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一部分 话题结构·
第一章 汉语话题结构的根本性…
第二章汉语句法中的框一棂关系……
第三章现代汉语的非论元性句法成分…
第四章从“叫”的个案讨论汉语句法格局的形成方式·
第二部分 名词短语…
第五章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
第六章现代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的性质…
第七章同位现象的戏剧化解释……
第八章双音化的名词性效应…
第九章释“指·量短语”的两种意义兼论定冠词问题……
第三部分 句法结构··
第十章汉语句法结构的观察角度……
第十一章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
第十二章 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
第十三章什么时候用把字句…
第十四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第十五章 近、现代汉语里“给 VP”的形成
第四部分 语体和修辞…
第十六章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
第十七章 从“来”的代动词用法谈汉语句法语义的修辞属性…
第十八章 法律法规语言的语法问题…
第十九章言者与听者的错位…
第二十章消极修辞的灵活度…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关于汉语句子“话题性”的说法由来已久,多是与英语句子那样的“主语性”相对而言的。西方比较通行的语法著作里常常是说:那些跟句子谓语里主要动词没有语义角色关系的成分,在英语里很难直接充当句法成分,大多需要用speaking of或者as for等成分引导出来。Andrews(2007)在讨论以下例句“Speaking ofJim,whats Harriet been up tolately?”时就说:“Jim作为句子话题被提及,是句子关涉的对象,但谓语没有为其指派语义角色。”他同时举出汉语“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以及拉祜语和日语为例,说明东南亚语言里比较多见这种“话题”直接做句法成分的现象。至于东南亚语言里的话题角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句法角色,多数论著语焉不详,似乎倾向于认为日语的形式--以不同的句法标记区别话题和主语--能够大致反映东亚“话题型语言”的总体面貌。中国的很多学者也持此观点,有代表性的如Chen(1996),徐烈炯、刘丹青(2007/1998)等,他们给了汉语话题一个明确的句法位置,以强调汉语话题的重要性,这无疑是看重汉语特点的。但是,汉语话题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