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NT$
340.0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历史学者刘勃,一位给女儿讲故事,打败了动画片和iPad的爸爸,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
所有你想了解的蒙学读本,这里都有大盘点!来龙去脉、利弊得失,了然于胸。
☆传统文化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从“蒙学之冠”《三字经》开始,
步入古代文史百科与文化观念的大千世界!
☆翔实全面又可靠的注释,风趣幽默如脱口秀般的解说与评点,
在富有趣味的童蒙读本中,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
內容簡介: |
蒙学读物(即古代启蒙教材)之所以会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情境,这本书梳理了各类蒙学读物的来龙去脉。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也就是半本书的内容都是讲《三字经》,这也是当下蒙学的主力。《三字经》不仅能让孩子快速识字,其中也包含相当大的信息量,尤其是历史部分,号称是一部小《纲鉴》,是不错的“广见闻”教材,很多内容今天也并不过时。作者对《三字经》文本做了逐字逐句的注释,每一部分还有详细的引申和解说,能帮助家长或其他大众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及文化内涵。
下篇的内容则涉及《急就篇》《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较为经典的蒙学书,主要讲解这些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剖析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以及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位和认识这些书,为传统文化启蒙指明道路。
后还有两篇附录,讲蒙学的历代发展及科举制度对蒙学的影响。总之,对古代蒙学相关情况的介绍非常全面,对我们今天如何认识、学习遗留下来的蒙学教材的评论也非常中肯和实用。
|
關於作者: |
刘勃,文史作者。已出版《失败者的春秋》《司马迁的记忆之野》《传奇中的大唐》等畅销书,文章多见于《读库》《南方周末》《国家人文历史》,音频节目《刘勃煮酒论<史记>》在蜻蜓FM连播,曾担任纪录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学主笔。
萧桓,编辑。著有《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楚辞选》等。
|
目錄:
|
序
上编 释读《三字经》
下编 蒙书杂谈
从《苍颉》到《急就》:老资格为啥靠边站
《千字文》:文字、文章、书法的三位一体
《百家姓》之前的故事:姓什么很重要吗?
从《兔园册》到《幼学琼林》:古代的文化小百科
《声律启蒙》:对对子和押韵怎么学?
《增广贤文》:奇葩还是毒草
《弟子规》是本什么样的书?
附录
传统变奏中的蒙学
科举应该考什么?
后记
|
內容試閱:
|
“蒙学”这个词,意思是给儿童启蒙的学问。“蒙”是蒙昧,昏暗不明的意思。古人认为,天地诞生尚未开辟的时候,是一片混沌,也叫作“鸿蒙”。小孩子诞生之初,什么都不懂,也是“蒙”,帮助他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就叫“启蒙”,或者叫“开蒙”“发蒙”“蒙养”,意思都差不多。
这就是说,蒙学的含义大致近似今天的低幼教育。当然,古人的实际用法会复杂一些,就像今天的人,对自己看不上的文章可能会嘲讽说:“这写的就是幼儿园水平!”古人对自己瞧不上的东西,也会把它归类到蒙学中去。这通常只能视为一种修辞,和蒙学的基本含义无关。
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古代蒙学的评价,如今和三四十年前,也仿佛天壤之别。
张志公先生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至今仍是了解古代蒙学好的入门书。书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古代的蒙学教育“不可能一点可取的经验都没有”。从这个辩护的语气里,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当时要把传统蒙学丢进垃圾堆的声浪,是很高的。
到了90年代初,山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蒙学丛书,出版说明里特意强调:
我们出版本丛书,目的仅仅在于为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典型的资料,以便其研究或批判之用。如果有人用之来教育子女,或者有人认为我们是在鼓吹封建伦理道德,那就有忤我们的本意了。
不说划清界限罢,想要撇清的意思,也是唯恐别人体会不到。
今天市面上铺天盖地的蒙学书、国学书,却往往极力鼓吹传统的儿童教育有多么伟大的意义、神奇的功效。两相比较,也真是恍如隔世。有意思的是,上面提到的山西教育出版社的丛书里,有一种《蒙学便读》,豆瓣短评仅两条,都是近的:一条2019年的评论是“很好看”,一条2020年的评论是“以此教儿 国乃复兴”,显然,这两位读者并不把出版说明放在眼里。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大爱激动的人,大致立场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童蒙书,不属于非看不可的书,但也不妨看看。
,蒙学书往往和小孩子的识字教育有关,既然中国人使用的仍然是汉字,有些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古今变化不大——而且应该承认,古人的学习效率还是可称非常之高,台湾学者王尔敏先生说:“读书识字,幼童启蒙,原本无太大艰难,训蒙三月半载,俱可认识两三千字。”等于说学习半年时间,就可接近小学毕业的水平了。受过私塾教育的人谈到自己当初的学习速度,许多都差不多如此。即使他们统统有所夸张,那打个对折,也还是很可观的。
第二,有的蒙学书,是跟小孩子讲解一些人的姓氏,朝代的更迭,还有名物知识之类。这些基础知识有的今天仍然会用到,有的虽然过时了,但也不妨了解一下。比如“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之类,我们今天不这么认识物质世界,但也挺好玩。
第三是诗歌类,收录一些适合儿童背诵的浅易古诗。而传统的诗文,无疑很多是写得很美的。
第四是讲授做人的道理的。这是蒙学书里争议的一类。因为从古到今,社会发生了质变,或者就用那个流行的说法,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待儿童的态度,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披沙拣金,也不能说和今天全无相通的地方。
不过无论如何不应该忘记,现代社会比任何传统社会——不论传统中国还是传统西方——都复杂好多个数量级。
打个比方,现代社会好比一栋摩天大厦,传统社会简陋点的像土墙茅茨,高级点的像古堡园林。少儿教育,仿佛给人生打地基,你用建两三层的木构建筑的方法,去给摩天大厦打地基,那是非垮掉不可的。
所以,如果有谁主张用传统蒙学代替现代教育,那这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但摩天大厦并不一定排斥小桥流水的古典园林,所以若有闲暇,传统的东西看一看也是一种消遣。现代社会的价值,部分也正在于让更多人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消遣。
甚至于,了解一下传统蒙学,还有一重更务实的意义是,可以避免一惊一乍。
人家跟你吹《弟子规》有多么神奇的功效,你不相信,但只痛斥这部书就是坏,也显得武断。如果知道这部书的来龙去脉,反驳起来自然有理有据一些。
还有另外一个,有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糟糕透了,是中国近现代以来落后的根源,旧书统统应该烧掉,这也是句愤激之言。太大的锅,文化背不起。了解一下古代的情境,自然也就可以明白很多文化观念产生的因缘—有些今天仍有价值,有些今天虽然不必延续,但当年自有所谓“历史合理性”,也可以有些理解之同情。
这本小册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释读《三字经》,因为它是各种蒙学书中浅显易读,今天可资启发的内容又较多的一种;下半部分介绍几种较流行的蒙学书;又附了两篇文章,一篇谈蒙学的变迁,算是做一小结,一篇谈科举考试,因为科举和蒙学关系实在太大了。
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在写“导读”,而或许近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共读”,和有相似兴趣的朋友,聊聊天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