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了每个人、每个城市、每个国家,同时吹响了加速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治理体系和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标志着作为应对突发事件重要理念的韧性城市,在我国由学术层面的讨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研究,在国际上有比较长的历史和较为丰富的积累,但在防灾减灾领域引起全球高度关注是从2005年在日本兵库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减灾会议之后,因为韧性成为这次会议的热点。我国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国内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同步报道,相关学者也对会议通过的《兵库宣言》进行了跟踪解读。尽管当时对“Resilience”没有统一的中文翻译,但宣言的主要内容在我国还是得到了较好的宣传。如果从2005年算起,我国对韧性城市的研究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历史还较短,已有的中文文献大部分还是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借鉴,对中国本土的韧性城市研究积累还比较薄弱。随着韧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韧性城市是什么?城市韧性如何评估?我国的城市韧性有什么特点?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我国韧性城市如何规划建设,这些问题经常会被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咨询,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满足行业需求,我们决定把近年(主要是2008年笔者回国以后)的韧性城市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并编辑出版,期待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助力我国韧性城市的规划建设。
我们对韧性城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笔者2001年入职日本独立行政法人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之时,今年适逢笔者从事灾害风险研究二十年,是值得纪念总结的一年。当时笔者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日本国家重大项目“災害(主に水害)に強い社会システム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关于城市抗灾社会系统的实证研究”)。尽管课题名称没有用当下日本全面推进的“强韧化”这个词,但研究内容是针对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的韧性城市。该项目的英文版成果于2006年正式出版,题目是A better integrated governance of disaster risks:Toward resilient society to emerging disaster risks in mega瞔ities(Eds,S盜keda,T盕ukuzono,and T盨ato盩ERRAPUB and NIED盜SBN9784887041400保,其中就含有“韧性”这个关键词。这个项目成果,为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会议强调韧性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积极作用奠定了科学依据。笔者在这个项目中的全程深度参与,既开启了笔者对自然灾害风险治理研究的新领域,又加深了笔者对世界防灾减灾先进国家——日本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水平的新认识,让笔者切身感受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差距,并促使笔者在介绍推广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努力做好灾害风险治理研究工作,期待能为我国城市防灾减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8年1月,笔者回到南京大学工作。当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灾情震惊世界。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又作为灾害风险治理研究者,面对灾害我们必须行动。同年10月,我们奔赴汶川灾区进行了一周的实地调查;11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组织召开“汶川大地震专题研讨会”,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热烈的讨论。之后,我们参加了2010年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与日本关西大学合作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灾区进行了调研;承担了厦门、福州、银川、汕头等城市总体规划的灾害韧性专题研究,常熟、张家港、靖江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广州、深圳、金湖等地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南京建设韧性城市研究,南京市“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研究,江苏省“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苏州市高新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等等。尤其是2015年我们承担的合肥城市市政设施韧性提升规划研究,被认为是韧性城市理论在我国规划领域的首次探索性应用,标志着我国韧性城市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众多的规划实践项目为我们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检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会,在此对相关人员和机构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