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上海银行家书信集》是2020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之一种,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藏各银行档案中30组银行家的书信,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基本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银行家在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本书既可了解银行家的心路历程,亦可借鉴近代金融家的管理思想、经营策略,以及社会责任,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从事金融研究、学习人员,以及金融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帮助。
|
關於作者: |
邢建榕: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在档案研究利用方面撰有《馆藏建国后档案史料的开发与利用》等论文,在金融史研究方面撰有《1948年金融泄密案》等论文。编译有《陈光甫日记》、《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辛亥革命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选译》等。
何品:上海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史、上海地方史,长期从事近代上海档案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编注有《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南银行(1921-1937)》等。
彭晓亮:上海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近代上海金融人物、档案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编注有《周作民日记书信集》、《钱新之往来函电集》等。
|
目錄:
|
目录
编选说明
1.倡设信用调查机构——张嘉璈致李铭函,1918年
2.转投上海银行风波——杨介眉与叶景葵、陈叔通等人往来函,1920—1922年
3.北京政府向华商银行团之借款——张嘉璈与叶景葵往来函电,1920—1921年
4.时局变化与中国银行应对之策——贝祖诒与陈光甫往来函电,1923—1927年
5.浙江实业银行营业方针——李铭致梁俊华、黄俭翊、张承谟函稿,1923年
6.银行家与蒋介石政府关系——陈光甫与蒋介石、唐寿民、李清泉往来函电,1927年
7.上海造币厂改组前后——唐寿民、宋子文与上海造币厂借款银团等往来函电,1928—1930年
8.绑架案后的恶劣心绪——胡笔江与中南银行董事会往来函电,1928—1932年
9.时局、人物及银行业务——陈光甫致杨介眉函,1928年
10.赴杭州疗养——贝祖诒致李铭函,1930年
11.实行废两改元——李铭、贝祖诒、徐寄庼等与上海钱业公会、商会等往来函,1932—1933年
12.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马寅初与周作民往来函,1932—1937年
13.“李主外,陈主内”——李铭与陈朵如往来函,1933—1936年
14.从政前夕——吴鼎昌致蒋介石密电,1933—1935年
15.力阻中国白银外流——陈光甫、贝祖诒、唐寿民、徐寄庼与孔祥熙、穆藕初等往来函电,1934年
……
|
內容試閱:
|
编选说明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及于远东地区,而且产生了诸多大银行家。他们中的大部分,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传统根底;既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既出类拔萃,又忍辱负重;既风光无限,又饱经挫折。在外敌侵略、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乃至不断遭受绑架勒索的黑暗社会情形下,在财力雄厚的外国银行和根基深厚的旧式钱庄的双重夹击中,他们图生存,求发展,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上海城市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海市档案馆藏金融业档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银行约有170多家,要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银行家史料,搜寻范围甚广,开掘难度也不小,爬梳剔除工作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从馆藏各银行档案中,精选了30组银行家的书信汇编成书,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基本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银行家在近代上海金融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银行和其他金融市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认为,欲求金融史研究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对银行家的研究势必要紧紧跟上。即以现实而论,在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银行家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本书收录内容,以银行家的书信、电报为限。我们以为,电报可以纳入书信的范围,故书名仅署书信集,以取其简略。由于只收入书信档案,使本书在形式上更为协调和统一,而且书信的特性,具有更强的私密性、真实性和内幕性,因而更能体现银行家的心路历程,以及某些鲜为人知的幕后历史。本书的许多史料是鲜为人知、很有价值的,不仅使一般读者了解在华丽上海的幕后,银行家的有些经历实非外界所能想象,而且对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会有所裨益。
为限度保持档案史料的原貌,我们从档案本身产生的过程,以案卷组合的内容进行编纂。这或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果完全按书信时间编排,许多档案内容不再成团,或许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因此现在采用了以银行、卷宗为单位,围绕某一位或数位银行家为主的组合式编排,这样可以从档案产生的原始过程,从银行家的视角观察某些问题,比较具有完整性和原始性,因而也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档案史料集不是学术论著,但史料编纂的过程,却也是学术研究的过程,离开了学术性,就无法编出一本像样的档案史料集,这是编者深有体会的,相信接触过原始档案的读者也会深有同感。为使对金融史不太熟悉的读者,能够较深入理解书信的内容,我们尽可能加了导读、注释,这虽然反映出编者的学术水平,但也因为我们的水平有限,或有误导、误注之处,务请识者谅解、批评。当然,由于档案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编者的水平所限,定还会存在诸多问题,好在有影印版可一一对照,敬请识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