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多元智能到综合思维

書城自編碼: 37362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作者: [美]霍华德·加德纳 著 沈致隆 译 湛庐 出品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232039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2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书人有七:思想的活力
《 书人有七:思想的活力 》

售價:NT$ 330.0
明朝帝王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明史随笔)
《 明朝帝王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居正》作者熊召政明史随笔) 》

售價:NT$ 325.0
SaaS产品实践方法论:从0到N构建SaaS产品
《 SaaS产品实践方法论:从0到N构建SaaS产品 》

售價:NT$ 442.0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
《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 》

售價:NT$ 941.0
中唐秘史:高力士墓志解读
《 中唐秘史:高力士墓志解读 》

售價:NT$ 549.0
秦简中英读本
《 秦简中英读本 》

售價:NT$ 997.0
烟花女子——19世纪法国性苦难与卖淫史(物象社会译丛)
《 烟花女子——19世纪法国性苦难与卖淫史(物象社会译丛) 》

售價:NT$ 532.0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艺术通识课:世界音乐史+世界绘画史+世界建筑史(全3册) 》

售價:NT$ 164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21
《 寻找斯宾诺莎 》
+

NT$ 284
《 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有料更有趣、让你一读就停不下来的心理学入门书) 》
+

NT$ 352
《 图解心理学套装(全2册)人际关系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
+

NT$ 463
《 拖延心理学(经典畅销版) 》
+

NT$ 372
《 大脑的情绪生活 》
+

NT$ 279
《 共情力 》
編輯推薦: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在人类智能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
加德纳初次回顾了自身思维发展的历程,提出了自己zui擅长的智能强项是综合思维,是多种智能组合后的产物。他一生敬佩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文学家埃德蒙·威尔逊等都是拥有综合思维的人。这在21世纪是一种颇具价值的思维能力。
一本书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之路
书中生动再现了孕育这项有关人类思维重大突破的“历史场景”,以及他对自己过往经历与学术成就的深刻见解。
了解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教育工作者手边书
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求逐渐实施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学校在“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本书展现加德纳跨学科综合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养成和运用,对顺应我国教育新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
名家译作。加德纳好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专家沈致隆教授亲自主持翻译并审校,沈致隆教授从1994年起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亲自翻译了加德纳的5部作品,并承担了加德纳9部作品的中译本主编和审校工作。大师助力推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下的启蒙》作者史蒂芬·平克、《暴
內容簡介: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堪称“心理学界哥白尼式的革命”。它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基本假设,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研究人类智能领域的权威,数十年来无数人向加德纳提出过相同的问题:他自身所拥有的智能强项是什么?加德纳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本书是对加德纳学术生涯的回顾,追溯了他从一个有点书呆子气的孩子到渴求新知的大学生,从自由自在的研究生到哈佛教授的演变。纵观加德纳的整个学术生涯,他都在研究广泛意义上的人类智能。加德纳在本书中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回顾了其自身的思维发展过程,总结出他zui擅长的智能强项是“综合思维”,并称之为21世纪颇具价值的思维方式。多元智能理论的创立及其对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影响,正是来源于加德纳的综合思维能力。加德纳在本书中介绍的综合思维的养成过程,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求逐渐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培养跨学科人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關於作者: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当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被誉为“教育领域的哥白尼”和“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零点项目”负责人,曾在世界多国的31所大学和学院获得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法学、文学等学科荣誉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智能理论、创造能力、领导能力、艺术教育等领域研究。已出版30本著作,作品被译为32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影响广泛并广受赞誉。曾在《华尔街日报》“全球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排行榜上位列第五。
目錄
部分 综合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第1章 10 岁的我如何思考
第2章 攸关命运的选择
第3章 跨学科探索的开始
第4章 挣脱单一学科思维的束缚
第5章 拓展事业边界
第二部分 多元智能:重构人类对话
第6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孕育和诞生
第7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力
第8章 多元智能理论在全球
第9章 被曲解的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部分 怎样运用和培养综合思维
第10章 面向教育和“优善工作”
第11章 穿梭在不同的学术领域
第12章 21 世纪重要的思维方式
致谢
译后记
內容試閱
面向未来的综合思维
1984 年秋天,我应邀在美国国家私立学校联合会的年会上演讲,地点是纽约曼哈顿的希尔顿酒店。主办方希望我演讲的主题,是我当时刚出版不久的新书《智能的结构》。我一走进现场,立刻意识到事情有点异样。
我当时是心理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有时也讲课,还算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我也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出版过几本专著和教材,甚至获得过几个奖项。因为新书《智能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在此书1983 年9 月正式出版的前后,我已经就书的内容发表过了几次演讲。
当我穿过希尔顿酒店的走廊,就要进入报告厅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座无虚席,甚至到了拥挤的程度。我刚一进入报告厅,演讲前听众席常有的嘈杂声立即消失了。在突然变得悄无声息的大厅里,我注意到有人开始向我招手示意。此后,听众之间私下的议论声渐渐重新响起,只不过音调比之前低了很多。主持人介绍我之后,热烈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这在当时的学术活动场景中并不常见。在我演讲的时候,很多听众的神情似乎比听惯常的会议报告更加全神贯注。寻常会议上嘉宾演讲时常有的杂音,如听众在会场前后随意穿行的声音、在座位上翻阅纸质资料的声音,在我这次演讲时都消失了。演讲结束后,我应邀为许多听众在他们购买的《智能的结构》上签名(这还是在手机自拍功能和亚马逊kindle 问世之前的数十年)。
我当时的意识是对的——这本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书永久地改变了我的人生。在此之前,我是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家,而此书出版后,我变成了一篇备受讨论的论文的作者和引起争议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者。此前,我出版的几部著作,主要是综述他人的思想,而此后,我自己的思想却成为学者们赞扬、批评和争论的焦点。当然,尽管我不愿意(现在依然如此)在街道上和飞机场被人认出来,但也不得不逐渐习惯面对人们提出下列问题时给予肯定回答。这些问题是:“您是霍华德·加德纳吗?”“您是加德纳博士吗?”“您是加德纳教授吗?”或者干脆就是:“您真的是霍华德·加德纳吗?”
在一定程度上,我对自己作为一名学者和崭露头角的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名声,还是满意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在小有名气之前,曾有过成名的梦想,因为那不是我的秉性。但我必须坦率地承认,对于出名,对于应邀出席能够产生美好回忆的、有趣的学术论坛和聚会,对于工资以外收入的增加,我还是感到高兴的。在本书中,我将谈到这些方面获得的回报。
但是,写作这本回忆录的初动机,却不是以上原因,而是另外两个。
首先,在当今世界——特别在美国,演讲者和作者在演说和著作中,总是表达特定的观点。我已经出版了30 本著作,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从事过几十个项目的研究,但我被读者和观众熟知的身份(我相信今后仍然如此的可能性很大),是作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者或者“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绝不会抛弃这个身份或后悔提出了这个理论,事实上,在我次提出这个理论后的几十年里,我仍然花了不少时间继续研究它。但根据自己的秉性、情怀和使命感,我从没有想过此后只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如果因为我提出了这个理论,就有义务不断完善它,或者为它辩护,对此我不赞同。人生苦短,我还有很多其他想法和兴趣,我认为自己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课题上,而不仅仅是做一名多元智能理论的“专利保有者”。
此外,虽然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全世界很多人的注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理解了这一理论。我多年来为消除误解所做的努力难以统计,却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虽然我很少质疑那些打着多元智能理论旗号的人的动机,但他们有时的确会以破坏性的方式应用或歪曲这个理论。事实上,正如本书后面详述的某个案例,曲解和错用是如此明目张胆,以至于我不得不公开谴责。在我提出这个理论后的几十年里,那些不愉快的事彻底改变了我研究工作的路线。在很大程度上,为了纠正此类对我理论的曲解,我不再是研究人类认知能力的心理学家,而开始努力研究如何理解并促使人们对所拥有的智能和创造力的强项,进行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运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25 年了。
在本书中,我从个人的角度,追溯了自己思想和灵感的起源、从事研究工作的早期情况、多元智能理论早期得到的认可,以及在提出这个理论后的40多年里,我在学术和文化上走过的曲折道路。
我撰写这本书还有另一个动机。这个动机也许难以预测,我却认为更加重要。在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大部分生涯中,我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和智能,或者换一种说法,关注人的思维方式。在本书后续的内容中,我试图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即半个世纪以来,是何种思维促使我产生了多元智能理论和其他各种学术思想。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它并不能简单或者轻而易举地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释。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确信自己的思维具有能够对横跨多个学科的思维和推理方式进行综合的特点。这种综合的能力,必须与特定的目标相结合。而跨学科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可以调动起多种智能以及用不同方式组合智能。在分析综合性的行为或综合类的艺术作品时,我相信自己能说明其中的思维方式——这在过去没有人分析过,但可以预见,在未来会特别重要。
从学术生涯早期开始,我就被一种特定的研究和写作方法吸引。从技术上讲,可以称之为“定性的社会科学”(qualitative social science)。但更准确或者稍微夸张一点说,可以称之为有关人类思想、本性和文化的“综合性研究”。这是从我求学早期开始就非常崇拜的导师——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a、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b、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c所采用的研究和写作方法,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模仿的对象。我高中和大学时代崇拜的对象——理查德·霍夫施塔特d 和埃德蒙·威尔逊e,他们也都是这样做的。这使他们的作品具有吸引力,读起来引人入胜。我在自己所有的著作中也努力这样做,《智能的结构》一书就是好的证明。
我相信自己长期以来从事的、介于新闻报道和实验科学之间的研究工作,是一种有效的,同时也是特别值得珍视的(也可能是特别不确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一直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也是我特别擅长的方法。然而,让我担心的是,此类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目前学术界更加倾向于在标准的学科边界之内,运用高技术从事定量的研究工作。媒体则更青睐单一且简单的“大创意”,以及评论员能不受采访者提示,就能说出后者所希望的一连串精确的话语。如果我所欣赏的、融合不同概念和思想的综合性创造,从网络和公众的视野中消失,那将多么遗憾。
因此,在本书中我将努力反映跨学科研究的两方面议题:
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人类智能观念的创新,以及人们有关智能对话方式的改变,同时说明这种改变给与多元智能理论绑定后的我所带来的压力。我从童年开始,就试图在综合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探索智能的种类,创建有关人生体验的新概念,并清楚地传达给更多的人。
随着我的叙述和观点的展开,你可以明显看出这本书很有自传的性质,但它可不是有关“人生和爱情”的故事。更确切地说,它是我人生思维、推理能力和方式的展示,是我自己学术生涯和智能结构的回忆录。
我的故事分三个部分展开。
部分,我分别介绍了在我作为孩童、青年学生、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家和作家的不同时期中,影响我心理发展的事件和因素。作为理论创始人和本书的主人翁,我不知道是我的家庭、故乡、兴趣爱好、好奇心、优缺点、朋友或我参与的活动和选择的学校等哪些具体的因素,使我成为横跨多个学科的科学家,但至少通过以上内容的叙述,我提出了一个形成综合思维的研究案例。
第二部分,我详细介绍了自己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对我成名起到重要作用的多元智能理论。此外,从那天我在希尔顿酒店演讲时的感受出发,我逐一介绍了以下内容:当一种观点传播开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我对学术界的批评、公众的认可和求知欲的反应;多元智能理论“解放”我和“束缚”我的方式;人们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而开发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案和课题,其中包括我和同事们创建并实施的多个项目。
第三部分,我介绍了自己其他方向的研究。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辨别那些看似分散的活动是如何被综合思维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我学术生涯中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那就是公众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反应终导致我进行了大规模的、长达十多年之久的有关职业道德和高等教育的研究。在写这篇序言之前,我正在研究的是一般人以及杰出艺术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思维方式。
在本书的后几章,我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反躬自省,换句话说,是运用自我认知智能,找出自己跨学科综合思维和推理的能力来自哪里、是如何运作的、独特之处是什么,以及在当今和以后的时代里,我对自己思维和推理方式的认知,可能带给拥有其他思维方式的人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虽然我这种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新闻报道,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但它具有连续性:不仅被标准教科书(我自己也写过两本)一致承认,早独创该研究方法的伟大学者—— 如生物学家达尔文或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在其学术生涯中也一直延续使用。这也就是我在有关多元智能、创造性和领导力的研究中努力实践的方法。
我毕生所为,都在试图证明为什么提出强有力的概念、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对其进行探索,并向学术界和公众清楚地表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认为,只要人类继续生存,就应当继续追求并珍惜这些概念。

故事的开篇
如果能见到10 岁时的我,吸引你的会是什么?你会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微胖男孩,戴着高度眼镜,正将自己的鼻子深埋在一本打开的书里;可能是他正低头垂肩坐在钢琴凳上,弹奏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曲,母亲陪坐在一旁;也可能是他正弯腰俯身在一架小型便携式打字机前面,用两三根手指敲击键盘打字,就像我现在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所做的一样。
是什么让还是孩童的我对弹奏钢琴和文字写作如此全神贯注?
我的母亲叫希尔德·贝拉·魏尔海默(Hilde Bella Weilheimer),父亲叫鲁道夫·加德纳(Rudolf G?rtner),他们出身于德国纽伦堡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在我母亲20 岁、父亲23 岁的时候,他们结婚了。在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中,如此早婚是罕见的。他们结婚后,打算和自己祖上几代人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过着传统资产阶级的富裕生活。
1933 年1 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我父母见多识广,颇有先见之明,为远离日渐明显的纳粹暴力政权,于1934 年迁居米兰,打算在意大利开始新的生活。很快,他们就发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是一路货色,意大利也没有犹太人的家园,只好又搬回了德国。1935 年,他们的长子埃里克(Erich)出生。此后我父母人生的重要使命(很快就成为重要的使命),就是带着埃里克离开德国。他们理想的移民地点是美国。
由于我母亲和哥哥基本上已被纳粹扣作了人质,父亲先后三次走海路前往美国,寻求能为全家三口人出具担保的人——他得能保证这个家庭到达后不会给美国增加财政上的负担。1938 年,父亲终于成功了,他从此前已经移民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同学a那里,获得了担保书。为了办理前往美国的所有手续,父母动用了全部财产缴纳税款——几乎相当于随身携带的行李和物品4 倍的价值,终于登上了开往纽约的轮船。
我父母只会一点英语,在美国也只有很少的几个朋友和熟人。而且由于德国当局的限制,他们于1938 年11 月9 日午夜到达美国时,每人只随身携带了5 美元。那个晚上正好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帝国水晶之夜”,德国千百座犹太教堂被打砸或烧毁,无数犹太人被逮捕、打伤甚至被杀害,其中就有母亲的许多亲属。但我父母还算幸运的,至少比东欧的犹太人幸运。他们的幸运之处在于,全家三口完好无损地逃离了虎口,虽然贫穷,但身体健康、创业精神犹在。
这样的幸运并没能持续多久,他们从纽约搬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小镇斯克兰顿(Scranton)后,日子过得很艰难。父亲过去在德国从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此时却不得不为了每周15 美元的工资,靠搬运汽油桶谋生。母亲以往从没有做过一顿饭、铺过一次床(甚至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像她这类活跃在社交圈里的人都雇有女仆),在美国却开始做家务,而且很快就为很多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庇护。
1943 年1 月,一个悲剧的降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我的哥哥埃里克从一座小山丘乘雪橇往下滑的时候,为避开一只狗而拐道,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终命丧黄泉。多年后,母亲告诉我,如果不是当时我在她肚里已经三个月,她与父亲会因悲痛而自杀。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祖国、土地、房屋、很多朋友以及亲人,就连他们视如珍宝的聪明儿子也没能活下来。虽然哥哥埃里克刚到美国时,连三个英语单词都不会,但却十分聪明(我曾听到不同的人分别用英语、法语、德语三种语言的“聪明”一词夸他),学校甚至因此同意他免读一年级,入学后立即跳班进入二年级。
在那些日子里,美国的父母都被告知要对自己的孩子隐瞒坏消息。因此,不管这提议是对还是错,我出生以后,父母从没有在我面前提到过德国、希特勒、集中营以及他们的早年生活,他们极力想掀开生活新的一页。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从没有告诉过我哥哥埃里克的意外夭亡。当我看到家中镜框里哥哥的照片并询问是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是邻居家的孩子。直到有一天,我随意乱翻抽屉,发现了报道埃里克不幸离世的一张剪报,他们所有善意的谎言才被揭穿。我之所以用“善意的谎言”这个词,是因为我知道,无论在什么程度上、从何种视角看,本杰明·斯波克医生的建议和我父母的谎言都出于善意。但他们都低估了儿童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希特勒和埃里克的事。
我用以上故事作为本章的开头,是因为无论我父母是否刻意保持沉默,这两件事对我的童年都影响极大,或者至少给我的童年抹上了浓重的色彩。我在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小镇上的同龄人,大多数是移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而我的妹妹玛丽昂(Marion,生于1946 年)和我,则来自一个以德语为母语的家庭。当时我父母为保守这一秘密,彼此用法语交谈,偶尔使用意大利语。但是,在我家没有电梯的三楼的狭小房间里,经常来访或共进晚餐的客人们,却都是讲德语的难民。
我的强项
毋庸讳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造成的伤痛(包括许多流离失所者的困境),在20 世纪40 年代末和50 年代,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我父亲就从来没有真正适应来美国后的生活,如果能让他回到20 世纪20 年代末有足球比赛、啤酒和炸鸡排的德国,即使需要付出折断手指的代价,他也毫不犹豫。我的母亲则与父亲相反,在2013 年102 岁去世之前,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很容易就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并且不想再与德国藕断丝连(她很高兴我们的姓氏被英语化为加德纳)。但是,埃里克曾经有过的远大前程和他悲惨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们。虽然他们作为父母是称职的——对此我给予他们“优”的成绩,但我当年却不知道自己是替代哥哥的孩子。甚至我的中间名厄尔(Earl),也被精心美国化,作为埃里克(Erich)的替代品。为了继续纪念他,在我们家族后代的各个分支中,都有几个人被起名叫埃里克。
我父母在德国长大,是20 世纪20 年代典型的享受型年轻人。他们跳舞、聚会、滑雪,而且非常热衷社交活动。但在雪橇事故中失去了一个孩子后,他们特别注意保护我:不让我参与任何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的活动,禁止我从事任何体育运动,从不让我滑雪,也不允许我踢足球。我在20 多岁离开家很久之后才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便那时,骑在这种两个轮子的交通工具上,我也从没感到得心应手。我并没有反社会人格,但正如本书开篇你看到的,我喜欢单独活动,如广泛阅读、定期写作和一个人刻苦地练习钢琴。即使在今天,我还是喜欢游泳而不愿去参加集体性的体育运动。我总能结交到几个亲密的朋友,和自己认识的人交往得很好,但我不太合群,也不喜欢参与聚会性质的活动。
大家可能想不到,因为我一直活在内心的世界里,我竟然花了几十年才意识到自己的以上特点。其间,多亏一位邻居注意到我的音乐天分,一直督促我父母培养我,后来他们真的花了30 美元为我买了一架二手钢琴。此后,我几乎每天都在弹钢琴,还曾在犹太教堂里拉手风琴、弹管风琴,在高中乐队里演奏长笛。我如饥似渴地在收音机里聆听不同种类的音乐,收听并收藏了许多唱片(大多是每分钟33 转的,而不是每分钟45 转或78 转的)。毫无疑问,几乎在所有清醒的时候,我脑海中都自然而然地会有音乐声响起。现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
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家乡的公共图书馆,我都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种书刊。在斯克兰顿的公共图书馆里,我读书花费的时间,真是难以计数。我埋头书本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因为对从体育运动到气候特点的所有信息都很感兴趣。我读过一本只有一卷的百科全书,并将多卷本的《世界百科全书》(World Book )放在床边,以便随时参考(如果晚60 年出生的话,我的搜索引擎会忙得不可开交)。我读过很多非常受欢迎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但我特别着迷的还是历史和传记类图书。这两类书常常与人类做出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有关,或者与人类被决定的命运有关。我所阅读的,主要是讲述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及其相关人物的,那是我家里为数不多的英语书,它们同样清楚地反映了我父亲的爱好。当时我所阅读的故事、小说和《少年生活》杂志里面的文章,大约80% 都是非虚构类的内容。
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我当年的阅读范围很广,但我并未有意识地系统阅读某方面的内容。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博闻强记,无论是对历史、科学还是体育新闻,都是如此。我很容易被这些信息吸引,并将不同领域的信息联系起来,如将体育人物与历史人物或媒体人物与当代政治人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录同一年两个不同团体或部门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自己试图弄清楚的是,父母为什么对我隐瞒哥哥的夭折和数百万犹太人被屠杀之事。后来运用我自己开发的语言体系,注重用对比的方法,看到了两件似乎彼此无关事件之间的联系,并以不受学科约束的思维方式,或者以在我头脑中建立起真正学科概念之前的思维方式,对它们加以比较。我的头脑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收集器,自如地穿梭在没有严格界线的不同学科之间。在我还没有开始真正学习如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这样的学科之前,就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区分、比较和联系。
我喜欢写作。7 岁上小学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的鼓励和督促,我就为班里创办了一份报纸。那会儿我家里有一架小型台式印刷机,我会耐心地把每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放在印刷机的台板上,然后转动杠杆,煞费苦心地出版一份只有4 页的报纸。如果有人,包括溺爱我的父母,读过或保留过其中哪怕一页报纸,我都会感到惊讶,因为没人这么做。不过没关系,我的乐趣就在于把事件和想法记录下来。多年以后,这种愉快的感觉依然存在。今天,当我坐在办公桌上打字时,想的还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世界。即使这些文字将随风而逝,我也会继续写作,因为它们是我人生的见证。
因此,如果要我总结综合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无论是以我自己为模型,还是以适应未来世界为准,我都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广泛的好奇心,透彻理解、吸收并牢记大量事件和数字,后提出问题,但同时也要认真关注问题的答案——无论这些答案是从书本、大自然、简单的实验中获取的,还是从其他人或自己的想象中获得的,都对其一视同仁。然后,以既不僵化也不混乱的方式,将这些原始的答案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还是根本不起作用)。重要的是,将这些答案按照某些符号系统记录下来。
我的大脑日夜都很活跃,这经常使家人和朋友疲于应对。在学校里,我是一名好学生,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毫无悬念地名列前茅。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说法,但我的确是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对我来说,无论选择专注于哪一项活动,取得好成绩都很重要。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是,我是否和从未谋面的哥哥一样是好学生且学得很轻松,但我怀疑,在某种程度上自己是在和他一争高下。
说到我童年时的崇拜对象,可以从那时挂在我卧室里的三张照片——优素福·卡什、爱因斯坦和海明威了解一二。还有我外祖父马丁·魏尔海默(Martin Weilheimer)的肖像,这幅肖像照的风格与卡什作品类似,至今仍挂在我的书房里。他们代表了在各自领域——科学、艺术和商业中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人。虽然70 年前我不会这么想,但外祖父的确希望我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