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时四五千年,迄今未中断。认真发掘、梳理优秀的古代文化特别是人文之初的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取其精义,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服务,是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历史机遇和重大使命。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研读《史记》《尚书》这样的经典古作,选取上古时期“官箴”这一特定主题,通过梳理其中的记言载事,在对上古时期的为官之道进行较全面的发掘、整理的同时,用现代的政治、法律原理以及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路线和观念进行义理研究和分析,并力求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
關於作者: |
陈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通过梳理其中的记言载事,对上古时期的为官之道进行较全面的发掘、整理的同时,用现代的政治、法律原理以及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路线和观念进行义理研究和分析,并力求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书稿入选我院老年学者文库。
|
目錄:
|
章导论节何为上古,何为官箴一何为上古二何为官箴第二节研究上古官箴的现代意义一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三增益反腐败的思想教育资源第二章上古官箴文化的活水源头节人类文化创造的一般概说第二节哲理意义的“道”和神圣意义的“天道”第三节德与德治第四节作为官箴道德基础的公共道德和官德第三章《史记》《尚书》关于官箴的记言载事及释义节《史记》中有关上古官箴的记言载事及释义第二节《尚书》的官箴记言载事及释义一《大禹谟》二《皋陶谟》三《益稷》四《五子之歌》五《胤征》六《仲虺之诰》七《伊训》八《太甲上》九《太甲中》十《太甲下》十一《咸有一德》十二《盘庚上、中、下》十三《说命上、中、下》十四《旅獒》十五《微子之命》十六《康诰》十七《酒诰》十八《召诰》十九《多士》二十《无逸》二十一《君奭》二十二《蔡仲之命》二十三《多方》二十四《立政》二十五《周官》二十六《君陈》二十七《君牙》二十八《冏命》二十九《秦誓》第四章《尚书》官箴精粹辑要及价值点评引言一《尧典》(1)二《舜典》(2—7)三《大禹谟》(8—29)四《皋陶谟》(30—37)五《益稷》(38—41)六《五子之歌》(42—48)七《胤征》(49—53)八《仲虺之诰》(54—58)九《汤诰》(59—60)十《伊训》(61—66)十一《太甲上》(67)十二《太甲中》(68—71)十三《太甲下》(72—80)十四《咸有一德》(81—83)十五《盘庚上》(84—85)十六《盘庚中》(86)十七《盘庚下》(87—88)十八《说命上》(89—90)十九《说命中》(91—95)二十《说命下》(96—99)二十一《泰誓上》(100)二十二《泰誓中》(101—102)二十三《泰誓下》(103)二十四《武成》(104—105)二十五《洪范》(106—114)二十六《旅獒》(115—123)二十七《康诰》(124—134)二十八《酒诰》(135—136)二十九《梓材》(137—142)三十《召诰》(143—146)三十一《无逸》(147—148)三十二《蔡仲之命》(149—152)三十三《多方》(153—154)三十四《立政》(155—160)三十五《周官》(161—175)三十六《君陈》(176—186)三十七《毕命》(187—190)三十八《君牙》(191—192)三十九《冏命》(193—198)四十《吕刑》(199—208)四十一《秦誓》(209—210)跋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在中国的上古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特色的非官箴文化莫属。在我们所知的其他古老文明中,特别是其他上古文化中,都不曾出现过像上古中国这样深沉、深厚,历数千年不辍的官箴文化。官箴文化本来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命运多舛。自近代以来,受西学或新学的冲击,在持续不断地批判古代思想和文化的浪潮中,像倒洗澡水连同其中的孩子一起倒掉一样,优秀的官箴文化也随之式微、湮灭,以致在当代,除了少数学者还给予关注和进行零星研究外,在偌大的官场及其数以千万计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或按现代语境,具有从政人员、行政人员或公务员等称谓的“公家人”中,竟然没有几许人知道古之优秀的官箴文化为何物,更鲜有人秉持古之优秀官箴文化的宗旨和要求修身正己,劝喻他人忠贞、正直为官。我们这样说,当然是针对古代优秀官箴文化的。现今我们并不缺乏现代版的“官箴”文化,各种针对执政党领导人和国家公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党风廉政教育,党规、行政纪律和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制,包括关于依法惩治腐败的司法审判中少数案例的报道、宣传活动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现代版的官箴文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范围地、持久地、力度强劲地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归属于创新版的现代官箴文化之列。这一创新之举之所以如此深得人心、效绩卓著,不仅因为其切中时弊,顺应了从政基本范式和规律的需要,而且因为其在特定的意义上,也是中国历史上优秀从政文化中为官之道、官德、官风等优良因素的继承和发扬。如果我们在用先进的思想、革命的理论指导并力行现代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运用历史上优秀的官箴文化,包括上古时期的官箴思想、理念及其积极因素,当会使时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原则更加坚实,实质内容更加丰满,更大的效绩或许更加可以期许。“不厚其栋,不能任重”(司马迁语),如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