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編輯推薦: |
◆ 你是否常常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抖腿、下意识地啃咬手指,这究竟是人的本能还是思考后的决定?
◆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还不受控制地通宵刷手机?
◆ 我们的行为和动物本能有什么区别?
◆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吗?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为你解答难题。
◆ 从古希腊到当代,看看哲学家们都是如何回答这个命题的。
◆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
◆ 由世界知名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 牛津通识课系列是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书图书馆。
|
內容簡介: |
你是否常常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抖腿、下意识地啃咬手指,这究竟是人的本能还是思考后的决定?为什么我们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还不受控制地通宵刷手机?我们的行为和动物本能有什么区别?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吗?古希腊时期,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过多的讨论,但亚里士多德已经提出:人的行为由自己决定,同时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同于前者,霍布斯的观点颠覆了以往人类行为的理论,在他看来,人实际上并没有决定自己行为甚至是思考的自由。他的观点虽然悲观,但却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康德在继承霍布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乐观的观点:人面对外力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人足够自律,就可以摆脱本能的影响,真正做到掌控自己的人生。
|
關於作者: |
【英】托马斯·平克(Thomas Pink)
剑桥大学历史和哲学博士。在银行业工作四年后,他重回学术界进行哲学研究,现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哲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伦理学、行为哲学、法哲学以及中世纪和早期现代哲学。
译者简介:
陈跃鹏,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理论,译有《社会契约论》等哲学著作。
|
目錄:
|
章? 自由意志问题 001
第二章? 作为自由意志的自由 035
第三章? 理? 性 067
第四章? 自? 然 087
第五章? 道德意味着失去自由吗? 113
第六章? 对自由意志论自由的怀疑 125
第七章? 自决和意志 145
第八章? 自由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167
参考文献 201
延伸阅读 203
|
內容試閱:
|
《牛津通识课: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吗?》章 自由意志问题(节选)
有些事情是你根本无法控制的,比如那些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你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些绝不是你能左右的。同时,你的许多特征也不受自己的控制:你是人,人终有一死;你眼睛的颜色;引导你融入你周围环境的经历;甚至许多你现在拥有的欲望和情感。
但是,你也有可以控制的事情,那就是你自己现在和将来的行为。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你是在家里读书还是出去看电影;你今年去哪里度假;你是否在下次选举中投票、如何投票;你是继续在办公室工作,还是离职试着把写作作为一种职业——这些都是你可以控制的。你能控制这些,是因为这些行为经过了你的深思熟虑,而行为的执行与否又取决于你自己。作为一个正常的、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你的行为不是自然事件,也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就你自己的行为而言,你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说,我们的行为由自己做主。这是我们思维当中一种恒常而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而且,这种想法是不可抗拒的。无论我们在进行哲学思考时多么举棋不定,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继续思考应该如何行事,因为这也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指导和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认为人生有价值的一个原因。只要我们能指导、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管我们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那都是我们自己真正的人生。人生不是拿来享受或者忍受的,我们的人生可以由自己做主。
至少我们要有这样的人生观。但是,我们真的能掌控自己的行为吗?比如过去的事情、宇宙的本质,甚至我们自己的许多信仰和感受,这些真的取决于我们自己吗?我们能否控制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哲学家所说的自由意志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认为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可是,无论这一想法看起来多么熟悉,它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我们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否重要,为什么重要——这些问题,都是哲学中古老且困难的问题。
自由意志问题由来已久,这从它的名字也能看出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时,“自由”(Free)和“意志”(Will)这两个词是很少用到的。然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西方哲学家一直在使用“自由”和“意志”这两个词来讨论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使用“自由”和“意志”这两个词的事实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要把这两个词都说一说。
“意志”指的是什么?在哲学家那里,对这个词有各种用法。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用法,是指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即所有正常成年人都拥有的、能够做出决定的能力。我们不仅都有做出决定的能力,不管是决定出去看电影,还是决定待在家里,抑或决定做其他事情,而且我们还有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能力。这种做出决定或选择的能力,似乎是我们控制
自己行为这一能力的核心。事实上,当我们说控制自己的行为时,通常都是指这些行为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做什么由我自己决定!”“这是我的决定!”人们这样坚称。
行为的自由甚至可能取决于决定的自由,而决定的自由又是基于意志的自由。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决定该如何行动,而且采取何种决定也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一点,或多或少就是我将要讨论的,也是许多哲学家曾经相信的。但是,自17世纪以来,秉承英语语言传统的哲学家(多指在英美进行研究的哲学家)就经常发表言论,否认行动自由与意志自由之间存在任何关系。他们声称,无论我们通常是怎么想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做出决定的自由,或者说我们的行动自由和做出决定的自由没有任何关系。在关于意志及其与自由的关系的争论背后,是关于人类行为本质的深刻争论。
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自由是行动的自由——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自由。相比之下,自由至少不是不作为的特征。以欲望和情感为例,显然,欲望和情感都不是行为。就其本身而言,欲望和情感不过是我们所处的状态。欲望和情感是被动的,它们是外在地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有意要让它们出现的。欲望和情感不是行为,它们是被动发生的,所以
欲望和情感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控制的。我们想要什么或感受到什么并不直接取决于我们自己,而是取决于我们采取了什么行动。
当然,有时我们想要的或感受到的东西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这是因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之前的行为来影响我们的欲望和情感,这才是成立的。例如,我可以通过跑步来增加对食物的欲望;为了减轻疼痛,我可以在伤口上涂药膏,或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回忆去年的假期,或者采用其他办法。我可以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直接控制,使我的行为影响到被动之事,比如欲望和情感,从而间接地控制欲望和情感。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还能进一步延伸,即还能进一步控制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的自由还是行动的自由。自由总是通过行动——我们有意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而且只能是通过行动来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