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本专著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联系实践,维护档案的载体和档案信息内容安全,以达到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并保证档案信息内容长期可读、可用与安全。
|
內容簡介: |
本专著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与实现,总体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践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现状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比对,发现目前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同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进一步改善。认为应避免传统档案信息保护存在的片面追求保护结果而损害生态环境、强调局部保护而忽视整体保护的问题。呼吁应当从保护的有机整体观、全面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科技观出发,全面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二是理论研究。深入追溯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性管理思想、信息生态保护理论、档案生态性保护理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无公害性保护和可循环性保护等具体保护思路。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应当坚持档案信息本体生态性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和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等“三位一体”的全面保护理念。三是实践研究。基于对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概念界定,具体设计了基于档案信息内容及其载体耐久性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基于保护人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和生态性的组织实施等技术路线;强调在具体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过程中,需要把微观的社会管理与宏观的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做到预防、治理与修复的全面防护;并详细展示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的各类有效保护技术,包括档案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技术;后从控制论的视角,分析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从明确保护控制的主体、保护控制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控制的目标等三维度设计保护的框架体系。四是实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为例,重点剖析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试点过程中,其中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具体做法。本专著可供档案学、生态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参考,也可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界人士参考。
|
關於作者: |
麻新纯(1968-),广西大新县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梧州学院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档案保护理论与技术、电子文件管理、壮族文化遗产保护等。主持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含合著)7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状况
1.2.3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1.3研究内容
1.3.1研究对象
1.3.2总体框架
1.4研究方法
1.5创新之处
第2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提出
2.1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界定
2.1.1信息生态
2.1.2档案保护
2.1.3信息生态性保护理念与档案信息保护新命题
2.2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范围
2.2.1档案信息本体生态性保护
2.2.2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
2.2.3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
2.3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条件
2.3.1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2.3.2实现多元共治
2.3.3加强预防性保护
2.3.4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2.4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规律
2.4.1可持续发展规律
2.4.2延展性规律
2.4.3协同性规律
2.4.4综合性规律
2.4.5平衡性规律
第3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价值维度
3.1生态性保护的价值态
3.1.1系统性保护价值
3.1.2能动性保护价值
3.1.3可持续性保护价值
3.1.4无公害性保护价值
3.1.5可循环性保护价值
3.2生态性保护的价值律
3.2.1保护的结构优化律
3.2.2保护的素质优化律
3.2.3保护的功能释放律
第4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理论维度
4.1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4.1.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4.1.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4.1.3生态保护思想
4.2生态性管理思想
4.2.1生态管理观脉络
4.2.2行政生态管理思想
4.3信息生态保护理论
4.3.1信息生态学理论
4.3.2信息生态系统保护理论
4.4档案生态性保护理论
4.4.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保护原则
4.4.2档案制成材料生态性保护思想
4.4.3生态性档案库房建筑思想
4.4.4档案自然与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思想
第5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系统维度
5.1生态性保护系统构建原则
5.1.1系统生态性与功能生态性相结合
5.1.2资源生态性与开发生态性相结合
5.1.3行政生态性与市场生态性相结合
5.1.4科技生态性与管理生态性相结合
5.1.5预防生态性与修复生态性相结合
5.2生态性保护系统构成
5.2.1系统总体架构
5.2.2系统组成要素
5.2.3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5.3生态性保护系统功能
5.3.1档案保护功能
5.3.2信息安全功能
5.3.3知识管理功能
5.3.4生态治理功能
5.3.5社会控制功能
5.3.6文化生态保护功能
第6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管理维度
6.1基于耐久性的生态性保护模式
6.1.1预防生态性保护模式
6.1.2治理生态性保护模式
6.1.3修复生态性保护模式
6.2基于保护人的生态性保护模式
6.2.1政府组织生态性保护模式
6.2.2民间组织生态性保护模式
6.2.3企事业单位生态性保护模式
6.2.4公民个人生态性保护模式
6.3生态性保护的组织实施
6.3.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6.3.2公共服务,依法保护
6.3.3建设队伍,创新科技
6.3.4资源共享,协同保护
6.4生态性保护的微观社会管理
6.4.1生态性保护的组织结构
6.4.2生态性保护的组织制度
6.4.3生态性保护的组织文化
6.4.4生态性保护的组织管理
6.5生态性保护的宏观社会治理
6.5.1生态性保护的经济环境
6.5.2生态性保护的人文环境
6.5.3生态性保护的法规环境
6.5.4生态性保护的科技环境
第7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技术维度
7.1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
7.1.1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使用的总体要求
7.1.2载体保护技术生态性分析
7.2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
7.2.1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原则
7.2.2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技术
7.3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技术
7.3.1库内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
7.3.2库外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
第8章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维度
8.1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的“风险点”
8.1.1档案实体安全隐患
8.1.2档案信息内容安全问题
8.1.3档案信息网络安全隐患
8.1.4档案信息管理风险
8.1.5档案信息生态环境风险
8.2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原则
8.2.1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完整性控制原则
8.2.2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准确性控制原则
8.2.3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真实性控制原则
8.3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方法
8.3.1明确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主体
8.3.2明确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内容
8.3.3明确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控制目标
8.4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风险控制评估
8.4.1物理安全风险控制评估
8.4.2管理安全风险控制评估
8.4.3网络安全风险控制评估
8.4.4信息实存状态风险控制评估
8.4.5系统安全风险控制评估
第9章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实证研究
9.1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现状
9.1.1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9.1.2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综合效益
9.2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障碍
9.2.1技术风险难以规避
9.2.2管理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9.2.3组织风险传导压力
9.3广西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策略分析
9.3.1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整体指导思路
9.3.2广西档案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的风险应对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是把生态学、系统论与档案保护知识相结合,在遵循生态保护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协调档案信息保护的主体、保护的对象和保护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自然和社会两种资源,构建一种绿色、平衡、有序的保护系统。终目标是维护档案的载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内容安全,以达到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并保证档案信息内容的长期可读性、可用性与安全性。
本书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与实践,总体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践研究。两者之间前者指导后者,后者实现了从前者的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并在本书后部分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的实证,进一步验证和修正了上述研究思路。
具体而言,本书研究了如下内容:
一是现状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对比,发现目前缺乏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同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进一步改进。我们认为应避免传统档案信息保护存在的片面追求保护结果而损害生态环境、强调局部保护而忽视整体保护的问题。呼吁应当从保护的有机整体观、全面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科技观出发,全面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二是理论研究。我们深入追溯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性管理思想、信息生态保护理论、档案生态性保护理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无公害性保护和可循环性保护等具体保护理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应当坚持档案信息本体生态性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和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三位一体”的全面保护理念。
三是实践研究。我们基于对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概念界定,具体设计了基于档案信息内容及其载体耐久性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基于保护人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和生态性的组织实施等技术路线;强调在具体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过程中,需要把微观的社会管理与宏观的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做到预防、治理与修复的全面防护;并详细展示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的各类有效保护技术,包括档案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技术;后从控制论的视角,分析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从保护控制的主体、保护控制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控制的目标等三个维度设计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立体框架体系,并设计了详细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物理安全风险指标、管理安全风险指标、信息实存状态风险指标和系统安全风险指标等。
四是实证研究。我们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为例,重点剖析其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试点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