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了治愈:改变医学的 30 个诺贝尔奖
》
售價:NT$
301.0

《
AIGC驱动工业智能设备:系统设计与行业实践
》
售價:NT$
505.0

《
中国人的日常(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文集,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百态,洞悉社会的世道人心)
》
售價:NT$
301.0

《
走进具身智能
》
售價:NT$
407.0

《
我讨厌我自己:重建内心秩序,找回自己内心的光明
》
售價:NT$
301.0

《
人类迁徙(BBC驻外记者先锋之作,另类视角的人类简史)
》
售價:NT$
296.0

《
数学真有用:生活中的数学智慧
》
售價:NT$
254.0

《
数学思维的力量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同一作者《儿童的贫困Ⅰ》的第二部,是在完成部5年之后续写的。在部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日本社会“儿童的贫困”的问题,在日本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导致日本国会提出并通过了《消除儿童贫困法》。本书则是作者为寻求对该问题在社会政策层面上的解决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作者不满足于作为一个学者提出问题,而是积极介入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做法,非常令人赞赏。她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贴合日本社会现状的务实措施。她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社会活动,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有机影响”,值得向中国学界和知识界推介。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如何消除儿童贫困问题的书。”
2008年被称为日本的“儿童贫困元年”,是因为这一年媒体和政策研究学者将儿童贫困问题拿到了台面上;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儿童贫困为主题的书籍相继问世;其后,各路媒体相继报道,儿童贫困问题进入大众视野。
2013年6月,日本参众两院全票通过《促进消除儿童贫困法》。
儿童贫困问题错综复杂,单纯依靠解决温饱问题、完善义务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消除的。
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呢?是增加教师人数、完善课程设置,还是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那些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扶助?对于因母亲工作到深夜而导致其经常游荡于繁华街道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关爱?还有,援助家庭有两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及服务支付,哪种更利于孩子成长?普惠制度是否更具有优越性?针对贫困家庭的精准扶贫制度是否可行?此外,还有医疗、教育、餐饮、营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
本书集中了日本国内外有关儿童贫困问题的众多研究成果,列出了多种选项并逐一阐述利弊,是社会政策论入门的佳作。
|
關於作者: |
阿部彩,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暨外交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曾就职于联合国、日本海外经济协作基金会、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现任日本首都大学东京人文社会学部人类社会学科教授,2015年11月在该大学组建“儿童、青少年贫困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贫困问题、社会排斥、社会保障、国家救助论、社会保障论等。著作《生活保障的经济分析》(合著,2008)获第51届日经、经济图书文化奖。另有著作《儿童的贫困Ⅰ》 、《弱者无法容身的社会》、《从经济看风险》、《性别社会科学的可能性》第2卷《走向认可与包容》(合著)、《社会排斥/包容与社会政策》(合著)等。
译者
朱丹阳,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留学日本,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日语部播音员和资深翻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