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酒——动荡世界给予人们安慰的朋友——却被宣告了死亡。”
美国禁酒令时期既是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时期,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西洋帝国》《美国往事》》《铁面无私》《私酒传奇》等影视文学作品皆以此段历史为背景。
如果自1940年代的华盛顿人行动开始算起,至1933年废除禁酒宪法修正案,禁酒运动在时间维度上持续了近一百年。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中,禁酒令从来不是仅作为单一政治议程而存在,它的兴起、发展、高潮、落幕,与美国历史上诸多重大社会事件或变革交织在一起。推动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女性参政权运动、设立所得税的所得税修正案运动,以及进步主义、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宗教仇视、金本位、高关税等重大政治议程,皆与禁酒运动联系密切。禁酒运动的历代领导组织及领袖人物,以禁酒议程为核心,建立了一个政治议程多元化的禁酒统一战线。
禁酒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成果,深刻改变了美国社会,重塑了美国宪政。经过禁酒令的洗礼,美国的联邦政府从之前的小政府,逐渐成长为大政府,为二战后崛起为全球霸权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禁酒及其相关政治议程的推进,也为二战后美国国内民权运动、政党分化重组埋下了伏笔。
小小酒杯之中
|
內容簡介: |
丹尼尔·奥克伦特的《后一杯: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是多年来研究美国禁酒令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曾荣获2011年美国历史学会艾伯特·贝弗里奇奖。在本书写作期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导演肯·伯恩斯和琳·诺威克就开始与作者合作,大量使用书中内容为素材,于2011年出品了三集纪录片《禁酒令》。
禁酒令时期可谓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时期。美国素来以自由的立国精神而自豪,国民向来又有豪饮传统,竟然会自19世纪中期开始掀起声势浩大的禁酒浪潮,经过长期社会运动后,于1919年制定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禁酒,试图戒断人类文明持续了数千年的饮酒嗜好,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作者丹尼尔·奥克伦特翻阅浩如烟海的资料档案,抽丝剥茧,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了禁酒令设立和废除的整个过程,深刻揭示了同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以及包括禁酒运动在内的诸多社会浪潮之间的“恩怨情仇”。今人可能难以想象,诸如美国的新教信仰、女权运动、进步主义、种族歧视、所得税运动、联邦与州政府权力重组、次世界大战反德运动、有组织犯罪集团崛起等重大历史事件或变革,皆与禁酒运动有着莫大关系。
在咆哮的1920年代,无数时代弄潮儿乘着禁酒令大潮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不同的领域书写了各自的传奇,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的史诗大剧。可以说,这“后一杯”,凝聚了美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史,是深入理解美国政治生态、立法与司法、社会与道德,以及如何推动政治议程发展等问题的一个绝佳支点。
|
關於作者: |
[美]丹尼尔·奥克伦特
出生于1948年4月2日,《纽约时报》首位公共编辑,曾担任时代出版公司特约编辑、《生活》总编辑、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爱德华·默罗访问讲席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赫斯特基金会新媒体研究员,以及国家肖像美术馆主席等职。出版有五部著作,其中《富可敌国:洛克菲勒中心传奇》一书入围2004年普利策历史类图书奖评选名单,《后一杯: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荣获2011年美国历史学会艾伯特·贝弗里奇奖。
译者简介
钟志军,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译有《法院的“喜剧之王”: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传》(2012)。
罗梦玲,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美国政治与社会、文学翻译。
|
目錄:
|
序言:1920年1月16日
部分 不屈抗争
章 大地惊雷
第二章 液体面包
第三章 登峰造极
第四章 向敌开战
第五章 虽败犹胜
第六章 真假“干派”
第七章 古往今来
第二部分 洪水滔天
第八章 起跑线上
第九章 绝妙赌局
第十章 边境漏洞
第十一章 “威士忌”道
第十二章 神佑圣血
第十三章 私酒四流
第十四章 饮酒之道
第三部分 干湿之战
第十五章 旧创崩裂
第十六章 破财消灾
第十七章 得不偿失
第十八章 虚假公投
第四部分 落幕回响
第十九章 无度暴行
第二十章 火星蜂鸟
第二十一章 劫后众生
后记
致谢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1920年1月16日
旧金山,大街小巷已经堵成一锅粥。小轿车、大卡车、马车等各种能够运送货物的交通工具,此时此刻都爆燃出全部动力,努力穿过起伏陡峭的城镇道路。路边房屋门廊下、楼梯走道里,以及人行道上,各种板条箱子堆砌如山。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特殊货物,一定要抢在明天午夜前运达。因为过了后天零时,这些货物就变为非法商品了。当地报纸已经报道,无论何人所拥有的啤酒、烈酒以及其他酒精饮料,只要在当天午夜之前没有运到家,即使堆放在门前的也属非法商品,将遭受严厉打击。两周之前的新年夜,是禁酒令全面生效前的后一个新年夜。当晚,狂欢的人们挤爆了旧金山全城的旅店和私人俱乐部,以及邻近的酒馆和码头小卖部。空气中弥漫着末日来临前绝望狂欢的气息,酒窖、俱乐部酒柜、银行金库、保险箱等各种角落里珍藏多年的美酒纷纷重见天日,很快被一饮而空。1920年1月16日,过了此日,阳光远离大地,黑暗笼罩天穹。
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末日狂欢的旧金山对至暗时刻的到来并不感到震惊。政府早在一年之前即已警示国民:自1920年1月17日起,只有放在居民家中的酒精饮料才是合法的。若往前追溯,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经历着规模空前的禁酒社会运动。社会卫道士、进步主义者、女性参政权运动分子、排外主义分子,共同组成了强大的禁酒运动联盟,终完成了修宪大业,通过崇高的宪法修正案迫使全社会遵从他们禁酒的意志。
旧金山北部的纳帕谷,葡萄园主们已经铲掉了葡萄藤,改种各类果树。一位作家写道,“几年之前,全面禁酒还是天方夜谭,未料到转眼竟成事实”。旧金山南部,斯坦福大学学生会主席、校棒球队明星球员、美国奥运会田径队候选队员——肯·利来正和两位同学驾车在圣荷西午夜的街道上飞驰,慌忙之中撞上了电话线杆。利来与一位同学身受重伤。他们能恢复健康,但他们车上运载的装有40加仑葡萄酒的酒桶却没法恢复完整了。醇厚的美酒,染红了圣荷西的街道。
在后一晚的酒龙头流干之前,全国上下为了酒忙成一团。纽约城里,名为“黄金美酒”的商店把后的存货放在柳条篮子里摆在路边,打着“一美元一瓶”的广告甩卖。蝙蝠·马斯特森(Bat Masterson)是狂野西部时代的传奇人物,后来在纽约转行做了体育专栏作家。如今,68岁高龄的马斯特森孤零零地坐在他心爱的酒吧里,忧郁地凝视着杯中的茶,见证了禁酒令生效的个午夜。美国糖胶公司在报纸上打出巨幅广告——“再见了,老伙计!”标题之下画了一支马蒂尼酒杯,向人们传递来自巧克力的安慰——“美味丝滑,抚慰您的味蕾。”
同一天晚上,底特律的联邦执法人员关闭了两家非法酿酒作坊(这类作坊在此后数年中遍地开花),指控两家作坊的老板行贿官员(在之后更加普遍)。加拿大新布朗斯维克省的报纸报道称,有大量加拿大产的私酒被藏匿在缅因州北部森林中,正源源不断地通过汽车、雪橇、冰上滑行船乃至人力等各种方式发往美国。而就在此时的华盛顿大都会俱乐部里,助理海军部长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正与其哈佛大学1904届的同学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当然,也有很多人为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欢呼雀跃。为修宪禁酒奋斗了几十年的革命者们发起规模庞大的集会和祈祷会,以庆祝伟大的胜利日。集会中,到处可见象征“酒精恶魔”的大麦·约翰(John Barleycorn)的葬礼雕像。汹涌人潮中,没有谁的热诚可与比利·森迪牧师相提并论。森迪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举办了一场布道会。面对会堂上万信众,他正式宣告了“酒精恶魔”的死亡和人间天堂的降临。森迪说道:“泪水的统治已经终结,贫民窟将迅速变成回忆。我们会把监狱变成工厂,拘押房变成玉米仓库。男人再次昂首挺胸,女人重新找回笑容,儿童回归欢乐时光。地狱,将永远空荡荡!”
如此宏大的胜利号角的吹响,自然少不了“反酒馆联盟”(Anti-Saloon League)(以下简称ASL)——美国历强大的,也是一个通过持续不懈的政治运动改变了宪法条文的政治运动团体的身影。如今,在赢得终胜利之日,ASL宣称,“午夜后的分钟,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禁酒令一出,天涯共此时。坚决反对禁酒的《纽约世界报》的编辑们和禁酒分子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该报发文称,“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已过,依照宪法建立,并存续了131年之久的美国政府,已经不复存在”。时任内政部长的富兰克林·K.兰恩精确地描绘了正在走向新纪元的美国。“整个世界正在偏离、扭曲、变形,或者说完全违背了应有的理念……”兰恩在1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爱因斯坦打开了涨落理论的规律。酒——动荡世界给予人们安慰的朋友——却被宣告了死亡。万事万物随之化为灰烬,如在地狱中舞蹈”。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一个视自由如生命的国家,会决定放弃自欧洲殖民者抵达新世界以来一直为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他们是如何将位列全国第五的庞大产业宣布为非法并彻底禁止的?他们是如何在神圣的宪法文件中增加了仅有一次先例的112个单词的?除此前的一次例外,美国宪法原文及前十七条修正案的核心原则均意在限制政府公权,而非限制公民私权。现在,美国宪法的原则有了两个例外:不得蓄奴,不得买酒。
很少有人能认识到禁酒令诞生与发展背后的复杂性。实际上,1920年1月16日,标志着一系列革命性社会变化及其冲击的到来。在整个19世纪里,酒精泛滥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社会,激励着一代代人走向政治舞台。这些人将其诉求转变为政治实践,并发展成一种政治运动样板,为后来的一百余年树立了榜样。在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过程中,禁酒运动团体还促使一个全新联邦税收体系的诞生,将国内政治诉求融入国家对外战争,并为社会边缘人士争取了普选权。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的成就将引领美国穿过历史的曲折反复,改写公民和政府的立国契约,重新定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与关系,并引发政党之间的历史性分化重组。
在20世纪20年代,有谁会想到,表面上只不过表达了禁酒这一个立法目标的第十八修正案,会在国际贸易、快艇设计、旅游业、软性饮料和英语语言等领域引发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有谁会想到,它会导致个全美犯罪集团的建立、私人宴会主题的变化、妇女对除选举权以外政治问题的深入参与,以及拉斯维加斯的诞生?根据法院的解释和国会的理解,禁酒令也间接成为美国女性堕胎权的法理基础,同时粉碎了美国女性对《宪法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希望。
禁酒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联邦政府的角色。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