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本次修订在保留上一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按照2018年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更新相关内容;对于各章节涉及的有关术语进行更新,并且融入一些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本版教材将进行立体化建设,配备相关的数字化资源。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五大类绿地特征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系统介绍,明确了五大类绿地的不同功能和地位,又详述了各类绿地是有机整体的这一基本思想,为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项目在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上指明了方向。同时,本书又通过对知识点的拓展介绍,对有关城市绿地规划的过去、现在、将来等问题的阐述,使知识点更具系统性。在具体章节的安排上,课堂讲授内容置前,课外阅读内容置后,以突出主题。本书可作为各类建筑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景观设计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观赏园艺专业教材用书,也可供各类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徐文辉,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近年来主持了美丽乡村、城市绿地、风景区等规划设计工作30多项,其中8项通过省厅级评审,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乡村整治绿道建设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安吉县山川乡新农村社区规划以及绿色农居设计和营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等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参与完成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5项,获得梁希科学奖3项,并获得浙江省第五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规划设计奖,浙江省第十二届“科技兴林奖”三等奖。
|
目錄:
|
0绪论
0.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对象
0.2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1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分类
1.1城市的产生与概念
1.2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1.3城市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1.4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1.5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1.6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1.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层次
1.8生命共同体理念内涵的发展
1.9公园城市的概念、内涵与实践
1.10相关术语与概念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2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
2.1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防护功能
2.2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
2.3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形象功能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3.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
3.2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统筹
3.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3.4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3.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措施
3.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4专业规划
4.1专业规划的一般性规定
4.2树种规划
4.3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4.4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4.5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4.6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4.7生态修复规划
4.8立体绿化规划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5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5.1公园绿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5.2各类公园规划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6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6.1防护绿地规划基本理论与一般性规定
6.2各类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7广场用地规划设计
7.1广场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性规定
7.2各类广场用地规划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8.1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
8.2居住区绿地概况
8.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理
8.4居住区绿地布局原则
8.5社区居住生活圈绿地规划设计
8.6宅旁绿地规划设计
8.7配套公建附属绿地规划设计
8.8居住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8.9居住区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规划设计
8.10居住区绿地的种植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9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9.1城市道路的基本知识
9.2城市道路绿化的概况
9.3城市道路绿带设计
9.4城市道路绿化节点规划设计
9.5对外交通绿地规划设计
9.6立体交通绿化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10工业绿地规划设计
10.1工业绿地的意义和特点
10.2工业绿地规划设计
10.3工业绿地的植物选择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11主要公共服务用地绿地规划设计
11.1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11.2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11.3医院绿地规划设计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12区域绿地规划
12.1概述
12.2区域绿地的主要功能
12.3主要区域绿地规划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13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管理
13.1城市绿化法规
13.2城市绿线管理
13.3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历程
【本章要点】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四版前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景观生态学、环境学、林学等学科的自然科学技术和城乡规划、建筑学、文学、艺术高度融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引起了人口、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乡生态环境弱化,城市游憩空间贫乏等问题。城市绿地系统在城乡生态空间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保证;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地系统是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基础设施,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服务城市绿色生活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福祉,是实现书记提出的“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的发展目标的途径。本教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规,遵循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要求,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多年教学和城乡空间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探索、归纳、总结,逐步整理、编写而成。本教材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五大类绿地不同的特征,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系统介绍,既明确了五大类绿地在城市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又详述了各类绿地在城市中是有机整体的基本思想,为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项目在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上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涉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城市规划内容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另外,本教材通过对理论知识点拓展的介绍,明确理论知识点有关“过去、现在、将来”等问题,使知识点更具系统性。通过对近几年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项目的介绍,加强读者的感性认识,更通俗易懂。在具体章节安排上,突出理论部分、案例实践、理论归纳,并进行有机安排。在全书内容结构上,重点内容、基本理论安排于前面;课堂讲授内容置前,课外阅读内容置后,条理性、系统性突出。本次修订在保留原有内容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即从以城区为主体向城乡一体转变发展,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结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对有关章节内容进行较大幅度修改。在章节调整中,结合最新绿地分类规划,删除了生产绿地规划章节,增加了广场用地规划与专业规划等章节,对绿地分类与绿地指标等内容在章节位置上进行了调整;在内容上,增加了公园城市、国家公园、居住区服务圈、国土空间规划等有关内容与概念,并对涉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了更新,精简了绿地系统与城市关系,按照《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的编制办法进行排序和内容更新,使条理更加清楚,逻辑性更强,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并对有关图片和案例进行必要更新,使教材的内容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本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在围绕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范等内容展开的同时,突出了科学规划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介绍。并且,为了体现本教材有关理论的前沿性、拓展性,在章节后面都增加了知识点拓展,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以开阔读者视野。同时本书结合新时代读者学习特点,结合信息技术,采用了新形态教材的表达方式,在纸质教材基础上配备相关案例资源,同样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更加立体、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也便于知识扩展、延伸阅读。本教材适用范围广,不仅适宜建筑类、农林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园艺专业等相关专业教学参考,还可供设计院、设计公司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本教材由浙江农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州大学等院校的人员共同编写。其中浙江农林大学为主编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副主编单位。具体章节编写人员为:第0章由浙江农林大学徐文辉编写;第1章由重庆大学徐煜辉、孙国春,浙江农林大学徐文辉编写;第2章由浙江农林大学徐文辉编写;第3章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存友编写;第4章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存友,浙江农林大学陶一舟、唐慧超、楼一蕾编写;第5章由浙江农林大学唐慧超编写;第6章由浙江农林大学楼一蕾、徐文辉编写;第7、8、9章由上海交通大学王云、汤晓敏编写;第10章由福州大学洪婷婷、浙江农林大学徐文辉编写;第11章由浙江农林大学徐文辉、陈楚文编写;第12、13章由浙江农林大学陶一舟编写。在第四版编写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徐琳琳、陈启航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在此一并给予真挚感谢。本教材经北京林业大学唐学山教授审阅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文献和一些优秀教材,并引用了有关单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借此机会向有关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单位,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0绪论
0.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对象
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是城市中以植被为主要形态,并对生态、游憩、景观、防护具有积极作用的各类绿地的统称。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是由城区各类绿地组成,并与区域绿地相联系,具有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发挥绿地生态、游憩、景观、防护等多重功能的绿地网络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定义为“城市中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自净功能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成分”。《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17)将其定义为“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级别和规模的绿地组合而成并能行使各项功能的有机整体”。城市绿地系统实际上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
人类自古依山傍水而居,自然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少,城市园林绿地成了体现城市自然特色的重要部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有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游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以及促进教育和社会交往等功能。特别在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中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自然成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是实现城市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为了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2年制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和成果要求。因此,就目前的规划体系而言,绿地系统规划是解决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贴切的技术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学科而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总课题就是如何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系统的综合效能,从而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国内外的绿地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地效益、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开放空间等方面。
欧美发达国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环境建设,在城市公园系统以及绿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越趋完善,绿地和自然很好地融入城市中,并且许多城市的绿化指标均较高。根据4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公园绿地面积在每人10 m2以上的占70%,的达80.3 m2(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的城市被毁,这些国家在重新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城市绿地指标的提高,如莫斯科、华沙等,莫斯科人均城市绿地44 m2,华沙人均城市绿地达到77.7 m2。在欧美一些国家新的规划中,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较高,如英国为人均42 m2,法国为人均23 m2,美国新城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5~1/3,每人平均为28~36 m2。有“世界生态之都”称号的巴西库里蒂巴市,人均城市绿地为581 m2,是世界上绿化好的城市之一,它与温哥华、巴黎、罗马、悉尼被联合国命名为首批“世界适宜人居的城市”。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城市绿化“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方针后,城市绿化建设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载:截至2019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34%、41.1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1 m2。我国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方面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结构也日趋合理。然而,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差距来看,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大城市区域”的扩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等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对不同类型城市应有的生态绿地总量合理规模、量化依据、配置形式,以及绿地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规划如何实现有机耦合方面,在实现城市绿地的生态性、生物多样性、郊野休闲性、人居环境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方面,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尚为少见。此外,在追踪和吸收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并拓展多学科、多专业的融贯研究方面,也有待加强。
21世纪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际上是构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再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指明了实践和前进的方向。我国“十三五”期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的目标:城市园林绿化以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传承历史文化,优化城市景观水平为核心,基于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依法依规,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结构性绿地建设,提升园林绿地综合功能;研究推进城市绿地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低碳生态城的构建模式;建立和完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创新行业管控机制,加强对城市园林建设的管控和引导。主要任务:健全园林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全面提升园林绿地质量,统筹协调园林绿地与城市综合管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引种驯化,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地管控水平,园林绿化行业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