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編輯推薦: |
提取《资治通鉴》中有关“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的精华案例,按照不同的智慧类别和思维模块进行分类组合,以便读者在学习历史故事的同时,能够以的效率、便捷的方法、愉悦的体验,从这部古今无二的经世致用之书中系统地领悟和掌握领导艺术与管理之道,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素养、管理境界和思维格局。
|
內容簡介: |
《<资治通鉴>与管理智慧》是李志远先生的读史札记,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资治通鉴》为依托,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职场管理经验,将《资治通鉴》中与经验管理有关的故事按照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分类整合,使之变成了一部涵盖内容极其广泛而且充满了哲思和趣味的管理智慧工具书。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为领导素质,第二部分为领导艺术与管理之道,第三部分为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27个纲目152个条目,共收录经典案例400余个,全书约36万字。
|
關於作者: |
李志远,男,70年生人,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从事四、五星级酒店管理工作二十多年。 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意象和精神气质,故对传统文化多有涉猎。尤其喜爱历史,认为历史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比戏剧和小说更精彩、更恢宏,对现实更有借鉴意义。从中不但可以洞见人生百态,还可以开拓视野、放大格局、提升思维、增长智慧,实在是自我修炼的必经之途,所以闲暇时每以文史自娱。
|
目錄:
|
辑 领导素质
一、天赋
二、头脑
(一)眼界格局
(二)智谋权略
(三)英明睿智
(四)明察秋毫
(五)善于反思
(六)大智若愚
三、胸襟
(一)胸襟气度
(二)通达开明
(三)君明臣直
四、情义
(一)骨肉亲情
(二)君臣真情
(三)故旧恩情
(四)温暖人情
五、性格
(一)果敢坚毅
(二)深沉厚重
(三)理智平和
(四)霸气自信
六、品质
(一)谦虚克制
(二)宽厚仁爱
(三)端严庄重
(四)一诺千金
(五)考虑他人
七、仪表风度
八、精英教育
九、不良素质
(一)刻薄寡恩
(二)狭隘善妒
(三)骄傲自满
(四)狂妄自大
(五)自矜其功
(六)消极颓废
(七)逃避现实
(八)表里不一
十、综合评价
第二辑 领导艺术与管理之道
一、统驭之道
(一)紧握权柄
(二)铁腕御下
(三)尊崇元老
(四)维护名分
(五)恩威并施
(六)利益共享
(七)公正无私
(八)公私分明
(九)赏罚分明
(十)杀一儆百
(十一)妥协权变
(十二)难得糊涂
(十三)善于激励
(十四)善于安抚
(十五)榜样的力量
(十六)故作姿态
(十七)意在言外
(十八)谆谆告诫
(十九)生动教育
(二十)推心置腹
(二十一)恩义待人
(二十二)勇于担当
(二十三)避功谦让
(二十四)审慎决策
(二十五)分工授权
(二十六)全权委托
(二十七)抓大放小
(二十八)理政要领
(二十九)思维方式
(三十)思路方法
(三十一)消除后患
二、用人之道
(一)德才关系
(二)人才为宝
(三)珍惜人才
(四)海纳百川
(五)礼贤下士
(六)高薪养廉
(七)审慎任免
(八)选拔制度
(九)看人角度
(十)用人导向
(十一)用人观
(十二)如何用人
1、杜绝私心
2、唯才是举
3、善于用人
4、做好后盾
5、用人所长
6、用人时机
7、用人效率
8、用人不疑
9、防范用人
(十三)另类人才
1、浮华之才
2、乱教之才
3、技艺之才
4、志大才疏
5、内蕴深厚
6、养士之论
三、纳谏之道
(一)兼听则明
(二)鼓励进谏
(三)虚心纳谏
(四)知错就改
(五)择善而从
(六)忌自绝言路
四、言行导向
(一)谨言慎行
(二)节制欲望
(三)拒绝腐蚀
(四)远离诱惑
(五)把握舆论
(六)价值导向
(七)一视同仁
(八)一心为民
五、领导权术
(一)驭人之术
(二)试探旁观
(三)苛察窥探
(四)笼络人心
(五)市恩卖好
(六)双簧套路
(七)欲擒故纵
(八)核心关切
第三辑 治国理念(管理理念)
一、礼教治国
二、仁德治国
三、宽厚治国
四、文教兴国
五、正道治国
六、以法治国
(一)制定完善法律
(二)有法必依
(三)法理人情
(四)法外开恩
(五)不避权贵
(六)忌执法不一
(七)忌以权乱法
七、勤勉治国
八、一心谋国
九、应对灾年
十、外交政策
十一、治乱见解
(一)推行教化
(二)治乱在君
(三)巩固皇权
(四)守革之见
(五)亲贤远佞
(六)君臣相得
(七)顺应民心
(八)居安思危
(九)取信于民
(十)持之以恒
(十一)重在治本
(十二)综合论道
十二、国乱之因
(一)严苛暴政
(二)权位空缺
(三)君主昏庸
(四)臣强君弱
(五)庸才执政
(六)近侍弄权
(七)奸佞当权
(八)朋党擅权
(九)尊卑无序
|
內容試閱: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不论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生存的微观角度,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历史并无太大差别。 所以陈寅恪说:“读史早知今日事”。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可见,历史留下的每一块碎片,都能够从不同角度照耀出我们今天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历史,我比较认同梁启超的说法:“史者何? 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由此观之,历史不但记录人类社会曾经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探求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力图总结前人在应对这些事件时的经验教训,以便为后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正因为历史有这样的功用和价值,唐太宗才会发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感慨。 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能体现这种经世致用价值的,莫过于司马温公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等采集大量史料,耗时十九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十六个王朝计 1362 年的历史,成书 294 卷,共 300 余万字。 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刻画了众多帝王将相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其编写的初衷和方向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 所以选材“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成一部政治通史。 宋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经世致用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和清代大家曾国藩给出的评语为妥贴。 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可见,《通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仅适合统治者阅读,也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学习,大家对照自身状况各取所需而已。 读此书,可助人知兴亡之事,悉安危之道,树为人之本,立报国之志,通晓善恶,明辨是非,及如何事上治下、避祸防乱,当真可以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扎扎实实提高个人素质。 这也是此书值得一读再读的原因。 无怪乎一代伟人读此书达一十七遍,以至于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 且言“每读一遍都受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并屡屡向各级干部推荐。
然而,此书规模宏大、内容庞杂,专家学者尚不易卒读,一般人想要通览全书并汲取其中精华更非易事。 司马光亦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阅读此书,有没有捷径可循呢? 这就涉及到读书方法的问题。这里举两个孙权读书的例子。 孙权劝吕蒙读书时曾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吴国使臣赵咨回答魏文帝关于孙权有无学问的提问时说:“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可见孙权深得读书的要领,即“见往事”“采奇异”。 我们读《资治通鉴》这部大书,也应该借鉴这种方法,将书中经世致用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其余价值不大的平淡叙述则可忽略不记,这样就能大大压缩阅读的篇幅。 另外,智慧是分类别的,思维也有不同的模式和板块,《资治通鉴》中有大量不同类别的智慧和思维体现,但由于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经的叙事特点,这些不同类别的智慧和思维散落在各个章节,读来拖沓繁复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也不便于同一类别的智慧和思维相互对照辉映。 就好比进商场购物,如果商品不是按品种进行区域划分,而是按进货顺序摆放陈列,那逛起来就会晕头转向,难以选择。 解决这个问题好的办法就是:把不同进货时间的商品按照品种规格进行分类,并注明每一件商品的属性,然后打造成一个个精品专柜。 借鉴这个思路,笔者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工作,即专门把《资治通鉴》中有关“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然后再按照不同的智慧类别和思维模式进行分类组合,并对每一个条目进行点评,编成这部《〈资治通鉴〉与管理智慧》,以便读者用的效率、便捷的方法,从这部“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中系统地学习和感悟领导艺术和管理之道,从而通晓“自治之源”,增强“防乱之术”。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原汁原味。 现在市场上出版的关于《资治通鉴》的书籍,除原著外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原著进行删减的精简版,结构和体例与原著相同,都是按照编年体的顺序进行排列,但在选材上更侧重于体现历史的连贯性,而对实用价值的考量较少。另一类是对原著的解读,这类书籍基本上都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对这部巨著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进行自说自话地概括和总结。但这种写法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读者来说,容易产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的感觉。 而且没有原文的呈现,读者不但无法领略和体会原著的思想之美、语言之美,也无法进行独立地思考,更无法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异议或产生共鸣。 而《资治通鉴》吸引人、有价值的地方,恰恰在于原文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所叙述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在读者脑海中折射出的见仁见智的思想火花。 鉴于此,本书在编写体例上,采取原原本本照搬精华段落的做法,这样读者在阅读时,看到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一手货”,既可以进行本源的思考,又可以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臧否,体验到的都是原创思维的快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