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編輯推薦: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天堂之地”
楔形文字书写庄严的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城里空中花园美轮美奂
他们建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书写下动人的诗篇
漫漫黄沙掩盖不了曾经的璀璨光辉
拂去尘埃,重返幼发拉底河岸的伊甸园
探寻古巴比伦人的衣食住行、生活轨迹
|
內容簡介: |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距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关于它的一切已被掩埋在两河流域的漫漫黄沙之中。但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人们终于得知《圣经》中的“伊甸园”真实的模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的文字、城市、法典、图书馆和史诗。
古巴比伦就是这样的“天堂之地”,历史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它的璀璨。本书将带领读者,去感受古巴比伦人生活的时代,在书中体验古巴比伦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而了解遥远又神秘的古巴比伦文明。
|
關於作者: |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距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关于它的一切已被掩埋在两河流域的漫漫黄沙之中。但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人们终于得知《圣经》中的“伊甸园”真实的模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的文字、城市、法典、图书馆和史诗。
古巴比伦就是这样的“天堂之地”,历史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它的璀璨。本书将带领读者,去感受古巴比伦人生活的时代,在书中体验古巴比伦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而了解遥远又神秘的古巴比伦文明。
|
目錄:
|
章
美索不达米亚
节
苏美尔的伊甸园.......007
第二节
巴比伦时代.......048
第二章
生活在古巴比伦
节
泥版里的世界.......111
第二节
众神赐福之都.......157
第三节
医生的早晨.......174
第四节
泥版与读书郎.......186
第五节
爱恨西元前.......199
第六节
舌尖上的伊甸园.......213
第七节
伊甸园的葬礼.......232
|
內容試閱:
|
前言
水是生命和文明的源头,从古至今的人类文明都依水而生,河流就是人类文明的生命线。
相对于海洋的无边无际,河流并不宽广的河道,却因为滋润大地哺育生灵,更让人感到亲近。
源自土耳其东部山间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相距咫尺,一同东去,经叙利亚北部和伊拉克注入波斯湾。它们构成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水系下游地区就是美索不达米亚。这两条河流如同DNA双螺旋一般,缠绕互动,创造了肥沃的平原,孕育出人类历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人对两河流域的称呼,意为“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一古文明摇篮在广义上的范围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而狭义上的范围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其位置大约就在今天的伊拉克。
早在六千年前,两河之间就已经诞生了较发达的古代文化,我们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就诞生于此。
其实两河文明与巴比伦文明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叫巴比伦尼亚,北部则被称为亚述。在美索不达米亚这片土地上,先后出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后来又成为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一部分。由于巴比伦是两河流域所孕育的文明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所以今天人们所提及的巴比伦文明往往是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所有早期文明的泛称。
古巴比伦本来距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关于它的一切已被掩埋在两河流域的漫漫黄沙中,但是一个多世纪之前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从那时起,人们才知道《圣经》中所说的“伊甸园”究竟是什么模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早的文字、早的城市、早的法典、早的图书馆以及早的史诗。
古巴比伦就是这样的“天堂之地”,漫漫沙尘并不能遮掩它曾经的璀璨光辉。
经过百余年来考古、历史和人文学家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我们终于能够拂去历史的尘埃,看清那些刻在泥版上的文字。
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已然打开,让我们穿越时光,重返伊甸园,感受古巴比伦的奇妙生活吧。
苏美尔的伊甸园
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将人类诞生之初的家园称为“伊甸园”。
伊甸园是地上的乐园,当神创造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后,就将他俩安置在伊甸园。而当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犯下原罪被上帝流放时,这里就成了“失乐园”。很久之后,经过末日审判之后的人类获得救赎再次回归这片土地,这里又成了“复乐园”。
无论人间得与失,所指向的都是伊甸园,而这个地上的乐园就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座城市。早在近六千年前,这座城市便已经出现。这里早的居民苏美尔人有句古话:
自古便有埃利都——伊甸园就是埃利都。
埃利都位于今天的伊拉克济加尔省境内,被当地人称为“阿布沙贺莱茵丘”。
19世纪末考古学家发现这里时,他们看到的是位于幼发拉底河西部的一个死寂的世界:这里只有贫瘠的沼泽、移动的沙丘和永恒不变的土墩,土墩上是一座土砖修砌却坍塌已久的苏美尔金字塔形神庙遗迹。
随着考古工程缓慢地进行,时光渐渐回溯到远古时代。那是埃利都的黄金时代,那是万人称颂的伊甸园福地——
那是苏美尔人的家园。
大河奔流
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蜿蜒流经叙利亚阿勒颇和伊拉克巴格达等中东城市后注入波斯湾。同样发源于安塔托利亚高原的底格里斯河汇聚了来自伊朗东部扎格罗斯山脉的支流后,抵达伊拉克摩苏尔和巴格达以下,与幼发拉底河平行并排着向波斯湾流去。
这两条大河自古以来没有改变过河道,今天人们眼中看到的景象与古代并无二致:
褐色平原上奔涌着两条水量充沛的大河,激流中产生无数的漩涡。正因为如此,从亚述时代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浮雕上便用漩涡来表示大河。
西亚不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区域,准确的来说这里只有雨季与干季之分。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季风夹带着浓厚的水汽越过黎巴嫩山脉,雨水就这样徐徐落在干渴已久的土地上。到了春天气温回升时,土耳其东部山区冰雪消融,雪水连同雨水一起形成弥漫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洪水。宽阔平缓的幼发拉底河河床中间部分比周围高,泛滥时河水会浸泡周围盆地数周之久。水深流急的底格里斯河河床比幼发拉底河河床低,所以它的泛滥区相对较小。
大洪水带来丰富的沙土,让美索不达米亚成为肥沃的平原,但这洪水也有“不定时、不定量”的特点,因为它的发生时间和流量要看当年山区冰雪融化的速度。
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比尼罗河的泛滥更加不可测,当它迟到时大地丧失生命力,而当它提前来到时则滔天巨浪淹没一切——从苏美尔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中的洪水传说到《圣经·旧约》中的诺亚方舟故事,都反映出美索不达米亚居民对史前大洪水的记忆。
4月时分,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由褐色转为一片嫩绿,洪水带来的肥沃沙土展现出蓬勃生机。草丛中,雏菊、郁金香和银莲花等野花四处绽放,野生小麦等原始作物夹杂在野草中抽穗灌浆。到了5月,平原上雷声滚滚,闪电和暴雨在天空与大地之间肆虐,也让古人类产生了雷神的概念。雨季过去,旱季临近。野草快速枯黄,大地恢复成单调的褐色——又一次自然循环开始了。
一万两千年前,人类生活的印记次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一千年后,这些以采集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在两河流域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者——他们驯化了小麦并建造了定居点。
美索不达米亚初的民居是在地下开掘出的圆形小屋,屋顶上覆盖着树枝和芦苇编织的屋顶,屋里的中央位置是石块堆砌的火炉,人们通过梯子进出房屋,晚上就和狗一起睡在火炉周围。
美索不达米亚的先民早是用木棍掘洞来种植小麦、大麦、扁豆、豌豆和鹰嘴豆,用沥青将石刃固定在兽角上制成镰刀收割作物。这块土地极其肥沃,以至根本不需要施肥,植物就能飞速生长,于是人口开始快速膨胀。很快人们开始使用非常原始的犁来更有效率地耕地,并驯化牲畜用来耕地、运输以及作为肉、奶的来源。
又过了五百年,脾气暴躁的山羊出现在村落里;再过五百年,更温顺的绵羊出现了。先民们在九千五百年前开始尝试养猪;又是五百年过去,牛和猫一起成为定居点中的常客。
时间到了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赶着驴子登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