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清初黄淮运综合治理探索者——靳辅》(“大运河人物故事”丛书)

書城自編碼: 372062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专业史
作者: 王聪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334042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厘清清初探索黄淮运综合治理脉络,还原水利工程专家靳辅的一生。
丰富的水利遗存,珍贵的历史文献,谱写了清初黄淮运综合治理的绚丽华章。
內容簡介:
本书介绍了清朝大臣、水利工程专家靳辅的生平事迹,突出介绍了靳辅对黄河、淮河、运河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与在陈潢的协助下积极组织实施治理的完整过程,终取得了堤坝坚固、漕运无阻的成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靳辅十余年的治河历程,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水利遗产,而且靳辅把他探索治河的经验和思考诉诸文字,还为后世留下了关于治河的珍贵历史文献,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导着今昔治河的理论和实践。
關於作者:
王聪明,历史学博士,供职于淮阴师范学院运河与漕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经济史、运河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史林》《安徽史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刊物,承担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苏北漕河交通与城镇聚落变迁研究”、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项课题“大运河苏北段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1840—1949)”等若干项。
目錄
引言 ………………………………………………… 001
章? 辽东靳氏崭头角
靳氏族人数代传…………………………………… 003
靳辅早年经历略…………………………………… 004
安徽巡抚办实事…………………………………… 006
第二章? 河道敝坏接重任
黄淮合流积弊深…………………………………… 010
康熙朝政乱纷忧…………………………………… 012
赴任河督访查切…………………………………… 015
第三章? 治河思想倚陈潢
传言相遇吕祖祠…………………………………… 019
治河须持全局观…………………………………… 022
治沙治水并齐驱…………………………………… 025
一日八疏表心志…………………………………… 029
第四章? 改挑修堵河工兴
酌改运口坦途通…………………………………… 033
挑浚皂河济漕运…………………………………… 036
高堰归仁诸堤修…………………………………… 040
清水潭与杨家庄…………………………………… 046
第五章? 朝堂河政争论生
据理痛驳崔维雅…………………………………… 053
圣祖南巡悯下河…………………………………… 058
靳于之争暂搁置…………………………………… 062
开浚下河仍争议…………………………………… 068
第六章? 宦海浮沉真相白
群言四起被罢职…………………………………… 075
义友含冤与世辞…………………………………… 080
中河告竣奠功绩…………………………………… 085
第七章? 劳绩昭然美名传
抱病受命终尽瘁…………………………………… 091
建祠立庙颂劳绩…………………………………… 096
至今运河赖通波…………………………………… 099
参考文献 ………………………………………… 104
內容試閱
第四章? 改挑修堵河工兴
酌改运口坦途通
明清治河的主要目标在于维护漕运畅通,靳辅治河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运口的筹划与改建便是其河道治理的重要手段。要想明白靳辅改建运口的问题,必须向前追溯至明代。
明初,江南等地漕粮从瓜洲进入扬州北上,逶迤行驶四百多里后抵达淮安,经由平江伯陈瑄开凿的清江浦河,抵达新庄闸运口,这是里运河的南运口,出了这一运口后便进入淮河,南运口也就是里运河入淮口。明嘉靖以后,黄河固定走泗水夺淮入海,位于新庄闸的南运口就成为黄河、淮河、运河三河交会的地方,河情水势纷繁复杂。
嘉靖三十年(1551)黄河、淮河暴涨,导致新庄运口严重淤塞,于是新庄运口被堵闭,南运口被迁移到三里沟。本来以为新运口在黄淮交会处上游,不会遭受河水倒灌的危害,殊不知此时的黄河倒灌已经升级,三里沟运口仍然难逃其害。万历元年(1573),总河万恭又将南运口迁回新庄运口。不过新庄运口的位置逼近黄河,仍难免倒灌淤塞。万历六年(1578),总河潘季驯把南运口改迁至甘罗城南里许,即位于永乐新庄运口与嘉靖三里沟运口之间。然而新运口距离黄淮交会处仅二百丈,黄河仍倒灌进入运河,挑浚工程无休无止。即便如此,直至明末南运口的位置未再迁移,而是采取某些权宜之计,比如开辟永济河济运、严格申明各种禁令等,借此度过了明末漕运的艰难历程。
清初,朝廷继续沿用旧制,严格执行闸坝启闭的规定,命令官民商船盘坝通行。然而,这种权宜之策不仅不利于船只往来通行,而且也没有彻底解决漕运问题,黄河水流仍然不时倒灌进入运河。于是,改建南运口被提上了靳辅治河的工作日程。经过实地勘察之后,靳辅认为应在烂泥浅上开辟新运口。所谓烂泥浅,指河流泥沙长期堆积形成的浅滩,这是南运口附近地区河道变迁的自然结果。烂泥浅的出现阻挡了淮河的去路,使之不能进入运河发挥刷黄济运的作用,不过它为新运口的开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十月间,靳辅组织民力,在烂泥浅上开凿道引河;次年春天,又组织开凿烂泥浅第二道引河。引河的开凿是为改建运口做准备的。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靳辅上奏《酌改运口疏》,陈述改建运口的想法。他认为,应该先将当前的运口完全筑塞,然后从文华寺以南淤高之地,挑浚七里至七里闸,便以七里闸为新运口。从新运口再沿着西南方向,挑浚七八里至武家墩,再沿着西北方向挑浚三里左右,到烂泥浅道引河的上流,这样就可以利用以上河道进行通漕转运了。同时,趁当年冬天河水干涸的时候,将烂泥浅第二道引河临近洪泽湖的地方,再挑浚烂泥浅的数条小支河,借此导引洪泽湖清水进入第二道引河,经此流注清口,实现用清刷黄的目的。
奏疏呈请之后,康熙帝准予施行。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改建南运口工程正式兴工,当年四月初全部工程告竣。七里闸新运口设置后,所有北上的漕船以及官商民船等,均从文华寺出七里闸新运口,再绕至武家墩进入烂泥浅道引河的上流,然后再转至清口进入黄河。这样的话,新运口与黄淮交会处则相隔十余里,而且河身蜿蜒曲折,另外又有诸多支河以敌黄河,所以即便是秋季黄河暴涨的时候,也不容易遭受黄河倒灌之害,由此则省却年年挑浚之苦。结果正如靳辅所预想的,烂泥浅新运口开辟之后,一应船只经历此地,“扬帆直上,如历坦途”,黄河倒灌、运河淤垫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