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十分重视妇女问题,他们深入地研究了妇女及妇女解放的历史过程,革命作用,天然尺度,权利和义务,解放途径等若干问题,揭示了妇女解放的实质,特征,条件及其发展规律,创立了妇女及妇女解放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研究和梳理了领袖人物关于妇女及妇女解放的相关经典,这一理论对妇女及妇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目錄:
|
一、妇女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一)妇女受压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
1.在古代共产制家户经济中,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
2.摩尔根阐明原始社会即国家产生以前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原始氏族实行的是母权制,按照母权制组成氏族
3.在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中,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
4.氏族社会是贵族家庭的初萌芽,是世袭元首或君主制的初萌芽
5.父亲出卖子女做奴隶以偿还债务,这是父权制和专偶制的个果实
6.罗马和希腊的氏族制度是相同的,因为父权制已经盛行女系后裔没继承权,出嫁后不能继承父亲或父亲的兄弟的财产
7.苏格兰氏族制度是随着1745年起义被镇压而灭亡的,它盛行过母权制
8.妇女的名称来自同一个词根,如希腊语的gyne、斯拉夫语的zena、哥特语的qvino,以及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kona、kuna等,这表明曾存在过母权制时代
9.家长制家庭公社是母权制共产制家庭和现代家庭之间的中间阶段。在母权制时期,家里的事务由妻子统治,耕种土地需要成年男子承担;到了塔西佗时代,母权制让位给父权制
10.家户经济是共产制的,男女分别是自己生产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
11.从次社会大分工中产生了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同时发生了家庭革命,全部剩余财产归男子所有,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被挤到第二位,只能享用财产。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成为无足轻重的附属品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
12.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中产生了新的阶级划分,对财富的贪欲把氏族成员分裂成富人和穷人及其对抗,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
13.考茨基关于原始社会婚姻的几篇论文一连碰了几次大钉子
14.麦克伦南发现了外婚制部落,摩尔根证明外婚制部落并不存在
15.巴霍芬的新发现即杂婚。母权制是杂婚的必然后果,妇女在古代受到高度尊敬,出现向一个女子专属一个男子的个体婚制的过渡
16.新发现的一个群婚的实例,即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相互间性交的权利
17.在母权制的婚姻中,丈夫寄居在自己妻子的门下
18.原始共产主义为母权制所代替,母权制为父权制所代替父权制为奴隶制所代替,奴隶制为农奴制所代替,后出现了资产阶级制度
19.母权制时期的妇女被认为是生产的主人
20.原始社会的妇女同男子处于平等地位,有时还占有更高的地位
(二)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即性别歧视的根源
1.把妇女当作共同淫欲的虏获物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因为这种关系的秘密在男人对妇女的关系上。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
……
三、妇女与政治
四、妇女与法律
五、妇女与道德
六、妇女与教育
七、妇女与婚恋
八、人类家庭演变史
九、妇女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