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切入点是推导回应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需求的社会公平理论。据此进一步分析抽样调查数据,阐明导致收入高度不均等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原因,并将研究聚焦于受到制度性歧视的农民和农村迁移工人(农民工)的生计和实际享有的基本权利,以探究消除社会排斥和增强社会公平的可行政策。本书可在思想探索、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方面为广大学者提供重要参考,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改进发展目标的设定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还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材料。
|
關於作者: |
朱玲,女,1951年12月生,安徽寿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农经学会(IAAE)执委和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曾参加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少贫穷研究小组;目前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成员和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荣获1993年(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6年(第七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
目錄:
|
目 录
导 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研究路径
三、主要发现
四、政策性结论
篇 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章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再认识
一、引论
二、平等的基本公民权利与效率
三、机会均等与效率
四、分配公平与效率
五、“基本福利权利”与效率
六、结束语
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一、如何看待市场中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现象
二、市场社会要消除的是什么类型的不平等
三、再分配的社会偏好与社会选择
四、结束语
第三章 “发展”的度量
一、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及其量化表达
二、制度化偏好与指标选择
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与评估
四、结论
第二篇 收入差距分析
第四章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与金融危机应对
一、收入不均等的趋势
二、收入差距解析
三、对分析结果的讨论及政策性结论
附录
第五章 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
一、引言
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简要回顾
三、数据、方法与变量描述
四、农村居民幸福人群比例高于城镇:logit模型
五、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镇:排序logit分析
六、总结
第六章 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
一、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二、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政策建议
附录
第三篇 城乡居民的就业与收入
第七章 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及其失业、收入效应
一、数据与描述
二、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影响因素
三、初次就业搜寻时间与失业效应
四、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收入效应
第八章 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差异变动的原因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与相关文献
三、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指数分解
四、数据介绍、描述性统计量以及工资收入结构
五、工资收入方程的估计结果
六、对分解结果的讨论
七、主要结论
附录
第九章 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
一、引言
二、数据与方法
三、估计结果与讨论
四、结束语
第十章 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
一、引言
二、样本的初步描述
三、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
差异分析
四、结论
第十一章 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分析
一、导论
二、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体制变迁
三、文献综述
四、数据的介绍和处理
五、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构成变化情况
六、年和年中国农村收入差距情况及
影响因素
七、总结
第十二章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一、引言
二、数据与描述
三、贫困状态与住户特征
四、计量分析
五、总结
第四篇 脆弱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第十三章 决定社会融合的经济因素——阿坝农牧区调查报告
一、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的群体
二、社会经济不平等与基础教育不平等
三、经验和信息带来机遇
四、政策讨论与总结
第十四章 乡城流动工人性别职业隔离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二、背景与已有研究
三、方法的讨论与模型设定
四、数据描述与变量定义
五、估计结果及解释
六、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五章 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
一、新中国有关工人劳动时间的立法和实践
二、迁移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和健康状况
三、迁移工人选择超时劳动的原因
四、超时劳动现象背后的政府和企业因素
五、政策性结论
第五篇 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
第十六章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一、导言
二、社保体系的板块分割及与之相关的不公平
三、改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四、强化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五、政策性结论
第十七章 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引言
二、已有的研究综述
三、思路及数据说明
四、计算的主要结果与发现
五、总结
第十八章 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一、引言
二、新农村建设收入再分配政策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
四、方法
五、结果及解释
六、结论
第十九章 农村迁移工人的养老保障
一、导言
二、迁移劳动者养老保险项目与城市化政策
三、企业的工资附加成本与就业创造
四、缴费安排对迁移工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五、非正规就业者的养老保障问题
六、结论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知识产权出版社自1980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传播优秀文化、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们大力支持经济类图书尤其是经济学名家大家的著作出版,先后编辑出版了《孙冶方文集》《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刘国光经济论著全集》和《苏星经济论著全集》等一批经济学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此激励和鼓舞,我们和孙冶方基金会携手于2018年1月出版《孙冶方文集》之后,又精选再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的著作奖和论文奖都有若干个,评选的对象是1979年以来的所有公开发表的经济学论著。其获奖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沿的成果,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各领域的水平。这次再版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是我们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4年首届评选到2017年第十七届共评选出的获奖著作中精选的20多部作品。这次再版,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和纪念中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孙冶方同志;另一方面有助于系统回顾和梳理我国经济理论创新发展历程,对经济学同人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学思想史,在继承基础上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更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辑整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选”时,有几点说明如下。
,由于这20多部作品版时是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所以开本、版式、封面和体例不太一致,这次再版都进行了统一。
第二,再版的这20多部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这次再版时作者进行了修订和校订,因此与版内容不完全一致。
第三,大部分作品由于版时出现很多类似“近几年”“目前”等时间词,再版时已不适用了。但为了保持原貌,我们没有进行修改。
在这20多部作品编辑出版过程中,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的领导和同事对本套图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86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老师亲自为本套图书作了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序言;这20多部作品的作者也在百忙之中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帮助。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鼎力相助,才使本套图书的出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