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及治理问题的原因,回顾反思了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的变迁,比较研究了单一主体治理、协同治理、合作治理三种模式的适用性,论证了合作治理模式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构建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基本条件,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治理思路进一步研究了合作治理模式实现的保障机制。本书可供从事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的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智勇,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新型智库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研究智库首席专家。主持项目 2 项,省部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 7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 20 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出版著作 8 部。
|
目錄:
|
章 导 论……………………………………………………… 1 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1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的理论基础……………… 12 第三节 国内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动态………………… 21 第四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挑战与治理思路…………… 28第二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的变迁…………………… 44 节 政府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及局限……………………… 44 第二节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及局限……………………… 63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及优势……………… 76第三章 我国环境问题合作治理的法制建设……………………… 89 节 环境问题公共决策的法制建设……………………… 89 第二节 环境问题治理体制的法制建设……………………… 102 第三节 环境问题治理机制的法制建设……………………… 108 第四节 环境问题治理手段的法制建设……………………… 114第四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23 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理念与模式的偏差…………… 123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手段和方式不当……………… 130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公众参与有限性…………… 136 第四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科普教育薄弱……………… 143 第五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信息不够透明……………… 149 第六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风险沟通不足……………… 156第五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构建……………… 169 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特点……………… 169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功能……………… 176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建构的基本条件…… 183 第四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主体结构………… 196第六章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的实现机制………… 203 节 完善合作治理的主体权责界定机制………………… 203 第二节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透明机制………………………… 215 第三节 完善环境利益诉求表达与回应机制………………… 225 第四节 完善多元主体对话协商机制………………………… 232 第五节 完善合作治理的信任机制…………………………… 240后 记……………………………………………………………… 250
|
內容試閱:
|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尽管具体原因多样,但从根本上看主要是由公众对环境利益和健康安全利益的诉求引发的,一般难以通过单一的经济手段来解决?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治理的难度大,既要立足于源头治理,消除或减少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源头性因素,又要有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往往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只有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模式,实现各主体互利共赢,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鉴于此,本书以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为论题展开研究,共设置六章内容。章导论, 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思路。通过对理论基础的阐释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评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深化研究的依据;通过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思路的研究,确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大应急治理思路,为研究奠定立论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治理模式变迁,通过比较政府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基本特点,提出阐释合作治理模式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三章总结评析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法制建设,在肯定法制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现行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中的不足。第四章以合作治理的内涵和特征为参照,侧重从治理主体角度具体指出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强调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治理模式的偏差。第五章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构建合作治理模式,并对合作治理模式的特点、功能、构建的基本条件、模式的主体结构等进行解析,为建立合作治理模式提供立论依据。第六章是对合作治理模式构建条件的拓展和深化,根据合作治理模式的内涵和构建条件,进一步研究合作治理模式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机制。这六章研究内容,构成了一个逐步递进深化的有机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