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理论维度出发,借助于建构主义规范研究的视角,论证了欧洲绿党制度资源的建构过程、逻辑脉络、发展趋向,剖析了气候变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及谋求气候话语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作用。本书认为,欧洲绿党基于生态制度资源的利用开发,取得了在身份塑造与议会话语权争夺的有利地位,但终究无法根本摆脱资本主义政党的困境。
|
關於作者: |
柳思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入选北京市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项目编号:CIT&TCD201804063),圆明园学者。主持、省部级、地市级等级别社科基金项目1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指导学生获得科研立项2项、市级科研立项4项,出版著作多本,发表核心期刊数十篇。
|
目錄:
|
章绪论()
节研究问题、学理意义、应用价值()
第二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研究假设()
第三节变量设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第二章理论梳理、概念界定()
节理论梳理与研究现状的述评()
第二节概念界定、概念辨析与说明()
第三章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身份秉持()
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身份要素()
第二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身份本体()
第三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身份塑造()
第四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身份变化()
第五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身份关系()
第四章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语义链接()
节西方语言哲学的语言意义研究及不足()
第二节实践转向对语言意义研究的启迪()
第三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与语言意义()
第五章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规范生成()
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身份与规范生成()
第二节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语义与规范生成()
第六章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案例解析()
节欧洲绿党的气候话语权建构()
第二节欧洲绿党北极政策中的绿色框定()
结语()
|
內容試閱:
|
欧洲绿党的制度资源构建:理论与实践章绪论章绪论
石油价格暴涨暴跌,传统能源储量变少、气候问题日渐肆虐……当上述现实问题逐步逼近, “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 “低碳环保”等热门词汇进入各国政府的讨论议程。欧洲绿党自从在1984年6月欧洲议会第二次直接选举中获得11个议会席位以来,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关注热点,也成为国际关系学者关注与研究的议题领域。一方面,各种关于“欧洲绿党对绿色运动的作用”“欧洲绿党与白党(各种公开维护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政党)的区别是什么”抑或“欧洲绿党政治的新走向”之类的研究文献开始增加,但这样的文献多是从具体的政策操作层面来研究欧洲绿党,将欧洲绿党等同于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真正从理论视角深入解读欧洲绿党的文献却不多见,这就成为了本书的研究主题。
节研究问题、学理意义、应用价值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问题的矛盾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改良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困境。欧洲绿党是西欧国家绿党的联合组织。它的出现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改良,是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产物,是基于生态制度资源的利用开发而取得了在身份塑造与议会话语权争夺上的有利地位,但终究无法根本摆脱资本主义政党的困境。
气候变暖,也称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人为现象。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出的意思是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科学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的能源供应几乎都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由于其为矿物一次能源,所以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燃烧产物为以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为主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如何从理论视角来分析欧洲绿党?本书认为应该借助于建构主义规范研究的视角。当前学界对于“规范”的定义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类是指较为初步涉及规范概念的研究者,往往坚持对规范进行狭义界定,即主张将规范与规则等其他行为准则分开探讨,分别加以界定和区分。第二类是对规范概念研究较为深入的建构主义学者的观点,他们坚持对规范进行广义界定的方式,认为规范本身包含了规则等其他形式的行为准则。高尚涛: 《国际关系的权力与规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规范是主体间的行为准则,不必然与“积极” “正确”相联系。安德鲁·肖特(Andrew Schotter)认为:“规范就是行为体之间被共享的信念或准则,它允许行为体估计群体内部其他行为体会采取何种行为的概率,并举例说明任何集团内部都存在‘群体规范’。”[美]安德鲁·肖特著,陆铭、陈钊译: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从这一概念界定来看,欧洲绿党的政治理念和纲领政策相对于传统政党来说,也可以视为一种新型规范,角色定位从抗议党走向议会党,其生成与演化的过程应该纳入建构主义规范研究的领域。
以欧洲绿党提出的“绿色规范”为例,为何高举环保旗帜开发替代性能源的团体愈来愈多?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建构主义的规范研究不能只关注所谓的“民主、人权”规范,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其他类型规范的生成机制,其他类型规范与以往“民主、人权”等规范的生成机制有没有区别,有什么区别?如果这一规范是特定领域的规范,比如是欧洲绿党提出的“绿色规范”,研究该规范的生成机制就能为国家参与气候环保和能源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第二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研究假设〖1〗一、前提假定在提出本书的研究假设之前,必须先阐述假设的三个前提假定。前提假定一:实践本体论。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理论。“实践本体论”可以理解为实践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与生活方式,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在存在,不断地生成抑或消失”。[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本体论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石, “实践本体”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本体”抑或“精神本体”的范畴,实践是动态化的、性的, “实践本体”即脱离了实践活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就不再是人类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类理解与把握世界的基本路径。
前提假定二:实践中性论。实践活动不必然与“真理”或“正确”相联系,实践本身只是个中性的概念。Michel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188根据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理解,实践是模糊的、盲目的与不确定的。[法]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根据这一判断,实践活动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产生消极影响。
前提假定三:规范中性论。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规范的定义应该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所谓规范,其实就是某一群体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必然与“适当”“积极”相联系。
二、假设的逻辑推导
从前提假定的逻辑起点出发,且基于规范生成的逻辑,进一步进行如下推导过程。前提假定一推出:既然实践是本体,话语权获得依附于相应的实践活动的支撑,推导出实践活动能够导致行为体获得或者失去话语权,实践变化,行为体的话语权也随之变化。理论逻辑简要为:实践→话语权获得或者缺失。同样由于实践是本体,话语链接得以产生与发展缘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为语言链接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提供了各种主客观条件,实践确定了话语意义的实践性、社会性与现实性等特征,可得:实践→话语权意义链接。
总体而言,话语权是影响规范生成的关键变量。一方面,规范的生成过程离不开规范的倡导者、规范的类型与规范的生成途径,而这三者都与话语权因素密切相关。,在规范生成过程中,行为体是否具有话语权决定了它是该规范的倡导者、参与者抑或反对者;第二,行为体的话语权决定了它对于某种类型规范的偏好与认同程度;第三,行为体的话语权决定了它对于规范生成途径的选择。另一方面,规范生成的过程离不开话语意义,凭借话语意义的可表达性、中介性与建构性等特质,规范才得以生成并发挥作用。
图1—1实践—话语权—规范生成
综合上述推导过程,可得命题一:实践→话语权→规范生成。根据上图所示, “实践”导致了“话语权”的变化, “话语权”的变化又导致了“规范生成”。在命题一的基础上,结合前提假定二与前提假定三(实践中性论与规范中性论)推导出命题二,即:不同的历史实践→不同的规范,不同的历史实践既可能生成积极影响的规范,也可以产生出消极影响的规范。不同的历史实践活动生成不同的规范。
在命题二的基础上,本书将具体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分为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即欧洲绿党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而采取的各种实践行动的总称。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过程中伴随着规范的产生。
三、研究假设
在上述前提假定与推导过程的指导下,本书的研究假设是: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规范生成。那么,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如何影响规范生成?本书认为: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影响气候话语权领导者的身份获得与气候话语意义的低碳化链接,终导致规范生成。其中,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是自变量,气候话语权领导者的身份获得与气候话语意义的低碳化链接是干预变量,规范生成是因变量。结合欧洲绿党规范生成的具体过程可得,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气候话语权领导者的身份获得与气候话语意义低碳化链接→“绿色规范”生成。
图1—2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规范生成
为便于操作,研究假设可以进行如下推演:气候话语权领导者身份获得的程度越强(身份的实体构成要素与规范构成要素的获得程度越强),气候话语的低碳化联系越紧密,行为体的绿色行动力倾向越强,行为体越倾向于开发绿色制度资源, “绿色规范”越容易生成。
将研究假设用于案例分析中,本书试图说明欧洲绿党通过实践生成规范。关于变量关系的说明如下:本书的研究假设必须是自变量与两个干预变量共同起作用,才能导致因变量,而如果只有自变量或只有干预变量单独发挥作用,则难以实现因变量。而为何欧洲各国绿党对“绿色规范”的接受程度有所区别?在于自变量造成的干预变量,即气候话语权身份获得程度与气候话语意义的低碳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本书的研究假设是一个动态化的解释模型。
第三节变量设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1〗一、变量设置〖1〗(一)研究变量的“属人性”当前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多将研究变量设置为“物化”的因素,而缺少从“人的视角”来考察规范的生成。“人的行为”必须从“人的视角”去解读。任何规范倡导者都是“人”,欧洲各国绿党的代表是“人”,就会参与“社会实践”,就会获得“身份”,就会“使用语言”。因此,本书选取的研究变量“实践”“话语权”“身份”“规范”都与“人的实践本质”有关。欧洲绿党是由欧洲各国绿党代表组成的非政府组织。
“人的实践本质”,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一种通过实践生成并演化着的存在,正因为“人”称其为“人”,才能脱离低等动物界,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 “人”作为整个社会的存在主体而产生与演化,并拥有丰富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在“人的世界”里,“属人性”是根本的特性。总而言之,要研究人的行为,就必须从人的视角去寻找终的答案。
(二)研究变量的动态化
本书试图对规范生成提供一个动态化的解释路径。根据概念界定,气候话语权领导者身份的获得程度是其在气候领域的发言权、说话权、发声权的获得程度。据此,行为体“话语权身份的获得程度”这一变量可以分解为:行为体“话语权身份的获得”、行为体“话语权身份的进一步获得”、行为体“话语权身份得到巩固”。话语权身份获得程度的衡量指标从身份构成的实体要素(权力范围与经济实力大小)与规范要素(被尊重度与被承认度)的获得指标进行考察。结合案例分析,欧洲绿党的气候话语权领导者身份获得程度增加,“被尊重感”与“被承认度”不断增加,从抗议党走向议会党、执政党。例如,2021年5月7日民调显示德国绿党支持率超过默克尔所在政党。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21/05-07/9471687shtml。
受到建构主义规范研究的启发,本书试图将规范生成的演化过程分解为“规范的起源”“规范的发展”与“规范的生成”三个阶段,结合“绿色规范”的案例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即“绿色规范的起源”“绿色规范的发展”与“绿色规范的生成”。
图1—3气候话语权领导者身份获得程度、语言意义的低碳化
程度与“绿色规范”的生成指数关系
此外,本书试图分析规范的生成指数。结合“绿色规范”的案例部分,在欧洲绿党规范的生成与演变过程中,欧洲国家新能源的投入指数不断上升,后期投入指数高于前期,具体衡量指标为:投入的人员、投入的资金、达成的项目等数量倍增。综上所述,气候话语权领导者身份获得的程度越强,气候话语意义的低碳化程度越强,“绿色规范”生成的指数越高。
二、研究目标
本书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阐释“国际制度资源”“欧洲绿党构建制度资源的实践”“气候话语权领导者的身份获得”“气候话语意义的低碳化链接”“绿色规范”多者之间的关联及运作机理,剖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其次,分析“制度资源” “实践” “身份” “话语”与“规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再次,从话语权博弈视角分析气候议题领域的争端。气候话语是具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气候话语文本本身,气候话语文本的产生与影响,以及对气候话语文本的理解。后,在深入分析“实践” “身份” “话语权” “规范”建构过程的基础上,对欧洲绿党进行理论解析。
在上述四个目标的指引下,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国际制度资源理论、身份理论、话语权理论与规范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探讨如何增强行为体影响力的分析框架与注意事项,对欧洲绿党进行理论解析。
三、研究方法〖1〗(一)关系主义方法论本书的研究过程使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方法论问题始终是社会学理论史上的一个核心课题。西方传统社会学对此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端于涂尔干·埃米尔(mile Durkheim)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另一类是开创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关系主义方法论是当前热议的研究方法,与整体主义相联系。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83页。在这一方面,中国学者秦亚青提出的“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赵汀阳提出的“方法论的关系主义”赵汀阳:《深化启蒙: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90—93页。、何友晖的“方法论的关系论”何友晖、彭泗清: 《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34页。分别是国际关系、哲学、心理学领域关系主义方法论的研究力作。
国外学者也有对于关系主义方法论的研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研究成果就具有浓厚的关系性色彩。他认为社会科学真正对象不是研究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社会实体,而是研究无数个体所构筑的一种“场域”(关系网络)。祈文涛、蒲阳: 《简论布尔迪厄对传统社会学方法论的继承和超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40页。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社会关系都是现实的,“我可以对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那个著名的公式稍加改动,即:‘现实的就是关系的’”。[法]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李康译: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皮埃尔·布尔迪厄一生的学术研究都在致力于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总体性的社会科学,试图超越社会学领域中长期存在的诸如“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方法”“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等二元对立。肖倩: 《超越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试论布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晋阳学刊——哲学与思维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59页。其实,早在皮埃尔·布尔迪厄之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就提出过“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指出,“马克思研究社会,从分析事实开始,而不从终结论开始,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关系开始,而不从一般理论开始。”[俄]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选集》第l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2年版,第13页。但和皮埃尔·布尔迪厄不同的是,在马克思和列宁的研究里,关系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没有定位到方法论层面。肖倩: 《超越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试论布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晋阳学刊——哲学与思维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59页。
不同领域及不同学者对“关系性”及“关系主义方法论”的解读并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本书所秉持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即不把事物视为相互隔绝的单个实体,而是从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角度,把事物放到具体设置的情境抑或具体演化的社会系统中,放到与其他事物普遍联系的关系网络中,特别是放到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中来分析,以“关系”作为基本研究方式去解释事物。
本书在具体的研究中,首先,试图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来解读本书的核心概念。是实践的概念。实践是关系的复合体。在实践活动中,既包含主体、又包含客体,还包括主体间的特性,是主体、客体与主体间关系的统一。第二是话语权的概念。话语权既包括所指客体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包含的意义,又包括主体实践活动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还包括传递语言符号的主体(言说者、作者)与接受语言符号的主体(听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第三是规范的概念。规范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关系,主体间的互动对于规范的产生至关重要。
其次,本书试图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来分析实践与规范生成之间的逻辑关系。实践—规范生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实践—话语权领导者身份/话语意义的链接—规范生成具体联系起来的。
(二)历史分析法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笔者遵循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讲究实物研究。既然本书研究的是欧洲绿党,相应地,就必须对欧洲绿党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一方面,笔者力图真实地了解欧洲绿党的历史与现状,利用各种际遇多次访问欧洲各国,试图近距离地了解欧洲绿党的真实发展演变。另一方面,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到欧洲国家众多环保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为深入研究欧洲绿党的历史与现状奠定了基础。
第二,历史研究不但要求掌握丰富的研究材料,而且要求研究素材的真实与可靠,不然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尽管富丽堂皇,但是岌岌可危。因此笔者在运用历史材料的分析过程中,为避免材料的片面性,力图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历史材料,进行材料的去伪存真。一方面,笔者积极搜索欧洲国家的官方网站与各种智库;另一方面,笔者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从欧洲各国调研获得一手资料。笔者进行不同材料的比较研究,以免得出片面的结论。
(三)话语分析法
按照话语分析的三个维度,笔者采用了三种方法。一是内容分析法,对话语的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的分析,包括对气候概念选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文本的结构和典型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二是观念形态分析法,对欧洲绿党气候话语背后反映的社会文化观念进行解读,对欧洲绿党谋求气候话语权身份的意图进行揭示,对其中关于身份与威胁的建构进行剖析。三是诠释学的方法,分析欧洲绿党谋求气候话语权领导者的作用机制,如欧洲绿党怎样影响本国公众,又是如何影响他国政府和公众。
(四)统计分析法
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方法。话语分析应使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语料分析来提供检验,因此本书使用 Concordance 等软件创建了相关语料库。收集欧洲绿党的气候文本,统计它们的“标题”“关键词”“内容类型”“发布时间”“转发数与评论数”等。
(五)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笔者研究气候话语权与建构主义规范课题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源,已经利用多种途径与相关环境机构建立了联系,利用访学的机会对相关机构与人员进行访谈,也通过多种途径与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等参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的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发放并已经收集了丰富的调查问卷。
总之,本书紧密跟踪气候话语权博弈的动态,论证欧洲绿党制度资源的建构过程,剖析气候变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及谋求气候话语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作用,对致力于国际制度、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研究的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关系类、语言类、环境保护类院校提供了新的学术素材与视野,推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
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制度资源争夺、气候话语权争端、掌握现阶段主流气候话语概念信息、维护合理话语诉求等,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本书的相关研究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企业的信息盲点,在加强环保企业后续推广项目规划方面,提供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理论梳理、概念界定第二章理论梳理、概念界定本章的部分内容笔者已发表于《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第145—160页。
在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本章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相关理论梳理、概念界定与预期效益的说明和解读。梳理研究文献与进行概念界定是逻辑推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本章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主要梳理了国际制度、规范生成、实践与社会化进程(规范)、话语权研究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主要对“国际制度资源”“欧洲绿党制度资源构建的实践”与“绿色规范”等核心概念做出了具体的界定。
节理论梳理与研究现状的述评〖1〗一、国际制度研究关于国际制度的概念及其与国际组织、国际机制之间的关系,学界历来有所争论。根据笔者的理解,学术界基本接受了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Krasner)关于国际机制的定义,即“在国际关系特定领域行为体汇聚而成的一整套明示或暗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Stephen Krasn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NO1,1982,p186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rohane)关于国际制度的定义基本上也获得了认可,即国际制度包括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和国际惯例,是“有关国际关系特定领域的、政府同意建立的有明确规则的制度”。Robert Ker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9,p4实质意义上的国际制度理论的发展历程毕竟尚短,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在基本概念上还没取得明确界定。在事实上,学术界对于国际制度概念的界定也是十分混乱,以至于有人指出:“概念的混乱可能使国际制度研究落至毫无意义的地步”。Robert MACrawford, “Regime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ldershot: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p83
国际制度的研究文献,在国际制度的概念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国际制度与国际机制的概念混淆不清。人们往往按自己的喜好任意地使用,国际制度理论常常又被称为国际机制理论。连研究此领域的理论大家们都各执一词,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Joseph Nye)和约翰·康芒斯(John RCommons)等研究制度,而斯蒂芬·克莱斯纳、奥兰·扬(Oran Young)等则研究机制。二是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关系不明。有学者将国际制度等于国际组织,如英国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查尔斯·彭特兰(Charles Petland);Charles Petland, “Building Global Instituions in Gavin Boydand Charles Petland,eds Issues in Global Politics”,Lodon: The Free Press,1981,p364也有学者认为国际制度不能等于国际组织,但却包括国际组织,如罗伯特·基欧汉。他就将国际制度定义为“约束世界政治各要素的规则和帮助实施这些规则的组织”。[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门洪华译: 《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用吗?》,《国际论坛》,2000年第4期,第77页。笔者试图从制度的概念内涵入手,对国际制度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组织等概念进行梳理,以期更明确地界定国际制度资源,以确定本书的核心概念。
早从19世纪开始,西方古典社会学家即开始探讨制度概念的内涵。各学科对制度的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解释:,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这是对制度基本的一种界定。如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CNorth)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第二,从制度所关涉的主体角度出发,制度是一种特定的组织。约翰·康芒斯就直接把制度看成一种“运行中的机构”。早将制度作为社会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用制度所指的就是“履行社会功能的机构”。
制度的这一含义也被沿用至今。[美]米切尔著,蔡振扬译: 《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早期的社会学家大都把制度理解为已形成的社会规范和规则的集合体。笔者综合关于制度的定义得出制度指的是为了约束社会单元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设置的机构、设施、规则的系统体系。它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规范系统,包括规定社会主体的规则和运作模式,这是制度的核心要素;二是组织系统,即是为了执行、推动及核查各种规则和模式而设立的组织机构,这是规则的物质承担者。构成健全的制度,规范系统和组织系统两者缺一不可。
在明确了制度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析国际制度的概念内涵。国际制度与制度相比,多了一个表示范围的限定词——国际,因此,国际制度应该从属于制度的范畴。国际指的是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存在于国家之间,国际制度则存在于主要由国家所构成的国际社会中。前文曾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制度是指为了约束社会单元的行为、相互关系所设置的规则、机构、设施的系统体系。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那么,国际制度可以定义为:在国际社会中,为了约束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而设置的规则、机构、设施的系统体系。这个系统体系必须具备一般制度包含的两大要素:一是规定国际社会的各行为主体的行为、互动的规则和运作模式的规范体系,这是国际制度的核心部分;二是为了执行、推动及监督各种规则和模式而设立的组织体系,这是国际制度的物质承担者。鉴此,我们可以定义欧洲绿党与生态环保制度的概念要素:一是生态环保类规范系统,包括规定欧洲绿党的规则和运作模式,这是制度的核心要素;二是组织系统,是为了执行、推动及核查生态环保规则和模式而设立的组织机构,这是规则的物质承担者,即欧洲绿党。
就国际制度的研究,国际政治学界中的三大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国际制度进行过诠释。从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发展情况来看,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对国际制度的论述较为完整和全面,例如前文提及的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等学者,他们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机制化趋势的产物,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约束意义,认为尽管国家不是自始至终在一切领域受制于国际制度的安排,但强调国际行为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的主导原则和准则。
新自由主义制度学派认为,国际制度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