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北京纵横交错的胡同编织成古老沧桑的北京城。胡同里的人们生活简朴,每天都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感受着有滋有味的胡同生活。作为北京的古老文化载体,胡同记载了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印记,更是老北京人的精神支柱,有着无处不在的传奇故事及永恒的魅力。随着“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出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胡同如今已成了北京的“金名片”。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时空跨度大的摄影工程,作者的图像为人们认识北京胡同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基础,是一部难得的视觉影像志,以唯美的照片和细腻的文学笔触,勾勒、描绘出一幅伟大的蓝图,呈现出北京胡同本真的画面。
本书的历史意义在于,为时代留记忆,使后人知根本。
1.原创:所有摄影作品与文字均系作者亲自完成,不采用电脑特技加工,保证了影像真实;
2.本土:本书作者近40年扎根北京,系地道的北京土著,系知名的摄影家;拍摄作品呈现出北京本地人心目中真实的胡同原貌,他对胡同的感受就是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合、生发,比外来者更真切、更深入;
3.文化传承:图书作者系当地摄影名家,具有丰富的摄影技巧和经验,且其多年从事编辑及广告业务,具备极高的审
|
內容簡介: |
伴随着北京城的拆迁改建,胡同里厚重悠久的历史和京腔京韵的故事正在逐渐消失。斗转星移、晨钟暮鼓之间,胡同已成为老北京城的名片。
这本书分为7个章节,“如烟的往事”讲述了红色足迹和名人故居里的那些故事;“年轮沧桑.古都辉煌”展示给你胡同里的寺庙、王府、官邸及宅院的清雅风貌,“青砖灰瓦慢生活”里,你可以了解到百姓们原汁原味的生活足迹,“形形色色四合院”,你会见到胡同里的各种装饰组件、砖雕、门墩、彩绘、门的样式;“时光如画的京城碎影”,追忆当年难忘的岁月;“雪的物语”带你看惊艳的胡同雪景;“逝去的风景”,凭吊记忆中的流年往事。
|
關於作者: |
摄影:杨茵
1957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工业大学新闻摄影专业专科毕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7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旅游杂志专业摄影记者、中国旅游出版社画册编辑部主任、北京华天旅游国际广告公司总经理,曾担任主编过《美丽的中国》《永远的紫禁城》《永远的长城》《香格里拉》等大型画册,参与编辑及拍摄的《紫禁城帝后生活》大型画册获得国家图书三等奖,策划编辑了《北京》《颐和园》《天坛》《长城》《明十三陵》《北京胡同》等系列旅游画册几十种。多年从事专业旅游风光摄影,其作品曾在中国风光摄影大赛中获奖。
文字:许晓迪
1991年生于天津。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1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环球人物》杂志资深记者,代表作《徐皓峰,一个“往回看”的人》《刘心武:还没被漏下筛眼,就依然创造吧》《冯骥才,漩涡里的巨树》《冯远征,演员的诞生》《张承志,三十三年行半步》等
|
目錄:
|
如烟的往事 001
红色足迹、名人故居 / 002
会馆、戏楼 / 054
年轮沧桑·古都辉煌 063
胡同里的寺庙 / 066
胡同里的王府、官邸及宅院 / 093
青砖灰瓦慢生活 133
百姓生活、老字号 / 134
胡同里的梨园 / 184
八大胡同 / 192
形形色色四合院 209
四合院 / 210
门的制式 /226
各种装饰组件/228
时光如画的京城碎影 245
家在白塔槐荫下 / 246
中轴线/ 250
胡同里的商业市井 / 266
胡同里的老教堂/286
雪的物语 289
雪的物语 / 290
逝去的风景 333
知了声声 / 334
部分消失的胡同/ 338
老胡同遗痕、门墩 / 350
老店铺 / 354
北京胡同的风 / 3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