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没有哪部作品能够像四大名著这样长久地吸引众多读者,被整个民族一代一代地持续阅读、传诵。四大名著,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共一百回,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一路斩妖除魔,斗智斗勇,化险为夷,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本书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牛魔王等一系列兼具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艺术形象,将神魔世界的善恶情仇和现实社会巧妙结合,歌颂了师徒几人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宣扬正义、惩处邪恶的思想主题。
本书邀请名师做导读,并针对难点字词添加拼音与注释,增强青少年的阅读感受
|
關於作者: |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一生创作丰富,但是作品多散佚。志怪小说集《禹鼎志》已佚,只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明末《淮安府志》、清初《千顷堂书目》皆著录其撰有《西游记》,故后世多以为其为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
目錄:
|
回 /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 录 /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第十三回 /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除魔
第?十九?回 /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 护教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
內容試閱:
|
《西游记》导读
提起《西游记》,你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电视连续剧里“敢问路在何方”的嘹亮歌声,还是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激烈打斗场面?其实,上述精彩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长篇古典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写定的呢?一般认为是明代的吴承恩。明代中期,为满足市民阶层的文艺需求,小说出版繁荣起来,《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嘉靖时期开始广泛地刊刻流传,而《西游记》差不多也在这一时期问世。
在此之前,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了。故事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赶赴印度取经的史实。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俗姓陈)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去取经。他跋山涉水,历经艰险,历时十余年。回国后,由他口述,他的徒弟辩机记录,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继而有玄奘另两名弟子撰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宣扬佛法和歌颂玄奘,这些作品中包含了部分夸张性的描绘和带有神话色彩的异域传闻。就这样,唐僧取经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带上了神话色彩。
玄奘取经路上的奇遇,沿途异国的风光,冒险、坚忍的精神,这些元素都很宜于成为文学的材料,于是逐渐形成了众多脱离史实、驰骋想象的取经故事。后来刊印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篇幅不长,情节简单,描写也粗糙。元末明初,产生了一部更完整的《西游记平话》,残存的《永乐大典》里,还保存了它的片段。明万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共二十卷一百回,是这部小说现存的较早版本。
这部小说自成书到现在,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大体上分几部分?全书共一百回,从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三部分。前七回是部分,可以当作一部“猴王小传”来读。作者从石猴出世写起,讲述他海外学道、大闹天宫的不凡经历。第二部分短,从第八回到第十二回,写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长,由第十三回直到百回,写皈依佛门的孙悟空,跟猪八戒、沙和尚同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及险恶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回真经。师徒四人都成了“正果”,那匹白龙马也升格为八部天龙。《西游记》有一个“历险记”式的故事框架,这种故事框架在古今中外的虚构性文学中为常见。取经故事的主角应该是唐僧,但在经过长期演变终形成的《西游记》中,主人公已从西行取经故事里的唐僧一变而成了孙悟空。当然,以孙悟空为中心,创作者驰骋想象的空间就广阔得多了。
下面咱们就从猴子孙悟空说起。孙猴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他是一个自由的精灵。出世后,他先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后来又访道寻师,跟着须菩提祖师学了一身好本领,会七十二般变化,能纵“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他闯龙宫,寻得一万三千五百斤重的“如意金箍棒”做兵器,所向无敌。他大闹阴司,勾了生死簿,从此长生不老。他大闹天宫,把整个天界的秩序搅得一塌糊涂,搞得玉帝手足无措,只好请来西天如来佛。猴王怎能翻出如来佛的手心?终他被如来反手一扣,压在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五百年后,唐僧把他从五行山下救起。从此他一心一意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成了唐僧的保护神,后修成正果。
但即使说石猴从一个野神历经磨难而后成为“斗战胜佛”是一条自我完成的“正道”,作者也不愿意过分改变石猴的基本性格特征。取经路上的孙悟空仍然以“齐天大圣”自居,照旧桀骜不驯,天不怕、地不怕。天上地下一切秩序和权威,他都不看在眼里。他总是那么精力十足、斗志旺盛。他疾恶如仇,对一切妖魔鬼怪、邪恶势力,不彻底打垮就决不罢手。可以说,孙悟空是中国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神界英雄。尽管自由是受限制的,但作者还是通过孙悟空这个英雄形象,表现了人的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望。
孙悟空是《西游记》全书中有光彩的形象,是猴性、人性、神性的统一体。他是个猴子,满身毫毛,一副雷公脸,“圈盘腿,拐子步”,动作敏捷,性情急躁。他能说会道,机智聪明,好开玩笑,很有人情味。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变化无穷。他身上的猴性给人以趣味,人性让人感到亲切,神性又令人觉着新奇。这样一个光辉的文学形象,谁能不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