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集聚式发展模式是文化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本书利用2005-2015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计算出文化产业的空间Gini系数、区位熵LQ、赫芬达尔指数HHI及其倒数,对31个省市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在传统区位优势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新竞争理论的框架下,采用OLS和GLS对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基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及其动态外部性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文化产业集聚的MAR外部性、Jacobs和Porter外部性对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此厘清文化产业集聚影响产业增长的机制和途径。
|
關於作者: |
徐静,女,1978年生,湖北黄陂人。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先后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行政管理》、《Business Inform》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主持2009年、2012年和2014年教育部基本科研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2010年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
|
目錄:
|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节 衡量文化产业集聚度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文化产业集聚成因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文化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区域性与产业性差异
节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动态变化与静态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节 文化产业集聚的理论解释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
第三节 回归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节 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态外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研究
节 三种动态外部性及其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典型事实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第四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