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研究视听媒体虚拟现实(VR)作品内容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艺术规律,主要的研究对象是 VR电影、VR纪录片、VR新闻、VR直播、VR图片等,即视听媒体中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际拍摄相结合的作品类型,VR游戏、VR医疗等应用研究不在本书研究范围之内。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概述、虚拟现实发展述评、虚拟现实与360度全景影像、虚拟现实与视听媒体内容创作的关系、VR图片、VR 新闻与 VR 纪录片、VR 直播、VR 电影、当下虚拟现实技术瓶颈与未来发展。
|
關於作者: |
郭艳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摄影教研室主任、照明教研室主任。主讲“摄影构图”“新闻摄影”“摄影批评”“视觉传播前沿”等课程。其中,“摄影构图”课程先后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电视摄影构图”课程获得网络精品课程。主讲的慕课“摄影艺术创作”在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平台开课多轮。2020年,“摄影艺术创作”慕课被教育部评为首批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主要学术著作有《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摄影构图》、《3D电视节目创作研究》、《新闻摄影》、《数字电视摄影技术与艺术》等。《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摄影构图》第二版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持文化部艺术学科研项目《视听媒体虚拟现实(VR)作品内容创作》研究。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人大复印刊——新闻与传播》《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传媒》《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目 录章 虚拟现实技术界说1节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1一、虚拟现实2二、增强现实5三、混合现实8第二节 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特征9一、沉浸性(Immersion)9二、互动性(Interaction)13三、构想性(Imagination)15第二章 视听媒体虚拟现实作品美学特性辨析17节 “虚拟性”与“真实感”17一、技术层面:趋近现实17二、声音“保真”与“拟真”20三、内容层面:超越现实20四、对“真实感”“体验感”的适度把握22第二节 “旁观”与“体验”24一、视点的转换25二、参与感与用户体验28三、作品主题的指向性与多义性29第三节 “故事”与“游戏”31一、“故事”是传统视听媒体作品的核心32二、“故事”+“游戏”是VR视听作品的基本内容建构模式33第三章 虚拟现实的三次浪潮及发展述评36节 次浪潮——从科幻到现实36一、科幻小说和预言著作中的概念36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的工程图38第二节 第二次浪潮——科学应用和商业探索41一、虚拟现实技术(VR)的商业化尝试41二、增强现实技术(AR)的诞生44第三节 第三次浪潮——登陆大众生活45一、汇聚多学科知识的VR新技术45二、视听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53三、5G技术助力VR成为主流媒体平台60第四节 摹写现实、超越现实62一、虚拟对现实的复原62二、虚拟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64第四章 虚拟现实与360度全景影像72节 360度全景影像与传统影像72一、 视角拓展与360度全景影像72二、 360度全景影像与2D、3D影像的异同73三、 360度全景摄影影像与VR影像75四、拍摄360度全景影像的主要摄影器材76第二节 360度全景图片的拍摄与制作81一、自动缝合全景摄影机拍摄82二、多机组合全景摄影机拍摄83三、数码单反相机逐张接片式拍摄84第三节 360度全景视频的拍摄与制作87一、纪实类360度全景视频87二、艺术类360度全景视频89第五章 VR 新闻93节 VR新闻的特性94一、“现场感”——“在场感”94二、VR新闻适合表现重大主题和特殊题材95三、VR新闻适合报道场景信息丰富的事件性新闻96四、VR新闻适合报道传统新闻难以共情的事件98第二节 VR新闻的分类99一、360度全景摄影新闻99二、CGI VR新闻109三、360度全景实拍与CGI相结合的VR新闻113第三节 VR与新闻的相融与悖反115一、VR新闻——融合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115二、VR新闻——受限的互动117三、新闻专业主义与VR新闻118第六章 VR 现场直播121节 VR现场直播的优势与不足121一、让受众同步置身于现场121二、个性化、差别化体验123三、VR现场直播的局限与不足123第二节 VR现场直播的主要类型125一、VR新闻直播126二、VR体育直播129三、VR文艺娱乐直播136第三节 VR现场直播的实践操作140一、VR现场直播的基本技术框架141二、机位设置141三、场景性质:“可进入”与“仅旁观”143四、场景大小对VR现场直播的影响144五、解说、同期声引导用户注意力144六、虚拟影像与实拍影像结合145第七章 VR 纪录片147节 VR纪录片创作概况147一、国内VR纪录片“360全景”式创作模式147二、国外VR 纪录片的CGI制作传统154第二节 VR纪录片概念辨析159一、从全景到CGI:VR纪录片的类型探索159二、CG动画纪录片的合法性161三、CGI成为纪录片新的“真实性要素”164第三节 VR纪录片创作模式初探166一、格里尔逊式和直接电影式VR纪录片166二、“纪实声音+抽象视觉”VR纪录片168三、“CGI自传体”VR纪录片170四、民族志VR纪录片174第四节 叙事“枷锁”或新的可能性177一、叙事时间线性化177二、叙事空间舞台化178三、技术约束下的客观真实179四、边界融合和移情引擎181第八章 虚拟现实电影创作理念与方法185节 VR电影的分类和技术实现路径185一、真人VR电影188二、VR实时渲染动画电影190三、VR游戏电影195四、VR角色扮演电影199第二节 虚构故事与虚拟现实202一、从有“框”艺术到无“框”艺术202二、VR电影的视点控制205三、用“时刻”构建“场景”209四、VR 电影中的时空处理214五、VR故事的非线性呈现和空间情节密度216第三节 银幕电影的传承和VR电影的革新218一、VR剧作扩大了编剧的“权力”218二、导演、表演更靠近戏剧220三、VR电影摄影造型功能改变221第九章 VR影音作品中的音频技术与听觉空间营造225节 基于虚拟现实的空间音频技术基础225一、影视作品的听觉空间问题225二、VR影音作品中空间音频定位的基本原理226三、VR影音作品中空间音频的实现方式230四、VR影音作品中的声音制作流232第二节 VR影音作品听觉空间的艺术营造234一、语言营造听觉空间:引导性叙事235二、音景营造听觉空间:真实环境的再现236三、VR影音作品中的听觉主观性238第三节 技术瓶颈及新的可能240一、舒适度、安全性问题240二、AR音频241三、VR游戏的启示242第十章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瓶颈与未来发展可能245节 当下影响虚拟现实发展的主要因素245一、头显设备245二、互动装置251三、内容生产255四、5G通信与VR259第二节 虚拟现实新技术及其可能性263一、容积捕捉264二、光场摄影267三、超高清影像技术270四、眼动追踪273五、脑机接口274参考文献2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