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直播人才的定位、基本要求、成长步骤、培养方式等,探讨了培养直播带货人才的方式方法,通俗易懂,案例翔实、丰富,紧跟直播潮流热点。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直播经济”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方式,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新桥梁,扩大传统行业的销售半径和创业就业平台,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在这一行业聚集,并催生出了一大批直播主播和网红人才,同时也出现了直播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也离不开市场的规范和秩序,由于直播行业是新兴行业和新的业态模式,因此系统地开展专业合格的直播人才培养工作就具有了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本书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共同思索和探讨了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方法。
|
關於作者: |
梁善华,博士,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青年国际创业计划评审导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常务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播销售职业认证项目华南区负责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创新与发展专家,深圳市网络直播协会直播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职国企、上市公司高管十多年,专注研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开发、人才评价、组织韧性、产教融合。论文《深圳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分析》发表在《国际科学、艺术和商业期刊》,在新媒体等平台发表文章20余篇,分享各类主题的线上直播和线下企业培训课程百余场次。
胡惠文,YC数智实验室负责人,九洲电器深圳5G数智事业部总经理,九洲数字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总经理,是深圳市数字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坚定探索者、实践者,是深圳市5G直播、数字直播技术研究、落地及解决方案的应用者、执行者。曾服务于知名互联网公司、央企、孵化器、创投基金等平台,多年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有成熟的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早期项目投资孵化经验。专业上擅长数字直播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直播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及指导应用,数字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是《直播销售员人才职业技能要求》深圳市地方标准参编单位参编人,深圳市数字直播电商产业联盟参与发起人,深圳市网络直播协会数字直播电商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会城市数字化转型产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商品交易市场联合会跨境直播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公博,硕士研究生,新媒体权威导师、知名主持人、主播、演员。拥有近10年的市场营销和直播、舞台、拍摄经验,曾主持“世界夫人模特大赛”等国际活动和各类明星活动,曾出演《你好,青春期》《秦明·生死语者》等多部院线电影,出演短视频上千条,直播逾百场。2019年至今开展各类直播培训活动100余场,服务学员5000多人。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平安、中国建设银行、顾家家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机构任金牌讲师及新媒体顾问。
于秋石,品牌官,质量工程师,跨境电商营销专家,哈佛大学商业领袖板块大师课讲师,阿里巴巴、亚马逊中国制造知名品牌合作伙伴,小米有品十周年“8·16 BOSS价到”直播间特邀总裁,青岛市琴岛电器有限公司总裁,拥有个人专利10余项,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目錄:
|
章 直播人才定位
节 直播时代的到来
一、直播时代来临
二、直播人才格局
三、行业的竞争态势
第二节 直播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直播市场规模
二、直播平台数量结构
三、直播人员规模状况
四、直播生态的人才分布
五、城市抢人大战
第三节 直播人才的画像和结构
一、直播人才画像
二、主播人群画像
三、团队的人才结构
四、主播成为主体
第四节 直播人才培养
一、直播人才的标准体系
二、直播人才的成长步骤
三、直播人才的培养开发
四、直播人才的能力变现
第二章 直播人才标准体系
节 主播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
二、基础知识
三、工作要求
第二节 主播的心态定位
一、学会自信
二、内心坚定
三、积极的自我暗示
四、学会宽容
第三节 主播的直播技巧
一、选品和定价要合理
二、场景化描述要精准
三、抓住消费者心理
四、保持高频的更新
第四节 主播的行为规范
一、国家政策红线
二、熟悉直播规则
三、提升自身修养
第三章 直播人才的成长步骤
节 直播的三个时代
一、带货达人时代
二、头部主播时代
三、商家店播时代
第二节 主播的五个等级
一、一级主播
二、二级主播
三、三级主播
四、四级主播
五、五级主播
第三节 主播的成长期
一、新手期
二、习惯期
三、加速期
四、调整期
五、成型期
第四节 直播成长必经阶段
一、阶段 :进入到正常直播状态
二、第二阶段 :粉丝获取和积累
三、第三阶段 :运营推广介入助力
第四章 直播人才的培养开发
节 结合实战发掘人才
一、人= 流量× 转化率× 客单价× 复购率
二、优秀主播引爆流量
三、网红达人提升转化率和复购率
四、直播经济催生“新人才观”
第二节 产教融合培养人才
一、专业共建
二、课程开发
三、双导师制
四、课训结合
第三节 政策引导吸引人才
一、完善人才政策
二、创新引才机制
三、优化人才环境
第四节 高回报激励留住人才
一、直播行业高回报率
二、岗位招聘的高位薪酬
三、优秀人才的多重变现
四、高成就的社会认可
第五章 直播人才的能力变现
节 礼物打赏变现
一、关注吸引粉丝和变现的趋势走向
二、了解粉丝等级但不差异化对待
三、打造有归属感的大家庭
四、向粉丝求助,慎用信任
五、营造交付感
第二节 带货变现
一、制造稀缺感
二、标志性话术
三、标准化的售卖组合
四、特色化的直播流程
第三节 广告变现
一、专业平台承接广告
二、第三方承接广告
三、利用社交平台
四、签约MCN
第四节 商业活动
一、热点话题引流
二、平台品牌活动
三、参加比赛提升转化
第五节 知识付费
一、选好价值定位
二、打造专业IP 人设
三、输出爆款付费内容
四、筛选引流
五、知识付费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直播作为一种线上新型销售方式,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新桥梁,扩大传统行业的销售半径,成为提振传统经济的引擎,并扩大创业就业平台,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直播更是成为融入社会重要的结构性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创新意义,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 年,直播行业逐渐完成了从“新工具”到“新业态”的变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着数字经济,直至推动着数字中国的构建。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众多的宅生活需求,引爆了直播带货、短视频、社群营销等多种线上销售模式。许多商家改变了传统电商人、货、场销售模式,采用多渠道线上营销模式,升级做社群营销,依托微信小程序,将线下实体店转移至线上,在线下单,分区域进行配送,搭建了服务社群的线上平台,开启了抖音、直播带货等短视频营销模式。直播带货在疫情之下爆红,成为一种深度且全面的,其他零售难以取代的全新方式,连接了传统的生产企业、供应商、网络平台、店家和用户,开创了零售新时代。
技术进步、行业需求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引爆了直播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2020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9610 亿元,同比增长128.8%。随着网络直播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我国网络直播购物的习惯基本养成。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在这一行业聚集,催生了一大批直播主播和网红人才,同时也出现了直播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根据知名招聘网站发布的直播带货人才报告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直播经济业态主要岗位的人才需求量达到2020 年同期的3.6 倍,涌入行业的求职者规模也达到2020 年同期的2.4 倍。由于直播行业是新兴行业和新的业态模式,加上行业缺少专业知识、基本素养和统一的行为规范,从业人员没有专业门槛,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导致直播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为数不多的头部主播其实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悟性自学成才。他们的成才之路无法规模化复制,依靠自学成才这样的人才成长模式和速度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系统地开展专业的直播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如何培养优秀的直播带货人才,是包括行业企业、直播平台、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界人士应该共同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2020 年7 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第三批新职业,依靠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创业者们有了“互联网营销师”的新称谓。在“互联网营销师”的职业分类下还设置了“直播销售员”工种,这是“直播人才”次作为职业分类进入官方的职业目录中。直播人才正在成为直播经济催生的新人才,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规范和秩序。除了在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方面制定标准、提出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规范直播行业发展方面也发布了一系列规范运营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引导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实现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规范直播行业长远发展,优化直播人才生态体系,是直播行业和直播人才共同成长的必由之路。
感谢余来文教授与同学、朋友对本书写作与出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引用了一些书籍、报刊、网站的部分数据和资料内容,并尽可能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也有部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与有关作者一一联系,敬请见谅并对这些成果的作者深表谢意。限于编写者的学识水平,书中难免会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使本书将来的再版能够锦上添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