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編輯推薦: |
项飙特别推荐,20世纪工人阶级研究、民族志研究奠基之作,深刻解析阶级流动困境
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项飙说:“经典的人类学研究有很多,对我自己影响的可能是保罗·威利斯。”《学做工》是英国社会科学自“二战”以后从政治经济学转向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畅销全球45年,至今仍然是教育研究中被引用多的社会学文本之一。
新增作者中文版前言,以及出版25周年、40周年纪念文章,开启新时代的《学做工》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45周年纪念版”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
內容簡介: |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45周年纪念版”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
關於作者: |
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英国当代具有跨领域影响力的社会人类学家之一,曾任教于基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民族志》杂志创办人兼高级编辑。1977年出版《学做工》,奠定了他在民族志、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突破性”人物的历史地位,其学术研究深刻影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发展。
|
目錄:
|
2022年中文版前言
2013年中文版前言
“茂宁赛德”版前言
前言
致谢
笔录符号说明
序言
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七章 对文化形式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注解
第八章 周一清晨与千禧年
补充访谈
“茂宁赛德”版后记
中心与边缘:保罗·威利斯访谈
25年过往:老书,新时代——写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
永恒的文化生产——写于《学做工》出版40周年
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2022年中文版前言(节选)
向中国读者介绍《学做工》中文版新版(2022年版)令我感到荣幸之至。《学做工》的版中文版(2013年版)获得了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这一点从它如此高的销售量便可见一斑!这次与读者见面的新版则是在版的基础上又增补了两篇我的论述文章,它们分别发表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和40周年。从很多方面来说,我现在想要通过这篇前言向读者和研究者传递的信息与鼓励,与2013年中文版前言的初衷是一致的。我要传达的简单信息就是:尊重、学习并尽你所能地实践批判性民族志和理论化的方法论技艺。这一方法在教育研究中至关重要,当然也与社会现象研究具有广泛的相关性,特别是对中国新兴的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研究。鉴于我所了解的来自2013年中文版的读者反响,以及2014—2017年期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经验,我依然要在这篇新前言中补充强调这一点。我希望这将有助于读者今后阅读和阐释我的书,有助于理解我的实践。
有一天,我在英格兰家中的厨房里听广播,听到一位英超联赛的英国球员辩称,评论员对他的评论忽略了他自己对各种事件的“生活体验”,以及他与主教练和其他队员的关系,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发生了什么?足球运动员突然具有了“自反性”(self-reflexive),并且加入了西方“身份政治”的阵营?我心想,天呐,一个足球运动员一直在上民族志课程!他一直在读我的书!当然,如今在西方社会,求助于经历(experience)、个人经验(personal experience)、生活体验(lived experience)是非常普遍的,并且出现在学术界之外的各种地方。似乎每个人都在做这件事!它是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真人秀、名人电视、纪录片以及各种流媒体服务的重要来源——只是品质各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同样强大的“体验”种子已经成为西方“我也是”(Me Too)、“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运动以惊人速度兴起的根源。当然,这些运动后来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发展史,也有着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支持者;但是,毫无疑问,他们在“经历”“个人经验”“生活体验”等方面有着生动鲜活的共通之处:“我被性侵过”,“我无法呼吸”。如果中国也有的话,这些运动或与之相类似的运动将如何发展?尽管我对此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但是,当我坐下来撰写这篇前言、想到这位足球运动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中国读者举一些在出人意料之处唤起生活体验的例子,也许是解释本书所使用的“文化”概念的另一种方式。
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划时代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社会空白。在当前的“后工业革命”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特别是对男性产业工人的)冲击,其规模与次工业革命对农业劳动者的冲击类似。英国是个经历工业革命的国家,这种巨变伴随着国内从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尽管经历了苦难、大规模的混乱和无数的个人悲剧,但这终成了摆脱“空白”的方式,而这种空白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者所面对的。流离失所的“无地劳动者”搬到了新城市,通过斗争和寻找可能性,建造了新的精神、文化、制度和物质家园,形成了新的城市关系和文化。但是,当你被迫离开城市的时候,你会去哪里?这些以男性为主的新“无业工人”要去哪些城市?如果你刚刚来到这里,卸下散乱的行李,你会去哪里?去那天空之城,还是废弃的死城,那徘徊着被异化的灵魂的衰败的城市中心?这些地方都曾备受欢迎。抑或是掉进它的裂缝中,创造出新的人行道城市?刑罚机构大规模扩张的城市?成为失业者“国家福利库”(state warehouses)的签约“培训中心”城市?正如我们所知,学校教育是为次工业革命中不断扩张的城市而发展起来的;现在,对于后工业革命的“新鬼城”而言,学校教育又意味着什么?
这些意义深远的物质变化影响着工作世界,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社区和对各种截然不同(或正在消失)的工作的“劳动力供给”也发生了深刻的社会重组。各个阶层的女性都达到了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参与率,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男性体力劳动需求的下降。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驱动下,持续不断的移民浪潮流入大都市的中心,不断改变并终使大都市的种族/民族构成发生变化,扩大劳动力供给,即使“正式工作”已所剩无几。英国现在也有相当多的第三代移民,主要是亚裔英国人和非裔加勒比英国人,即使现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劳动力市场,除非能完全胜任,否则这些年轻人也不再愿意接受祖辈曾经默默忍受的条件,他们每天都在质疑那些关于自身“局外人”和所谓同质性种族身份的无知预设与侮辱性刻板印象。他们怀着新的民族自信,以新的方式,利用全球流散网络电子化释放出来的资源,以商品传播的后殖民混合和融合形式,来适应和探索他们的现状,尤其是以新颖的、创造性的方式占领并生存于思想和制度的新城市。
在某些方面,全球人口大范围流动的规模和直接影响往往被夸大了。超过97%的人在他们出生的国家生活和工作。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他们是静止不动的,象征的边界也会越过他们。这不仅为白人工人阶级,也为像《学做工》中的“家伙们”重新绘制了文化地图。他们不得不常常不情愿地或满怀怨恨地承认自己是一个近来“引人注目”的族群,因为他们失去了殖民主义、次工业革命、继承(白人)无产阶级产业工人体面的工资所赋予的优势,他们也不再自动地认为获得这些优势是理所当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非白人种族信心的恢复,带来了一系列明显的比较性关联问题:他性和差异、相似和团结的文化问题,因为身份不再依赖于他们无意识地认为的类别、历史和经济优势。现在,他们被揭示出同样受制于更大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总是困住那些他们近看不起的人。这里有可能出现新形式的白人反种族主义,有可能出现种族团结,有可能出现不同形式的白人的种族文化借用,也有可能出现怨恨的深渊,从而助长更有意识的、更恶毒的种族主义,取代旧的、无意识的、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优越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