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①本书以需求差异为切入点,分区域分群体探析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规划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②本书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研究,对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能力及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③本书基于差异构建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对优化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协调各区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保障社区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区域差异,探讨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推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方面,本书基于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提出分区域、循序渐进地提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想,为经济落后、资源分配不均衡地区优化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另一方面,本书通过比较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异同,为从制度层面解决农村“空巢”老年人、农村女性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關於作者: |
姚虹,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等。参编著作一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章绪论
节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第三节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居家养老及居家养老服务
二、社区养老及社区养老服务
三、社区居家养老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四、近郊农村与远郊农村
五、“空巢”家庭及“空巢”老年人
六、需要及需求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四、增权理论
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基于武陵山区恩施市的调查目录第三章恩施市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条件
节研究区概况
一、涵盖了恩施市农村典型的自然地理要素
二、不同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差别明显
第二节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条件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老龄化态势不均衡
二、“空心化”及基层组织建设滞后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四、居住分散导致社区建设滞后
五、维系民族文化的邻里亲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节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分析方法
第三节结果分析
一、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
二、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
节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可获得的养老资源
一、养老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二、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源的差异
第二节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的差异
一、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照顾服务需求的差异
二、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差异
三、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对精神慰藉服务需求的差异
第三节家庭养老资源对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需求的影响
一、理论假设
二、变量及模型的选取
三、实证分析
四、主要结论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群体差异
节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对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的需求
一、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产生的原因
二、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三、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四、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
五、健康状况、“空巢”原因对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恩施市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对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需求
一、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性别比较
二、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性别比较
三、经济状况对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的
性别比较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区域和群体差异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
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二、使基本养老服务具有公平性
三、考虑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性
第二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农村社区的建设
二、基于区域差异设计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三、基于老年人需求差异提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第三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的转化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节研究结论
一、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
三、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群体差异
四、基于区域和群体差异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
第二节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索引
|
內容試閱:
|
一、研究缘起
自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根据《中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届时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李志宏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1(3):4-34我国老年人口除了规模大之外,增长速度也很快。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数据,2001—2020年,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07-12-27].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16/11224html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城乡倒置较明显。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分别为968%、109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比例分别为1168%、1498%。十年间,城市老年人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比例上升了407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幅度比城市的高了207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014%。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城乡倒置将持续到2045年左右,届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穆怀中,陈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子女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路径及过程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1):2-11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主要有生育、死亡和人口迁移流动。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流动对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客观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改变了传统的养老方式。无人照料、精神慰藉匮乏等因素让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风险不断加大,亟须通过提供社会养老服务去化解这些风险。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就地养老的心愿,而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益优势,是广大农村老年人口适宜的选择。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在农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面临很多约束,因此必须基于老年人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地域等特点,构建适应性强、长效性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难题。
在经济欠发达的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更为普遍,老年人“留守”问题更为突出,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更多需求。而且,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构建既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又能与各区域社会经济特点、老龄化态势、老人意愿相适应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紧迫性问题。本书对武陵山区恩施市农村区域的调查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以此构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体目的如下:,基于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分区域可持续地构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分析农村不同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为制定保障农村“空巢”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养老权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第三,探讨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路、原则,优化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以便分区域循序渐进地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前言
我国自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城乡倒置的情况非常严重,且将持续到2045年左右,届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流动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还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随着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风险不断加大,亟须社会化养老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各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方式中,社区居家养老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就地养老的心愿,还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是广大农村老年人更为适宜的选择。
在经济欠发达的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外流现象更为普遍,因而更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支持。不容忽视的是,在农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很多障碍,如何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有针对性地构建与各农村区域特点、不同群体养老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是一个既棘手又紧迫的问题。为此,本书利用武陵山区恩施市几个典型农村区域的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以求构建求同存异、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本书主要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从整体上研究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二是基于区域差异研究恩施市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三是基于群体差异研究恩施市农村空巢老年人及女性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书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基于需求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及增权理论,构建了研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理论框架。
其次,本书深入阐述了研究区概况及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条件,并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方面,发现农村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总体不高,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地区特征,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方面,发现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资源不仅存在显著差异,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对来说,家庭养老资源越丰富,农村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少。由此得出,家庭养老资源对近郊、远郊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有重要影响,且对远郊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农村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群体差异方面,就农村“空巢”老年人而言,青壮年劳动力的外迁是农村“空巢”老年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堪忧。与农村非“空巢”老年人相比,“空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低,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高。“空巢”原因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村“空巢”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都较差,加上丧偶比例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在养老方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农村女性并没有因此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表现出更高程度的需求。此外,经济状况对农村女性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后,本书基于区域差异和群体差异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社区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首要问题是农村社区的构建。只有建立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社区,才能有效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建设农村社区就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化组织的建设,通过基层组织和社会化组织的相互合作补充,提高社区对社会化养老模式的支持力。此外,农村社区建设应根据地域差异实行多元化建设。例如,在近郊农村进行社区建设可考虑以行政村为单元,以城市社区模式为导向,利用新农村建设引导居民集中居住,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郊农村受居住地分散的限制,不适宜采用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方式建设社区,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社区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二是根据区域差异设计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近郊农村应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发挥示范作用;远郊农村则以建立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为主,发挥过渡作用。三是基于老年人差异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服务内容,引导社会资源供给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以及通过信息化渠道架设老年人与养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桥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准公共产品,针对少数特殊老年群体无偿提供,大部分老年人只有付费才能享用。农村老年人购买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化。为此,应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增强其购买力,将其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引导近郊被征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适度提高远郊农村老年人农业生产补贴,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