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編輯推薦: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长期以来受到“中医治慢、西医救急”观念的影响,面对“危重症”,中医的作用与地位被渐渐淡化,甚至形同虚设。但事实上中医对于危重病的认识及诊治,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中医药的出色表现,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医药治疗危重症的独特优。中医危重病学亟需打破世人惯有“治慢”印象,建立文化自信。
本书特点:①博古通今,衷中参西,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文献挖掘整理又从实验、临床各角度汇集现代研究,突出中医特色。②创新性地绘制疾病思维导图,将晦涩的医理与复杂难辨的诊治过程串联起来,直观易懂。③集合数家三甲医院危重病学术带头人编撰,书稿质量上乘,结构清晰。
內容簡介:
本书以常见的20种危重症为象,以中医理论体系为基石,系统介绍中医危重病发展源流,梳理了中医危重病的理论结构框架,归纳了历史常见危重疾病发病、病机过程、药物治疗与适宜技术,整理了古今典型医案以及汇集现代研究概要。本书引古博今,为中医危重病学术界以中医诊疗为基础构架、以中医思维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中西医协同危重病治疗学术著作。
關於作者:
陈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世界中医联合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哈佛大学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医师协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急诊与危重疾病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症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近30年。获2020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重症医学科分册》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内科(兼感染科)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上海市卫局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急诊医师协会中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结合学会抗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危重病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症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近3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课题、申康中心课题等多项课题,发表核心论文30余篇。曾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优秀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突出贡献奖,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目錄 :
总论001
章·中医危重病学概述002
节·中医危重病概念002
第二节·中医危重病学发展源流003
一、秦汉时期: 理论基础萌芽期003
二、魏晋隋唐时期: 病因病机推进期004
三、宋金元时期: 治法方药积累期005
四、明清时期: 中医危重病理论体系初步建立005
五、晚清至民国时期: 现代中医危重病理论体系探索期006
六、新时代中医危重病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006
第三节·中医危重病学理论体系007
一、阴阳为纲008
二、虚实为本010
三、表里寒热并举011
第四节·中医危重病学技术发展概要015
一、中国古代急救技术015
二、中医急救技术的现代应用018
第二章·中医危重病诊治概要021
节·中医危重病病因概况021
一、外部病因021
二、内伤病因022
三、不内外因024
四、合并病因024
五、继发病因024
第二节·中医危重病发病规律025
一、发病特点025
二、传变形式与发病规律026
三、发病类型027
第三节·中医危重病四诊概要028
一、望诊028
二、闻诊033
三、问诊035
四、切诊036
第四节·中医危重病辨证诊断要点038
一、指导原则038
二、四诊要点039
第五节·中医危重病治则治法041
一、治疗原则041
二、治疗方法045各论
049猝死050
中医诊疗基础050
特色方药浅析054
中医适宜技术056
经典医案赏析056
各家论述辑要059
现代研究概要067
脱证069
中医诊疗基础069
特色方药浅析074
中医适宜技术075
经典医案赏析076
各家论述辑要080
现代研究概要082
厥证085
中医诊疗基础085
特色方药浅析089
中医适宜技术092
经典医案赏析093
各家论述辑要096
现代研究概要101
脏竭证104
中医诊疗基础104
特色方药浅析108
中医适宜技术109
经典医案赏析110
各家论述辑要112
现代研究概要115
心悸119
中医诊疗基础119
特色方药浅析122
中医适宜技术125
经典医案赏析126
各家论述辑要128
现代研究概要133
真心痛136
中医诊疗基础136
特色方药浅析140
中医适宜技术142
经典医案赏析143
各家论述辑要146
现代研究概要150
心衰156
中医诊疗基础156
特色方药浅析161
中医适宜技术164
经典医案赏析164
各家论述辑要167
现代研究概要172
暴喘175
中医诊疗基础175
特色方药浅析180
中医适宜技术181
经典医案赏析182
各家论述辑要186
现代研究概要187
哮病193
中医诊疗基础193
特色方药浅析197
中医适宜技术199
经典医案赏析200
各家论述辑要203
现代研究概要204
肺胀209
中医诊疗基础209
特色方药浅析214
中医适宜技术215
经典医案赏析217
各家论述辑要219
现代研究概要223
中风226
中医诊疗基础226
特色方药浅析231
中医适宜技术234
经典医案赏析235
各家论述辑要238
现代研究概要241
痉证245
中医诊疗基础245
特色方药浅析250
中医适宜技术252
经典医案赏析253
各家论述辑要257
现代研究概要260
关格266
中医诊疗基础266
特色方药浅析272
中医适宜技术274
经典医案赏析274
各家论述辑要279
现代研究概要281
癃闭286
中医诊疗基础286
特色方药浅析290
中医适宜技术294
经典医案赏析295
各家论述辑要297
现代研究概要300
急黄304
中医诊疗基础304
特色方药浅析306
中医适宜技术307
经典医案赏析308
各家论述辑要309
现代研究概要311
瘟黄313
中医诊疗基础313
特色方药浅析321
中医适宜技术324
经典医案赏析327
各家论述辑要330
现代研究概要337
血证340
中医诊疗基础340
特色方药浅析343
中医适宜技术347
经典医案赏析347
各家论述辑要350
现代研究概要352
瘀血证361
中医诊疗基础361
特色方药浅析364
中医适宜技术366
经典医案赏析367
各家论述辑要370
现代研究概要372
高热376
中医诊疗基础376
特色方药浅析382
中医适宜技术385
经典医案赏析386
各家论述辑要389
现代研究概要395
暑厥397
中医诊疗基础397
特色方药浅析400
中医适宜技术402
经典医案赏析402
各家论述辑要405
现代研究概要410
內容試閱 :
衷中参西承前辑述
现代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临床专业学科,它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又与临床各科有密切的联系。虽然中医危重病学起步较晚,但事实上,中医对于危重病的认识及诊治,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特别是在治疗急症和抢救危重症患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回顾历史,自《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问世,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传,历代医家层出不穷,涌现出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名医,这些名家对中医学理论的不断补充,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日趋成熟。中医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史亦然。早在《史记》就载有扁鹊综合针砭、熨蒸、汤剂内服等多种方法救虢太子尸厥的案例,为早的救治急重症的病案记载。此外,《神农本草经》还记载了365种中药及其药效,为中医急危重症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危重病医学还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的学科,涉及大量的临床操作及技能。中医对于危重病急救技术的发展,更是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的高超智慧。如唐代孙思邈早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用除去尖头葱管探入尿道以治小便不通的记载。从时间上来推算,我国在医疗上使用的导尿术,要比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1200多年。
2019年年底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当时的武汉,危重病例多的时候达数千例,ICU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斗争,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中医药的出色表现,尤其在抢救危重病患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独特优势。作为守护了国人健康数千年的传统医学,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中,中医药从未缺席。随着与西医学的优势互补与结合,中医药必将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更加出色的作用。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编撰。总论以影响我国人民健康较为严重、常见的危急重症为重点,介绍了中医危重病发展历程、历史源流,梳理了中医危重病的理论构架,如病因病机、发病规律、四诊概要、辨证诊断要点以及诊治概要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心、肝、肺、肾、脾胃等常见体系危重病的诊疗基础,归纳了历史上对该疾病发病诊治的评述,整理、归总了药物治疗与相关中医适宜技术,列举了相关典型医案、现代研究概要,力求做到博古通今,更精、更深、更新、更准,为目前中医危重病学术界部以中医诊疗为基础构架、以中医思维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学术著作。
中医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是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见微而知著”。中医临证,需要建立正确的思维体系,并且需要打破西医思维模式,建立中医的学术自信。这份自信来自文化的坚守,更来自思维的创新。正如科学家钱学森的评价:“中医的理论完全是宏观的、整体的理论。将来的科学革命,要从微观一直到整体,把它连起来。”中西医文化的碰撞,更是亟须一部以中医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危重病典籍作为桥梁。坚持守正、创新,相信中医危重病学科的未来定是更加辉煌!
编者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