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編輯推薦:
★全球化视野、社会大变局下,一本通俗的、简明的、分析性的乌克兰史
几个世纪以来,乌克兰地区一直处于变局之中,正如作者描述——“这块历史上饱受艰辛与磨难的土地”。在全球化时代,关注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的源流、现实和未来也成为普通读者的兴趣所在。
本书详细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全貌,着重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的历史,包含关键历史节点,如中世纪基辅罗斯的诞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苏联时代乌克兰首年经济正值增长等。本书是读者了解乌克兰历史、了解乌克兰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了解欧洲局势的重要窗口。
★概述乌克兰地理面貌与风土人情
本书在序言部分介绍了乌克兰的地理气候、人口、语言、宗教、区域主义、政府、经济与对外关系,让读者在走进乌克兰历史前,先概览该地区的自然与社会面貌。
★乌克兰领域研究专家倾力撰写
作者是奥克兰大学政治学教授,他对乌克兰政治如何演变以及乌克兰地区的发展史进行了有趣、翔实的考察,给读者以准确、权威的历史资料。
★“历史大事年表”让乌克兰地区的千年历史清晰可见
本书收录“历史大事年表”,从9世纪60年代基辅罗斯的诞生,到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政权,
內容簡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全貌与风土人情,着重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的历史。
早在冷战动摇世界之前,乌克兰地区的民族身份认同就在困扰着这个前苏联国家。乌克兰地处东欧与西亚之间,吸引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群在在这理定居,终形成了强大的中世纪早期社会——基辅罗斯。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处于黄金时代的基辅罗斯是如何走向崩溃的,也能聚焦苏联时代与后苏联时代乌克兰在建立稳定政权中做出的努力。作者保罗·库比塞克曾在乌克兰执教,本书是他在利沃夫国立大学做讲师时的研究成果,对乌克兰历史做了全面的考察。
關於作者:
保罗·库比塞克(Paul Kubicek),美国奥克兰大学政治学教授,毕业于密歇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后苏联时期政治。他在乌克兰和土耳其执教期间产生了对欧洲与中东地区政治的浓厚兴趣。曾发表多篇关于欧洲政治的研究论文,出版专著有《欧洲政治》(European Politics)、《乌克兰史》(History of Ukraine)等。
目錄 :
目录
前言
历史大事年表
章 序言
一、地理与气候
二、人口
三、语言
四、宗教
五、区域主义
六、政府
七、经济
八、对外关系
第二章 基辅罗斯:乌克兰文化的奠基
一、前斯拉夫时代的乌克兰
二、早的东斯拉夫人
三、基辅罗斯的建立
四、罗斯的黄金时代
五、基辅罗斯的终结
六、谁能够继承罗斯的遗产?
第三章 波兰—立陶宛时期与哥萨克的崛起
一、立陶宛人对乌克兰的扩张
二、波兰对乌克兰的扩张
三、波兰—立陶宛共和国治下的乌克兰
四、布列斯特联合与宗教政治
五、哥萨克的崛起
六、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大起义
七、赫梅利尼茨基的遗产
第四章 俄罗斯帝国治下的乌克兰
一、哥萨克盖特曼政权
二、马泽帕起义与哥萨克自治的终结
三、俄罗斯的领土扩张
四、“小俄罗斯”的俄罗斯化
五、乌克兰文化的复兴
六、改革与社会经济变革
七、乌克兰的政治变迁
第五章 哈布斯堡帝国治下的西乌克兰
一、哈布斯堡帝国对乌克兰土地的统治
二、哈布斯堡帝国内的民族认同
三、帝国的改革与社会经济变迁
四、民族的觉醒:从鲁塞尼亚人到乌克兰人
五、区域差异:特兰斯卡帕提亚与布科维纳
六、马克兰人与次世界大战
第六章 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一、1917年革命
二、德国的占领与盖特曼政权
三、西乌克兰的发展
四、执政内阁与内战
五、苏联的成立
六、异乡人:波兰治下的西乌克兰
第七章 苏联治下的乌克兰
一、20生纪20年代的乌克兰化
二、斯大林时期的乌克兰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乌克兰
四、战后的乌克兰:重建与报复
五、反对派运动的活跃
第八章 乌克兰走向独立
一、戈尔巴乔夫与苏联境内民族主义的崛起
二、切尔诺贝利事故
三、乌克兰人为变革而动员
四、独立运动的发展
五、苏联的解体与乌克兰宣布独立
六、乌克兰独立全民公决
第九章 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991—2004)
一、维护乌克兰国家
二、乌克兰国家民主化?
三、经济崩溃
四、后苏联时代乌克兰的区域分化
五、东西之间的乌克兰外交政策
六、“库奇马门”和政治危机
第十章 “橙色革命”及其之后
一、推翻“权力党”运动
二、选举舞弊、大众动员和橙色阵营的胜利
三、治理的难题与橙色阵营的分裂
四、亚努科维奇归来
五、2007年议会选举——橙色阵营的第二次机遇?
乌克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参考文献
索引
內容試閱 :
乌克兰,乌克兰语中为“Ukraina”,意为“在边缘”或“边疆”。在其大部分历史中,乌克兰处于一种中间地带的位置:东西分隔开俄罗斯与波兰(后来为奥地利—匈牙利),占据广阔的欧亚大草原的西端,成为欧洲与亚洲、西方与东方的中心。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乌克兰是苏联的一部分;但当苏联于1991年分解为15个国家的时候,乌克兰获得了独立。在人口上,乌克兰为后苏联时代国家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而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乌克兰的国土面积排行第二位(同样仅次于俄罗斯)。尽管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乌克兰却拥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而在今天其历史的重要性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乌克兰东西区域的分裂;对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经验缺乏使其有争议的后苏联时代转型更为困难;现代国家形态的欠缺使乌克兰民族认同复杂化;也许为重要的是其与邻国,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在沙俄和苏联时代都曾统治乌克兰。因此,把握乌克兰历史的各个方面,厘清其历史线索成为新乌克兰国家的重大挑战。
本书详细介绍了乌克兰的历史全貌,着重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的历史。本书收集多种第二手资料,包括一些普通读物和一些专题学术著作。本书的一部分,尤其是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主要参考作者本人于1992—1993年在利沃夫国立大学公民教育项目做讲师时的研究成果。在这段时间内,乌克兰的生活状况无疑是艰难的,但我仍然对乌克兰历史与文化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从我的学生和同事那里收获良多,并几次重返乌克兰,参加过许多项目的研究。人们很容易对20世纪90年代乌克兰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而2004年的“橙色革命”给乌克兰政治社会的观察家们,尤其是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急盼的一瞬希望之光。正如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所表达的那样,我真诚地祝愿这块历史上饱受艰辛与磨难的土地能够拥抱更为光明的未来。
在翻译乌克兰和其他语种的文献时,我充分意识到乌克兰语和俄语中地名(如Kyiv或Kiev,Odesa或Odessa)以及人名(如MykolaHohol或NikolaiGogol)的区别。我使用了改进版的国会图书馆系统,省略了单词中的指示符(因此Lviv取代了Lviv),省略了单词结尾的i和j,并用i代替了乌克兰语中的。因此,我选择使用Hrushevsky而非Hrushevskyi或Hrushevskyj。如果人名和地名已有固定的英语译文(如基辅Kiev,敖德萨Odessa,克里米亚Crimea,第聂伯Dnieper,果戈里Gogol),我将用它们来代替乌克兰语。而另一些(如利沃夫Lviv,哈尔科夫Kharkiv,扎波罗热Zaporizhzhe),我将使用现代乌克兰语词条。后需要留意的是,乌克兰Ukraine和乌克兰人Ukrainians直到19世纪才开始广泛使用,在此之前乌克兰人被称作罗斯人、鲁塞尼亚人、卢森尼亚人和“小俄罗斯人”,而且并不存在所谓“乌克兰”的土地。我在文中会频繁使用“乌克兰人的土地”(Ukrainianlands),并且使用“罗斯人”和“鲁塞尼亚人”指代这片土地上的早期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