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水动力性能测试技术》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水动力实验设施、常用的水动力实验仪器设备和常见的水动力实验原理、方案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等。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常见的水动力实验设施——循环水槽;第2章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水动力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章介绍了能够在循环水槽中完成的几类常见的水动力实验和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后在附录中介绍了几种常见实验的实验结果。
《水动力性能测试技术》可以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及相关专业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教材,同时亦可供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水动力实验研究或自学参考。
|
目錄:
|
第1章 循环水槽简介
1.1 循环水槽主体结构分布与各段功能介绍
1.2 循环水槽的配套系统与设施
1.3 循环水槽的使用功能简介
第2章 循环水槽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2.1 测力天平
2.2 船模阻力仪
2.3 敞水动力仪
2.4 平面运动机构
2.5 数据采集仪
2.6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2.7 自航动力仪
第3章 船舶水动力相关的基础流体力学实验方案
3.1 毕托管流速测量实验
3.2 平板阻力实验
3.3 基于压强分布法的圆柱绕流实验
第4章 船舶与水下航行器的模型水动力实验方案
4.1 船模阻力实验
4.2 舵的水动力性能实验
4.3 螺旋桨敞水实验
4.4 基于航行器垂直面运动的操纵性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
第5章 水工结构与海洋装备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方案
5.1 浮式结构物系缆在水流作用下的响应性能测试
5.2 海洋仪器装备测试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实验
5.3 河流闸门拖航阻力及水流冲击动力响应测量实验
第6章 新能源、新材料、新仪器设备的涉水涉流实验方案
6.1 潮流能涡轮叶片翼型的水动力性能测量实验
6.2 材料涂层对物体在水中的减阻性能实验
6.3 新型流速测量装置的标定实验
附录
附录1 水在不同温度时的密度表
附录2 不同水温下水的运动黏性系数表
附录3 毕托管流速测量实验结果
附录4 平板阻力实验结果
附录5 不同粗糙度和不同表面涂层时平板阻力的实验结果
附录6 船模阻力实验结果
附录7 舵的水动力性能实验结果
附录8 螺旋桨敞水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水动力模型实验是研究船舶或海洋工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船舶、海洋工程结构、水工建筑和海洋装备等领域中,模型实验结果已成为验证理论方法正确性、数值模拟可靠性和仿真预报可行性的重要参考指标。本书以常见的水动力实验设施——循环水槽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实验所用设备以及相关重点实验的方案内容,便于读者掌握水动力性能测试的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读者理解水动力性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供帮助。
全书共有6章内容,第1章主要介绍了水动力实验设施——循环水槽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章主要介绍了完成水动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测力天平、船模阻力仪、敞水动力仪、数据采集仪、自航动力仪、平面运动机构和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等;第3章主要介绍了水动力实验设施中可以完成的几类典型的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如流速测量、平板阻力测量和圆柱绕流等;第4章主要介绍了船舶和水下航行器相关的几类重点模型实验,如船模阻力测量,螺旋桨敞水性能测量,舵、翼的升阻力测量和水下航行器的约束模水动力性能测量等;第5章主要是以系缆、海洋仪器装备测试平台和闸门等为例对水工结构和海洋装备的相关水动力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第6章分别以潮流能涡轮叶片水动力性能测量、平板表面不同材料涂层时的阻力性能测量和新型流速仪的性能标定实验等为例对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仪器设备的涉水、涉流性能实验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于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郑轶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万俊贺共同撰写完成。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周军伟老师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李金华老师等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谨向所有参与本书撰写以及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同时,本书在撰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专著和教材,在此,真诚地向相关著作的所有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尚存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谅解,亦恳请广大读者和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动力测试技术必然会不断地革新与进步,敬请广大读者和相关同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讨,以促进水动力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亦促进本书内容的后续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