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话说汉字》是普及汉字基础知识的书,其中包含了常见错别字的辨析、汉字趣味故事的讲述。
作者做了40年的编辑工作,他那个汉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希望用半生之经验,从汉字的辨析、对比等入手,并参考了汉字学、训诂学、校雠学的书籍,运用这些知识来对汉字做深入的分析,帮助大家能够正确认识汉字、掌握汉字。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从杆子的起源、演变、结构等方面入手,给读书深入浅出地介绍汉字知识。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层层剖析、字字对比,能够从趣味中悟出汉字的奥妙,增强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
關於作者: |
周奇,字若谷,江西瑞昌人,中共党员。1955年起从事书刊编辑工作,历任编辑、编审、期刊主编、出版社总编辑,凡四十年。退休后,收命组建中国版协校对委员会,任主任。2002年当选中国版协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持制定了行业规范《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写作了《论图书编辑工作的本质和意义》等多篇论文,参与《实用编辑学》等图书编写。2009年当选“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
|
目錄:
|
写在前面……………………………………………………………… 1
上 编 汉字说源
章 汉字的起源……………………………………………………3
第二章 汉字的演变……………………………………………………8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13
第四章 汉语的字与词……………………………………………… 28
第五章 汉字含义的引申…………………………………………… 33
第六章 汉字的偏旁部首…………………………………………… 39
第七章 汉字的简化………………………………………………… 64
中 编 汉字说例
章 奇妙的数字………………………………………………… 73
节 原始记数符号 ……………………………………… 73
第二节 同音假借数字 ……………………………………… 79
第三节 多位数数字 ………………………………………… 85
第四节 数字的用法 ………………………………………… 91
第二章 容易写错的字……………………………………………… 93
第三章 容易读错的字………………………………………………104
节 形声字错读 …………………………………………104
第二节 多音字误读 …………………………………………130
第四章 形似字容易混淆错用………………………………………185
节 字形近似容易混淆 …………………………………185
第二节 常见成语错用形似别字 ……………………………233
第五章 音同字容易混淆错用………………………………………249
节 读音相同或近似容易混淆 …………………………249
第二节 常见成语错用音同别字 ……………………………299
第六章 义近字词容易混淆错用……………………………………343
节 含义接近的字容易混淆错用 ………………………343
第二节 含义接近的合成词容易混淆 ………………………378
下 编 汉字说趣
章 炼 字………………………………………………………425
五言与一字 ……………………………………………………425
春风又绿江南岸 ………………………………………………426
高蝉正用一枝鸣 ………………………………………………426
骑驴推敲 ………………………………………………………426
填字加腰 ………………………………………………………427
第二章 对 联………………………………………………………429
变音变义联 ……………………………………………………430
添字联 …………………………………………………………431
拆字成联 ………………………………………………………433
顶针对联 ………………………………………………………435
人名地名联句 …………………………………………………436
数字嵌联 ………………………………………………………437
联中夹谜 ………………………………………………………439
寺庙里的诙谐楹联 ……………………………………………441
第三章 同音与谐音…………………………………………………443
奇妙的同音短文 ………………………………………………443
王羲之智断诈案 ………………………………………………444
妙联怒斥大汉奸 ………………………………………………444
“道是无晴却有晴” …………………………………………445
第四章 谜 语………………………………………………………446
门中活 …………………………………………………………447
井字谜 …………………………………………………………447
以谜破谜 ………………………………………………………448
王安石、徐文长字谜十一则 …………………………………449
纪晓岚巧作猜谜联 ……………………………………………450
字谜集锦 ………………………………………………………450
第五章 杂体诗………………………………………………………453
藏头诗 …………………………………………………………453
一字诗和数字诗 ………………………………………………456
回环诗 …………………………………………………………459
《中编·汉字说例》细目索引………………………………………465
|
內容試閱:
|
序言
在使用汉字和研究汉字上,我与作者周奇先生有着基本相同的经历。我们都是从上世纪50 年代就开始并且一直从事书刊的编辑工作。退休后,我们又一起参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校对研究委员会工作,从事编校人才培训和校对理论研究。我们长期共事,相互支持,相互切磋,长达半个世纪。
周奇先生是位淡泊宁静、忠于职守的编辑。职责岗位的文字工作属性,促使他从认真使用汉字逐步走上积极研究汉字的道路。上世纪90 年代初期,我们在一起筹办全国青年校对培训竞赛活动时,他就计划写一本关于辨析汉字正误的书,并着手积累资料。如此看来,《话说汉字》的孕肓诞生,确实是“十年辛苦不寻常”了。
近日,我终于看到并通读了这本书。首先想到的是,此书于此时问世,甚合时宜,希望有更多的使用、研究汉字的人能读到它。我以为,这本书有其独到之处。它既不同于《错别字手册》,又有异于《语言学》,而是取二者之长,写成既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性,又有资料精当的实用性的汉字知识普及读物。这本书的读者对象,应该不限于编辑校对,包括凡是从事文字工作的,诸如记者、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和各类文秘人员。我所以这样说,因为我确信这本书的内容既有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性,又有帮助他们纠正汉字使用常见错误的实用性,还有为他们乐于接受的可读性。这三者的结合,正是这本书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主要是作者的自身经历和写作此书的旨趣、态度、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当然,这只是就其主流或基本上做到而言的,不是说完美无缺。
我认为,这本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精心独到,具体而微。作者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精心构思了为读者求知所需又喜闻乐见的书名和内容框架。全书分三大块:汉字说源;汉字说例;汉字说趣。“说源”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含义的引申和偏旁部首等知识。“说例”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占70%篇幅,内容包括对新闻媒体和出版物中发生率较高的读错、用错的字例的辨析,并对容易混淆的形似字、音同字、义近字进行对比分析。“说趣”的篇幅不多,但通过炼字、对联、谐音、谜语等汉字独特的游戏性、益智性功能的例话,让读者从趣味中领悟汉字的奥妙。这样,一本字数不算多的书,却大体具备汉字知识的方方面面。
其二,针砭误区,标本兼治。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旨趣。据我所知,作者有半个世纪使用汉字的经历,在使用汉字的实践过程中,曾经不自觉地走进由汉字形、声、义结构的复杂性所形成的种种误区,但他察觉后,便苦学慎用,逐步从这些误区中走了出来,尤其是做编辑工作后期和退休后参与编校培训和校对理论研究,对汉字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阅读了包括甲骨文研究、古籍校雠学在内的许多汉字学著作,并对现代汉字使用出错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因而对汉字有了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正是凭借这样的经历,使本书具有针砭误区、标本兼治的特色。这种特色突出地反映在“说例”上。“说例”中列举的汉字使用错误实例,常见于媒体和出版物,有些是见惯不怪的习惯性错误,纠正这类错误有着普遍意义。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一般的纠错正误上,而是进行“理据的溯源分析”,帮助读者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我说的“标本兼治”。
其三,在实证和思辨相结合上下功夫。这是指作者写作本书采用的基本方法。作者对书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概念,以至每一个字例的探讨,都抱着“打破砂锅璺(问)到底”的精神,力求做到言皆有出、事皆有据,往往为一字一词而旁征博引。例如讲每一对容易混淆的形似、音同、义近的字,都尽可能列出它们各自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本音、变音,用古今名著中的引语作论据,加以分析、论证,还力图用发散的思辨力,对实证及被证明的事物从正面、反面和各个侧面,从深层、浅层和各个层面进行思考辨析。
这本书在内容和写法上,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同类书都有所突破,很值得一读。当然,前面说过,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有些字例的结构和含义,学界还有不一致之处,这大都应归于学术上的争鸣,作为普及性读物,不宜介入。还有一些尚有不同见解的问题,如何用商榷的态度表述自己的见解,以便给读者留下再探索的空间。
孙培镜
章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学者众说纷纭,什么“八卦说”(汉字起源于八卦)、“结绳说”(汉字起源于结绳)、“仓颉造字说”(汉字是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创造的),仔细分析,这些说法全都不可信。
先分析“八卦说”。八卦是古代占筮(占筮即占卜,用龟甲、蓍草判吉凶祸福)的符号,共有八种符号,不过是“—”“— — ”两种符号的排列组合(图1—1),不可能发展成笔画丰富、结构复杂的汉字。
再说“结绳说”。结绳是原始社会人们记事的方法,在绳子上打结作为记号,帮助记忆已经发生的事。结绳记事更不可能发展成为文字。
“仓颉造字说”简直神乎其神。说是黄帝有位史官叫仓颉,他有四只眼,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聪明绝顶。黄帝命他创造文字,以便记录史实。他抬头看天,见星辰组成各种图案,月亮时缺时圆;低头看地,见龟背纹理构成图形,兽足禽爪印迹各式各样。于是,他从中受到启发,创造了象形文字。可信吗?当然不可信。因为:,历史上是否真有仓颉其人,就是个问题。黄帝时代是个传说时代,那时是否有文字,至今没有找到真实的凭据。
第二,考古发现,至商代晚期才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那就是甲骨文,比传说的黄帝时代晚了两千年。学者们推断,早期文字大约产生于夏末商初,不可能是黄帝时代创造的。
第三,甲骨文里,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形并不统一。这说明早期文字不是哪一个人创造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
(《鲁迅全集·汉字学史纲要·篇》)那么,汉字是哪里来的呢?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答案。
1921 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埋藏在地下的远古陶器,陶器上有彩绘几何图形花纹。1953 年,考古工作者又在西安市东郊半坡发掘出一座远古村落,出土一批有刻符的彩陶(图1—2)。接着,又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图1—3)、零口、垣头,长安县五楼,郃阳县莘野,铜川市李家沟和甘肃省宝鸡市北首岭等地,发掘出一批有刻符的陶器(图1—4)。这些陶器具有共同的特征,都是距今6000 多年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因此,考古学家给这些遗址的文物定名为“仰韶文化”。考古工作者把陶器上的刻符临摹下来,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刻符多达112 种,其中有些刻符很像后来的殷商甲骨文。
这些远古陶器刻符,是不是原始的文字呢?专家们的意见不大一致:有的认为是原始文字;有的认为不是原始文字,但对汉字的产生肯定有影响;有的认为其中的一些刻符同甲骨文里数字的构形相似,很可能就是汉字数字的前身。
1959 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安市大汶口一带,又发现了原始陶器刻符。接着,又在莒县陵阳河、诸城县前寨等地发现类似陶器刻符。这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产生的年代,经科学测定,晚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 多年,被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个时期的陶器刻符更接近文字,尤其是在陵阳河出土的驼尊上的四种刻符,恐怕不能说它们不是原始文字(图1—5)。专家们认为,这四种刻符,“跟古汉字相似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它们之间似乎存在一种一脉相承的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