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从“工农兵学员”到大报记者,从高级幕僚到高校教师,作者张锡杰可谓经历丰富,充满传奇。伴随共和国一同成长,他读书阅世历事,笔耕不辍;所见所闻所感,皆成华章。《红飘带》一书就是他以爱党爱国的拳拳赤子之心编织而成的散文美篇。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是作者《红枫集》的姊妹篇,辑录的主要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的精品。书稿共60篇短文,包括新闻通讯、散文、书评等。正文分家国情怀、绿色发展、师情厚谊、赏析借鉴和附录红枫之缘几个部分,其中,家国情怀、绿色发展、诗情厚谊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各报刊发表的文章,抒发作者对故乡祖国、美好事物及恩师老友的真挚感情;赏析借鉴和附录红枫之缘部分主要为作者及友人写作的书评。书中配有作者整理拍摄的照片,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全书内容积极向上,所及散文,描摹人物、事件皆疏密有致,所及书评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關於作者: |
张锡杰,河北枣强人,法学硕士,研究员,中央办公厅正局长级退休干部。曾做过20年新闻工作,在中南海红墙里先后工作了20多年。长期从事党的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科技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著述有政治论文集《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前进——亲历这十三年》,科技论文集《迈向科技大发展的新世纪》,人物通讯集《十年浪花集》、《感悟人物通讯——采写经验50谈》,纪实文学集《遗孤残妇大寻亲》和《走进母亲河》(与崔纪敏合著)等。2014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跨度30年的散文集《红枫集》。
|
目錄:
|
红色基因
“红井”的感悟
“好好学习”寄深情
来龙山的花朵
不忘初心的老红军邓六金
红船“船娘”王会悟
白鹭洲的骄傲
天安门的“红飘带”
抗日英雄“七星子”传奇
白求恩墓前的誓言
搏天揽地“追梦人”
壮美圣洁的樱花
家国情怀
我的中国梦
冀中农民声
《好大嫂》与思想解放
“伟大转折”的记录
一份地契见证农村变革
人生没有浪费的经历
寻找当年那份真情
我与《衡水日报》的难忘情怀
十年辛苦不寻常
老屋也是乡愁
黄鹤楼之约
一个古村名承载的历史
东西南北说“衡水”
绿色发展
银杏树的报告
海南绿橙
“小红柳”的故事
家乡的甜杏
岭南的荔枝
碧峰峡的熊猫缘
苜蓿·乡愁
蝴蝶泉边“绕三灵”
师情厚谊
我与恩师吴庚振教授
暨大两恩师
我的“师傅”—杨殿通
记忆中的“老叶”
亦师亦友赵辉林
甘为他人作嫁衣
挚友来自珞珈山
春天的故事
赏析借鉴
梦圆三峡
公仆宗旨勤砥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用书法点亮国学之梦
为“接地气”至理名言点赞
一部反腐倡廉的力作
始终高举井冈山的旗帜
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图书
天才的“捕手”
明天会更好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讲好冀州故事
创造新文明的序曲
附录 红枫之缘
峥嵘人生谱华章
忧国忧民的心迹写照
三秦大地的“天籁之音”
“枫林似火”赞
君似坝上金莲花
知音回响两则
红枫结缘成佳话
跋
|
內容試閱:
|
在对家乡的美好记忆里,苜蓿芽有着深刻的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它是我爱的野菜之一。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长圆形,开蝶形花,结荚果。苜蓿的种类很多,北方常见的是紫花苜蓿。
我爱苜蓿,主要是每年莺飞草长之时,苜蓿就会从地下钻出嫩芽,绿油油的,分外喜人,长到四五厘米时,采摘下来,用水焯一下,适量放些油,加点姜、盐,清炒、煮羹,都是不错的开胃菜。不过,我小时候,家里穷,采摘的苜蓿芽,洗净后拌上些玉米面(这些年条件好了是拌面粉),上笼蒸熟吃。当地群众叫 “蒸菜”。在经济困难时期,群众缺粮缺菜,再说那会儿,还没有 “大棚菜”,一冬天的蔬菜主要是萝卜、白菜,而苜蓿芽是先下来的新鲜蔬菜,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铁、钙、钾、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所以能吃顿苜蓿芽蒸菜,感到是“吃鲜”,其味道胜过如今的山珍海味呢!如同“乡音”难改一样,小时候的嗜好,终生难以改变。如今已到古稀之年,还常常思念苜蓿芽蒸菜的美味。每年清明回衡水,只要饭店有苜蓿芽蒸菜,我都会点双份儿!
苜蓿“亦菜亦草”,嫩茎叶是“菜”,长高了就成了“牧草”。它的这个优势,使它显现出极强的传播繁衍能力。据资料记载,苜蓿是西汉时引进中国的,两千多年来,传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各地。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种苜蓿。因为农民犁田、播种、拉车都需要牲口,养不起骡子马的,起码会养头牛或毛驴。《现代汉语词典》对苜蓿用途的定义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种地就需要养牲口,而苜蓿是牲口爱吃的饲草。就是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牲口集体喂养,也需要种苜蓿。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去踏青,空旷的田野里,除了绿油油的麦苗,就是一望无际的苜蓿。在清丽春阳的沐浴下,紫色的苜蓿花光彩照人,一阵清风吹过,还能隐隐约约地嗅到苜蓿的花香呢!
此外,苜蓿还有两大用途:一是“养人”,二是“养地”。“养人”,主要是指苜蓿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经常食用苜蓿菜,可以“安中利人”,能够“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中医使用苜蓿治疗肠胃道功能失调已历数百年之久。苜蓿可全草入药,具有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养地”则主要是指,苜蓿还是优质的绿肥。苜蓿的根部,能结类似豆类的根瘤,而瘤菌具固氮之功效,贫瘠的土地,种几年苜蓿,就变肥沃了。所以农谚说:“一年苜蓿三年田,再种三年劲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