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岩波文库”经典李商隐诗选首次在中国出版!日本著名汉学家川合康三,以现代的眼光“再次发现”李商隐,用全新译注,带你一探李商隐的内心隐秘,探索诗人编织的梦幻世 界。
|
內容簡介: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情穿越时空界限、跨越文化藩篱,成为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而李商隐的爱情诗,毫无疑问是东方文化视域中对这一主题经典的表达。 《李商隐诗选》为日本著名汉学家川合康三对李商隐诗歌的选集,作者从自身研究兴趣与日本学界学术积累出发,精选李商隐诗歌近百首,并对每首诗进行注释、解说与翻译。注释精 准简要,解说独到深刻,翻译充满诗意,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准确地把捉到李商隐的朦胧诗意。打开本书,看大家学者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再次发现”李商隐,如何通过诗人编织的梦幻 世界、探寻诗何以为诗。
|
關於作者: |
川合康三,日本著名汉学家,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原京都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唐代文学、中国诗学研究。著 有 《中国的自传文学》《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中国的 Alba——谱系的诗学》《中国的恋歌:从〈诗经〉到李商隐》等,主编《中国的文学史观》《中唐文学的视 角》等。
|
目錄:
|
目.录
001.序
001.凡例
001.锦瑟
005.重过圣女祠
008.霜月
010.异俗二首
... 其一
... 其二
015.蝉
018.潭州
022.哭刘司户二首
... 其一
... 其二
027.乐游原
029.北齐二首
... 其一
... 其二
033.南朝
036.夜雨寄北
039.陈后宫
042.石榴
045.初起
047.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049.风雨
052.梦泽
054.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
. .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059.漫成三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064.无题
066.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069.药转
072.杜工部蜀中离席
075.隋宫
078.二月二日
081.屏风
083.武侯庙古柏
087.即日
089.无题
.. 其一
.. 其二
094.无题四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105.无题
108.无题二首
.. 其一
.. 其二
113.落花
115.破镜
118.无题
120.柳
122.为有.
124.无题.
126.碧城三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133.牡丹.
136.马嵬二首
.. 其一
.. 其二
141.可叹
144.代赠二首
.. 其一
.. 其二
148.南朝
150.圣女祠
153.独居有怀
157.有感二首
.. 其一
.. 其二
164.重有感
167.春雨
170.楚宫
173.安定城楼
176.相思
178.泪
181.常娥
183.细雨
185.无题二首
.. 其一
.. 其二
190.昨日
193.房中曲
197.当句有对
200.随师东
203.细雨
205.鸾凤
208.漫成五章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 其五
216.正月崇让宅
219.柳枝五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 其五
229.燕台诗四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245.河内诗二首
.. 其一
.. 其二
252.骄儿诗
264.井泥四十韵
277.无题
279.解说
301.附录
李商隐年谱.
探寻诗何以为诗
——川合康三教授访谈录
|
內容試閱:
|
序
晚唐诗人李商隐,生前颇为不幸。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时苦读,才华崭露,虽有贵人相助,但也遭人妒害,以致科举及仕途均蹭蹬不顺。牛李党争本是朝臣间的事,与他何干?可他竟无辜被卷入而成遭殃池鱼。新旧《唐书》虽不能无视其文才,将他列入《文艺(苑)传》,却又在叙述中引令狐
之语,说他“背恩”“无行”“放利偷合”,把他和温庭筠一起描绘成“无特操、恃才诡激”的浪子。对他的种种贬议,至今仍偶见重提。
但是李商隐终究是幸运的。他的诗文被后人珍视并喜爱,从宋初起,直到今天,越到后来评价越高。在国内新近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里,李商隐的地位几乎已与号称“李杜”的诗仙诗圣不相上下,民间对李商隐诗的爱赏更是有增无减,读者面日见扩展。而且他还获得了世界性的青睐,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李商隐诗歌的爱好者都大有人在。
日本从1914年起就有研究李商隐的著作出版,1950年代有了带译注的选本。1970年代初,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设李商隐研究班,荒井健教授主持,精读细研,数年间陆续在《东方学报》发表李商隐七言律绝的笺解约百首,代表了当时研究水平。川合康三先生出自京都大学,后成为其资深教授,一度主持研究所的工作。他的《李商隐诗选》就是在这样雄厚的学术基础上产生的。
川合康三《李商隐诗选》,收入岩波文库,于2008年12月出版。此书选入李商隐诗94首,每首皆有详细注释、日语训读和日文翻译,书前列《凡例》五条,书末附《解说》十数页。此《解说》精简而集中地叙述了选译者对李商隐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看法,其内容相当于国内同类选本的《前言》,实不啻一篇万言论文。此外还附有李商隐年谱、日文音序的目录索引等。总之,为读者的方便考虑得十分周到。现在,这本《李商隐诗选》有了中译本,在中国众多的同类诗选中增添了一个有特色的新品种,可以让读者接触更多的李商隐诗,也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学者的“李商隐观”,起到他山之石和文化交流的良好作用。
川合先生《李商隐诗选》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的选目上。李商隐诗现存600首左右,习惯上被分为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等几个大类。国内当代各选本所涉范围虽有所差异,选诗数量亦有多有少,但取舍标准大体相似。像《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药转》《泪》《当句有对》《河内诗》《井泥四十韵》等篇,一般是不会入选的。而川合先生的选本除保证李商隐诗代表作为主体外,在有限的篇幅中却特意选入了它们,并在注释中指明它们所反映的义山诗特点的某一方面,从而使李商隐诗歌的面貌在这个篇幅不大的选本中显示得更加全面而丰满。川合先生讲解诗篇,既不拒绝采用传统分类名称,却也不局限于习惯的分类,而是善于根据诗篇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和命名,如谓《石榴》的主旨为咏妓,说《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是以游戏之笔写狎妓,称《漫成三首》和《漫成五章》的前两篇为“论诗诗”,称《柳枝五首》是打破李商隐“竭力消除恋爱诗的背景”的通常做法、“罕见的能够见出诗歌与诗人经历之间有着怎样关联的例子”等等,都有独见而能给读者以启发。
对每一首诗作出逐句翻译,是这本《李商隐诗选》的又一重要特色。梁启超曾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感叹,读李商隐《锦瑟》《碧城》《圣女祠》诗,能感到它们的美,但若要拆开一句一句解释,却连文义也解不出来。我们读李商隐诗,也往往会感到句与句、联与联之间有些意思虽可意会而甚难言传。所以我们注释义山诗,一般很少串讲,更不用说逐句翻译。川合先生却知难而上,为有助读者理解而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来说难度较大的路。他利用翻译努力揭明诗意,把诗语的每一个要素(包括某些典故和意象的复杂涵义)编织进译文,加上日文的表达习惯,有时遂使译文形成结构复杂的长句,但仔细体味,对明了诗意还是很有帮助的。
《诗选》的再一个特色是注释的详尽精当。注释基本以词为单位,除说明其涵义及其在诗中的意义外,必溯其渊源,指出早用法来自《诗经》《楚辞》或前代的哪位诗人,所引例句皆准确精当而简洁。注释还指出诗型(律诗、绝句抑或古体、乐府之类)和韵脚属《广韵》与《平水韵》的哪个韵部及单用、共用或通用的情况。这后一点恰是国内选本很少致力的地方。
通读全书,深感川合先生对李商隐诗歌有着全面精深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散见于全书各个部分,而又集中表现在书后的《解说》之中。也可以说,《解说》所阐述的观点,都很好地贯彻于全书,成为全书的指导思想。这些观点与编选译注的操作相互映照、相得益彰,加强了阐释效应,使读者不但欣赏了李商隐的诗,亦知晓了其人,而且了解了中国古典诗歌某个方面的特点。例如《解说》首先指出了诗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接着就指出义山诗既“包含着将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能性追求到极致的精髓”,而又接近现代“诗”的性质。这可说是川合先生“李商隐观”的基本之点。他认为,李商隐诗固然是古代的,但又是现代的。不言而喻,李商隐诗的强大生命力正蕴含于此。《解说》着重分析了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与晚唐一般艳情诗的区别。在川合先生看来,恋爱诗在李商隐诗中占据着中心位置,许多诗都是从恋爱者内心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像其他人(如韩
)那样单向地从男子视角去观察。由此,川合先生进一步揭示出李商隐诗具有既渗透着个人经历过的感情,而又“由表现个体而升华为普遍性,由此引发人们的共鸣”的特点。这些观点道出了李商隐诗的一种重要性质。《解说》和许多诗篇的注解又反复指出李商隐诗的境界具有多义性、重叠性和朦胧美的特色,而像《夜雨寄北》那样时空交错的表现法,在其创作中也有多处表现,从《锦瑟》《潭州》《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均能看到这种方法的变化运用。文章后探索李商隐的个性,特别是其内心的矛盾,指出他心中纠缠着自信与怀疑、坚定与动摇、坚强与软弱的斗争,乃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出他那些感伤忧郁而优美动人的诗歌,从而印证了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所提及的“蚌病成珠”理论。应该说,川合先生对李商隐诗的解说,是有一个自洽自圆的系统的。但他并不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说“如何解读的权力还在每位读者手中,希望以本书为契机,能展开不断接近李商隐诗精髓的解读”,体现了一个学者通达谦逊的胸怀。
川合康三先生是日本著名的唐代文学研究者,尤精于中唐文学。他在中国学界有很多老朋友,我也很荣幸地与他有所交往。他的著作《终南山的变容》《中国的自传文学》《中国的恋歌:从〈诗经〉到李商隐》等,都早有中译本。现在他的《李商隐诗选》中译本也即将问世,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当译者陆颖瑶女士邀我为之作序,并说这是川合康三先生本人的意思,我就不揣浅陋,欣然同意了。我在上面略说初读感想,未必能中肯綮,只是作为一个推介的引子而已。还是请读者诸君赶快进入正文的阅读吧。
董乃斌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饰锦之瑟,为何有五十弦呢?那些明丽的时日从每一根弦、每一枚琴柱中苏醒过来。
庄子迷惑于清晨梦境中幻化为蝴蝶的自己,望帝化身为杜鹃不断地吐露春情。
明亮的月光倾泻在青色的海面上,珍珠中含着人鱼的泪水,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蓝田,烟雾从玉中间升起。
何时才能回忆起这种情思呢?回忆起那时候的已然渺茫不定的情思……
“瑟”是一种弦乐器。琴为五弦或七弦,筝早为五弦,后来变为十三弦,与此相对,瑟有二十五弦。根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的传说,太古时代素女所演奏的瑟是五十弦的,因音色过于悲哀,泰帝(古代三皇之一,即伏羲)将弦的数目减至一半。“锦瑟”是用彩色装饰的瑟,是令“瑟”这个字显得华丽的诗语。
没有头绪,没有特定的理由。用于表现超出作者想象的意外程度,李商隐则为了刻意停止理性思考并将其投入不确切的领域而好用此语。
“柱”是支撑弦的琴柱。
即庄子。这里用平声的“生”替换了仄声的“子”。本句源自《庄子·齐物论》中的故事。庄子在梦中化为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子本人,究竟是庄子做了化蝶的梦、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他无法区分梦境与现实。
即古蜀国的国王杜宇。鳖灵治水有功,望帝却与其妻私通,后羞愧而死并化为子规(杜鹃)。这一传说见于《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卷九二三所引《蜀王本纪》及《太平寰宇记·益州》等。又据说此鸟边吐血边鸣叫(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等),啼声之凄厉令人联想到死亡。
恋情。梁元帝《春别应令诗》有“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之句。“庄生”“望帝”二句都引用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变形的典故,由此形成对仗。
“珠”即珍珠。传说珍珠是鲛人(人鱼)流下的泪珠(见于西晋张华《博物志》等)。珍珠又是在贝壳里面形成的。《吕氏春秋·精通》云“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西晋左思《吴都赋》继承此说,有“蚌蛤珠胎,与月亏全”之句。贝孕育珍珠的过程与月之盈亏同步,“月”与“珠”之间有着这样的关联。
长安东南方向三十公里处有蓝田县,位于前往南方的交通要道上。蓝田山因产玉而知名。此词既是地名,也是与“沧海”对仗的含有颜色的词语。
有这样一个玉化为烟而消失的悲哀的爱情故事:吴王夫差之女紫玉(也有书中单名作“玉”)与韩重相爱,但夫差不允许两人结婚,紫玉悲痛而死。游学归来的韩重在墓前悲悼时紫玉现身,两人结为夫妇。临别时紫玉赠给韩重直径一寸的珍珠,夫差却怀疑那是盗墓所获并逮捕了韩重。此时紫玉现身,洗清了韩重的不白之冤,夫人欲拥抱女儿,紫玉却像烟雾一样消失了(见于《搜神记》《录异传》等)。与这个故事不同,也有为了说明诗能表现出抽象的意象而使用“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比喻的例子。晚唐司空图论诗的《与极浦书》即云“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戴叔伦生活的时期早于李商隐约八十年(732—789)。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八以为这是李商隐此句之所本,但戴叔伦之语仅见于司空图所引,比较可疑。相反,也可能李商隐此句为司空图所本,或者是不知出自何人的造语通行于世。“沧海”“蓝田”二句都言及日月光芒,并将“沧海”的寒冷澄明之感与“蓝田”的温暖朦胧之感进行对比。
一般解释为“在当下的时间点上无法追忆过去之事”,但此处解作“未来能否追忆起如今的情思”。这样一来,下一句的“当时”就可以同时解作“过去”和“现在”。
茫然自失的模样。
锦瑟
无端
一柱
庄生
望帝
春心
珠有泪
蓝田
玉生烟
此情
惘然
诗型 · 押韵
七言律诗。单用下平一先(弦、年、鹃、烟、然)。平水韵:下平一先。
*
按李商隐诗集原先的编次,这是全书首诗,表明此诗很早就被视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人面对饱含回忆的瑟,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联想,歌唱了失去爱的悲伤。诗人避免直接谈论现实情事,而代之以运用典故,打乱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李商隐独特的隐约深沉的作诗方法集中于此,是其名副其实的代表作。本诗无疑是讲述了失去所爱之人的悲哀,但每一句诗都以鲜明浓烈的意象不断升华着悲哀,整首诗被笼罩在朦胧的氛围中。这或许是因为叙述者自身无法将心绪完全呈现为“悲哀”,而只能茫然地加以感受。无论背景事实如何,诗歌都表现出了意象与悲伤浑然一体的诗意世界。参见《解说》。
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白色石门上生了绿色苔藓,从天界贬入凡间的仙女久久未归。
整个春天里,如梦似幻的连绵细雨都在圣女祠屋顶的瓦片上跃动。终日吹拂的奇妙微风,连圣女祠的旗帜都无法摇动。
萼绿华不知从何处降临凡间,杜兰香转眼间就离开了人世。
为了帮我返回仙界,玉郎一定在仙界名簿上写上我的名字了吧。充满眷恋地回忆起来的,是在天宫阶墀处询问紫芝之所在时的情形。
位于陈仓(陕西省宝鸡市东)与大散关之间的道教祠堂。山崖上有类似女子面容的花纹,因而被当作圣女神祭祀。见于《水经注》“漾水”条。李商隐另有两首题为“圣女祠”的诗,此诗系后来再次经过同处时所作。
青苔。表现出石门关闭后经过的时间之久。
神仙居住的天上世界。玉清、上清、太清的“三清”之一。
获罪而被流放。底本误作“论谪”。
整个春天。
令人以为是神女之化身的雨。此处引用宋玉《高唐赋》(《文选》卷一九)的巫山神女故事。楚怀王梦见自己与巫山神女交合,临别时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阵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令人以为是神灵降临的风。
仙女之名。东晋穆帝时,二十多岁的美女降临到羊权家中,赐给他尸解(即灵魂脱离肉体成为仙人)的灵药。见于陶弘景所著道教典籍《真诰》。
仙女之名。据朱鹤龄注所引《墉城集仙录》,湘江渔夫在江边捡到哭泣的女童并养育了她。她长成了美丽的少女,被从天上降临的童子带走,升天时少女向渔夫说道:“我本是仙女,因获罪而被贬谪到人间。现在与您永别了。”说完就消失了。又据《艺文类聚》卷七一所引《杜兰香别传》,杜兰香曾经降临至晋人张硕家中并与他结婚,随后行踪不明。后来张硕见到了乘车的杜兰香,不由自主地也想要乘上车子,却被侍从阻拦未能成功。萼绿华和杜兰香都是暂时逗留在人间世界的仙女,但身处人间的地点和时间都无法确定,在恍惚迷离之间又返回天界去了。
天界掌管仙人名簿的仙官。见于道教典籍《云笈七签》。
把名字记入仙人名簿。谪落人间的仙女祈求能够重返天庭。
天宫的台阶。
仙草名。仙人食用的食物。仙女回想过去身处天庭与玉郎交谈时的情形。
圣女祠
碧藓
上清
沦谪
一春
梦雨
灵风
萼绿华
杜兰香
玉郎
通仙籍
天阶
紫芝
诗型 · 押韵
七言律诗。共用上平六脂(迟)和七之(滋、旗、时、芝)。平水韵:上平四支。
*
本诗歌咏了被供奉在祠堂中的仙女的悲哀。从天界被谪落人间的仙女的传说,古来就在各地流传,这座祠堂的神主也被当作这类故事的主角了。在幽深祠堂中被人供奉,对她而言也只不过是幽闭而已。降落的雨水、吹拂的微风,描绘出仿佛是天界与人世、现实与梦幻的分界处的情景。后两句一般被解释为祠堂中仙女的话语,从她满怀眷恋地回忆与“玉郎”初遇时的情景这一点来看,其中似乎也可见男女关系的踪迹。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听到头声雁鸣时,蝉已经消失了。高达百尺的楼阁之南,无边无际的水面与天空相接。
青女和嫦娥都耐得住寒冷,在月中、霜中比赛着谁更婀娜多姿。
笼罩着霜的月亮。“霜”也可以认为是飞散在空中之物。
雁是候鸟,所以加上“征”字。“征”是长途旅行的意思。《礼记·月令》仲秋(阴历八月)云“鸿雁来”。
《礼记·月令》孟秋(阴历七月)云“寒蝉鸣”。即蝉是初秋的景物,雁则是仲秋的景物。
百尺楼即高楼。“南”字有版本作“高”。
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有“至秋三月(阴历九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之语。《礼记·月令》亦云九月“霜始降”。
即窃取不死药化作月中精灵的嫦娥。参见《常娥》诗。“素”意为“白”,这里表现月光之白,与“青女”对仗。
形容女性美艳容姿的叠韵词(韵母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拟态词)。
霜月
征雁
蝉
“百尺”一句
青女
素娥
婵娟
诗型 · 押韵
七言绝句。单用下平一先(蝉、天、娟)。平水韵:下平一先。
*
本诗吟咏清冷而具有透明感的秋季景物,并将其解作霜与月之女神的美丽。诗首先通过由蝉鸣变为雁鸣的听觉感受点明秋意渐深,继而描写天空与水面不断延伸的视觉景色,呈现出垂直方向的“百尺楼”和水平方向的“水天接”两者交错构成的雄壮景象。但不停留于描述眼见之景,从充盈着月光和霜霰的气出发,联想到与月、霜有关的女神、女仙,这正是富有李商隐风格的奇思妙想。本诗不仅描绘了女性的浓艳之美,也包含了凛然而澄明的美感,霜、月的精灵“耐冷”而互相竞争,颇为奇妙有趣。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其.一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
。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
。
此地每个清晨都用诅咒封存疟病病魔,每夜的春寒都砭人肌骨。
落雷劈裂了柱子也漠不关心,洪水涨到齐屋檐处也装作毫不知晓。
用来射虎的毒箭侵入肌肤,用来捕鱼的鱼钩像鱼叉一样刺穿骨头。
那声响是鸟的喧闹吧,它们群聚一处用人类不懂的话语控诉,那全是怨恨太守的话语。
指中国南方的五条山脉(五岭)以南的广西、广东一带。唐时置岭南道。如题下自注所述,李商隐为桂管观察使郑亚所招,于大中元年(847)五月赴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任掌书记,任职到次年二月。若依自注下又有“偶客昭州”四字的版本,则本诗系李商隐在桂林任上时出差去昭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时所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