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面部填充术
》
售價:NT$
990.0
《
尼泊尔史:王权与变革
》
售價:NT$
430.0
《
战争事典085: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
售價:NT$
499.0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編輯推薦: |
黄蓓佳的儿童小说,通过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温润的情感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得到文学的濡染、艺术的熏陶。
|
內容簡介: |
《漂来的狗儿》是一部讲述成长的小说。在“梧桐院”的小小天地里,一群中学教师的孩子和一个邻家女孩狗儿结成玩伴,玩得上天入地,花样百出,趣味无穷。聪明的小爱、博学的方明亮、高贵的小兔子、调皮的小山和小水、精灵般的狗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小妹……他们一起捞小鱼,粘知了,去中学图书馆偷书,给伟大领袖写信,在漂亮的芭蕾舞演员面前自惭形秽,惶惑于身体的发育长大,品尝少男少女的朦胧恋情……如同一部封存已久的“电影”,看完,你会觉得余味长长,快乐而忧伤。
|
關於作者: |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黄蓓佳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童眸》《野蜂飞舞》《奔跑的岱二牛》《叫一声老师》等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和《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等多篇中短篇小说,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要奖项。
黄蓓佳的儿童小说,通过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温润的情感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得到文学的濡染、艺术的熏陶。
黄蓓佳在成人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和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
|
目錄:
|
目录
一·水码头
二·漂来的狗儿
三·梧桐院
四·年前年后
五·天鹅之舞
六·寻找一只西瓜
七·坐冷板凳的宣传队员
八·遥远的城市
九·灾难降临的日子
十·关于一件衣服的风波
十一·桑林闹鬼
十二·爱情夭折了
十三·谁会笑在后
十四·二十年后的一个夜晚
|
內容試閱:
|
人文版序·写作者的世界 黄蓓佳 二十多年前,我刚刚写完我的本儿童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赵水金老师得知消息,要求我将这本书交给人文社出版。我记得那是在冬天,我刚好去北京参加全国作家代表会议,早晨从宾馆出发开了一上午的会,中午回到驻地,房间里赫然坐着可敬的赵老师,她已经等了我整整两个小时。 如无意外,这本书就应该是人文社的。偏偏意外总是会时常发生。当年我们省里的年轻的宣传部副部长,也是我们江苏作家代表团的领队,中午在餐厅吃饭时发现我身边坐着的陌生人,很警惕地过来询问。得知是来取我的小说稿件的人文社编辑,当即把我喊出门外,问明我的小说的题目和内容之后,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命令:这本书不能拿出本省,必须在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 副部长是女同志,年轻,想做事,胳膊肘儿往里拐,我能够理解她的用心。我那时候也年轻,头一回写儿童长篇,心虚,探不着底,对于出版单位完全无所谓。更关键的是,副部长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不敢也不想违抗她的意思。不就是一本书吗,在哪儿出不是出呢? 于是这本书,在苏少社编辑们紧锣密鼓的忙碌后,开春便上了书架。当年获了全国儿童文学奖,接着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广播剧,很意外地,均获了全国大奖。二十多年中,小说经过无数次的印刷,总发行量已经超过五百万册,还输出近十个国家的外文版本。在我所有的儿童小说中,它一直是受孩子们喜欢的一本。 但是,内心深处,我依然是对人文社、对赵水金老师有愧的,我顺从了领导的意愿,却辜负了在我房间里坐等两个小时的了不起的编辑。如今赵老师早已退休,我连一声“对不起”都没有来得及说。 现在人文社愿意出版我这套儿童长篇全集,我地心怀感恩,也如释重负:《我要做好孩子》终于回归了,而且附带着还奉上一笔大大的利息,这就是除它之外的十七个小说。该是谁的,总会是谁的。 回到写作这件事上来。我们今天的生活,与以往的很多年相比,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喧闹、快速、复杂、纠结,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来没有像这样瞬息万变、波涛翻滚。如何表现今天的生活?如何表现今天的孩子们的生活?如何摆平我们写作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的世界,从来都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它好像是这样,又好像是那样,非常普通,又十分特别。它是作家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向往,是一个透明的发光体,永远在我们面前光芒万丈地滚动着膨胀着,让我们误以为一伸手就能够抓住,却又永远跟我们保持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每个作家都奢望自己能够写透这个世界,事实上,世界太宽广太丰富,我们的大脑、灵魂、胸怀、笔力都远远不够。我们甚至都不可能精确到位地还原生活,因为那生活距离我们太近、太熟悉,努力去看的话,会目眩神迷。我们只有漂浮在生活当中,从熟悉的背景中去想象出陌生的人物和故事,这样我们还可以放手一搏,写出我们主观思维中认为有可能发生的一切。 作家的判断力不同,目光的深浅度不同,文字的敏感性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就有质和量的不同。有的时候用力过猛,作品反而显得僵硬和虚假;有的时候心思太密,作品就只有精细,没有深度。这种对写作的力道的掌握,说到底也是一个经验问题,人的天分是上帝给予的,人的经验却是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慢慢累积的。 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前面总有一个想象中的读者,我这个东西要写给谁看,我的目标读者群是哪一类人,把这个位置定好,才能确定接下来的一切。具体到儿童文学,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儿童小说,应该同时反映出两个世界:纯真的儿童世界和复杂的成人世界。如何把这样两个世界用符合儿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对我们的创作水平的一个检验。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认知功能是一定存在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很多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儿童文学作家当作他们生活的导师,他们会把你在作品中营造的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世界,相信一切可能性,相信作家有力量给他们平凡的生活带来奇迹。 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的难题:你应该如何创作自己的作品,如何小心翼翼地呵护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你的作品不能过于简单,可是又不能过于复杂;既不能让他们快乐无边,又不能让他们对生活对世界过早地失望,过早地失去信心,陷入恐怖。你要在阳光和阴影之间来回地平衡,求取一个合适的“度”。你还得搜肠刮肚去想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去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去用流畅的、会飞翔的文字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让孩子们捧起书来不忍释卷,而不是心生厌倦。所以,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一旦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那么进入到具体作品的每一步写作过程,都是举步维艰的,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我自己兼及成年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两种写作,深感为儿童写作的不容易。在题材选择的范围上,在文字的可操作性上,在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取舍上,儿童文学写作需要加倍地用心,也加倍地考验我们的智慧和水平。 但是,写作的快乐也就在这种选择和平衡中,这是我们的享受,享受文学,享受写作的了不起的过程。 再一次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朋友们,以出版这套长篇全集的巨大劳动量,弥补了我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错失。至此,我真正地感觉到圆满。 2021年5月
后记·这些昨日的影像 《漂来的狗儿》这本书,写的是我自己的童年。 我已经替别人写过很多童年故事,也应该替自己写一点,留下一些叹惋、踪迹、念想什么的。书中写到的梧桐大院是我生活过的院子,小爱的家庭差不多是我的家庭,包括邻居狗儿和豁嘴婶婶,也都有人物原型。只不过,我已经将近四十年没有见到这些旧人,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都健在,他们的生活是不是还都如意。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点儿也没有担心过孩子们是否能够读懂。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来说,历史、年代、背景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古往今来人性是相通的,人的灵魂的改变不会如城市风貌的改变那样快捷、果断、挥挥手不再留念。灵魂总是要恋旧,要回顾;要一步三叹,要徘徊婉转。灵魂总想知道自己的历史,还想知道自己的父辈、祖辈、祖祖辈辈的历史,想知道他们从哪儿走过来,经历过什么,遭遇过什么,欢乐和悲伤过什么,激动和郁闷过什么。读我的这本小说,便是在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孩子的一种生活状态,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尖叫、追寻和梦想。 书刚出来的时候,我分送给弟弟妹妹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都在十岁上下,读遍的时候还有些隔膜,第二遍开始进入,第三遍就迷恋不已。他们缠着他们的父母,喋喋不休地问很多问题,关于书中写到的而他们又不了解的细微末节的问题。他们从父母那儿一一得到回答,甚至还有引申,还有结合了自己童年经验的更多的发挥。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互动,有了很好的沟通,彼此都得到满足。这就是成长。是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的过程。 是我的小说为很多家庭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因此对自己满意。 这些昨日的影像,它们已经泛黄,可是并不破旧,更不破碎。相反,因为积淀了岁月的沉渣,反倒散发出怀旧的温暖,有大地深处的气味,有旧棉衣柔软的手感。不要急躁,选一个长长的假日,做完所有的作业,蜷在自己的角落,怀着一点感恩之心,打开它,慢慢地读。那些成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男孩、女孩,他们会带着各自的体温、气味、笑声、眼泪,一步一步地走到你的面前。你可以触碰他们,凝视他们,跟着他们一起撒欢儿,疯闹,呼喊,尖叫,打滚,流汗,释放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而后知道什么叫作“童年”,什么叫作“自由”,什么叫作“成长”。 读完它,你会喜欢的。一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