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华历代家训集成·唐宋元卷: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書城自編碼: 37245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经典名家作品集
作者: 石孝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3066957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本书收录的主要是唐代、宋代及元代的部分家训名篇,其中既有帝王庭训,也有名士家规;既有严父训子,也有慈母教儿。可以说,本书是对唐宋元时期的家训作品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
內容簡介:
.
内容简介/提要
本套丛书共五册,是一套由中国历代名人撰写的经典家训集成。上至周朝,下至清代,前后横跨两千余年,共收录了近两百篇经典家训作品。本书收录的主要是唐代、宋代及元代的部分家训名篇,其中既有帝王庭训,也有名士家规;既有严父训子,也有慈母教儿。可以说,本书是对唐宋元时期的家训作品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每篇家训开篇的导读,都能使读者迅速地契入作品,注释更是解析清楚,不让一个难译的词句轻易划过,便于读者轻松阅读,并深入了解每篇的思想精粹。
關於作者:
作者/译者简介
石孝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至2015年将近十年间,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发掘整理工作,曾深入民间采访民间手工艺者、非遗继承人几十人,刊发报道百余篇,拍摄照片几千幅。从2016年至今致力于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搜集、整理、编校、注译工作。
目錄
目录

唐?卷
帝范/李世民
诫滕王元婴书/李治
遗令诫子孙文/姚崇
与外孙崔氏二孩书/李华
贻诸弟砥石命(并铭)/舒元舆 ?
与李翱书/韩愈
符读书城南/韩愈
柳氏家书二则/柳玭
犹子蔚适越戒/刘禹锡
诲侄等书/元稹
太公家教/佚名
寄从弟正辞书/李翱
黄氏家规祖训之﹁二十一诫﹂/邵武黄氏??????
中枢龟镜/苏瓌
戒子拾遗/李恕
义门陈氏家法/陈崇


宋?卷
戒皇属/赵炅
乐善录/李昌龄
告诸子及弟侄/范仲淹
戒子孙/贾昌朝
包拯家训/包拯
安乐铭/苏洵
余襄公训规/余靖
书示子侄/欧阳修
福州五戒文/蔡襄
诫子孙/邵雍
训俭示康/司马光
居家杂仪/司马光
家戒/黄庭坚
戒子书/江端友
与子寅书/胡安国
石林家训/叶梦得
石林治生家训要略/叶梦得
陆氏家制/陆九韶
朱子家训/朱熹
与长子受之/朱熹
放翁家训/陆游
经锄堂杂志/倪思
子斋规/真德秀
家训笔录/赵鼎

元?卷
语录/许鲁斋
示子帖/陈栎
善俗要义/王结
內容試閱
前言/序言



“家训”,也称“家令”“家诫”“家戒”,是古人对父母、祖上训诫子孙的一种尊称。学界认为,《商书·盘庚上》中的训辞是我国家训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早的一篇家训。但这时的“家训”二字的意义还比较模糊。较为清晰的家训形式的出现,应当说是西周的周公姬旦的《诫子伯禽》,这篇文字以“教子言行”的方式训诫其子伯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家训基本的元素。总的来说,先秦时期,家训还处于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家训思想只是见于一些先秦古籍的记载中,没有出现独立成篇、有意为之的家训作品。在这些零散的记载中,尤其以帝王的庭训为多,所以这一时期的家训形式带有极浓的国家政治色彩,“家”的概念还没有具体成型。
到了两汉时期,家训才慢慢地开始成型。“家训”一词早出现于《后汉书·边让传》,蔡邕在向何进推举贤才边让时,说他“髫龀夙孤,不尽家训”。与“家训”同义的“诫子书”“家诫”一类的典籍形式主要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据王长金考证,《艺文类聚》中引用《诫子书》《家诫》等有十多家,其中早的有汉代刘向的《诫子歆书》,之后有张奂、司马徽、马援的《诫子书》等,“训”“诫”在当时已经作为独立的文体出现了。西周末年,国家分崩离析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相互杀伐吞并,宗法制度崩坏,礼仪制度已无人遵循,这几百年间许多国家的存在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这时,依靠血缘维系组成的社会基本的“原子”—“家庭”“家族”,在乱世之中慢慢地凸显出来,并终成为坚固、稳定的社会基本组成单位,并由此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之久,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突出的标志。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中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这一语确实道破了中国社会的一个本质。此外,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对“家”的溯源是这样定义的:“中国古史上的王朝,便是由家族传袭。夏朝王统,传袭了四百多年,商朝王统传袭了五六百年。夏朝王统是父子相传的,商朝王统是兄弟相及的。”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体系是“家”“国”合一的“家天下”式的,其中“国”是“家”在政治领域上的扩大和延伸,“家”是“国”的社会基本细胞。这是从正、反两个方向定义了“家”与“国”的关系。不管怎样,“家”是几千来年中国社会稳固、连续、绵长的一个“原子”。钱穆认为“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主要的柱石”,他甚至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再通俗一些讲,即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也就是后世被奉为儒家经典八条目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修学次第。正是由此,从汉代将儒学奉为正统之后,中华文脉之中“齐家”的思想也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符号存在下去,而如何齐其家,怎样使家齐,便也成了日后士大夫,隋唐之后儒生,再之后所有有责任心、使命感的国人一项坚定的使命,于是维系家族的昌盛,使家族源远流长,也便成了家训的一个清晰的目标与责任。

免费在线试读

帝范

李世民

导读

《帝范》一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8),是李世民晚年为赐训太子李治而作。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在皇子中年纪小,深得父母的宠爱。但李治秉性懦弱,而且还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因而李世民一直放心不下。为此,他博采史籍要言,再加以自己的治国经验,写成《帝范》一书,以训导李治如何为君治国。在《审官篇》中,李世民提出君王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在《纳谏篇》中则提出君王要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后谆谆告诫李治,一定要认真遵循《帝范》所载的十二条去做,“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皆在兹乎。”作为我国历史上部系统化的帝王家训,《帝范》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历代有识之君所关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