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本书对《文子》的儒道属性与作用做了新的解读。
|
內容簡介: |
本文将《文子》归属于黄老思想范围,以概念比较的方法着重论证了《文子》的黄老思想对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修正。“绪论”中提出学界对《文子》与《老子》的思想关系研究大体上呈现为两种情况,即一种认为《文子》在发展《老子》,另一种则认为《文子》在修正《老子》,本文遵从修正说。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黄老思想的功利性与老庄思想的超越性,进而从“道”“无为“理”“气”“心”“法”“礼”等重要概念的分析入手,具体论证了《文子》如何修正儒道思想。“附录”中收入两篇考据文章,提出文子极有可能是孟尝君田文,平王则是齐襄王,《文子》一书的撰作年代应在齐王建元年之后,《吕氏春秋》之前,即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39年的25年时间内,而《文子》一书则应从《老子》之“传”的角度去理解。本书对《文子》一书的研究对于儒学和老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张彦龙,男,甘肃天水人,现为兰州理工大学教师。2003—201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世界史学士学位和专门史硕士学位,2013—2018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庄黄老哲学、传统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古希腊悲剧文学等范围,近来尤其关注于西方哲学的研究。在《兰州大学学报》《鹅湖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主持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团队项目“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老庄思想的比较”。
|
目錄:
|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1
(二)《文子》思想研究综述3
(三)过往《文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基本思路14
章?儒道思想的超越性与黄老思想的功利性 17
节?儒道思想的超越性17
第二节?黄老思想的功利性22
结语 26
第二章?道 27
节?文子修正老子的玄虚之“道” 28
第二节?文子修正老庄的齐物思想 32
第三节?文子修正老子的无为思想 34
第三章?理与时 38
节?文子的“理”对老子“道”的修正 38
第二节?文子的“时”对儒道“常道”的修正 44
第四章?气与心 51
节?文子的“气”对老子“道生万物”的修正 51
第二节?文子的“心”对儒道思想的修正 61
第五章?性静 66
节?性静与性恶 66
第二节?性静与反智 71
第六章?论《文子》中的“一” 77
节?“道”“一”“君” 77
第二节?“执一”和“齐一” 84
第七章?君臣异道 88
节?无为 88
第二节?因循 92
第三节?用众 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