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1.从审美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角度对巴蜀石刻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神采美以及文质美(内容表达)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它重要的艺术价值。2.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研究巴蜀石刻书法的表现技法,并针对书法材料中的刊刻工具、字形设色和石料材质等进行专门的研究,挖掘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双重价值。3.从历史、美学、艺术的角度综合研究巴蜀石刻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俗、信仰、文化等密切联系、摒弃仅从单一角度研究的状况,从多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研究。
|
關於作者: |
陈龙国,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永川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书法硕士生导师。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等展览6次。主持《当代书法艺术研究》等省部级项目6项,在《文艺研究》《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13篇被CSSCI收录,出版《当代书法艺术研究》等专著4部,“高师汉字与书法教学研究及实践”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当代书法艺术研究》获第七届“重庆艺术奖”。学术著作:《高校书法训练模式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年);《当代书法艺术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年)。
|
目錄:
|
章 巴蜀石刻铭文书法概说 001
节 巴蜀石刻相关概念 002
第二节 石刻铭文与书法 006
第二章 巴蜀石刻铭文书法形成因素及研究困难 013
节 形成因素 014
第二节 研究困难 022
第三章 巴蜀石刻铭文书法特征 025
节 “图文并茂”“图石为书”的文化特质 026
第二节 “巴蜀风格”的表达 027
第三节 得自然之趣 028
第四节 民间化与地域化 029
第五节 刀笔结合 035
第四章 巴蜀石刻铭文书法价值 039
节 历史价值 040
第二节 艺术价值 043
第三节 经济价值 048
第四节 品牌价值 049
第五节 思想价值 049
第五章 巴蜀石刻铭文书法典范与述评 051
节 书风萌生的春秋战国时期 052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两汉时期 054
第三节 由隶转楷的蜀汉时期 115
第四节 书道低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117
第五节 名家名碑叠现的隋唐时期 125
第六节 独领风骚的盛唐五代时期 139
第七节 巨匠涌现的宋元时期 161
第八节 书道再次低落的有明一代 199
第九节 书风重振的清代民国时期 212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