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方法是本课程的媒介也是核心,要借鉴《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谋略布局,基于问题情境,通过方法链,形成问题解决的知识图谱。在设计课程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基于“不要把学生当学生而是当智慧人,不要把自己当教师而是谋略人,不要把学科当知识而是媒介,不要把体系当权威而是理念。”一个问题情境中体现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方法可以使用在多个问题情境中,做到不空化,不虚化和不泛化。
课程内容包括1个引论、13个篇章,包括正己篇、劝学篇、交友篇、关系篇、格物篇、科技篇、美美篇、生计篇、治理篇、求变篇、贵生篇、经世篇和实践篇。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编写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一种完整的、跨学科的经典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其能够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逆向思维、非线性思维、历史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学会用不同学科的经典方法来进行正确的思考、分析和选择,认识世界、观察社会、选择人生,从而为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本书尝试在两个方面对现有通识教育作出边际贡献:一是推动通识教育由人文为主向文理兼通的科学通识教育转变;二是推动通识教育从知识普及的常识教育向注
|
內容簡介: |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是面向大学生的为人处事方面的通识类课程教学用书,通过方法引导、多个方法关联,让学生形成系统整体的问题解决思维,从而学会正确地思考、分析和选择学习、生活和社会事件,培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共分十五章,其中包括网格管理法,“三段六问”创新法,QIM社交法,ORID结构思维法,黄金分割法,分合评估法,化归转换法,历史三维分析法,类比优选法,5W2H结构分析法,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黄金思维圈,多维降熵法,PDCA循环法和辩证均衡分析法。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主要用于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学,也适合教学研究专家、一线教师和教学方法论研究人士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杨军,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2017年获评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
目錄:
|
章 网格管理法 1
节 网格管理法的内涵、要素与步骤 2
一、网格管理法的内涵 2
二、网格管理法的关键要素解析 2
三、网格管理法的一般步骤 3
第二节 网格管理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3
一、网格管理法的来源与发展 3
二、适用范围 4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4
第四节 网格管理法的多场景应用 6
一、小力量如何抵御大冲击 7
二、小网格如何掌握大系统 8
三、疏网格如何换取高效率 11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3
一、与层次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3
二、与“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3
第二章 “三段六问”创新法 15
节 “三段六问”创新法的内涵和本质 15
一、“三段六问”创新法的内涵 15
二、“三段六问”创新法的本质 16
第二节 “三段六问”创新法的来源、发展与适用范围 17
一、“三段六问”创新法的来源与发展 17
二、“三段六问”创新法的适用范围 18
第三节 “三段六问”创新法的应用解析 19
一、使用步骤 19
二、注意事项 19
三、“三段六问”创新法的特点 20
第四节 “三段六问”创新法的多场景应用 20
一、“三段六问”创新法在《田忌赛马》中的应用 20
二、在择业中的应用 22
第五节 方法拓展 24
一、“三段六问”使用技巧 24
二、“三段六问”创新法与“5W2H”结构分析法 24
第三章 QIM社交法 27
节 QIM社交法的内涵、本质及步骤 28
一、社会交往与QIM社交法 28
二、QIM社交法的内涵 29
三、QIM社交法的步骤 30
第二节 QIM社交法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30
一、方法的来源、形成与发展 30
二、适用范围 31
第三节 QIM社交法的多场景应用 35
一、社会交往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35
二、职场竞争中的社交法则 36
第四节 方法拓展 36
一、与心理过程探询法(ORID)的区别与联系 37
二、与“3C6Q创新法”的区别与联系 37
第四章 ORID结构思维法 38
节 ORID结构思维法内涵、心理机制与注意事项 38
一、ORID结构思维法的内涵 38
二、ORID结构思维法的心理机制 40
三、ORID结构思维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40
第二节 ORID结构思维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41
一、萌芽:艺术形式对话 41
二、定型:聚焦式会话 42
三、改造:ORID结构思维法 43
第三节 场景分析 43
一、从小含的视角来看 44
二、学习者的视角 44
第四节 ORID结构思维法使用的多场景应用 46
一、处理个人生活场景中的问题 46
二、欣赏艺术作品 47
三、用于会议发言 49
第五节 方法的拓展 49
第五章 黄金分割法 53
节 黄金分割法的内涵及本质 53
第二节 黄金分割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54
一、黄金分割法的来源与形成 54
二、黄金分割法的发展 54
三、黄金分割法的适用范围 56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58
一、摄影 58
二、建筑设计 59
三、紫禁城布局 59
第四节 黄金分割法的多场景应用 60
一、做好一场演讲 60
二、规划体育锻炼时间 60
三、挑选得体的衣服 61
第五节 方法拓展 62
一、黄金分割法与三分法的联系 62
二、黄金分割法与优选法的联系 62
第六章 分合评估法 64
节 分合评估法的内涵、本质与步骤 65
一、分合评估法的内涵 65
二、分合评估法的本质 65
三、分合评估法的步骤 65
第二节 分合评估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66
一、分合评估法的来源 66
二、分合评估法的形成与发展 67
三、分合评估法的适用范围 68
第三节 经典案例解析 68
第四节 分合评估法的多场景应用 70
一、该不该选择创业? 70
二、能不能网络交友? 71
三、应不应借钱给同学? 72
第五节 方法拓展 73
一、与四步公关法的联系和区别 73
二、与SWOT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74
三、与成本效用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74
四、与网格管理法的联系和区别 74
第七章 化归转换法 76
节 化归转换法的内涵 77
一、化归与转换的概念 77
二、化归转换法的特点与应用 77
三、化归转换法的步骤 77
第二节 化归转换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78
一、化归转换法的来源 78
二、化归转换法的形成与发展 79
三、化归转换法的适用范围 80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80
第四节 化归转换法的多场景应用 81
一、“曹冲称象”教学场景应用 81
二、“四两拨千斤”的武术技法 83
三、大英图书馆“搬家”风波 83
四、新颖慕课制作者的故事 84
第五节 方法拓展 85
一、方法应用 85
二、与其他方法的联系 86
第八章 历史三维分析法 87
节 历史三维分析法的内涵、本质与步骤 88
一、历史、三维、分析的概念界定 88
二、历史三维分析法的本质 89
三、历史三维分析法的步骤 89
第二节 历史三维分析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90
一、历史三维分析法的来源 90
二、历史三维分析法的形成与发展 92
三、历史三维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93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94
一、经典案例分析 94
二、运用历史三维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95
三、历史三维分析法的特点 95
第四节 历史三维分析法的多场景应用 96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 96
二、成为组织中的领导 97
三、我命由我亦由天 100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03
一、与比较历史研究法的区别 103
二、与假说演绎法的区别 103
三、与边际、微变量和效用分析法的区别 103
第九章 类比优选法 105
节 类比优选法的内涵及本质 106
一、类比、优选概念界定 106
二、类比优选法的内涵 106
三、类比优选法的步骤 106
第二节 类比优选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07
一、类比优选法的来源 107
二、类比优选法的形成与发展 107
三、类比优选法的适用范围 108
第三节 类比优选法经典案例或场景案例分析 110
第四节 类比优选法的多场景应用 111
一、交通工具从“人工”到“智能” 111
二、大数据时代你还有秘密吗? 114
三、人工智能“智”在哪儿? 116
四、从传统电商到直播带货 118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20
一、与迭代法的联系 120
二、与机器学习的联系 120
三、与深度学习法的联系 120
第十章 5W2H结构分析法 122
节 5W2H结构分析法的内容、本质 122
一、基本概念界定 122
二、5W2H结构分析法的内涵 123
三、5W2H结构分析法的梳理 123
第二节 5W2H结构法的来源、发展和适用范围 124
一、5W2H结构法的来源、发展 124
二、5W2H结构法的适用范围 124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25
第四节 5W2H结构分析法的多场景应用 127
一、我的草莓我做主 127
二、都是分数惹的“祸” 129
三、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130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32
一、与SWOT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32
二、与“三段六问”创新法的联系和区别 133
三、与ECRS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33
第十一章 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 136
节 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的 内涵、本质及步骤 136
一、什么是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 136
二、什么是边际、微变量 136
三、什么是效用 137
四、实施步骤 138
第二节 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38
一、边际思想来源 138
二、方法的形成、发展 139
三、适用范围 139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40
第四节 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的多场景应用 141
一、为什么要常存感恩之心? 141
二、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 143
三、择业要不要专业对口?压力大时要不要跨界跳槽? 144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45
一、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45
二、与SWOT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 146
第十二章 黄金思维圈 148
节 黄金思维圈的内涵及本质 148
一、黄金思维圈概念界定 148
二、黄金思维圈的内涵 149
三、黄金思维圈之生物学模型 150
第二节 黄金思维圈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51
一、黄金思维圈的来源 151
二、黄金思维圈的形成和发展 152
三、黄金思维圈的适用范围 154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55
第四节 黄金思维圈的多场景应用 157
一、人际沟通的黄金秘籍 157
二、备考开学的黄金秘籍 158
三、求职面试的黄金秘籍 159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60
一、“Why—What—How”解决问题三部曲 160
二、5Why提问法 160
三、性原理 160
第十三章 多维降熵法 162
节 多维降熵法的内涵及本质 162
一、熵的概念 162
二、多维降熵法的内涵及本质 163
第二节 多维降熵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63
一、多维降熵法的来源 163
二、多维降熵法的形成和发展 164
三、基于熵定律的多维降熵法应用范围 165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66
一、心理熵的内涵分析 167
二、社会熵的内涵分析 167
三、管理熵的内涵分析 168
第四节 多场景应用 168
一、强化自我管理有序度增长 169
二、促进学生管理系统组织有序增长 171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73
一、多维降熵法中主动做功、降低信息熵与SWOT分析法异曲同工 173
二、多维降熵法追求智能化、坚持非线性与PDCA循环规则一致 173
三、与6W2H法有贴切之处 173
第十四章 PDCA循环法 175
节 PDCA循环法的内涵及本质 176
一、PDCA循环法概念界定 176
二、PDCA循环法的内涵 177
三、PDCA循环法的步骤 178
第二节 PDCA循环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79
一、PDCA循环法的来源、形成与发展 179
二、PDCA循环法的适用范围 180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83
一、日本丰田与PDCA循环 183
二、有效抗疫与PDCA循环 183
第四节 PDCA循环法的多场景应用 184
一、PDCA循环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184
二、PDCA循环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185
三、PDCA循环法在工作中的应用 185
第五节 方法拓展 186
一、PDCA循环与OBE的联系 186
二、PDCA循环与PDSA的联系 186
第十五章 辩证均衡分析法 188
节 辩证均衡分析法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188
一、相关概念界定 188
二、辩证均衡分析法的内涵、本质特征 190
第二节 辩证均衡分析法的来源、形成、发展与适用范围 195
一、方法来源 195
二、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196
三、方法的适用范围 197
第三节 经典案例或场景分析 198
第四节 辩证均衡分析法的多场景应用 200
一、好习惯孕育大能量 200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03
三、门要当,户也要对 206
第五节 方法拓展 208
一、与辩证分析法的联系与区别 208
二、与均衡分析法的联系与区别 208
参考文献 210
|
內容試閱:
|
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呼唤科学的通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将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不仅要适应新时代,更要引领新时代。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还需将通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并注重通识教育的科学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时代新人,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我国借鉴了苏联模式进行专业教育。这一模式虽然迅速供给了大量专业人才,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但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和固化,专业之间出现藩篱。从大学生个体的培养结果来看,固化的专业思维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经常表现为分析、处理问题时思维模式单一和方法单一,辩证、逆向、多维思考能力不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科融合创新能力的形成,难以突破“钱学森之问”,亦无法支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借鉴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了通识教育实践,也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由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等与专业教育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在实践中,通识教育容易被弱化或流于形式,容易被当作专业知识的补充,将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为目标,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从而将通识教育“知识化”。甚至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而忽视科学教育,单纯将提升人文素养和艺术格调作为通识教育的重点,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有鉴于此,本书将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方法放在突出位置,注重文理融合,紧扣通识、成人和成事主题,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历史学、政治学、人工智能学、物理学、生物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甄选出15个经典方法,每一种经典方法采用一章来介绍和组织。各章均首先以通俗化语言介绍本章所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来源、发展和适用范围,然后用一个经典案例展示该方法的基本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此方法,利用3~4个案例展示该方法的拓展应用,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做人、做事上运用该方法。每个案例的介绍,除了对方法应用步骤及要点的介绍之外,还延伸出辩证思考、逆向思考、多维思考等思维训练,使学生不拘泥于固定的方法和思维模式,灵活运用该方法。后,将该方法与处理同一类问题的同类方法进行比较,突出该方法的应用要点和适用场景。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一种完整的、跨学科的经典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其能够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逆向思维、非线性思维、历史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学会用不同学科的经典方法来进行正确的思考、分析和选择,认识世界、观察社会、选择人生,从而为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本书尝试在两个方面对现有通识教育作出边际贡献:一是推动通识教育由人文为主向文理兼通的科学通识教育转变;二是推动通识教育从知识普及的常识教育向注重思维训练的方法普及转变,终实现通识教育从“知识化”向“科学化”和“方法化”转变,以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以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本书由山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通识方法论 :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2021TSKC-01)”资助,由杨军任主编,杨霞和李志河统稿,杨军对整个书稿做了定稿审核。本书共分十五章,各章节编写分工情况如下:杨军、赵永斌负责编写章网格管理法;韩琴负责编写第二章“三段六问”创新法;行佳丽、乔帆负责编写第三章QIM社交法;周芬芬负责编写第四章ORID结构思维法;周正勇负责编写第五章黄金分割法;岳强负责编写第六章分合评估法;许蓉负责编写第七章化归转换法;张荣华负责编写第八章历史三维分析法;李志河、李玉荣负责编写第九章类比优选法;崔宇娜负责编写第十章5W2H结构分析法;杨军、温旭鑫负责编写第十一章边际、微变量与效用分析法;宋彩芳负责编写第十二章黄金思维圈;侯俊华负责编写第十三章多维降熵法;刘昂负责编写第十四章PDCA循环法;本志红负责编写第十五章辩证均衡分析法。
科学的、适用于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正处于探索之中,希望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正能起到“抛砖引玉”效果,书中如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时代通识教育的内涵与路径。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