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編輯推薦: |
大科学家写给青少年的地质科学普及读本,可以培养孩子科学探索精神。《李四光科普作品精选》收录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不同时期的科普作品,解答了地壳的形成、冰川的起源、地球的年龄等问题,全书行文严谨,语言生动,将枯燥的科学知识饶有趣味地娓娓道来,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学普及类读物。
|
內容簡介: |
《李四光科普作品精选》收录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不同时期的科普作品,包括《看看我们的地球》等经典作品,作者以文学随笔的形式将有关地质考古的知识娓娓道来,体现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雅的艺术素养。内容上,这是一部有关地质知识的经典儿童科普读物,是一本能够让我们了解地球、增加地质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作品。文章讲述了地壳的形成、冰川的起源,地震与震波、地球的年龄等地质问题,文情并茂,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适合孩子阅读。
|
關於作者: |
李四光(1889-197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学会副会长兼国立京师图书馆副馆长。他一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写下了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著作。代表作有《穿过地平线》《中国地质学》等。
|
目錄:
|
看看我们的地球1
从地球看宇宙8
地球年龄“官司”11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14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17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22
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26
地球之形状30
地壳的观念33
地史的纪元37
地质时代45
中国地势浅说57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67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72
地壳74
地热77
地震与震波82
浅说地震87
燃料的问题91
古生物及古人类101
人类起源于中亚吗134
读书与读自然书140
阅读小挑战143
|
內容試閱:
|
读一本书,尤其是科普书,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下作者的学科背景。这本书的作者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这本由大科学家写的科普书,精选了包括《看看我们的地球》在内的20余篇科普作品,作者李四光以文学随笔般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丰富而有趣的地理知识。
你知道随着四季的更替,地球会在其轨道的位置上发生推移吗?你知道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是如何从热量的角度切入,提出对太阳年龄的猜想的吗?想了解这些地球的“秘密”, 赶紧打开书本,阅读起来吧。
《看看我们的地球》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实际为八大行星
——编者注),它是一个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
大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外一层,就是大气圈。在这层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
由岩石构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三,也就是岩石圈的表面。其余
的十分之七都是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岩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
的这一部分岩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
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岩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
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被翻到地面上来
了。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能够想象到
岩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
为止,我们的观测所能钻进岩石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
径却有12000多千米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眼
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
子,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去勘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我们传送
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的消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
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一样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的物质,和我们现在生活上的关系较少。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还是岩
石圈的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
事劳动的工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工厂里、矿
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还要从岩石圈获取原料。随着人类
的进步,向岩石圈索取这些原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了,并且向岩石圈探察和
开采这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就越来越进步了。
近几十年来,我们从岩石圈中相继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
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如用来
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将来,人们还要利用原子能来推
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
这样说来,岩石圈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是不是永远取之不尽的呢
?不是的,岩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
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向岩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
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另一个办法
,就是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比
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的好些方面,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
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开发
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
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近几
年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也早为科学家
们所注意,并且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步入大规模利用地
热的阶段。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升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
1℃(应该指出,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就是说,地下的大量
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分为人类服务
的光荣。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很明显,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
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中,一项重要而首
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地球内部那么深、那样热,我们既然钻不进去,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那
么怎么能了解它呢?办法是有的。我们除了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
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发生爆炸,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
记录,可以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进一
步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从而为我们利用地球内部储存的大
量热量提供可能。
在这些工作获得成就的同时,现时仍然作为一个谜的有关地球起源的问题,也会
逐渐得到解决。到现在为止,地球究竟是怎样来的,人们做了各种不同的猜测,
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在这许多的看法和说法中,主要的要算
下述两种:一种说,地球是从太阳中分裂出来的,原先它是一团灼热的熔体,后
来经过长期的冷缩,固结成了现今具有坚硬外壳的地球。直到现在,它里边还保
存着原有的大量热量。这种热量也还在继续不断地慢慢变冷。另一种说法,地球
是由小粒的灰尘逐渐聚合固结起来形成的。他们说,地球本身具有热量,是由于
组成地球的物质中有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它们不断分裂而且放出大量热量。随着
这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地分裂,地球的温度在早期可能渐渐升高,但到那些放射性
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逐渐变冷。
少年朋友们,从这里看来,到底谁对谁错,就得等你们将来成长为科学家的时候
,再提出比我们这一代科学家更高明的意见。
我相信,等到你们成长为出色的科学家,以及跟着你们学习的下一代和更下一代
的年轻科学家们研究世界的时候,人们一定会掌握更丰富、更确切的资料,也将
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地球本身和我们太阳系过去和现在的状况。这样,你们就
有可能对地球起源的问题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也可以相信,再经过多少年,人类必定会顺利地实现星际旅行的理想。那时候,
一定会在其他天体上面发现许多新的生命和更多可以为我们所利用的新的物质,
人类活动的领域将空前地扩大,接触的新鲜事物也将无穷无尽。这一切,都必定
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使人类的聪明才智比现在不知要高多少倍,人类的寿命
也会大大地延长,大家都能活到一百几十岁到两百岁或者更高的年龄。到那个时
候,今天那些能够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这些真正高龄的老爷爷眼前,他们也
就像你们的老师在今天的老人前面一样,要变成年轻人了。
少年朋友们,你们想想,这么大的变化,多有意思啊!
我们不能光是伸长脖子,窥测自然界奇妙的变化,我们还要努力学习,掌握那些
变化的规律,推动科学更快地前进,来创造幸福无穷的新世界。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八大行星之一。但你真的了解它吗?你知
道岩石圈是什么吗?你知道地球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吗?我们要怎样才能挖掘出地
球内部的物质?读一读,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实际为八大行星
——编者注),它是一个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
大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外一层,就是大气圈。在这层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
由岩石构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三,也就是岩石圈的表面。其余
的十分之七都是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岩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
的这一部分岩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
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岩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
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被翻到地面上来
了。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能够想象到
岩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
为止,我们的观测所能钻进岩石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
径却有12000多千米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眼
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
子,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去勘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我们传送
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的消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
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一样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的物质,和我们现在生活上的关系较少。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还是岩
石圈的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
事劳动的工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工厂里、矿
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还要从岩石圈获取原料。随着人类
的进步,向岩石圈索取这些原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了,并且向岩石圈探察和
开采这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就越来越进步了。
近几十年来,我们从岩石圈中相继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
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如用来
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将来,人们还要利用原子能来推
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
这样说来,岩石圈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是不是永远取之不尽的呢
?不是的,岩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
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向岩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
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另一个办法
,就是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比
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的好些方面,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
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开发
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
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近几
年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也早为科学家
们所注意,并且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步入大规模利用地
热的阶段。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升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
1℃(应该指出,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就是说,地下的大量
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分为人类服务
的光荣。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很明显,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
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中,一项重要而首
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地球内部那么深、那样热,我们既然钻不进去,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那
么怎么能了解它呢?办法是有的。我们除了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
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发生爆炸,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
记录,可以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进一
步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从而为我们利用地球内部储存的大
|
|