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編輯推薦: |
整本书的内容全面而实用,适合艺术类大学生、从事美术馆、画廊、艺术策展与批评工作的相关人士,以及普通公众和爱好者使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别从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现当代艺术性质、艺术批评的方法、艺术批评的视野、艺术市场与艺术批评、艺术策展与传播六个部分来进行论述,其中包括工业革命至1945年前的艺术、艺术与科技、批评方法、艺术金融、艺术策展的原则与方法等多个小节。 本书系统构建了现当代艺术与批评的专业知识,具有应用性、学术性融汇一身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在课程时间内提高对现当代艺术审美能力、鉴赏力和判断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书籍的撰写团队教师具有硕博学位,分别来自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沈阳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6所不同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
關於作者: |
张启彬,男,博士,副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专任教师。参与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著作《荆楚文化史》的艺术部分的编写。主要讲授《艺术史》《当代艺术批评》《美术批评》《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电影艺术赏析》等课程。出版书籍7本,发表论文20篇。参与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近三年,参与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1项并获成果一等奖,主持郑州轻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项。曾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会议做主题发言19次。
|
目錄:
|
章西方现代艺术(1851—1945年)/1
节1851年前后的社会生活与艺术/2
第二节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3
第三节野兽主义/6
第四节立体主义/8
第五节表现主义/10
第六节未来主义/13
第七节至上主义/14
第八节构成主义/15
第九节荷兰风格派/16
第十节巴黎画派/17
第十一节达达主义/18
第十二节超现实主义/20
第二章西方当代艺术(1945年之后)/23
节抽象表现主义/24
第二节后绘画性抽象/27
第三节极少主义/28
第四节英国波普艺术/29
第五节美国波普艺术/31
第六节超级写实主义/34
第七节大地艺术/34
第八节观念艺术/36
第三章中国现当代艺术(1978年之后)/38
节“实事求是”与“伤痕”文艺/39
第二节开放的意识与美术视野的拓展/40
第三节星星美展/43
第四节写实主义、“生活流”与乡土绘画/45
第五节八五美术新潮/48
第六节中国现代艺术大展/50
第七节第六、七届全国美展的转变与“鲁美
现象”/51
第八节新生代艺术活动/55
第九节20世纪90年代艺术概述/56
第四章艺术批评基本原理/58
节艺术批评的性质/59
第二节艺术批评中的观看与认知/59
第三节艺术批评中的描述/60
第四节艺术批评中的理解和阐释/62
第五节艺术批评的判断与标准/64
第六节目前中国艺术批评存在的问题/65
第五章艺术系统中的艺术批评/67
节艺术批评与艺术史/68
第二节艺术批评与艺术家/68
第三节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69
第四节艺术批评与艺术作品/70
第五节艺术批评与艺术传播/71
第六章现当代批评的视野/73
节形式主义批评/74
第二节女性主义批评/76
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77
第四节视觉文化批评/78
第七章美术馆/81
节西方美术馆的发展/82
第二节国内美术馆的发展/86
第三节美术馆的职能与价值/89
第八章画廊/92
节画廊概述/93
第二节画廊的性质与作用/93
第三节商业性画廊的经营定位与种类/95
第九章艺术市场与金融/97
节艺术市场的性质/98
第二节艺术品拍卖/99
第三节国内对艺术金融概念和属性的
探讨/101
第四节国内艺术金融事业发展状况/103
第十章艺术策展/105
节西方策展人制度/106
第二节中国策展的发展/106
第三节策展人应具备的素养/108
第四节艺术展览的类型/109
第五节艺术策展实施的流程与方法/111
第六节策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12
参考文献/113
|
內容試閱:
|
“现当代艺术与批评”是一门新兴的人文艺术类专业性课程,它汇聚艺术史研究、艺术创作与实践、艺术理论、艺术经济与艺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本书系统地论述和讲解了中西方现当代艺术、艺术批评基本原理、艺术市场、艺术策展等内容,帮助读者明晰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它的基本路径。本书的特色还在于系统地构建了现当代艺术与批评的主体框架,以“引路人”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这一领域,以期提高其对现当代艺术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为其从事本领域研究奠定基础。本书按照内容归类,分为三大版块。考虑到先有艺术,才有批评,先出现了现当代艺术,才有随之而来的现当代艺术批评,因此,在结构安排上,前面三章先分别介绍西方现代艺术、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属于版块。随后则是艺术批评基本原理、艺术系统中的艺术批评,以及现当代批评的视野三章,它们都是围绕艺术批评而展开,归为第二版块。在艺术接受等环节,美术馆、画廊等为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公共平台,从艺术经济的角度来看,画廊又是艺术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单列一章。近年来,策展事业十分活跃,成为艺术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美术馆、画廊、艺术市场与金融、艺术策展这四章便构成了第三版块。“现代”和“当代”是两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在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个“后现代”。这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认知和界定,即使在同一学科中,不同视角、不同学者对它的解读和定义也不同,几乎很难用达成共识的一种诠释来界定这组概念的区间范围和内涵外延。因为,“现代”和“当代”既是时间的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既有艺术中的理解,又有哲学上的认知,本书也无力将其确切地定义出来,况且本书探讨的核心内容并非它们之间的区分关系,所以不必纠结于对它们的划分,而将由现代性、当代性所赋予的新的艺术的呈现、表达、批评,以及由新的艺术形态所带来的其他艺术现象与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现代性的意义在于塑造视觉幻象的对抗,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当代视角对以往观念、知识和认知方式的挑战与反思。现代与当代并非割裂的,而是连接相承的,当代可以看作是现代加速发展的一种延续。如果非要明确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基于社会的发展变迁,1851年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类商品云集于此,其中不乏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现代工业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视为进入了“现代”范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纷纷重新整合,西方艺术的中心逐渐从法国巴黎转移到美国纽约,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世界愈发成为“地球村”,人们的生活和艺术进入“当代”范畴。因此,在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划分中,本书采取1945年为时间节点。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在改革开放(1978年)后大举接纳、吸收西方的文化与艺术,由于西方已经按照时间顺序和事物发展的逻辑走过从“现代”到“当代”的过程,但中国是“一下子”认知的,因此,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并没有延续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时间序列,“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同时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打开国门之后,所有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所有见到的艺术在我们看来都是“当代”的。显然,我们所认为的“当代艺术”显得繁而杂,这也就是中国目前现当代艺术既有写实又有抽象,既有再现又有表现的原因。出于篇幅考虑,本书的写作尽量做到文体简明,结构清晰,并且涵盖必要内容,而有些方面追求点到为止。参考文献中的书籍和网站有丰富而精深的内容,对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列举出来,既表达其为本书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的感谢,也希望引荐给大家继续深入阅读。本书的写作团队由高校教师及美术馆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分别是来自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张启彬、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的赵映、武汉东湖学院的李晓娟、沈阳大学的刘志艳、鲁迅美术学院的李林、重庆王琦美术博物馆的刘晓杰。本书的编撰分工安排如下:章,张启彬;第二章,刘志艳、张启彬;第三、四章,张启彬、李林;第五章,李晓娟、张启彬;第六章,刘晓杰;第七章,李晓娟、刘志艳;第八、九章,赵映;第十章,张启彬。本书的完成离不开写作团队成员及其所在单位的努力,在此表达诚挚的谢意,还要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宋娟老师提供大量的图像资料,另外要特别感谢彭中军老师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关照和大力支持。此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优秀的著作和论文是本书得以完成的坚实基础,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能力水平有限,书中若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