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以诺贝尔奖串联起现代天文学的脉络,带领读者遨游广袤的宇宙
集科学知识、科学史和科学家故事于一体,多方位走进天文学
展望中国天文学发展之路,回答我们离诺贝尔奖有多远的问题
|
內容簡介: |
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荣誉。自1970年开始,天文学不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青睐,更是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奖。这些获奖天文项目往往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带给我们关于宇宙的全新知识。本书梳理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文项目以及回顾20世纪前70年的重大天文学成就,介绍这些璀璨成果诞生的故事,让我们一览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脉络和那些杰出天文学家的迷人风采。作者更在书末总结我国天文学发展的现状,回答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吴鑫基,1935年生,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毕业。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客座教授、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高能天体物理、脉冲星物理和超新星遗迹的研究,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和北京天文学会“学术成就奖”。
|
目錄:
|
001章 古老而年轻的天文学
003 一、历史悠久的古代天文学
009 二、成就斐然的近代天文学
017三、生机勃发的现代天文学
037 四、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
041 第二章 “不可见”的宇宙:射电天文和X射线天文
043 一、央斯基和雷伯创建射电天文学
052 二、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066 三、贾科尼开创X射线天文学
083 第三章 光明的创造者:太阳和恒星
085 一、海尔为太阳物理学做出杰出贡献
100 二、阿尔文创建太阳磁流体动力学
109 三、赫罗图推动恒星演化研究
119 四、贝特发现太阳及恒星的能量来源
131 五、B2FH论文揭示宇宙元素合成的路径
147 第四章 扭曲时空的“巨人”:致密天体和引力波
149 一、钱德拉塞卡推导白矮星质量上限
161 二、休伊什和贝尔发现脉冲星
178 三、赫尔斯和泰勒发现射电脉冲双星
192 四、引力波的直接探测
214 五、黑洞的理论研究
227 第五章 来自太空的“幽灵”:宇宙线和中微子
229 一、赫斯发现宇宙线
247 二、发现来自地球外的中微子
260 三、破解中微子丢失之谜
279 第六章 踏上迢迢“牛奶路”:银河系和银河系天体
281 一、沙普利发现银河系中心
288 二、奥尔特发现银河系旋臂、银晕和较差自转
295 三、星际分子的预言和发现
302 四、发现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319 五、太阳系外行星的搜寻和发现
341 第七章 探索寰宇深处:星系和宇宙学
343 一、河外星系和宇宙膨胀的发现
349 二、马尔滕·施密特发现类星体
355 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365 四、精确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和各向异性
381 五、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393 六、大爆炸宇宙理论
407 第八章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409 一、明清时期:我国天文学从辉煌到衰落
417 二、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新起步的中国天文学
423 三、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射电天文的发展
435 四、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光学天文的发展
445 五、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空间天文的发展
456 六、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461 参考文献
463 图片来源
|
內容試閱:
|
闻名于世的“诺贝尔奖”,每年一次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至今已整整 120 年了。诺贝尔的遗嘱中并没有提及天文学,但天文学成就却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因为现代天文学与物理学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互推动,逐渐地融于一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初是研究地球上和实验室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寻找物理规律。天文学则是一门研究地球之外的天体和宇宙整体的性质、结构、运动和演化的科学。20世纪初,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发展到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而天文学则发展成以天体物理学为主体的现代天文学。天文学研究的重大成果都具有深刻的物理内涵,天文学和物理学互相渗透、融合和促进,使现代天文学与物理学密不可分。天体上的许多物理特性和物理过程是地球上及物理实验中所无法实现的,物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只能通过天文观测加以验证。天体物理学的一些突出成就已经大大推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物理学家出身的诺贝尔奖评委们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但 是,早期出于某种偏见,他们主张诺贝尔物理学奖只颁发给狭义的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然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冲破了这人设的羁绊。赫斯(Vitctor Hess)发现宇宙线、贝特(Hans Bethe)提出恒星能源理论、阿尔文(Hannes Alfvén)推出太阳磁流体力学都是物理学家研究物理学时所取得的重大天文学成就,虽然也曾经因为这些成就的天文学因素受到排挤,但终分别获得1935 年、1967 年和 1970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4 年,天文学家赖尔(MartinRyle)和休伊什(Anthony Hewish)分别因为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和发现脉冲星而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地地道道的天文学成就终于名正言顺地进入了诺贝尔奖的殿堂。近年来,做出杰出天文学研究成果的天文学家更是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常客。
2001 年是诺贝尔奖颁发 100 周年,全球范围内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发表了很多纪念文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全套29册的“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可谓是我国出版界的一大贡献。这套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诺贝尔奖百年鉴”初是由天文学家卞毓麟提出的。1995年,他还是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星系研究课题组的重要成员时,就写信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领导,建议“在诺贝尔奖创立100周年的时候,推出一套‘科普诺贝尔奖文库’”,提出“我们应该围绕(获诺贝尔奖的)这些杰出的科学成就,向‘诺贝尔’要选题。我们要力争选择恰当的作者,用尽可能生动的笔法,冶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史、科学家故事于一炉,创作一批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科普读物。这显然是非常有价值,也非常有生命力的”。意想不到的是,1998年卞毓麟毅然决定改行,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成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一员。他和刚毕业的匡志强博士共同主持了这套“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的出版,包括策划、分卷和遴选作者等工作。
2001年年初,卞毓麟前来约我和温学诗撰写“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中的天文分册,取名为《宇宙佳音:天体物理学》,并亲自担任责任编辑。卞毓麟是我们的同行和朋友,在我国科普领域有杰出的贡献,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的偶像,能得到他的邀请和合作是一种荣幸。
“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问世后,好评如潮。其中,国家科技奖得主、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的评说为仔细。2003 年我国非典(SARS)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他给北京大学离校和在校的学生写了一封长信,强烈推荐他们阅读这套书,指 出“这套书不但对于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教师、优秀高中学生和社会人士是很好的科普读物,而且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学教师和专业科研人员也很有用”。徐光宪院士还特别介绍了天文分册。他说“: 我读了《宇宙佳音:天体物理学》,作者是天文学专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既全面介绍了100年来天文学的光辉成就,还对天文学发展中如何突破困难,如怎样提高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有细致的描述,并激励青年人努力创新,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徐老的评述给我们以很大的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