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編輯推薦: |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里?马丁松自传体长篇小说
* 被瑞典教育部列为中学生的经典文学之一
* 身世坎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里?马丁松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他的写作捕捉了露珠而映射出大千世界”,被瑞典教育部列为中学生的经典文学之一。
* 作品内容丰富感人,文笔细腻生动,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揭秘一代文学奇才颠沛流离的幼年生活,让人感触颇深,心生唏嘘。作品本身对于人性的披露,对于当时瑞典社会的讽刺,频频引发读者反思,是一部有温度又有深度的佳作。
* 如荨麻般身世坎坷的作者,真实还原了自己幼年的成长经历,是自传体长篇小说的代表。本书由瑞典原文翻译而来,更加真实地再现了原著的文学旨趣和文字之美。
|
內容簡介: |
《荨麻开花》(N?sslorna blomma)是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里?马丁松的自传性长篇小说。荨麻是北欧乡间常见的植物,渺小而无用,即便是开花,也不引人注意。小说主人公小马丁的贫贱人生,大抵就是这样“荨麻开花”的日子。6岁丧父,随后母亲弃子远走,能支撑家庭重担的大姐病故,小马丁不能不成为辗转于各个不同寄养家庭的孤儿。马丁常常不得不独自面对人世的冷酷,品尝屈辱和恐惧的滋味,被迫承担本非儿童承担的农活,忍受养主的呵斥乃至毒打,尝尽人生辛酸苦辣。后他被安排到一所孤寡老人收容院,在这里似乎得到了些许温暖,可惜命运多舛,关心他的女院长却因伤寒病去世……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哈里?马丁松(Harry Martinson,1904—1978)出生于瑞典南部布莱金厄省的亚姆斯霍格镇。他幼年丧父,6岁时母亲离家移居美国,他成为各教区轮流收养的孤儿。15岁当海员,随船跑遍南美及印度。此后他浪迹天涯。马丁松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他的文学天才是在流浪生涯中生发的,因此被称为“文学界的流浪儿”。1926年,马丁松以海员生涯为题材,发表处女诗集《鬼船》。1929年,他和另外四个青年作家合写了一部瑞典文学编年史《五个年轻人》,赢得盛誉。此后,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相当数量的游记、随笔、小说、回忆录等。他的主要诗作有《现代抒情诗选》(1931)、《再见吧,好望角》(1933)、《自然》(1934)、《海风之路》(1945)、《蝉》(1958)、《德由勒之草》(1958)、《车》(1960)、《光与暗之诗》(1971)、《草之山》(1973)等诗集,散文《无目标的旅行》(1932),长篇小说《荨麻开花》(1935)、《通向钟国之路》(1948),被公认的代表作是发表于1956年的科幻大空长诗《阿尼阿拉号》。
译者简介:
斯文,原名王建兴,中国前外交官,在北欧工作生活二十多年,1998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冰岛大使的身份退休,结束了外交生涯。在五十多年的岁月里,他翻译出版了许多北欧作品,如《萨迦》《埃达》《红房间》等,并为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历史卷和戏剧卷撰写北欧词条。
石琴娥,1936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曾任中国-北欧文学会副会长。长期在我国驻瑞典和冰岛使馆工作。曾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访问学者和教授。主编《北欧当代短篇小说》、冰岛《萨迦选集》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种词典撰写北欧文学、历史、戏剧等词条。著有《北欧文学史》、《欧洲文学史》(北欧五国部分)、“九五”重大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史》(北欧五国部分)等。主要译著有《埃达》《萨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等。曾获瑞典作家基金奖、2001年和2003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五届(2001)和第六届(2003)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安徒生(2006)。荣获中国翻译家协会资深荣誉证书(2007)、丹麦国旗骑士勋章(2010)、瑞典皇家北极星勋章(2017)等。
|
內容試閱:
|
译 序(节选)
哈里?马丁松(Harry Martinson, 1904—1978)出生于瑞典南部布莱金厄省的亚姆斯霍格镇。他6岁时,父亲病故,母亲丢下7个孩子只身前往美国谋生。马丁松被送进教区福利机关,福利机关又把他交给收费的农家领养。1919年,15岁的马丁松离开瑞典在外国轮船上当司炉工、水手,在德国、法国漫游,乃至漂洋过海,到印度和南美洲等许多地方流浪漂泊,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却在各国的“社会大学”中学习锻炼。长期的流浪、苦难的经历,再加上异国情调和海洋风光,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散文《无目标的旅行》(1932)和诗集《再见吧,好望角》(1933)对他这一段的经历作了记述。
1927年,马丁松因肺病不得不结束7年漂泊的海上生活,回到瑞典,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和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干零活,当过搬运工和伙夫等。在当水手期间,马丁松已经显露出文学天赋,在工会杂志《水手》和进步刊物《火焰》等刊物上发表诗歌。《鬼船》(1929)是他发表的部小说。同年,他同比他年长15岁的工人女作家海尔佳?斯瓦兹(她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莫阿?马丁松)结婚。1941年,两人解除婚约,次年,马丁松再婚。马丁松还是瑞典知识分子进步社团组织“五个年轻人”诗社中的重要成员。
《荨麻开花》的主人公马丁出生时父亲有个杂货铺,家境还算不错。由于父亲不善经营,生意破产而早亡,母亲丢下7个孩子,独自移民美国。马丁和他的姐姐们都成了孤儿,瑞典 公共福利机关把他们交给收取报酬的农家领养。马丁被送到农庄上领养的时候还不到7岁,小小年纪,除了要干繁重的家务和农活外,还受到养父母的虐待,经常挨打受饿,他忍受不了这样的剥削和虐待,常常离“家”出走。凄惨的童年使他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这一切在《荨麻开花》中有极为生动的描述。
长篇小说《通向钟国之路》(1948)中的主人公鲍里是一个用手工做卷烟的工人,他不喜欢机器,喜欢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是一个漂泊不定而又与世无争的流浪汉。他在瑞典各地流浪,帮人用手工做卷烟,有时也帮人干农活,饱尝辛酸和痛苦,但是也享受到了夏季农村瑰丽的景色。这位具有哲学气质的流浪汉鲍里在很多方面实际上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这部作品使他在瑞典的声誉和地位大为提高,而且使他成为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作家。1949年,马丁松作为位工人出身的作家被遴选为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十八院士之一。
马丁松除了是小说家外,还是一位有创造才华、才思敏捷又多产的诗人。他的诗作浩繁,在诗歌创作中成就卓著。他的诗作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类是对童年和以往经历的回忆,他这方面诗歌的特点是非常精练、概括、集中、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读来情趣盎然。
童年时的村姑仍旧在我的记忆之中;
记得她们的灵魂
显露在忧伤而放荡的眼神中;
记得她们的胸脯高高耸起
身上裹着暖和的粗毡裙袍——曾是
强国的古代遗留的纪念物。
好斗的嘴巴像刈割干草一刻不停地
聒噪;
她们围在干草仓里合唱赞美诗;
蜷曲在芜菁堆中进入梦乡;
装酸奶的陶罐撂在田埂上。
气鼓鼓地嘟囔埋怨
圣?奥尔加怎么去了爱达荷。
这是诗歌《村姑》的节。诗一开端就写出了村姑们的外貌和特征。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眼神忧伤而放荡、身段硕大健壮、穿着褐色或黑色粗毛毡裙袍的女人。她们碰在一起就叽叽喳喳,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家常,说三道四,俄罗斯圣女奥尔加跑到美国爱达荷州去朝圣之类的无稽之谈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在干完活之后便不择地方呼呼地睡上一觉,缓解疲劳。短短几句便把瑞典农村妇女写得活灵活现,令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细致的洞察力和精练概括的功力。
第二类是对海洋、大自然景色的感情抒发。
六月之夜
现在太阳不落山了,
它的光芒使人眼花缭乱。
夜晚的边缘变成晨曦
不早也不晚。
大海挽留住黄昏余晖
在镜子般的水面上滑曳
在波浪上跳动
水面还没有暗下去,就
反射出初升旭日的火焰。
六月之夜是白夜,
像一个露华正浓的清晨。
撩掉了夜晚的面纱
波光潋滟的大海一片明亮。
北欧的六月之夜是奇妙的,几乎明亮得像白昼。天色刚刚骤然变黑,太阳刚刚擦着地平线,立即又反弹跳跃,冉冉升到中天,四周又一片明亮。诗人在这首《六月之夜》小短诗里描写的正是这样瑰丽多姿的美景。他把景色写得出神入化,捕捉到一瞬间美好的景物形态,并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出来。
第三类是从科学和哲理的角度去探讨人生,如1956年发表的长篇叙事史诗《阿尼阿拉号》,共有103节,其梗概如下:
地球上发生了核大战,核辐射消灭了一切,几乎使地球毁灭,宇宙飞船阿尼阿拉号满载着8000名劫后幸存者逃离地球,飞向火星。由于飞船偏离既定轨道,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搭乘飞船的难民们所面临的只能是终的死亡。长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末日来临的可怖场面和宇宙飞船上难民目睹地球毁灭的惊恐心理,试图由此说明人类发明了先进科学,而科学又使人类走向灭亡的思想。这也是诗人从科学和哲理出发探索人生的尝试。诗人虽然预言了人类的愚蠢招致地球的毁灭,然而他并不是彻底悲观的。长诗的后部分写道,虽然飞船上导航仪器失灵而在宇宙中盲目飞行,但是24年后终于能够在适合生物成长繁衍的火星着落。飞船上的8000名难民虽然都已经死了,所幸的是留下了两个活着的细胞:自然和宽容。它们化成一男一女,在没有生命的火星上撒下了宽容忍让和乐善好施的种子,终于使火星成为一个拥有人类的智慧和才能,而没有人类的贪婪自私和蝇营狗苟的乐园。
这首诗奠定了哈里?马丁松在瑞典诗坛上的泰斗地位。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不少重大突破,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更增添了它的艺术魅力,使它成为瑞典现代诗歌中的珍品,也成为瑞典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如此,这部力作也是现代欧洲诗歌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奠定了马丁松作为斯特林堡之后瑞典文学伟大作家的地位。这部史诗在1959年被改编成歌剧,在瑞典和欧洲许多国家历演不衰。
马丁松的创作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间或有神秘、悲观色彩。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他都十分讲究字斟句酌,他喜爱自己造词,这种风格在瑞典被誉为“马丁松风格”。有不少词是词典上找不到的、他独创的词,有的既贴切入微又浅显易懂,也不免有一些晦涩难懂的词,不过一旦了解了他造的词的用意后,会更深刻地了解他的作品。例如,《阿尼阿拉号》里的“宇宙飞船”(原文Goldonder)一词就是诗人煞费苦心用两个词拼凑在一起创造出来的,前半段原来词意是征服者,尤指16世纪侵占墨西哥、秘鲁等国的西班牙殖民者,也可以转意为“征服者的古老梦想之国”,后半段则是一般空中运载工具的结尾缀音。诗人把这些词的原意、转意和词音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词,意思已不是普通的宇宙飞行,而是“一艘空中运载工具所进行的一次不知目标的、大胆的探测飞行”。
马丁松多才多艺,他的文学作品有诗集、长篇小说、随笔、游记、剧本和广播剧,他还能作画,创作了很多油画,主要是工人画像和自画像以及异国情调的风景画,马丁松还为自 己的作品作插画。1974年“因他的作品通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而同另一位出身贫苦的瑞典作家、瑞典学院院士埃温德?雍松(1900—1976)分享了诺贝尔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