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朱德熙先生(1920-1992)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语法研究、古文字研究和语文教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逝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系统整理他的遗著,总结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经验,对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朱德熙文集(三)》收录了朱先生《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关于“比”字句》、《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定语和状语的区分与体词和谓词的对立》等23篇文章。
|
關於作者: |
朱德熙先生(1920-1992)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语文教学、古文字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朱德熙先生学识广博、视野开阔,注重开拓语法研究的新课题,探索语法分析的新方法;善于把字形分析、文例分析和语法一语义分析结合起来,多角度地研究和考释战国文字。
|
目錄:
|
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
自指和转指
——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关于“比”字句
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
定语和状语的区分与体词和谓词的对立
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
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作
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
在中国语言和方言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句子和主语
——印欧语影响现代书面汉语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个实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关于先秦汉语里名词的动词性问题
很久、很长、很多
关于先秦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区分的一则札记
——为《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作
词义和词类
“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
——为纪念季羡林先生八十寿辰作
汉语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兼论汉语
同位性偏正结构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
《汉语语法丛书》序
《语言地理类型学》序
读王还《门外偶得集》书后
“第二届现代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贺信
|
內容試閱:
|
朱德熙先生(1920-1992)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语法研究、古文字研究和语文教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逝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系统整理他的遗著,总结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经验,对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编辑了这部文集。
文集共收入朱先生的专著四部,论文九十余篇,按内容分五卷。卷为三部语法专著,第二卷和第三卷为语法论文,第四卷为语文教学专著和论文,第五卷为古文字论文。所收文稿由编辑小组成员分工校读,主要是改正印刷上的错误,体例未尽统一。《作文指导》一书的第六章《标点》与收入本文集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内容重复,且由于写作时间较早,已不完全适用于新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收入本文集时删除了这一章;另外还调整了《作文指导》中的个别例句。第四卷中有几篇文章评改的原标题是《文章评改》或《作文评讲》等等,收入本文集时根据所评文章的不同新拟了标题,以便区分。除此之外,对内容未作任何其他改动。有的论著作者本人后来在内容上作过修改或标题有所改动,本文集一般以后一次修改为准。
本文集本来决定请吕叔湘先生作序,吕先生也已欣然表示同意。近来吕先生身体欠安,未能如愿,但仍扶病为文集写出了跋语,在此我们谨表深切的谢意。
这部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商务印书馆和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帮助。朱先生生前挚友汪曾祺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朱先生外孙女张简创作了封面素描画像,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