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凝聚着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再现了十五世纪法国人民群众与宫廷、教会的斗争
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构成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
內容簡介: |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在诗歌、小说、戏剧、绘画以及散文随笔等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译者简介
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家。从事法语文学翻译二十余年,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笑面人》《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
|
目錄:
|
卷
一 大堂................................................................... 002
二 彼埃尔·格兰古瓦 .............................................. 007
三 红衣主教大人 ..................................................... 009
四 雅克·科坡诺勒老板............................................010
五 卡西莫多.............................................................011
第二卷
一 从卡里布迪斯旋涡到希拉礁 ..................................016
二 “以吻还击”
.........................................................016
三 夜晚街头逐艳的麻烦 ........................................... 024
四 摔罐成亲............................................................ 026
五 新婚之夜............................................................ 030
目 录
CONTENTS第三卷
一 圣母院 ............................................................... 036
二 巴黎鸟瞰.............................................................041
第四卷
一 善人................................................................... 066
二 克洛德·弗罗洛 ................................................. 067
三 怪兽群有怪牧人...................................................071
四 狗和主人............................................................ 079
五 克洛德·弗罗洛续篇........................................... 080
第五卷
一 公正看看古代法官............................................... 084
二 老鼠洞 ................................................................091
三 玉米饼的故事 ..................................................... 093
四 一滴泪报一滴水...................................................103
2第六卷
一 山羊泄密的危险................................................... 110
二 狂教士 ................................................................120
三 临河窗户的用场...................................................124
第七卷
一 银币变成枯叶 ......................................................134
二 银币变成枯叶续篇................................................142
三 银币变成枯叶终篇................................................147
四 抛却一切希望 ......................................................148
五 三颗不同的心 ...................................................... 161
第八卷
一 热昏....................................................................174
二 驼背独眼又跛脚...................................................176
三 失聪....................................................................179
3四 陶土瓶和水晶瓶...................................................182
五 红门钥匙.............................................................192
六 红门钥匙续篇 ......................................................193
第九卷
一 快乐万岁.............................................................198
二 坏事的朋友......................................................... 202
三 法王路易的祈祷室................................................216
四 夏多佩驰援..........................................................218
第十卷
一 小鞋................................................................... 222
二 白衣美人............................................................ 235
三 浮比斯成亲..........................................................241
四 卡西莫多成亲 ..................................................... 242
|
內容試閱:
|
巴黎圣母院名气这么大,一半功劳应当归于维克多·雨果的
小说《 巴黎圣母院 》。雨果偏爱宏伟和壮丽,而巴黎圣母院又恰恰
是一座巍峨壮美的建筑,两者自然一拍即合。雨果一开始酝酿写一
部气势宏伟的历史小说,决定以这座大教堂为中心,倾注他对圣母
院深厚的爱慕之情。
《 巴黎圣母院 》和《 悲惨世界 》这两部杰作,差不多是在同一
个时期开始构思的 ;但是,《 悲惨世界 》的创作拖了三十余年,而
《 巴黎圣母院 》的创作,虽遭逢七月革命,小有波折( 研究材料
和全部笔记都散失了),雨果却一气呵成,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1831 年,《 巴黎圣母院 》一出版,这座大教堂和这部小说就联系在
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有了这部小说,巴黎圣母院在市中心岛上亭亭玉立,仪态万
方,不仅多了几分风采,还增添了一颗灵魂。
笔者仅在法国就参观过几十座大教堂,各具各的风采,有的还
要高大宏伟,还要美观华丽,但总是被当作宗教建筑艺术来欣赏 ;
然而,唯独见到巴黎圣母院,哪怕只是从它的广场走过,哪怕远远
望见它的姿影,笔者也会怦然心动,有种异样的感觉,脑海又浮现
1出圣母院楼顶平台的夜景 :身穿白衣裙的吉卜赛姑娘爱丝美拉达
在月光下和小山羊散步,敲钟人卡西莫多则远远地望着这美好的
一对 ;还有一副目光追随着姑娘,那是从密修室小窗口射出来的,
淫荡而又凶狠,而密修室里正坐着幽灵似的主教代理弗罗洛 ;教堂
门前的广场上跑过一匹高头大马,那骑卫队队长浮比斯不理睬吉
卜赛姑娘的呼唤,向站在阳台上的一位小姐致敬。继而,广场上出
现一片火把,丐帮男女老少为救小妹子爱丝美拉达,开始攻打圣母
院 ;可是,卡西莫多却挺身出来保卫吉卜赛姑娘,从教堂上投下梁
木石块,还将熔化了的铅水倾泻下来 ;在熊熊的火光中,石雕的恶
兽魔怪似乎都活了,纷纷助战。
雨果早在 21 岁就说过 :“ 在瓦尔特·司各特的风景如画的散
文体小说之后,仍有可能创作出另一类型的小说。这种小说既是
戏剧,又是史诗 ;既风景如画,又诗意盎然 ;既是现实主义的,又
是理想主义的 ;既逼真,又壮丽 ;它把瓦尔特·司各特和荷马融为
一体。”这种看似夸大其词的预言,恰好是他几年之后创作的小说
《 巴黎圣母院 》的注脚。
正如作者所预言的那样,《 巴黎圣母院 》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描绘的一个个
人物都是那么的独特,具有 15 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书中的一
切可以用“ 奇异 ”两个字来概括。推举丑大王的狂欢节,奇迹宫丐
帮的夜生活,落魄诗人格兰古瓦的摔罐成亲,聋子法官开庭制造冤
案,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行刑场上母女重逢又死别,卡西莫多的复
仇和成亲,这些场面虽然不像丐帮攻打圣母院那样壮观,但是同样
2奇异,有的同样惊心动魄,甚至催人泪下。书中的人物一个个栩栩
如生 :人见人爱的纯真美丽的姑娘爱丝美拉达、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而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人面兽心阴险毒辣的宗教鹰犬弗罗洛、失
去爱女而隐修的香花歌乐女、手挥长柄大镰横扫羽林军的叫花子王
克洛班,等等,他们的身世和经历都是奇异的,但是又像史诗中的
人物,比真人实事更鲜明,具有令人信服的一种魔力。
不过,书中奇异的还是无与伦比的巴黎圣母院。她既衰老又
年轻,既突兀又神秘 ;她是卡西莫多的摇篮和母亲,又是弗罗洛策
划阴谋的巢穴 ;她是爱丝美拉达的避难所,又是丐帮攻打的妖魔 ;
她是万众敬畏的圣堂,又是蹂躏万众的命运的宫殿。她的灵魂是善
还是恶,总和芸芸众生息息相关。
还有一点奇异之处 :这部小说也改变了这座大教堂的命运,许
多人都是慕小说之名去参观巴黎圣母院的,这是物以文传的绝好
例证。
在给雨果举行国葬的时候,卡西莫多似乎又回到钟楼,巴黎圣
母院的钟声格外哀婉,同民众的“ 雨果万岁 ”的呼声汇成奇妙的哀
乐。一声声的钟鸣,所表达的何止是沉痛,还隐隐含有遗憾。巴黎
圣母院望着雨果的柩车驶向塞纳河南岸,安葬到先贤祠,她心中何
尝不在想 :“ 雨果啊雨果,葬在先贤祠,固然是一种殊荣,但是,你
在我这里长眠,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玉民
话说距今三百四十八年零六个月十九天,那日巴黎万钟齐鸣,
响彻老城、大学城和新城三重城垣 a,惊醒了全体市民。
其实,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那天,并不是史册记载的纪念
日 ;一清早全城钟声轰鸣,市民惊动,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
大事。
一月六日那天,是约翰·德·特洛伊所说的“ 全巴黎欢腾 ”
的双重节庆,即远古以来就有的主显节和狂人节 b。
这一天,照例要在河滩广场燃起篝火,在布拉克小教堂那里植
五月树,在司法宫演出圣迹剧。就在前一天,总督大人已派衙役通
告全城 :他们身穿神气的紫红毛纺衬甲衣,胸前缀着白字大十字,
到大街小巷的路口吹号并高声宣告。
一清早,住家和店铺都关门闭户,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拥向三
处指定的场所。看篝火、赏五月树还是观看圣迹剧,要随个人的兴
趣而定。这里应当赞扬一句巴黎看热闹的人,他们有古人的那种见
识,绝大多数都去看篝火,因为这正合时令,或者去观看圣迹剧,
因为是在司法宫大厅演出,那里能遮风避雨。大家仿佛串通一气,
谁也不去布拉克小教堂墓地,让那棵花不繁茂的可怜的五月树孤
零零地在一月的天空下瑟瑟战栗。
市民大多拥进通往司法宫的街道,他们知道两天前到达的佛兰
德使团要前去看戏,并观看在同一大厅举行的推举丑大王的节目。
司法宫大厅虽然号称世界之( 须知索瓦尔 a 那时尚未丈量
过孟塔吉城堡的大厅),这一天要挤进去谈何容易。通向司法宫广
场的五六条街道犹如河口,不断涌出一股股人流,从住户的窗口望
过去,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流的汹涌波涛越来越大,
冲击着楼房的墙角,而那些墙角又像岬角,突进围成如不规则状大
水池的广场。司法宫高大的哥特式 b 门脸正中一道大台阶,上下人
流交汇在一起,又在下一道台阶分成两股,从两侧斜坡倾泻到人海
浪涛中 ;这道大台阶就是一条水道,不断向广场注入,犹如瀑布泻
入湖泊中。成千上万人呼喊,调笑,走动,简直甚嚣尘上,沸反盈天。
这种喧嚣,这种聒噪,有时还变本加厉,有增无减。拥向大台阶的
人流受阻,折回头来,乱作一团,形成了旋涡。原来是总督衙门的
一名弓箭手在推搡,或者一名警官策马冲撞,以便维持秩序。这种
传统实在值得称道,是由总督衙门传给总督府,又由总督府传给骑
警队,再传给我们今天的巴黎保安队。
面孔和善的市民,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站在门口、窗口,爬上
天窗、屋顶,安安静静,老老实实,注视着司法宫,注视着熙熙攘攘
的人群。而且时至今日,巴黎还有许多人,喜欢观望看热闹的人所
形成的场面,只要猜想人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觉得很有意
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