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編輯推薦: |
《中国佛教通史》2010年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它的面世,不仅体现了中国佛教史研究的较高学术水准,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是一部中国人自己撰写的、迄今为止国内外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之作,完成了几代中国学者的夙愿,“追前贤于往日,励后学于来兹”。
15卷本的《通史》以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民国四个时间段落为经,以学派、教派、宗派及地区为纬,利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文献、前贤学术成果,全面梳理、呈现出各个时期中国佛教流变的整体风貌,内容广泛涵盖中国佛教的典籍、人物、教义、制度、民俗信仰、佛门生活、寺院经济、三教关系和文化艺术,以及佛教与各个时代之王朝政治(包括历代帝王之佛教政策)、社会文化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论述等诸多方面,既多视角、多层面地再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又清晰地展现出佛教本土化、宗派化、伦理化以及居士佛教与人生佛教等理论侧重点。
相关领域不少专家学者予以高度评价,认为《通史》以史实为本,强调史与论并重、教与理并举,既尊重学界定论,又直抒研究新见,其整体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学术的立场、实证的态度,将中国佛教史研究推上了一个新高度,标志
|
內容簡介: |
《中国佛教通史》共15卷,涵盖中国佛教(包括汉传、藏传、南传三大系统)的人物、典籍、教义、制度、仪轨、礼俗、艺术乃至三教关系、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全面记述了佛教从两汉初传至1949年的历史面貌。
《通史》根据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分四个历史时期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整体论述。至第四卷,呈现与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整体风貌与发展脉络,指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佛教的本土化,重点介绍、评述了佛典的翻译、义理的传播和僧团的组建,以及佛教与王道政治的相互关系,佛教与传统宗教、儒道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等。第五至第八卷,主要是对产生于隋唐时期的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的思想、特色分宗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叙述,并对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进行了专门性的整体论述。第九至第十一卷主要论述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状况,宋元时期的佛教呈现一种逐步交融汇合的趋势,不仅在内部提倡禅教一致,而且在外部出现儒释道三教合流。第十二至第十五卷主要展现和论述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面貌,晚明四大高僧带动下形成的佛学复兴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较大,而清代、民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是居士佛学的兴起。
|
關於作者: |
主编赖永海,1949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多年来出版《中国佛性论》《佛学与儒学》等学术著作16部,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佛教十三经》《禅学丛书》等,在《当代中国思潮》(美国,SSCI)、《中国社会科学》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各种论文数十篇。
|
目錄:
|
卷
章 佛教东传与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节 作为中国佛教源头的印度佛教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土的路线、传说和史实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佛教
第四节 三国时期的佛教
第五节 东汉、三国时期的翻译活动
第六节 《四十二章经》和《理惑论》
第七节 汉魏时期两大佛学思潮
第二章 两晋时期佛教的传播
节 西晋社会与佛教的传播
第二节 东晋社会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北方的传播
第三章 两晋时期的佛典翻译
节 西晋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三节 东晋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四章 两晋时期的佛教僧团
节 佛图澄及其僧团
第二节 道安与道安僧团
第三节 庐山慧远行历及其庐山僧团
人名索引
第二卷
章 南北朝佛教与王朝世族
节 南北朝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南朝帝王的佛教信仰及其佛教政策
第三节 北朝帝王的佛教信仰及其佛教政策
第四节 梁武帝其人及其佛学思想
第五节 南朝世族与佛教
第二章 西行求法高僧及其贡献
节 两晋西行求法高僧
第二节 法显大师西行及其贡献
第三节 法显的同行者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的西行求法高僧
第三章 大乘般若学的传入与流行
节 鸠摩罗什与两晋般若经典的传译
第二节 般若经典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思想
第三节 两晋时期的般若学者与般若学流派
第四节 僧肇及其佛学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佛典翻译
节 刘宋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二节 萧齐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三节 梁、陈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四节 真谛的佛典翻译
第五节 北魏、东魏的佛典翻译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经典
节 《维摩诘经》的汉译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 《楞伽经》的汉译及其基本内容
第三节 《大乘起信论》的翻译及其基本内容
人名索引
第三卷
章 涅槃学派
节 《涅槃经》的传译与修治
第二节 涅槃学派的传承
第三节 《涅槃经》的思想
第四节 涅檠学派的思想
第五节 涅槃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第二章 智论学派
节 《大智度论》的翻译
第二节 智论学派的传承
第三节 《大智度论》与智论师
第四节 智论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第三章 成实学派
节 成实学派的传承
第二节 《成实论》的思想
第三节 成实学派的思想
第四节 成实学派和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第四章 毗昙学派
节 毗昙学派的传承
第二节 毗昙学派与六朝思想
第三节 毗昙学派与早期的大小乘观
第五章 地论学派
节 《十地经论》的翻泽
第二节 地论学派的传承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第三节 地论学派的思想
第四节 地论学派与西魏、北周佛教
第六章 摄论学派
节 摄论学派的传承
第二节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思想
第三节 摄论学派的思想
第四节 摄论学派和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人名索引
第四卷
章 南北朝禅学
节 晋宋时期禅经翻译与禅法传播
第二节 梁陈时期的南方禅法
第三节 勒那摩提与北朝禅学
第二章 两晋南北朝律学
节 两晋时期的律典传译与律学初兴
第二节 南朝的律学与律典翻译
第三节 北朝的律学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的菩萨戒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史著
节 佛教经录的编纂
第二节 佛教史学的兴起及其主要著作
第三节 《佛国记》及其他西行游记
第四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僧官、度僧制度和寺彤
节 东晋南北朝的僧官制度
第二节 度僧制度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的寺职
第五章 东晋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兴起
节 寺院经济的起因与寺僧的供给模式
第二节 寺院的土地经营活动
第三节 寺院的商业、借贷等经济活动及其效应
第六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三教关系与两次毁佛运动
节 晋宋之际的因果报应之争
第二节 晋宋齐梁时期的形神之争
第三节 佛道二教的夷夏之争
第四节 沙门不敬王者之争
第五节 《老子化胡经》与佛道之争
第六节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与佛道之争
第七节 佛道交融与玄佛合流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节 佛教忏法的形成
第二节 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
第三节 南北朝佛教的社邑与慈善事业
第四节 南北朝的《法华经》信仰
第五节 南北朝的药师佛、观音信仰和舍利信仰
第八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中国佛教文化艺术
节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造像
第二节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书法、绘画
第四节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建筑
第五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
第六节 南北朝佛教绘画
第七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书法
第八节 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
人名索引
第五卷
章 隋代佛教
节 隋代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隋代佛教的复兴
第三节 隋代佛教的诸位大师
第二章 唐代社会与佛教
节 唐代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初唐诸帝的佛教政策
第三节 盛唐二帝的佛教政策
第四节 中唐诸帝的佛教政策
第五节 晚唐诸帝的佛教政策
第六节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
第三章 唐代的佛典翻译
节 初唐的佛典翻译
第二节 玄奘西行求法及其佛典翻译
第三节 盛唐时期的佛典翻译
第四节 中晚唐的佛典翻译
第四章 《圆觉经》、《楞严经》、《仁王经》的基本内容
节 《圆觉经》的传译及其要义
第二节 《楞严经》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仁王般若经》的汉译及其基本内容
人名索引
第六卷
章 天台宗
节 天台宗的法脉传承与分布
第二节 天台宗的本尊经——《法华经》
第三节 天台宗的前史及其思想渊源
第四节 智顗与天台宗的创立
第五节 天台宗的基本教义
第六节 灌顶对“天台学”与“涅槃学”的融通
第七节 “台宗中兴”与湛然对“天台学”的创新
第八节 中晚唐和五代的天台宗
第二章 三论宗
节 三论宗的兴起
第二节 “三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三论宗的佛学思想
第三章 三阶教
节 三阶教的形成
第二节 三阶教的基本教义及三阶僧的行持
第三节 三阶教的历史际遇
第四章 唯识宗
节 唯识宗的“宗经”、“宗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唯识宗的创立
第三节 唯识宗的基本教义
第四节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人名索引
第七卷
章 华严宗
节 华严宗的本尊经——《华严经》
第二节 法藏与唐代华严宗的创立
第三节 华严宗的基本教义
第四节 唐代华严宗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节 华严宗在隋唐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章 禅宗
节 从达摩禅法到东山法门
第二节 慧能与南宗禅
第三节 南宗禅三系
第四节 后期禅宗
第三章 净土宗
节 佛教净土思想及净土种类
第二节 净土宗经典——“三经一论”
第三节 净土信仰历代祖师与净土宗的建立
第四节 净土宗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
第五节 净土宗与其他宗派的交涉
第四章 律宗
节 隋唐时期的菩萨戒
第二节 隋唐时期《四分律》的传承
第三节 唐代的戒坛
第四节 唐代律宗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义净及其律学思想
第六节 唐代律宗与其他宗派的交涉
第七节 隋唐时期律学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第八节 五代时期的律学和律宗
第五章 密宗
节 汉地密教经典及其传译
第二节 开元三大士与密宗的创立
第三节 汉地密宗的基本教义、仪轨
第四节 密宗在唐朝中晚期的继续传播
人名索引
第八卷
章 西藏前弘期佛教
节 佛教的传入及发展
第二节 前弘期的译经及佛学思想
第三节 前弘期的寺院及寺院经济
第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佛教的发展
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五代北方佛教及周世宗灭佛运动
第三节 南唐佛教与江南法眼禅系的兴盛
第四节 吴越地区的佛教
第五节 契此和尚与弥勒信仰的影响
第六节 雪峰禅系与闽地佛教的发展
第七节 云门禅系与岭南佛教的展开
第八节 禅教一致与华严禅在江南的推展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僧官与度僧制度
节 隋代的僧官、寺职和度僧制度
第二节 唐代僧官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唐代寺职与师号、紫衣
第四节 赐额与度僧
第四章 隋唐五代佛教经录和佛教史著
节 隋唐五代经录的编纂
第二节 道宣的佛教史学著述
第三节 《大唐西域记》及其他西行游记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寺院经济
节 隋唐寺庄的形成
第二节 “直岁”、“净人”与“寺户”
第三节 隋唐佛教寺院的经营活动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三教关系
节 傅奕反佛与唐初的佛道之争
第二节 唐代的佛道先后之争
第三节 唐代宫廷的三教论议
第四节 唐代的沙门拜俗之争
第五节 儒家“道统说”对佛教的批判与吸收
第六节 宗密对儒道两家的批判与会通
第七节 隋唐佛学对道教的影响
第七章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徒的生活与信仰
节 隋唐佛教的信仰与仪式
第二节 隋唐的内道场与舍利信仰
第三节 隋唐佛教的社会慈善事业
第四节 唐五代的俗讲与变文
第八章 中国佛教与东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
节 隋唐五代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第二节 隋唐五代与朝鲜的佛教文化交流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与越南等国的佛教文化交流
第九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
节 隋唐五代的佛教石窟与造像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佛教绘画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佛教书法
人名索引
第九卷
章 宋代社会与佛教
节 宋代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佛教政策
第三节 北宋中后期的佛教政策
第四节 南宋的佛教政策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与佛教
节 宋代士大夫参与佛教活动概述
第二节 两宋朝臣的禅林交游
第三节 宋代士大夫的佛教义学阐释
第四节 宋代士大夫的佛教著述及其影响
第五节 佛教结社与宋代士大夫的修行活动
第三章 两宋时期的僧官和度僧制度
节 僧官及其选任
第二节 寺职与师号
第三节 度僧与度牒
第四节 系帐与建寺
第四章 宋代佛典翻译、藏经刊刻及佛教史著
节 佛典翻译
第二节 藏经的刊刻
第三节 佛教史学著作
第五章 宋代禅宗
节 黄龙派的兴起及盛行
第二节 杨岐派的兴起与传承
第三节 文字禅的形成与兴盛
第四节 大慧宗杲的“看话禅”
第五节 两宋之际的曹洞宗与宏智正觉的“默照禅”
第六节 惠洪的行历、思想及其影响
第七节 道济禅师的行历及其后世的“神圣化”
第六章 宋代天台宗的发展
节 宋代天台宗谱系传承
第二节 山家山外之争
第三节 宋代天台与诸宗交涉
第七章 宋代的华严中兴及其义学之辨
节 宗密之后的华严传承
第二节 长水子璇(965-1038)及其华严阐释
第三节 晋水净源(1011-1088)与宋代华严中兴
第四节 道亭(1023-1100)及其《义苑疏》
第五节 义和与南宋华严中兴
第六节 南宋华严诸家及其义学争辩
第七节 宋代华严的社会影响
第八章 宋代律宗的中兴
节 宋代的律师及其撰述
第二节 宋代律学的特点
第三节 “禅律相分”和“禅律相攻”
第四节 “十本记主”允堪
第五节 律宗的“中兴”者元照
第六节 两宋时期律学的东传
第七节 宋代律学的几种普及性著作
第九章 宋代密法的兴盛与唯识学的研习
节 宋代密法的兴盛
第二节 宋代唯识学的研习
第三节 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
人名索引
第十卷
章 禅教合一与净土信仰的普及
节 禅教合一的理论意涵
第二节 宋代禅教关系
第三节 净土宗的传承
第四节 禅净合流
第五节 性具法门与唯心净土
第二章 宋代的三教关系
节 宋代士大夫的排佛思潮
第二节 宋代理学的“援佛入儒”
第三节 宋代的三教融合论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佛道关系
第三章 宋代的寺院经济
节 宋代寺院土地的多元化来源
第二节 宋代寺院的土地经营
第三节 宋代寺院的手工作坊及商业经营活动
第四节 宋代佛寺承担的赋役及其社会功能
第四章 两宋与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
节 两宋与东亚佛教文化交流概述
第二节 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第三节 南宋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
第四节 南宋僧赴日传禅及其影响
第五节 两宋与朝鲜的佛教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第六节 宋代与越南的禅宗文化交流
第五章 辽代佛教
节 辽代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辽代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节 辽代的寺院经济
第四节 辽代的三教关系与民间的佛教信仰
第六章 回鹘佛教
节 西域回鹘之佛教
第二节 河西回鹘之佛教
第三节 元代回鹘佛教徒在内地的活动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回鹘佛教的衰亡
第七章 西夏佛教
节 佛教在西夏的兴衰
第二节 西夏的佛经传译
第三节 西夏与回鹘辽金印度间的佛教关系
第四节 西夏的佛教艺术
第八章 金代佛教
节 金代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金代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节 金代的三教关系
人名索引
第十一卷
章 元代的社会与汉传佛教
节 元代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元代诸帝与汉传佛教
第三节 元朝佛教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 元代禅宗
节 海云印简与北方临济宗
第二节 南方临济宗
第三节 万松行秀与北方曹洞宗
第四节 南方曹洞宗
第三章 元代天台宗的传承
节 宋元之际天台谱系
第二节 元代天台教学
第四章 辽、元华严宗的弘传
节 回归唐代华严:文才与元代华严的阐释
第二节 元代南北的华严学弘传
第五章 元代的律学撰述与唯识的研习
节 元代律学
第二节 元代唯识宗
第六章 元代净土宗的延续及禅教一致
节 净土的宗派自觉与禅净关系
第二节 元代的禅教关系
第七章 元代的寺院经济
节 元代寺院经济概况
第二节 元代寺院财产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元代寺院经济的结构及经营形式
第四节 元代寺院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 宋元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节 宋元佛教徒的信仰与仪轨
第二节 宋元佛教的慈善事业
第三节 宋元佛教的放生习俗
第九章 元代与东亚的佛教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节 元代与东亚佛教文化交流概述
第二节 日本入元僧的修学活动及其影响
第三节 元代赴日僧活动及其影响
第四节 元代与朝鲜的佛教交流及其影响
第十章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
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的媒介与时间
第二节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
第十一章 后弘期藏传佛教及其主要派别
节 佛教在西藏的再度复兴
第二节 藏传佛教主要派别及其思想
第十二章 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
节 萨迦派在元代的兴盛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
第十三章 宋元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
节 宋元时期的佛教石窟造像与寺庙雕塑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佛教绘画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佛教书法
人名索引
第十二卷
导言
章 明代的社会与佛教
节 明初的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明中叶的社会与佛教
第三节 晚明的社会与佛教
第二章 明王朝的佛教政策
节 明初诸帝与佛教(从洪武到宣德)
第二节 明中期的诸帝与佛教(从正统到嘉靖)
第三节 明末诸帝与佛教(从隆庆到崇祯)
第三章 明代初期的佛教
节 明初佛教三大禅僧
第二节 明初的佛教诸宗
第四章 明中叶的佛教
节 明中叶的禅宗弘传及著名禅僧
第二节 晚明佛教复兴的先导者
第五章 明代藏传佛教的发展
节 格鲁派的兴起
第二节 明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管理
第六章 晚明佛教四大师
节 云栖袜宏(1535—1615)
第二节 紫柏真可(1544—1604)
第三节 憨山德清(1546—1623)
第四节 蕅益智旭(1599—1655)
第七章 晚明的禅宗中兴及其论争
节 明末禅宗概况
第二节 禅学之流弊
第三节 纲宗之辨析
第四节 文字禅之再唱
第五节 念佛禅之风行
第六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之合流
第七节 宗门之论争
第八章 晚明佛教的诸宗复兴
节 明末的华严弘传与华严禅
第二节 天台宗的再兴
第三节 晚明的唯识学复兴
第四节 净土教的兴盛
第五节 佛教戒律的复兴
第九章 晚明的居士佛教与三教关系
节 晚明的居士佛教
第二节 晚明的“狂禅”现象
第三节 佛道会通与摄道归佛
第四节 性命之辨与仙佛合宗
第十章 明代的僧官制度与寺院经济
第十一章 明代的佛教著述与佛教史学
节 佛教藏经的刊刻
第二节 明代的佛教著述
第三节 明代的佛教史学
第十二章 明代的佛教文化交流
节 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第二节 明末佛教与天主教的辩论
人名索引
第十三卷
导言
章 清代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节 清初及“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概况
第二节 清代学术风气的演变
第三节 清初遗民与儒佛关系
第四节 晚清社会思潮中的佛教
第二章 清入关前的佛教状况
节 努尔哈赤与佛教
第二节 皇太极与佛教
第三节 清入关前的佛教政策
第三章 清初诸帝与佛教
节 顺治帝与佛教
第二节 康熙帝与佛教
第三节 雍正帝与佛教
第四节 乾隆帝与佛教
第四章 清代的僧官制度与僧籍制度
节 清代的僧官制度
第二节 清代的僧籍制度
第五章 清代禅宗
节 清代禅宗概况
第二节 清初禅门之争
第三节 清代临济、曹洞宗匠的禅学思想
第六章 清代净土宗
节 净宗三祖
第二节 禅、台、贤、律与净土的合流
第三节 清末净土信仰的特点
第七章 清代律宗
节 清代律学的复兴
第二节 弘赞的律学思想
第三节 清代宝华山律宗中兴
第八章 清代华严宗
节 清初华严宗的弘传
第二节 道霈及其禅化华严
第三节 续法与清代华严再兴
第四节 华严观行及其信仰
第五节 通理与清代华严的影响
第九章 藏传佛教的发展及其与清廷的关系
节 藏传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清政府对藏传佛教的管理
第三节 藏传佛教制度
人名索引
第十四卷
章 清代居士佛教的兴起
导言
节 清代居士佛教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周安士启人净信
第三节 彭际清归心净业
第四节 龚自珍与经世佛学
第五节 魏源与经世佛学
第二章 清末维新志士的佛学思想
节 康有为的佛学思想
第二节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
第三节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第三章 清代佛教的衰落与复兴
节 清代佛教的衰落
第二节 杨文会振兴佛教的理念和事业
第三节 杨文会与近代佛学思想
第四节 杨文会:中国佛教复兴的巨擘
第四章 清代民国时期佛教的寺院经济
节 清代前期佛教寺院经济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佛教寺院经济
第三节 清代藏传佛教的寺庙经济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佛学研究的滥觞与成就
节 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兴起的概况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史的研究和撰述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研究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制度、典籍、文化研究的进步
第六章 近世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节 “蒋山法会”与明太祖整顿瑜伽教
第二节 经忏佛事与丛林仪轨
第三节 佛教的慈善事业与信仰习俗
第七章 1895—1945年的台湾佛教
节 台湾佛教溯源
第二节 台湾佛教四大法脉丛林
第三节 台湾佛教五大重要事件
第四节 台湾佛教的变革与复兴
人名索引
第十五卷
导言
章 民国时期的佛教与社会
节 民国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佛教政策的演变
第二章 民国佛教的革新和改良运动
节 民国初期的佛教复兴
第二节 民国佛教的整理改良活动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佛教界
第三章 欧阳竟无与民国时期唯识学复兴思潮
节 民国时期佛教的薪火相传
第二节 欧阳中兴唯识学的思想理念
第三节 欧阳的法相、唯识分宗之说
第四节 欧阳法相、唯识学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月霞与民国时期的华严宗
节 民国初期华严典籍的搜集与刊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弘扬华严的著名学僧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严复兴的特点及影响
第五章 谛闲与民国时期的天台宗
节 龚自珍研治天台学
第二节 谛闲与民国时期天台的中兴
第三节 侦虚弘化天台于北方
第四节 斌宗法师传播天台于台湾
第六章 印光与民国时期的净土宗
节 民国净土宗风
第二节 印光对净土宗的弘扬
第三节 民国时期诸宗归净
第七章 虚云与民国时期的禅宗
节 民国禅宗中兴
第二节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
第八章 弘一与民国时期的律学与律宗
节 民国时期的律学与律宗
第二节 弘一对南山律学的弘扬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密宗中兴
节 日本密宗的回传
第二节 藏密在汉地的传播
第十章 太虚与民国时期的人生佛教
节 太虚生平及佛学思想特点
第二节 人生佛教的倡导及实践
第三节 太虚的遗愿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
节 明清时期佛教彩塑造像及工艺造像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绘画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佛教书法
人名索引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总序(摘录):
本《通史》的编撰,在遵循“史实为本”的“通史”编写“通例”的基础上,适度强调了教与理兼容、史与论并重的原则;又,举凡学术界已达成共识的问题,采取学界的“定论”,对于那些尚有争议、看法未尽一致的问题,则根据作者的研究,直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因此之故,本《通史》有“学术版”之称。根据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通史》分四个时期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整体的论述。
至第四卷,呈现与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整体风貌与历史发展,主要介绍、论述与评析了此一时期佛典的翻译、义理的传播和僧团的组建,以及佛教与王道政治的相互关系、佛教与传统宗教、儒道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等。其中,佛教的本土化是贯穿于此一时期佛教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诸如魏晋般若学的玄学化、“神不灭”思想与佛性理论的实体化、佛教报应理论的中国化等。而自晋宋之际起,中国佛教又出现了一股向“正统佛教”回归的思潮,此中以“解空”的僧肇所著《不真空论》和有“中土涅槃圣”之称的竺道生的“以理说佛性”代表性。此外,南北朝诸学派也经常通过“正本清源”和回到经典本身的方式,以寻找和保持佛教的真精神。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这时期出现之佛教诸宗派,大多另辟蹊径,自造家风,以“六经注我”的精神,“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天台宗以“性具善恶”的佛性理论和“止观并重”的修行方法,一改佛教有关佛性至纯至善的传统说法和南北朝以来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其“五时八教”说更是别出心裁,自成系统,以自家的理解,对释迦一代说法进行重新编排。天台宗之不依经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责备它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华严宗在杂糅百家、兼收并蓄方面走得更远,它以“圆融无碍”的理论为法宝,调和了中土佛教史上中国佛教通史“众生有性”论与“一分无性”说的尖锐对立,使它们各得其所;根据《大乘起信论》的“心造诸如来”和“一心二门”的思想,改变了《华严经》以“法性清净”为基础说一切众生乃至诸法的平等无碍,从而使中土佛教的唯心倾向更加明显,为以心为宗本之禅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而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更远承佛陀的本怀,面对现实人生且直探心海,由超佛之祖师禅而越祖之分灯禅,对佛教之传统和传统之佛教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五至第八卷的主体内容是对产生于隋唐时期的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的思想分宗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与评析。此外,第八卷辟有专章,对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进行了专门性的整体论述。
第九至第十一卷主要论述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宋元时期的佛教,若举其大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看话禅”,二是天台“山家山外之争”,三是禅教合一与禅净合流,四是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的交融。与隋唐佛教诸宗派多张扬自家的思想特点不尽相同,宋元时期的佛教呈现一种逐步交融汇合的趋势。这种交融汇合不但表现在佛教内部的倡禅教一致、禅教合流,而且体现在儒释道三教及三教的相互关系中。在李唐一代,三教中的有识之士,就都站在维护本教的立
场上,一方面高唱三教一家,另一方面极力抬高自己。道教在“红花白藕青荷兰,三教原本是一家”的口号下,没有放松对儒佛的攻击和排斥,力图保住自己已有的地位;儒家凭借着自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特点等方面的优势,自觉不自觉、暗里或公开地把佛道二教的有关思想内容渐渐地纳入到自己的学说体系与思想模式中,经过隋唐五代之酝酿,至宋代终于在融摄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冶儒释道于一炉、以心性义理为纲骨的理学体系;佛教方面,如果说在隋唐时期,主要通过权实、方便究竟等说法,试图把儒道二教变成隶属于自家所谓直显真源之究竟教的权变说,那么,到了宋元时期,这一情形有了一定的变化。由于儒学的复兴和重新崛起,佛教即便在思想方面也失去了相对的优势,此时的佛教做得更多的,是强调和突出儒佛的相通处、共同点,进而提倡佛儒交融。作为结果,则是宋元佛教呈现出一种伦理化倾向,而这种伦理化对后世佛教,特别是近现代的“人间佛教”产生至为深远的影响。
第十二至第十五卷主要展现与论述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明之后的中国佛教从总体上说呈衰落态势。明王朝建立之初,便推崇理学,强化专制政治思想统治,故朝廷对佛教采取既充分利用又严格控制的政策,其结果导致佛教的进一步走向衰落。明代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较具影响的,是晚明四大高僧的出现以及在他们带动下形成
的晚明佛学的复兴,而这种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宋元时期开始的禅净合流思潮的延续。清代、民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是居士佛学的兴起,弘扬佛法的中心已逐渐由寺僧转向在家居士。其时,居士林人才辈出,佛、法、僧三宝之外,又有四宝之说。佛门之中,以晚清民国时期的印光、虚云、弘一、太虚等人影响力。尤以太虚法师提倡的“人生佛教”值得关注。此“人生佛教”后来演化为“人间佛教”,成为现当代中国佛教的主流。
中国佛教所以会历经二千年而不衰且不断发展,主要的原因,是它既能保持佛教基本精神,又能因应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对自己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铸。思想义理方面是这样,与中国古代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关系亦然。对此,《通史》对佛教与各个时代的王朝政治、社会经济、民俗信仰等方面的关系也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揭示和论述。佛教与各个时代之王朝政治(包括历代帝王之佛教政策)、社会文化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论述,占了《通史》相当大的篇幅,近百万言。
所以在这方面如此不惜笔墨,旨在借此揭示历代佛教的表现形态、思想特点及其所以然。至于佛典翻译、僧官制度、寺院经济、三教关系和佛教文化艺术等,本属《通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史》按四个发展时期分别列有专章,力求以较翔实的史料和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多视角、多层面地再现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通史》对于各个时期的民俗信仰、佛门生活,乃至较具代表的仪轨制度等,亦列有专章进行较详实的梳理和系统的阐述。鉴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密切关系和隋唐之后中国佛教对外交流的日渐增多,《通史》既对历史上印度来华和西行求法的高僧进行追踪与考论,亦对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的对外交流及其影响进行绍介与评析。注意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通史》不局限于汉传佛教,而给了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以相当的篇幅;对于台湾地区佛教,《通史》亦列有专章,简要地介绍了1895—1945年的台湾佛教发展状况。所有这一切努力,旨在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中国佛教的整体风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