来的治疗。我将根据大家的提问和分析,以及我的观察,
下课前公布下次的上课名单,现在开始提问。”
一位同学提问道:“上官教授,这位女士有没有提到自己原生家庭
的情况?如若提了,是哪一次?”
“这个问题很好,第三次,这位女士一个人来的,她说自己的原生
家庭很民主、和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好,有什么事情都会相
互说。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她从学业到工作都很出色,
家里人都为她感到自豪。”
又一位同学问:“他们夫妻俩现在的情况,她的家人知道吗?”
“她说怕家里人担心,这件事情没有告诉他们。”
“教授您觉得,她是怕家里人担心,还是担心他们对她失望?”
“这个思路很有特点,对来访者的人格特质可以进一步探讨。”
后排的一位同学紧接着问道:“上官教授,次来,这对夫妻就
要您给他们出主意,您当时是怎么回应的?”
“同学们都很清楚,心理工作者的职责是助人自助,不能帮来
访者做决定,所以我在前期的咨询中就表明了这个原则,然后告诉他们,
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探讨他们的婚姻状态,后请他们自己做选择。”
“请问这位男士有没有提到他的母亲?他和母亲是一种什么关系
呢?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婚姻怎么看?”
“问得好,我们是家庭流派,所有的分析都要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
问题。男士的父母是包办婚姻,其父在爷爷奶奶去世后便离开了他们母
子,从此再无音信。他的母亲在农村,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
从小就告诉他,你是娘的依靠。”
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接着说:“男士的婚姻价值观有没有受父亲的影
响?这个要进一步了解,一个畸形的婚姻关系有可能在这个家庭里代际
传递。”
上官接着说:“是这样的,心理学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如果孩
子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中没有足够的自我觉察,没有能够原谅和放下父母
留在自己身上的烙印,就会在自己的婚姻里重现曾经不喜欢的那种夫妻
相处方式,潜意识报复父母。这位男士有没有启动这样的防御机制呢?
大家再想一想。”
廖天心提问道:“上官老师,在诸多案例中,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
案例呢?”
这个问题上官还没有想过,借着廖天心的提问,上官慢慢回忆:“三
年前,当时他们的孩子才 13 岁,这位妈妈刚选上妇联主任,自己每天
都在处理各个家庭之间的纷争,没想到自己的家庭也亮起了红灯。在决
定重新经营婚姻后,我引导他们用了很多方法,每天固定时间聊天,每
周末过二人世界……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几乎耗尽了我毕生所学,我基
本是黔驴技穷了。”
听到这里,廖天心想了想接着问:“老师,您能简单地介绍下,之
前您的治疗思路是什么吗?”
上官宛娴发觉,当其他同学把目光关注到案例本身时,廖天心像是
第三只眼,在观察着她和来访者的互动。上官宛娴说:“前期,我主要
在收集资料,建立关系。来访者慕名而来,他们的咨询目标很清晰。两
位又都是高知人士,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当他们确定不离婚的
时候,我们很快就进入到‘如何更好地经营婚姻’这个探索里。夫妻俩
都觉得他们之间真情实感的深度沟通太少了,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为
了了解彼此,我们用到了循环提问、夫妻日记、角色互换、秘密时间等
一些治疗技法。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一段时间后,
妻子又来找我,又是因为同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原点,去
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他们给您的感觉是,一起做了很多工作,看到了好转,但是
不知道为什么又回到原点,然后再报以期待和您继续探索,过段时间又
回到了原点。这个过程给您的感觉是什么?”
“被给予了极大的期待,但事实是每次都让我觉得江郎才尽,这是
我做的长的一次咨询。我通常喜欢短平快,基本是 12 周一个家庭,
这对夫妻打破了我既定的节奏。”
“如果说每个来访者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问题,
为什么您的咨询一定要定位 12 周呢?”
“如果 12 周都无法使一个家庭的关系得到改善,那么可能需要更
换治疗师或者治疗方案。而这对夫妻是指定要寻求我的协助,我也提出
过更换治疗师,可是他们觉得如果我都不能协助到他们,其他家庭治疗
师更不可能。他们不同意更换治疗师,所以我只能再次思考更换治疗方
案。”上官宛娴答道。
更换治疗方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为什么总是在同一个问
题上反反复复?这就像是一个长了脓疮的人,大夫已经知道病症在哪
里了,也处理好了这个脓疮,可是不知道遇到什么刺激后,脓疮总是
一次次复发。会不会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症结?脓疮在这里,病灶却
在另一个地方。
整个会议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思考接下来的治疗思路,阳光
温柔地洒在会议桌上,静悄悄的,不忍打扰大家的思绪。
廖天心望着坐在身旁的上官宛娴,好像答案就在她的眉宇中、发丝
间,甚至在她浅浅的皱纹里。从刚才的一问一答到现在的寂静无声,仿
佛整个会议室里只有她们俩。她们俩似乎在同一个迷宫里,从不同的方
向进入,寻找迷宫出口,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却看不清彼此,她们离得这
么近又那么远。
望着桌面上的阳光,廖天心淡淡地说∶”一位优秀的女性,家中老
大,出色的工作,挽救了很多家庭。她深知家庭对孩子、对自己的意义,
可是偏偏自己的婚姻出了问题,她只好求助更权威的人。她信任权威,
把挽救家庭命运的筹码押在了权威身上,和她的婚姻、她的成长一样,
看起来那么美,只是看起来。她相信这样的成长、这样的安排、这样的
努力、这样的权威就一定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是她是否忘记了去倾听自
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她,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孝顺的儿子,生活在妈妈悲剧的人生里,用听话去维持母
亲活着的意义。他相信母亲,相信有一个人能给他答案,这个人小时候
是他的母亲,现在是您,他是否还具备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能力呢?
婚姻中的每个问题,他们都能在治疗师这里找到方法,找到出口,他们
是否学会了自己找方法?治疗师是否又是另一种权威的化身,在儿子那
里是母亲,在妻子那里是完美、是名誉呢?如何协助他们倾听自己内心
的声音,如何把他们内在的自我激活呢?如何扮演一个无能为力的治疗
师?如何让治疗师从他们的家庭系统里慢慢退出呢?”
上官宛娴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冷静、深刻又透露着对生命深深的
悲悯,廖天心是否已经看出了自己在这个案例中存在着严重的移情,而
又掺杂了移情背后连上官自己都不可知的缘由?这段娓娓道来的分析,
从人性的解读开始将听众慢慢带入,又通过理性的分析将听众缓缓叩醒,
不明白的人听到的是无奈,明白的人听到的是错失。同学们等待着上官
的点评,也等待着自己下节课的上课资格。
上官轻轻叹了一口气,看看时间,还剩 3 分钟,便说道:“谢谢大
家的讨论,我学到了很多,有 15 位同学参加了今天的督导,结合大家
的发言情况和我对大家的观察,有 10 位同学将会收到我下节课的邀请
函,我会在本周五中午11点发送邮件。下课。”
这句”下课\一出口,廖天心从案例中走出。上官宛姻没有直接
点评廖天心的提问,也没有按照之前说的在下课前公布名单,上官宛
娴从来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她的设置无人能动。廖天心不由得猜想,
会不会是自己的提问太过直接,冒犯了老师?这会不会是她们后一
次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