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学术》是由浙江大学中西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期刊。现第43辑共收录论文9篇,评论3篇(篇内含4小篇),书评10篇,全书共近32万字。本辑收录的9篇学术论文讨论了西方学者对东方的认识、西方古代史、近代哲学与神学思辨、明清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重要课题,涉猎颇广,又各具纵深性。评论部分围绕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一书展开,尤其体现了就特定议题反复进行立论与驳论的学术讨论过程。10篇书评对应的书籍涉及社会文化、政治哲学、大学教育、现代艺术等领域,篇幅精干,但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
目錄:
|
卷首语
论 文
刘东 “文明二分”造成的“飞去来器”:接续包华石 《西中有东》 的深思
苏源熙 克洛岱尔1900年的《认识东方》
裴宜理 工作队:苏联经验的中国化
哈特穆特·莱平 基督教与宗教自由的发现
P. J. 罗德斯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与五十年时期的年代问题
徐向东 莱布尼茨论偶然性与自由
雷思温 卢梭论神义论与人的自我拯救
马 勇 远去的背影:中英缅甸交涉再检讨
戴福士 李岩:中国文人、反叛者和谋士 (1606—2016)
评 论
尤锐 林嘉琳 陈力强 伊若泊 有关 《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的评议
李朵 读罗泰评《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所记
李 峰 方法论、逻辑和有关西周政府的争论:对罗泰的回应
书 评
方遥 “传统”之外的《中庸》与道统叙述——评 《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宋金元时期的 〈中庸〉 与道统问题》
顾漩 仙与人间:康儒博与修*的学问——评《修*: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范震亚 一种非理想主义的正义观——评《理想带来的暴政》
刘东 对于风险的有意遗忘——评《水下巴黎》
刘佳慧 大学体制如何配伍时代召唤——评《观念的市场:美国大学的改革与阻力》
郭敬燕 博雅教育的三重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评《为什么选择博雅教育》
刘扬 艺术史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评《艺术与社会结构》
赵卿 国家视域下的“艺术界” ——评《艺术与国家:比较视野中的视觉艺术》
向浩源 实证研究视野下的先锋艺术风格嬗变——评《先锋派的转型》
徐明 科学与官能相融合的感性之学——评《五感:一种混合身体的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