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姜宸英、朱彝尊、陈奕禧、杨宾、何焯等书家群体的书法思想为考察清初书法思想发展嬗变,为更全面地认识清代书学观念的时代特质提供了多元视角。
|
內容簡介: |
姜宸英、朱彝尊、陈奕禧、杨宾、何焯等书家群体在清初学术及文艺等诸多领域各有建树,在整个清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们的书法思想为考察清初书法思想发展嬗变,为更全面地认识清代书学观念的时代特质提供了多元视角。对他们进行深入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映出帖学观念变迁与碑学理论孕育兼容并行的时代印迹,体现了群体书家在这一进程中的先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张志远,男,安徽宿州人,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美术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从解小青教授。主要从事书法史论研究,聚焦字体演变、敦煌佛经书写等方面。围绕古代书论中出现的相关概念界定等问题,在《中国书法》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
目錄:
|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003
二、研究现状述评006
三、研究方法 010
章 清初文化环境与书坛动态
节 安抚措施与士人态度转变013
第二节 实学思潮与金石学复兴026
第三节 董书盛行与求变诉求030
第二章 交游综览与书法论著
节 交游综览041
第二节 书法论著061
第三章 交游群体书法思想
节 对帖学发展惯性的反思067
第二节 “帖外有法”观念下碑刻价值的再发现104
第三节 “篆隶为本”观念的新表达128
第四章 对阮元“二论”的先导意义
节 对阮元“二论”的理论铺垫145
第二节 群体书论表述的模糊性 152
第三节 理论与实践之不同步 155
结语161
群体书家书作选165
|
內容試閱:
|
随着明末清初政权更迭,社会思想、士人心态以及学术风气、艺术观念都发生了变
化。鉴于书法史发展的惯性,清初书家基本没有摆脱帖学主导,依然在阁帖中求突破,
从内部进行反思与批评。他们欲冲破帖学藩篱,寻求新的师法对象。在金石学的影响下,
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碑石,挖掘碑刻价值,提倡师法汉魏北朝碑刻,主张在帖学之外发
展另外一条路径,并对“书分南北”观念进行了具体、明确的阐释,体现了碑学思想的
孕育。这时期,书法领域之变主要体现在帖之重识与碑之成长。姜宸英、朱彝尊、陈奕
禧、杨宾、何焯等书家群体,正处于古代书法史上这一书法观念鼎革的重要时期,本书
以这五位书家书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其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及意义
展开专题研究。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形成了庞大的文人群体。他们之间有
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共同的文化环境、乡土传统观念与艺术思想上的认同促使其交往频
繁、关系甚密,并在清初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姜宸英(1628—1699)、朱彝尊(1629—1709)、陈奕禧 (1648—1709)、杨宾(1650— 1720)、何焯(1661—1722)五人主要生活时段皆在清前期。姜宸英、朱彝尊生于明末, 杨宾、陈奕禧、何焯主要活动于清初。其中,杨宾遗民情结重,其余四人则尚能在新朝以较为平和的心态生活。尽管五人成长及生活经历不同,但他们在书学认知、金石辨
证、诗文交酬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将五人合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并不是因其有着
固定的组织或地点等各种外因,而是缘于他们在艺文观念上的高度呼应与相互递进中对
书史产生的集中影响。
首先,这一群体成员在文学、经史领域各有专长。姜宸英、朱彝尊、杨宾擅长经史
之学。有着“本朝古文一作手”之誉的姜宸英著作《湛园札记》中的经学部分被阮元录
入《皇清经解》,他也是清代重要诗歌流派—“浙派”的重要成员。朱彝尊是清代“浙
西词派”的创始人,执清初词坛之牛耳,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与
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组成南北两大诗宗。姜宸英、朱彝尊参与了《明史》编纂。
杨宾《柳边纪略》开东北史地研究之先河。何焯擅校勘、考据之学,被张之洞列为清代
校勘学家之首,影响了乾嘉考据学的萌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